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百二十二章逢紀歸降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見馮禮果然打開了突門,不由得心中大喜,親自率領大軍入城,卻不知審配早已在一旁看得分明,待得曹大軍進入了數百人之後,立刻命人從城上往突門處扔下巨石,只聽得轟隆一聲巨響,石頭堵住了突門,將曹所率領的數百士兵和城外的大軍隔絕了開來。

只聽得審配呵呵笑道:“馮將軍,做得好,這一次殺了曹,將軍居功至偉,我一定向主公説明你的功勞,將來將軍得了高位,可不要忘記提攜兄弟一把。”馮禮頓時被審配的話給矇住了,看着一旁曹想要吃人的眼神,連忙解釋道:“我,我…丞相,這是誤會…”可是曹哪裏還容得對方解釋,早就拔劍將馮禮刺死,之後便下令大軍堅守,等待城外的軍士接應。

審配卻是不給曹這樣的機會,立刻下令城內守軍對曹發起進攻。

幸虧曹麾下這數百軍士盡是鋭親兵,身邊又有猛將許褚等人拼死力保,才使得曹安然無虞,後來在城外的曹洪、曹仁、夏侯淵、夏侯惇、樂進、徐晃等人拼命撞擊附近的城牆,總算是將城牆撞塌了一角,隨後曹仁率親兵大涌入,將曹救出之後便急忙退出。

這一次曹由於輕敵,險些喪命,雖然最後被救出,可是麾下數百親兵竟然有近五百喪生,猛將許褚都受了輕傷,可以説是一場慘敗。

之後的曹見各種計謀攻城都無效,只好下令大軍將城池三面圍困,以待城內糧盡,再設謀破敵。

可是沒有想到對方竟然能夠從北面源源不斷的運來糧草,令曹的圍城之計無法見效,曹經過一番商議之後,便決定先斷絕鄴城的糧道,之後便可乘勢破敵了。

於是曹留曹仁、曹洪率一萬大軍繼續圍城,自己卻親率八千軍來攻尹楷,以絕上黨糧道。

尹楷城中只有軍卒三千餘人,如何能夠與曹相抗衡?只不過是一盞茶的功夫,武安城就被攻陷,尹楷在亂軍之中逃亡,不知去向。

在攻下武安之後,立刻馬不停蹄的進攻邯鄲,沮鵠聽説之後,立刻率軍出戰,立志為父報仇。

當初沮鵠之父沮授在官渡之戰後來不及北渡便成為了曹的俘虜,曹念及此人才華,又有故,乃命人厚待之,只是後來沮授顧念自己的宗族,圖逃回河北,最後被曹殺死。

審配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知道沮鵠為報父仇,絕不會投降曹,才會命他守邯鄲,可是審配卻明顯高估了沮鵠的智商,此人竟然不顧雙方實力對比懸殊,徑自出城與曹決戰,結果被曹麾下猛將夏侯淵一箭殺,導致邯鄲輕易為曹所得。

之間連破尹楷、沮鵠,令冀州震動,易陽令韓範、涉長梁岐投降,曹對他們好生安,盡皆賜爵關內侯。

之後曹率軍回到鄴城之下,再度圍困鄴城。

這時已是七月,秋雨連綿不絕,漳水暴漲,曹麾下謀士荀攸一看到狂怒的漳水,忽生一計,對曹説道:“主公,下官忽得一奇計,可破鄴城。”

“哦?公達有何妙計,速速説來。”曹聞言心中一喜,連忙問道。

只見荀攸在他耳邊如此這般的説了一番,曹聽罷不由大喜。

當天夜裏,曹下令毀土山、地道,作圍爎,決漳水灌城。

審配沒有防備,忽然聽聞軍士稟報,説鄴城被大水浸泡,不由心下大驚,這才知道曹之計,不由暗罵此人狠毒。

由於大水忽然而至,沖走了大量糧食物資,糧道又絕,城內百姓頓時沒有了食物,旬月之間便餓死了大半。

這時的袁尚率軍正在加緊攻打平原,眼看平原城垣殘破,軍無戰心,再過不了十天必能不戰自破,可是袁尚卻忽然聽説曹決漳水灌城,糧道又絕的消息,不由得大驚失,再也顧不得平原了,立刻率軍救援,卻又被袁譚率軍從後掩殺,折損了千餘人。

麾下將領滿寵聽聞袁尚率大軍來救,便對曹説道:“丞相,末將聽聞袁尚率大軍前來相救,彼軍乃是歸師,麾下兵將必定奮勇作戰,敵軍鋭氣正盛,我們不如暫避鋒芒,帶的敵軍鋭氣耗盡,再去攻打不遲。”曹呵呵一笑,便問荀攸道:“公達以為如何?”荀攸也是呵呵一笑,對曹説道:“丞相,下官以為,如果袁尚從大道而來,彼軍氣勢洶洶,能夠進行大規模決戰,我們自當避讓,可是如果他沿着西山小道而來,那就證明袁顯甫小兒尚且稚,對我軍心存懼怕我軍正好乘此大破敵軍。”曹哈哈一笑,點頭説道:“公達之言正合我意。”便命探子再探。

半天之後,探子回報,袁尚果然朝着西山方向而去,曹不由大喜,嘿嘿笑道:“袁尚小兒,不識軍機,今送死,我等如不取之,其不辜負上天美意?”便如此這般的當天夜裏,袁尚率兵趕至,立刻率領大軍對曹發起了進攻,可是事情果然如荀攸所預料的那般,袁尚大軍未戰先怯,不僅被曹破圍,反被曹給包圍了起來。

