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三百八十四章税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此計一出,天下百姓將安!”丁賢之斷言道。頂點小説更新最快

******

請到看最新章節

******

陳琦頭一次得到先生如此高的讚賞,不由得有些窘然。

鄒晨則是抿着嘴在笑。

“這計策,你們準備給相爺嗎?”丁賢之試探着問道。在他想來,文彥博是絕對不肯改革的,他已經位極人臣,現在又是顧命大臣,只求穩當,絕不敢改革的,只怕陳琦將計策一到他的手中,便會被束之高閣,從此不理會。

陳琦淡然一笑,“此計雖好,實乃絕户計,所以未完善之前,我不敢讓任何人知道。”言下之意,是不準備給文彥博。

丁賢之欣的笑笑,沒有再説話,拿出這份方略來再次仔細的看了起來。陳琦看到丁賢之也是和他同樣的意思,便和鄒晨會心的一笑。

又去和韓帳房説話,“韓帳房,你來看一下這個數據…”韓帳房確實是一個人才,他的心算能力非常高,任何數字只要讓他看一下,便能快速的算出最終得數,有他在一旁幫忙,陳琦少費了許多心力,他只需要將數字抄回來,然後韓帳房計算清楚,他再將結果進行對比就可以了。

“這份記錄應該是偽造的…或者是被篡改過的…你來看前年蘇州的田地易記錄的價格,一畝上等肥田是兩貫五百文…為什麼今年的田地易數量比去年還多,可是官府的收入卻減少了…這裏…這裏…足足有一百傾的肥瘠被篡改…肥田當做瘠田賣…”韓帳房看了幾眼後斷定道,接着出了前幾天他幫陳琦算的蘇州土地肥瘠表。

“豈有此理!民之蛀蟲!”陳琦氣得拍案大罵。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上天難欺!”鄒晨輕輕道,又轉向丁賢之,“先生,您來説,為什麼官員們從不將百姓看在眼中?”鄒晨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這些官員如此魚百姓,按説宋代的俸祿是歷朝歷代最高的,不用貪污也可以過上非常好的子。當然了,如果家裏有幾百畝良田那就更好了,最起碼手裏有糧心就不慌。可是這些人一圈就是幾十傾上百傾的地,那些農夫們被官府強買去了田地,就變成了失地的人,最終只能去佃官府和富户的田,等到災禍來臨,由於家中沒有存糧,就只能變身成為民。

難道官員們就不知道水能載舟京能覆舟的道理嗎?

丁賢之沉了一會方道:“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非與百姓共治天下也…”一句話道出了宋代的政治體系。

因為這個天下是皇帝和士大夫所共有的,不是和百姓共有的,所以皇帝可以優待士大夫,卻不會去優待百姓。對百姓只要做到愛民如子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敬其為主。

歷朝歷代中,沒有任何一個皇帝將百姓當做最重要的去看待,在他們眼中官員和百姓相比,自然是官員重要。

鄒晨想到這裏,深深嘆息。這是自己所改變不了的東西,也沒辦法改變,哪怕再過一千年一萬年,這個依舊沒有人可以改變。

“如果此方略得以實施,則百姓幸矣。”丁賢之指了指手裏改良版的方田均税,欣的笑道。

改良版的方田均税如果真的得以實施,最終的受益人雖然是各個官員和大地主,可是百姓也會間接的受益。美洲的土地比起現在的大宋絕對要廣袤的多,那麼多的土地如果都被人買下來了,肯定需要人耕種。百姓們大量去了美洲,那麼在宋境內剩下的田地誰來耕種?地主們沒有辦法,只能相應地提高佃户的待遇。否則的話,種你一畝地,只給三四十斤的報償,而在美洲,那裏有畝產上百石的糧食作物,人家肯給幾十石的報償,誰願意要你的三十斤?

等到那些畝產上百石的糧食作物在守境內大量開始種植時,不論是佃户還是地主都能獲得高額的糧食產量。一畝地能產一百石,那就是將近九百多斤,隨便給佃户幾十石,也足夠佃户們吃飽肚子。農夫們吃飽了肚子,誰還願意去造反?

相應的,國家也會獲得安定。農夫們不再造反,那麼國家就有足夠的軍事力量去對付邊境突發的軍事戰爭。

這時,再將軍和廂軍進行整頓和改造,該裁的裁掉,該放其歸家的就放其歸家,將軍隊全部變成壯,然後再把各路的駐軍劃分為若干區域,每個區域置將與副將一人,專門負責練軍隊,以提高軍隊素質。

而最後一步,就是改善武器!宋代武器全部歸三司胄案和諸州將作院製造,質量劣,嚴重影響戰鬥力,許多戰士手裏拿到的新武器都是生了很大的鐵鏽。手持這樣的武器怎麼和別人打仗,你砍了別人十刀別人還沒什麼事情,別人一刀就將你結果了,難道你指望用鐵鏽去染別人得破傷風而死嗎?這種狀況必須要改善,可以設立軍器監和新的將作監,負責監督製造武器,大量招募工匠,改良新式武器。

