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苦肉計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周瑜小心地看了一下週圍,又屏退了所有侍從,然後悄聲説道:“不知道黃老將軍可願為保我江東而受皮之苦?”卻見黃蓋慨然説道:“末將為保我江東,死且不避,奈何一些皮之苦乎?都督有何奇謀,儘管説出來便是。”周瑜對着黃蓋深深一揖,正説道:“如若此計成功,江東可保,將軍實乃第一功臣,且先受瑜一拜。”黃蓋慌忙還禮道:“都督何故如此?大家都是忠心為主,末將如何當得起此謝?到底是何計謀,都督還請説吧。”周瑜這才悄聲説道:“由於屯駐虎林的主將如今已經換成了黃祖,此人雖是水戰宿將,為人卻是昏聵,又剛愎自用,我軍如若想要正面擊破其水軍雖然不易,卻可用詐降計賺之,只要我們做的仔細,他帳下那些庸才必然無法識破,屆時我們只需一旅偏師,便可破敵。”黃蓋默默想了想,覺得周瑜這個計策果然奇妙,便點頭稱讚道:“都督果然是妙計,既如此,末將定當全力配合都督的計策,不過末將認為,如果我我們在詐降之時再佐以火攻,必定能夠讓虎林之敵遭受更大的損失,到時候我們率軍隨後掩殺,這一次恐怕能夠更加容易就攻破敵軍。”
“不過我們這一次的動作一定要快,否則的話,一旦讓劉琦、徐庶或者于得知了消息,恐怕他們就能識破我們的計策,呵呵,幸好之前算基本將的賈詡也追隨着劉琦尚未返回,廬江于的大軍也因為急於平定歷陽等縣而一時無法出兵,否則我這計策還不一定會奏效。”周瑜又與黃蓋一起商討了一些細節,直到最終確定沒有問題了,黃蓋才悄悄作別周瑜,在暗夜中離去。
第二天,周瑜下令大軍整頓兵馬,出兵陵陽,卻不料黃蓋忽然站起來,拱手説道:“周都督,此事萬萬不可。”
“哦?為何不可?”周瑜的面不由一沉,隨即問道。
卻聽得黃蓋繼續説道:“都督,如今的陵陽進駐着魏延的上萬大軍,我軍雖眾,短時間內卻難以攻克,一旦黟縣的全柔和歙縣的徐庶率軍趕來,恐怕我軍不但不能取陵陽,甚至連安吳都會有危險,所以,依末將之計,我們不如固守城池,敵軍師老疲敝,自然退去。”周瑜聞言頓時喝道:“如今于的大軍因為急於平定歷陽等縣,一時無法出兵,劉琦大軍也沒有到來,而我軍長期與敵軍對峙,從未輕易出兵,如果乘其不備出兵陵陽城下,敵軍必為我軍所破,黃老將軍方才之言可是大謬不然。休得多言,速速接我將令,率軍整套陵陽,不得有誤,否則,定當軍法處置。”卻見黃蓋嘿嘿冷笑道:“周大都督,我黃蓋乃是江東三世老臣,如今為了主公大業着想,暫時屈居你的麾下,不要以為我就怕了你。你説什麼軍法處置?就連主公對對我客客氣氣,你有什麼資格敢對我軍法處置?當年本將縱橫天下的時候,還不知道你在哪裏喝呢?今天本將不妨對你説一句,就你這臭未乾的小兒,想要對我指手畫腳,還做不到。方才本將已經好言相勸,陵陽不可攻,要去你自己去,本將是不可能從命的。”黃蓋説完之後,就斜眼看了周瑜一眼,隨後昂然的向賬外走去。
周瑜不由得大怒,立刻喝令:“大膽的黃蓋,竟然敢不尊我法令,來人,與我推下去斬首示眾。”卻聽得一旁有中郎將蔣欽説道:“黃公覆乃我江東三世老臣,為主公開拓基業立下大功,今若斬之,恐寒了眾將士之心,還請都督寬恕之。”周瑜聞言大怒道:“如何敢多言,亂我法度?”便命人將蔣欽亂打出。
眾文武見狀,也都一起上前求情道:“黃蓋固然有罪,但如今陣前斬將,於今不利,還請都督寬恕,權且記罪,待得破了劉琦之後,再斬不遲。”周瑜這才説道:“若不看眾官之面,今定斬不饒,既然眾將求情,可免於一死,但死罪免過,獲罪難饒。”便喝令左右親兵:“與我將黃蓋拖出去,重打一百軍,以正其罪。”帳下眾文武聽了之後,齊齊倒一口冷氣,即便是黃蓋身體再強壯,這一百軍下去,恐怕一條命也沒有了,所以全都上前苦苦告免。
卻不料周瑜頓時大怒,推翻了桌案,斥退了眾文武,喝令行刑。
左右親兵將黃蓋剝了衣服,託翻在地,打了五十軍。
