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四十一章姑嫂閒聊套棉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到了下午,家裏就收拾的差不多了,只需要明天喊木匠過來打一些傢俱和牀榻什麼的,這個家就算是完全的整理好了。

女人們吃完了飯去東院做衣裳,把西院給留給了四個孩子。因為鄒正業身體不好再加上搬家,所以鄒正文特意給孩子們放了幾天假。雖然是放假了,然而四個小兄弟幫着家裏做完了活以後,還是規規矩矩的把案几從屋裏擺出來放到廊下坐在太陽底下讀書。

黃天明是不知道姐姐家的幾個孩子已經讀書了,看到孩子們背誦三字經,吃驚的問姐夫,“姐夫,這孩子們進學了?”鄒正業斜躺在牀榻上,看着二個侄子和二個兒子自豪地説:“是啊!文堂哥已經收進館了。孩子們學的刻苦…”並沒有向黃天明炫耀陳家和文堂哥搶學生的事。

黃天明看着認真誦讀的兩個外甥,再想到前天上樑時陳家送來的筆墨紙硯,心裏實實在在的為姐姐到高興。

東院裏,幾個女人跪坐在走廊上,身旁放着幾堆大棉花,面前攤着一個男式的斜襟直綴裏子。看這衣裳的樣式,像是鄒正業的。

黃麗娘從棉花包裏撕了一小片在手裏攤成薄薄一片,小心的放到裏子上,然後又撕了一片,一層一層的小心壓上去。柳氏和鄒青華也隨着她的動作的一人給一個袖子攤棉花片。美娘抱着小七,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長輩們幹活。

鄒晨坐枱階上,腳邊是一個小爐子,爐子裏燒着一些木炭,正在給鄒正業熬藥,她拿着小扇子,有一下沒一下的扇着,耳朵裏聽着幾位長輩閒聊。

“…咱娘啊,這心眼就是一門心思的死,那心放在大哥身上都收不回來了…”鄒青華慨道。

黃麗娘和柳氏身為兒媳婦不能説婆婆不是的,尤其是當着小姑姑的面,更是不願意出來對婆婆的不恭敬,所以都沒有接她的話。

鄒青華繼續説:“…昨天去了咱大姨家,去了一看,我差點氣個半死。你們猜怎麼着!她家房子是新蓋的,一水的竹木小樓,兩層的。咱大姨家幾個孫子都上了學堂,個個穿着新衣裳。”

“往常,咱大姨過年來咱們家走親戚時,那説的多可憐啊,説是沒有田吃都吃不飽,孩子們也沒有衣裳穿。都是咱娘可憐她,送給她幾身不穿的衣裳,等到走的時候又是大包小包的送。誰想到?呵呵…”

“…咱娘去了就問,我大兒媳婦在哪。咱大姨就説,我不知道啊,我哪知道你兒媳婦在哪,我還問你要我閨女呢…”鄒青華停頓了一下,看到兩個嫂嫂雖然不接話,然而卻是仔細的傾聽,就接着説道:“…然後就吵起來了,最後咱娘要在咱大姨家上吊,把大姨給的沒法子,就把大嫂給叫了出來。咱娘問她銀子在哪,大嫂説沒見銀子。然後又是一通鬧,鬧到最後咱娘衝進咱大嫂出來的那間屋子,看到咱大哥正躺在牀上睡大覺呢,這沒心沒肺的人啊…”

“…最後從牀底下搜出幾十兩銀子和十貫錢,剩下的再也找不着了!”

“不是説有一百多兩銀子幾十貫大錢嗎?怎麼就剩這麼點?”柳氏拿過一針認上了線,在頭皮上抹了抹,別到前。

“這事啊,我也不太清楚,反正咱娘也這麼問,大哥就説,只有這麼點,再多就沒有了。然後咱娘把大哥打了幾下,大哥就哭着説股疼,咱娘就沒有下得去…”説到這裏,鄒青華突然撲哧一下笑出聲來,顯然是當時的情景極為可笑。

柳氏和黃麗娘對視了一眼,眼中都出鄙視的神。姑嫂三個合力把直綴給翻了過來,然後重新給另一面攤棉花。

“那咱爹呢?”黃麗娘問。

“咱爹?”鄒青華無奈的笑笑,“咱爹啊從進了咱大姨家一言不發,…最後看鬧的實在不像話了,才説了幾句。…咱娘後來就問咱大姨,你蓋房子的錢是哪來的?咱大姨就説是自己兒子掙的。他那幾個兒子,我還不知道,整天東遊西蕩偷雞摸狗的就沒幹過正經事,上哪掙錢去!我呸…”

“那咱娘聽了這話咋説的?”黃麗娘問道。

“還能咋説?兒子和媳婦都不向着她,問咱大姨,大姨就説這竹樓的錢是自己兒子掙的,問大哥,大哥説不知道,問大嫂,大嫂更是一問三不知。唉…”

“那你説,這些年咱大嫂漏走的錢可不少啊?”柳氏就問。

“可不!”鄒青華撇撇嘴,“少説也得上百貫!”

“不會吧!”黃麗娘吃驚了,“哪有這麼多?”鄒青華憐憫的看了一眼黃麗娘,“我的好三嫂,這世上也就你一個人是傻子。咱家的家底你還不知道?咱娘是拿了二哥和三哥的命去養活大哥啊…”黃麗娘微垂下眼皮,臉上泛起一層紅暈。

柳氏連忙説:“青華啊,這話我也就是當着你的面來説,這年年你二哥都説讓二郎和六郎去讀書,可是咱爹咱娘,都説家裏沒錢…哼哼,這家裏是沒錢嗎?”