同時還要給工匠們比較高的待遇,提高他們對武器研發的熱忱度。

如果這些改革條例全部施行下去的話,鄒晨相信宋朝絕對不會再有靖康之恥。

那是因為士大夫們和大宋朝緊緊的聯繫在了一起,如果宋朝滅,他們的利益也將受到損害,只有宋朝長久的存在下去,他們的利益才可以得到保證。也許,這些士大夫們還會扶持另一個王朝,但是這些鄒晨都不會在意,只要還是漢人當權,不論是姓趙還是姓朱都無所謂。

想到這裏,鄒晨一陣輕鬆,彷彿肩上卸掉了千斤的重擔。自己只要慢慢地按照設想好的去做,哪怕就是做不成,心中也不會有任何遺憾。因為,盡力了…

陳琦從一堆數字中抬起頭,看到鄒晨臉上出神往的笑意,嘴角不由得微微勾起。這個子,娶得實在是超乎他想象的好,他總有一種得到了一個寶藏的覺,不論自己怎麼挖掘,不論怎麼索取,這個寶藏用之不盡總是能給他一個新的驚喜。

繼續埋到一堆數字中,和韓帳房低聲討論起來。

丁賢之看到陳琦和韓帳房討論的興高采烈,便向鄒晨招了招手,示意她出去。

“有事嗎,老師?”鄒晨跟着丁賢之到了院子裏。

“晨姐,”丁賢之斟酌了一下語氣,“這個方田均税是不是你的主意?”自從丁悟學也跟着丁賢之到了陳家後,鄒晨便不許丁賢之再用敬語稱呼她為小女郎,而是要求他把自己當做真正的弟子一樣,稱呼小名。

鄒晨聽了這話,微微頜首,“我只是起個頭,提了一個設想,然而最終完成還是需要靠嘉禾。”丁賢之便長嘆一聲,仰面向天,似是在可惜着什麼,過了一會沉聲説道:“既是你的主意,想必這後面還有後手的吧!”

“是的!”鄒晨便把自己的設想簡單説了一下,當説到最終目的是整頓軍務的時候,丁賢之突然鎖緊了眉頭。

“這些事情沒有十年八年,怕是難以完成,如果窮一時之力,只怕是得不償失。”丁賢之沉了一下説道。

鄒晨非常贊同,“是的,我也是這樣認為,所以第一步便是先將全國田畝數給摸清楚,然後讓地主們都税,這樣國家的税收便會大幅度的增加…其實,在我看來,從土地上收税實在是短視,商業税才是重中之重…商人肩負通市場的重任,利潤可觀,他們納的税收卻非常少,他們的少,那麼重要的税收便會轉嫁到了土地身上。農民原本就非常辛苦,可是還要苛捐雜税。最終,得農民走投無路,只得揭竿而起…在我想來,一個成的王朝,其實是不用收農業税的,只是依靠商業税便足以支撐正常的運營。”

“此話怎講?”丁賢之聽到這話,突然起了興趣。

“一個國家如果商業通了,那麼相應的來講,他的貨幣也在通着,貨幣沒有變成一堆金銀山被放在家裏。貨幣一旦通,那麼這個國家的信用就在不斷的上升的。當百姓們在自己居住的街道上可以買到千萬裏之外的商品時,百姓的滿足也會相應的升高。商人們賺的多,自然也會更加擁護這個王朝,適當的收取一些税收這是非常必要的。…”鄒晨先把自己在大學時聽的經濟學講座開頭語説了一番。

“百姓們由於土地不再税,對國家的信賴更高。而整個國家需要依靠商業税來養活,那麼就必須相應的給商人們一些照顧。這樣,便會刺更多的人去行商去開小作坊,小作坊是必須要招收大量的人力和勞力。農夫們從鄉里出來務工,這也意味着,他們暫時離了自給自足,再不可能回到男耕女織的生活環境。土地上耕種的人在減少,地主們必須拿出更高的條件去招攬佃户…”

“現在我朝徵收的税收契税和過税按規定是收百分之五左右,可是税場和税務在徵税時又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徵收辦法,造成了重複收税以及濫收税,税收實際高達百分之二十左右。其實這樣的事情不如將都商税院一分為二,税場變為國家,税務變為地方徵收,地方收取的税務可以一部分截留分回地方其餘到國庫,而税場收取的税務則是全部歸國家所有。這樣一來,縣官們有了餘額可以供他們使用,就不會去盤剝百姓了。…”

“除了税場和税務有權力收税,其他任何地方和衙門都無權再收取任何費用。”丁賢之聽到鄒晨這樣説,眼前霍然一亮,可是旋即又暗淡了下來,“如此一來,只怕會給那些官員更多的藉口去收税…”

“不怕,”鄒晨笑道,“這個時候,就需要另一個部門來運轉了,那就是税監…每個行業要多少税,給國家是多少,到地方是多少,税監都仔細核算清楚,這樣商人們知道要多少税,以後只需要按此税收納既可。如果有亂收税的官員,還怕找不到錯處查辦他們嗎?”

“妙呀…”丁賢之聽到這話不由得連聲稱妙。

其實,不論是方田均税也好,還是收商業税也好,都是將農民從土地裏完全解出來,然而這個必須要有一個前提,那麼就是在美洲的確是發現了一種畝產百石的糧食。

至於這個,鄒晨表示沒有一點可擔心的,畢竟玉米和土豆的確是在美洲發現並傳到全世界的。rsl3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