袁尚這才知道曹的厲害之處,無奈之下只好派原來的豫州刺史陰夔和陳琳請降。

卻不允許袁尚投降,反而下令大軍加緊進攻。

袁尚聽了陰夔和陳琳的話,心中更加恐懼,再加上部將馬延臨陣投降,只好連夜逃走。

卻遣夏侯惇之弟夏侯廉率三千輕騎兵進行追擊,結果在鉅鹿追上了袁尚。

“主公,速速逃離此地,末將率軍進行抵抗。”逢紀見袁尚一路潰逃,知道事不可為,但是心中卻仍存忠義之心,決定助袁尚逃過此難,也算是報答了袁紹父子兩世厚恩。如果自己能在此役之後僥倖不死的話,便悄悄投奔劉琦。

其實這一路以來也不能怪逢紀無謀,實在是一系列的變化太大,本來依着逢紀的計謀,大軍最多再需十天就能破了袁譚,只不過可惜的是,鄴城出了危險,大軍必須趕回。

而在大軍趕回之時,逢紀又建議大軍從大路出發,見到曹之後可以憑着救援鄴城的血勇之氣而與曹一決高下,只可惜袁尚並未聽從他的建議,而是選擇了從西山小路前進,暴了自己的怯弱,等到後來,大軍兵敗如山倒,他縱然有回天之力,卻也無法挽回形勢。

好在自己提前做好了打算,將自己的家眷悄悄移出鄴城,送到了鉅鹿的好友田豐處,否則的話這一陣戰敗,恐怕家小也不免會成為別人的刀下之鬼。

袁尚見追兵趕至,也不再多説,對逢紀一拜,就率領大軍匆匆離去,卻沒想到主簿陳琳竟然也選擇了留下來,逢紀不由的有些詫異,同時也對這位文弱書生表示欽佩。

之後逢紀便率領五百大軍留下斷後,他率軍來到一處密林外,命百餘名軍士在密林後拖着樹枝來回奔跑,捲起了漫天的煙塵,讓人誤以為後面埋藏着伏兵,又命二十名軍士拿着軍鼓待在不同方向擂鼓,等到自己命令一下,這些軍士立刻擂鼓,又命百餘名軍士在密林處多豎旗幟,自己卻二十名親兵立在密林外的一座獨木橋上,靜靜等着敵軍的到來。

片刻之後,便聽得遠處傳來了一股驚天動地的巨響,之後便見一名二十多歲的青年將領率領着數千騎兵氣勢洶洶的趕來。

逢紀的心中不由得惴惴,但是臉表現的還算是從容,等到追軍到來之後,面不變,一臉淡然的説道:“敵將好大的膽子,莫非欺我冀州無人嗎?呵呵,今你等中我主公之計,料難走,來人,與我殺。”逢紀説完之後,身邊的軍士便即可打起旗幟,對着後面拼命的搖動,而隱藏在密林中的二十幾個軍士則分別擂鼓,只聽得鼓聲響起,震東四野,追軍將領夏侯廉忍不住臉上變

與此同時,在密林後捲起了大片煙塵,接下來又有驚天動地的喊殺聲響起,這時候的逢紀與陳琳盡皆面不變,而他們身邊的親兵反而縱騎準備往前衝殺。

夏侯廉素聞逢紀多謀,今見這陣勢,不由得嘆道:“中了逢紀詭計。大家速速撤退。”之後夏侯廉便率領大軍,風馳電掣一般的逃回去。

逢紀見狀不由得悄悄鬆了一口氣,擦了一把臉上的冷汗,對着袁尚逃走的北方遙拜,然後説道:“主公,請一路順風,恕末將不能相陪了。”之後便對驚魂未定的陳琳説道:“孔璋,不知你要去哪裏?”孔璋見狀,便知逢紀要離開袁尚了,不由喝道:“逢元圖,莫非你要去投曹?虧的主公對你厚恩,沒想到你竟然如此無情。”逢紀聞言,輕輕嘆了一口氣,緩緩説道:“曹於我有不世仇怨,我又如何肯投靠於他?我這一次主要是想要到荊州投奔太尉劉琦,在下今捨命掩護主公逃走,也算是報答了袁氏的恩情,但我卻不能白白為袁氏而喪命了,如今天下能夠與曹相抗衡的,只有劉太尉了,在下本來就是南陽人,今返回故鄉也算是葉落歸,孔璋,你乃是廣陵人,為何不隨我一起歸順劉太尉,我們二人共事劉公,不僅是回報故園,將來也能隨其打回河北,為主公雪恨。”陳琳的眼中閃過了一絲的熱切,不過隨便問道:“你覺得劉公將來能打回河北嗎?”

“一定能的,如果説這天下有誰能夠打敗曹的非劉太尉莫屬。”逢紀的眼中卻是充滿了自信,鄭重地説道。

陳琳略略思索了一番,隨後點頭説道:“那好,我便隨你一起投靠劉公。”

“離此不遠處便是鉅鹿,我們先往田元皓處取了我家小,大家便一道出發前往襄陽。嘿嘿,這一次我不僅把我和審正南的家小帶到了鉅鹿,連辛評和辛毗狗賊的家小也都一併悄悄押解到了鉅鹿,這一次正好將他們全都處死,以祭奠主公和死難的眾將士。”逢紀的眼睛裏充滿了恨意,冷冷笑着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