在賬外的眾文武見這五十軍打下去,黃蓋早已皮開綻,鮮血迸,好好的一員虎將,如今竟然已經丟了半條命。當下便有武將宋謙趕上前去,喝令行刑軍士且慢動手,再與眾人入賬內向周瑜苦苦告免。
周瑜這才命人將黃蓋拖進賬來,指着黃蓋説道:“現在你還敢小視於我嗎?且記下五十軍,三天後汝即率兵征討陵陽,再有怠慢,二罪並罰。”之後更是恨聲不絕,揮手令眾人解散。
且説眾文武見黃蓋被打,盡皆心中悽惻,扶着黃蓋回到帳中,見黃蓋氣息奄奄,昏厥數次,無不淚下。
黃蓋醒了之後,也不言語,只是長吁而已。
不多時,眾人散去,帳內只留下了一個年輕文士,黃蓋視之,乃是參軍闞澤,連忙斥退左右,與闞澤單獨説話。
卻説闞澤見黃蓋斥退左右,心中已然有數,便對黃蓋説道:“將軍莫非與都督有仇?”黃蓋搖頭道:“無仇。”卻見闞澤呵呵一笑道:“既如此,將軍這一次受罰,當是苦計乎?”黃蓋點頭説道:“某受主公三世厚恩,無以為報,故用此計,以破曹,吾雖受此苦,亦無怨言,只是吾遍觀軍中,無人可為心腹,惟公素有忠義之心,故敢以心腹相告。”闞澤如何不知是因為自己識破了黃蓋之計,對方不得不告訴自己,卻也不點破,笑着説道:“公以實情相告,無非是要我去黃祖軍中獻詐降書耳。”卻見黃蓋拱了拱手,鄭重説道:“某正有此意,不知德潤可願辛苦一遭?”闞澤慨然説道:“將軍能為我江東基業受此難,難道我闞澤就吝惜這一趟嗎?公且放心就是,某這一次必定説服黃祖,令其接納將軍。”説完之後,闞澤立等片刻,便見黃蓋從袖中取出早已寫好的詐降書,這才接過書信,辭別黃蓋,以公事為由離開軍營,從安吳來至谷,當夜扮作漁翁,架起小船,往虎林港而去。
卻説闞澤駕船來至虎林港外,早被荊州巡江水軍拿住,連夜報知黃祖。
黃祖心中疑惑,連忙問道:“莫非是江東細?”卻聽得軍士説道:“只有一個漁翁模樣的人,自稱是安吳縣內周瑜軍中參軍闞澤,有機密事來見。”黃祖一聽,便知其中有問題,連忙命人請來甘寧和龐統,將此事説了一遍,便問事情該如何辦?
卻聽龐統説道:“世叔休要疑慮,且放他進來,看他有何話説?”黃祖點了點頭,便命人將闞澤請過來。
不一時,闞澤來到了帳中,對黃祖拜道:“下官安吳參軍闞澤見過黃將軍。”黃祖點頭問道:“汝既是周瑜參軍,到我軍中何干?”闞澤聞言,行禮説道:“黃公覆乃江東三世舊臣,今被周瑜於眾將之前,無端毒打,不勝惱恨,故投奔鎮南將軍,以報此恨,我與公覆情同骨,特來獻上密書,未知將軍是否願意為鎮南將軍引薦?”黃祖説道:“信在何處?可與我看來。”便見闞澤自袖中取書獻上。
黃祖打開一看,但見信中寫道:“蓋受孫氏厚恩,本不當懷有二心,然而周瑜小兒,為人心偏狹,上不尊主命,擁兵擅權,下擅作威福,欺凌眾將,今此人命我率兵取陵陽,我就事論事,告知不可取,卻遭小子折辱,心實恨之。素聞鎮南將軍禮賢下士,求賢若渴,蓋願率眾歸降,意圖建功雪恥,不之後,定將糧草物資獻上,並引將軍攻取安吳,折辱周瑜小子,以報今之恨,望黃將軍帶為引薦,則將軍之德,恩同再造。”黃祖將信看了幾遍,便給一旁的龐統,卻見龐統拍案喝道:“此賊乃是用計詐降,賺我軍耳,將軍何疑?推出斬之可也。”黃祖聞言,當即便喝令將闞澤推出斬首。
卻見闞澤面不改,仰天長笑。
龐統止住刀斧手,對闞澤問道:“我已識破你計,何故大笑?”但見闞澤淡淡説道:“吾不笑你,但笑黃公覆所託非人耳。”龐統問道:“你如何説我家將軍不識人?”闞澤看了一眼龐統,隨後問道:“汝是何人?”龐統淡淡説道:“我乃襄陽龐統,名士元。”
“原來是大名鼎鼎的龐統龐士元,只可惜你空有才名,自詡荊襄士人之冠,卻也不過如此。”
“哦?某自幼讀兵書,深知偽之道,你這條計策,只能瞞住別人,卻如何能夠瞞我?”龐統頗為自負的看了一眼闞澤,徐徐説道。
闞澤依舊面不改,對着龐統説道:“你且説一説,信中之事如何便是計?”
“嘿嘿,接下來我便指出你那信中破綻,好叫你死得明白。”龐統的眼中閃過一道光,對着闞澤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