“那錢都跑大嫂孃家去了!”鄒青華氣憤地説道。

“她怎麼走這麼多啊?”黃麗娘奇怪地問。

“這還不簡單,賣糧食唄。咱家年年收的糧食,都是老大和老大家的去主持收的,他收多少那就是多少,多出來的不都是他們的?”柳氏輕蔑地説道,“好年景時,一石是能賣二百多錢,遇到荒年,那一石就是八百石甚至一貫以上。這能賺多少啊?”正説着話,鄒正達和柳老漢從前院走了過來,拿着一張紙喊鄒晨,“小晨,快過來幫二伯看看,這上面寫的是啥?”鄒晨湊過去看了看,又把紙上寫的給二伯唸了一遍,奇怪道:“二伯,這是什麼税啊?”

“天呢,要支移了?哎呀…”柳氏聽到鄒晨唸完紙上的內容緊張的站了起來,不小心針扎到了手。

鄒正達緊鎖眉頭,坐在台階上,嘆了口氣:“這是剛剛里正挨家挨户發的,説是要支移税了…還得加一貫的雜變税。…”鄒正達垂頭喪氣地説道。

“二伯,啥是支移和雜變税啊?”鄒晨乎了。

“這個支移啊,…”鄒正達有氣無力地解釋,“就是今年的秋糧要由我們自己到延州城去,路上的開銷由我們自己承擔,官府是不承擔的。雜變税,指的就是這張紙,挨家挨户發,一張紙一貫錢…”

“秋糧不是過了嗎?怎麼還得送到延州?”這延州是在陝西境內好象就是延安吧。河南離陝西要將近二千里地,若是步行,怕是要得三個月左右呢。而且到官府還不能少,這一路上人吃馬嚼的恐怕都要超過要的税了。

鄒正達唉聲嘆氣地道:“怪不得今年秋糧收了沒動靜了,沒有多收雜變税,原來是準備收支移啊?”黃麗捂着嘴,眼淚成串的掉落,“天呢,這可怎麼得了?這可怎麼得了?”鄒青華聽到這個消息,驚呆了當場,“二哥,里正有沒有説,我們丁莊的事?”鄒正達思索了一下,道:“里正話裏的意思,好象今年咱們淮南路都是這樣收的…”

“天呢!

”鄒青華驚呼一聲,後退幾步,不小心踩翻了放針織和剪刀的簸箕,踉蹌了幾下摔倒在地板上。

鄒青華騰的站起來,“不行,我得回家,我得趕緊回去。”柳氏勸道:“青華,這回去天就要黑了,怕是沒有過路的牛車啊,等明天讓你哥送你回去。”

“二嫂,這沒法子活了,”鄒青華落下淚來,“莊裏若是攤到我家的丁我們一家就剩下老的老小的小,這可怎麼活啊?”鄒青華嫁的是一個獨子,當初馬氏極其寵愛她,所以為她挑親事時東挑西選,終於挑了這麼一家獨苗苗的就是怕她受委屈。果然她嫁過去了之後,婆婆對她疼愛官人也十分敬重她,再加上她進門一年後便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婆婆簡直就是把她給寵上了天。所以,她和婆婆的情極好。

柳老漢在一旁焦急地着手,等過了一會柳家的小舅兄着氣跑過來,説道:“姐夫,你們村子鬧起來了,里正和村保在村裏正罵人呢。阿爹,咱柳家堡歸柳林集管,也不知道收多少啊?阿爹,咱得趕緊回去啊!”柳老漢聽到兒子這樣説,急忙説道:“對,對!得趕緊回去。”説完轉了一圈,和柳氏鄒正達説了一聲就拉着小兒子往前院走。

黃天明在西院看到柳家小舅兄行勿勿的,好奇的過來:“這是怎麼了?怎麼兵荒馬亂的?”鄒晨跑到三舅身邊,低聲道:“三舅,要支移和雜變税了。”

“什麼?”黃天明吃驚的睜大眼睛,“何時的事情,我來的時候沒聽提起啊?”鄒正達把手裏的紙遞給他:“你看看,這上頭寫的明白清楚,唉…我去追我岳丈去。”黃天明一把接過,快速的看了一遍,大驚失,他把紙往鄒晨懷裏一,轉身就往前院跑,一邊跑一邊説,“我現在馬上回家。”

“天明!你到家都後半夜了,你早上再走也不遲啊!”黃麗娘喊道。

“不行,我這一刻也等不了…裏內的人肯定要鬧事,我得去保護咱爹…”黃天明的聲音越來越遠。

鄒晨從來都沒有見到過家裏的人如此慌張失措,哪怕是父親受傷生死不明,也沒有見到二伯父如此垂頭喪氣,二嬸慌張失神。以前她在電視裏看到的,都是農民喜氣洋洋的去公糧,臉上洋溢的都是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喜悦,哪裏見到一説要糧食和賦税嚇的全家人都驚恐不安的事情。

“天明…”黃麗娘拉着鄒晨的手就往外追,跑到前院看到三弟已經套好了車,正往大門處趕。她快步跑過去,一把抓住繮繩:“三弟,你到家就得後半夜了,就不能明天一早回去嗎?”黃天明使勁掰開姐姐的手,焦急地説:“姐,這是大事,一刻也耽誤不得,你鄒家莊只有三莊八村,黃家坪可是一里五莊,下面有人口五六千人,要是這些人鬧起來,我怕爹有危險啊,不行!我得回去。”黃麗娘聽了這話鬆開手,黃天明和姐姐點了下頭,揚手一鞭,轉眼便衝出了院子。

o(*^▽^*)ブ下午還有一更起點中文網www。歡廣大書友光臨閲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户請到m。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