第三百七十五章離別之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蔡文姬返回了劉琦為自己安排的府第內,焦慮的等待了一天,直到夜深之後,兩個兒子都已經睡下,估摸着劉琦已經返回,這才孤身前往劉琦臨的大帳求見。
守門的軍士早已經認識了這個經常在夜間與他們的主公進行“”的俏女子,自然不會多加阻攔,只不過由於劉琦與周瑜訣別在即,今喝的比較盡興,此事還未返回。
而當時由於夜深天冷,值守的親兵隊長文欽生怕凍到這位美女,引發主公不高興,便將她引到劉琦的大帳之內,讓她暫且在裏面等待。
蔡文姬想了想,覺得也只有先在這裏等一會再説,略想了想便輕輕來到大帳之內坐下。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可是絲毫沒有見劉琦返回的消息,蔡文姬坐不下去了,便站起身來,輕輕地走動了幾步。可當她來到劉琦的書案前的時候,忽然看到上面寫着幾行字,看起來不像是軍事機密,便湊上去看了幾眼。
這一看才發現是一張比較凌亂的紙張,上面寫着幾句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蠶到死絲方…。”後面那個字已經看不清了,被濃墨浸染了之後丟到一旁。
而在這張紙的旁邊還有一張,寫的是同樣的詩句,只不過這一行卻是將那一句沒寫完的補充完整了,乃是:“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後面的那個字仍然被塗抹的不清,推到了一旁。再往裏的那一張確實寫的非常完整:“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蔡文姬看到這首詩,一是不由得痴了,暗暗想道:“他説今晚對我有所代,難道是為了把這首詩贈給我?‘相見時難別亦難’之句莫不是嘆造化人,我與他相見如此艱難。而如今想要離去,又是心中不捨嗎?而‘蠶到死絲方盡’一句莫不是説對我的思念不死不休?‘曉鏡但愁雲鬢改’之句莫不是説自己因為痛苦的折磨,夜晚輾轉不能成眠,以至於鬢髮落,容顏憔悴?最後這兩句也不必説了,自然是説他明明知道與我的情糾葛註定艱難。卻最終不會放棄。難道他對我的情竟至於斯?”想到這裏,蔡文姬不由自言自語道:“唉,他一直説才情不夠,不會作詩,可現在這詩作的這樣好,令人拍案叫絕,而且三易其稿,豈不更能證明此詩為他所作?而他明明知道我要來,卻匆匆做好了這一首詩。而且故意放在書案上,不是為我所作又是為誰?沒想到他一個大男人,在情上竟然也如此細膩,只是可惜,妾非良人,已經不配。”説到這裏,蔡文姬情難自已,竟然淚滿面。
其實如果劉琦在這裏。聽了蔡文姬的品評,一定會大叫冤枉。因為這首詩他並非是專門寫給蔡文姬看的,而是忽然想起了自己家中的兒,情之所動之下寫下的,而所謂的三易其稿的真相是,劉琦在第一次寫“蠶到死絲方盡”的時候,這個“盡”字用的竟然是一千九百年後的簡體字。他驚覺不妥,這才換了一張紙重寫。但是到了第四句“淚始幹”的時候,同樣是寫成了簡體字,只好再次塗去重寫。
他對蔡文姬不是沒有情,也不會因為蔡文姬年齡和經歷的問題和存有任何的歧視。畢竟屈身異族胡虜也不是她的問題,再者説了,在他那個時代委身外國人的華夏人可多了去了,甚至嫁給碧眼金髮的老外都在一些地方、一些時候成為了時髦。而對方的年齡其實最多也就比他大上兩三歲,但從容貌上看,竟然顯得比他還要年輕。
在他看來,蔡文姬是大漢慘遭不幸的百姓的代表,自己的責任主要是將他們送回大漢,讓他們過上正常的生活,但是這種情卻主要是同情和對對方才學的欽佩,琦卻從來沒有想到男女情這方面。
而至於被對方誤解一事,更不是他所能料到的了。
可是不管如何,誤會已經形成,現在的蔡文姬就像是十幾歲的少女一般,陷入了一場巨大的情漩渦之中,沉其中不能自拔,但她卻偏偏以自己過去的經歷為恥,不敢接受這一份“情”默默淚之後,蔡文姬見劉琦還不回來,愈發確定這首詩便是對她所代的事情,但她卻並沒有取走這首詩,而是輕輕放回原地,擦乾了淚痕,然後果斷的離開了劉琦的大帳。
“蔡姑娘,主公很快就回來了,你怎麼不多等一會兒?”文欽看了看想要離開的蔡文姬,笑着問道。
“不再等了,明天楚公就要離開了,他那裏肯定有許多的事情要處理,再説了,我已經知道他有什麼事情來安排我了,這位將軍,等楚公回來,你順便告訴他一聲我來過也就是了。”蔡文姬輕輕笑了一笑,然後就快步的離開,然後一溜小跑,跑回了自己的府第。
來到了府第之後,蔡文姬憑着記憶寫下了劉琦的那首詩,怔怔的看了良久,又是一陣垂淚。
而就在蔡文姬於府內哀婉絕,長吁短嘆之時,劉琦卻在偏殿裏與眾將官暢飲,最近剛剛聽聞消息,馬超率軍輕取弘農,大軍已經抵達函谷關外,甘寧的水軍也在河面上耀武揚威,讓夏侯淵受到極大的威脅,只能龜縮在河東不敢輕易出兵,劉琦在大喜之下決定表周瑜為司隸校尉加封鎮軍大將軍,統治三秦之地,擇率軍前往北方,配合幷州刺史龐德率軍進攻上郡烏桓單于那樓的部眾。又升呂蒙為鎮軍將軍,領南陽太守,鎮守周瑜之前鎮守的南陽一帶。
與此同時,劉琦下令黃忠與馬超率軍分別返回益州和涼州,休養生息,訓練士卒,為下一步征伐中原和西域做準備,同時將馬超的驍騎將軍之位晉為驍騎大將軍,以示尊崇,而甘寧則被任命為右軍將軍,領弘農太守,負責鎮守弘農以及沿河水軍的訓練、征戰事宜。
將這一切都安排好之後,劉琦便與周瑜、黃忠、馬超等人痛飲,早已將有事吩咐蔡文姬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
這幾人一直喝了大半夜,以致軍中諸將除了四大親軍統領之外,全都大醉而回…
第二天一早,劉琦醒來,才聽得文欽報告,説是蔡文姬昨晚拜訪,見他不在,在營中待了一會便回去了,並説已經清楚他所代的事情,然後便一個人返回府第了。
劉琦本來是拜託蔡文姬將記憶中的那些孤本殘本典籍盡皆記錄下來,如今見對方既然清楚了自己所代的事情,便不再多説,然後擺車架,與黃忠、馬超、周瑜等人作別之後,各自率軍返回。
闊別三個多月,終於要返回故國見自己的兒了,無論是劉琦還是麾下的將士們,心中全都到火熱。儘管這一次征戰十分兇險,造成了許多傷亡,但是他們卻徹底消滅了大秦的力量,把大楚的勢力延伸到了河東之外的整個關中地區,如今的天下,大楚已經雄踞三分之二,無論是人口、土地還是物資的雄厚都遠非魏國所能比擬,他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楚定然能夠統一天下,讓整個大漢的百姓從此安享太平,漢室江山也定然會來新的中興!
所以,在返回故園之後,他們都能夠自豪的向家人説起他們的輝煌戰績,説起楚公的豐功偉績,雄才大略。
新年馬上就到了,未來的一年給他們帶來的,將是更加美好的期望。三軍將士境界懷揣着美好的願望,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回家過年,這是所有漢人的共同願望,可是自從漢末戰亂以來,有多少百姓背井離鄉,逃難他鄉,過着悲苦的生活?他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甚至朝不保夕,多少個深夜在惡夢中醒來?多少次在眼睜睜看着親人餓死、被殺死而哀痛絕?
而他們,作為這些百姓的保護者,又有多少個年頭沒有回家過年了?
但是今年不同,他們終於能夠安安心心的回家過年了,因為他們敢保證,在大楚的疆土之上,沒有任何人敢對他們進行侵略,即便是名震天下的曹,也只能夾起尾巴做人。
而就在劉琦離開之後,蔡文姬總是倚門痴痴的望着東方,或者是在她的書桌上靜靜地看着兩張紙發呆,那兩張紙上已經充滿了淚漬。
兩個年幼的兒子本不理解他們的母親為何這樣做,於是有一次他們打開了其中的一張紙,並且不小心將那張紙給扯壞了,結果他們的母親竟有生以來第一次對他們大發雷霆,將他們拖到堂下狠狠地揍了一頓股。
“以後老大你叫劉全忠,老二你叫劉存孝,你們兩個要牢牢記住,後以光復大漢為己任,絕對效忠楚公,如果有一敢心懷歹意,吾便是九泉之下也不會原諒你們。”蔡文姬指着兩個兒子,一雙眼睛通紅,聲俱厲的説道。
“諾。母親,我們兄弟兩個一定謹記教誨。”不知道他們兩個的姓名實際上是母親因為紀念另外一個姓劉的所取,但生孝順的他們卻依然堅定的點了點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