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邕州內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乾德還用得着三十六峒,也不好和他們翻臉,道:“大梁偷襲了崑崙關,金城驛和歸仁鋪的兵馬不多,所以我就讓他們撤回來了。我們在邕州城和大梁兵馬決戰,還請諸位峒主隨時準備廝殺。”一個峒主懷疑道:“你們不是要逃?”李乾德搖頭道:“後面就是我越李朝國土,我們怎麼會把大梁兵馬引到我國去。”
“也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對,他們應該不會跑。”三十六峒峒主換了一下看法,也覺得李乾德不太可能把戰火引到自己國土去。至於在邕州戰,他們倒是都沒有意見,邕州是漢人的城池,他們三十六峒有自己的山林、寨子,只要不在他們的寨子打就行。
李乾德看着愚蠢的三十六峒峒主回去,也命令城中兵馬準備廝殺。
當晚,李乾德探的大梁兵馬已經在歸仁鋪下寨後,就催促張伯玉連夜來請降。
當晁勇聽説有越人使者在外求見時,當即對當值的花榮道:“領頭的殺了,隨從都貶為奴隸,反抗就都殺了吧。”張伯玉正帶着兵馬在城外等候消息,聽得四周突然有兵馬圍來,慌忙叫道:“我們是來求和的,請讓我們見一下太子。”
“大人,我們衝回去吧。”護衞卻扯着張伯玉要走。
張伯玉看着城牆上弓箭手已經張弓搭箭,搖頭道:“我們走不了,不要反抗或許還有一條活路,否則馬上就會被亂箭shè死了。”一眾護衞也覺四周圍攏來的兵馬很多,即使逃出弓箭手shè程,也衝不出去,只能背靠背圍成一圈。
四周圍攏來的兵馬離着幾丈就停下腳步,把張伯玉一行人包圍在中間。
花榮在城牆上大喝道:“放下武器,否則格殺勿論。”張伯玉本來就是漢人出身,聽到花榮喊話,忙讓護衞棄械。
花榮看下面的兵馬已經把張伯玉等人都抓起來,便喊道:“為頭的斬了,其餘都帶到後面烙上奴印。”張伯玉還想着被抓進去也有機會見太子,不一定就會丟了命,聞言慌忙叫道:“將軍饒命啊,我是漢人。”花榮喝道:“漢人幫着越人犯我國土,更加該殺,斬訖報來。”下面領兵的百夫長再不猶豫,手中鋼刀猛揮,一顆首級就掉到泥土裏,百夫長撿起首級上城令。
花榮看了一眼猙獰的首級,揮手道:“吊到城門上方,讓人們都看看助紂為的下場。”
“是”城門上百丈外,一個皮膚黝黑的越人趴在地上,聽到前面漢人包圍張伯玉一行人,頓時嚇得大氣都不敢出。在地上趴了一陣,聽到周圍沒了聲響,才敢爬起身往邕州跑來。
這個探子跑回邕州時,已經是四更天。
李乾德從睡中被叫醒,聽得探子説大梁直接拿下了張伯玉等人,慌忙叫人請城中眾將來議事。
越李朝眾將領匆匆趕來,聽到大梁直接拿了張伯玉,頓時都變了臉sè。
阮ri成道:“大梁拿了張都統,一定是拒絕議和,天亮後應該就會率兵來打了,我們要早作打算啊。”李乾德道:“既然大梁不願議和,那我們就和他們戰。我越李朝將士也不比北朝將士差。”一眾將領卻是沒有受到一絲鼓舞,越李朝當年被宋朝一巴掌打了回去,現在來的是滅了宋朝的大梁將士,還有飛船和火雷助陣,兩者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
若是以前,李乾德隨意説一下,朝中臣子都會熱烈響應,但是今天卻是有些沉默。
李乾德看眾人鬥志全無的樣子,拍案而起,喝道:“我們和大梁的戰鬥已經不可避免,我們退回去,只會把大梁兵馬引到我們國土去,到時我國百姓就要受戰火荼毒了。而且邕州有三十六峒蠻兵助陣,他們可以為我們分擔不少壓力,所以我們要在邕州抵抗大梁兵馬。邕州城中的糧草足夠我們堅持幾個月,我們的目標就是堅持到四月,到時雨季到來就是我們反攻的時候了。阮公平,你帶人去封死所有城門,我們要死守邕州。臨陣逃者一律殺無赦。”這是李乾德從南宋和呂師囊的敗績中得出的教訓,在城外開戰,遭到火雷轟炸後,大軍很可能一下就潰散了。所以他選擇死守,斷絕退路,將士們也就只能死守。只要消耗光大梁的火雷,到時只用刀槍作戰,城中的七萬兵馬足以堅守幾個月了。
眾將領聽得李乾德要封死城門,斷絕他們退路,不由都面面相覷。
阮ri成道:“聽説大梁的火藥可以炸破城牆,如果我們封死所有城門,一旦被他們炸開城牆,豈不是要被他們甕中捉鱉了?”李乾德盯着阮ri成道:“炸破城牆,我們就用刀槍堵上去,只能戰不能退,再言退者,斬首示眾。”李乾德登基四十九年,文治武功都十分了得,一旦做了決定,朝中很少有人敢質疑。
説來李乾德也年齡不大,此時不過五十六歲,登基的時候剛剛七歲,就迫當時的太后殉葬,然後讓親生母親做了太后。李乾德一直沒有生出子嗣,直到兩年前覺的自己生不出兒子了,這才抱養了兄弟崇賢侯之子李陽煥做了太子。
李乾德五十六歲,太子三歲,如果皇帝是其他人,朝中官員少不得迫皇帝封年齡大些的宗室做太子。否則李乾德這種年紀隨時可能出事,三歲的太子如何能維持國家穩定。但是面對強勢的李乾德,所有官員都沒敢多説什麼。
一眾將領看到李乾德充滿殺意的眼神,頓時嚇得閉口不言。
受命封城的阮公平鼓起勇氣問道:“不調三十六峒的兵馬進來嗎?”李乾德搖頭道:“三十六峒兵馬不會死戰的,一旦戰事不妙,一定會逃跑的。讓他們進城只會壞了我軍軍心,還可能內訌。封鎖城門前,通知三十六峒兵馬,就説我們要據城死守,也請他們堅守營寨。”阮公平懷疑道:“通知了他們,他們恐怕也不會死守吧?”李乾德道:“如果他們逃了,大梁也一定不會放過他們。若是他們能把大梁兵馬引到左右江去,也能為我們拖延時間。好了,你去吧,天亮前要堵死所有城門。”
“是”阮公平領命而去。
李乾德則和其他將領商議死守的事情,最後決定每面城牆上用五千人防守,城中有一萬人做預備隊,隨時準備堵可能出現的缺口。城中七萬兵馬分作ri夜兩撥防守。
等到阮公平報來所有城門都已經堵死,李乾德這才讓眾將去軍中傳達他的旨意。
三十六峒峒主聽説越李朝兵馬封鎖城門,準備死守邕州,便開始了吵鬧。有人主張各回各峒,有人主張用聯軍抵抗大梁兵馬,免得被大梁各個擊破。
眾人還沒吵出一個結果時,便聽到悶雷一般的聲音由遠而近。
一個峒主驚慌道:“什麼聲音?”
“似乎是騎兵,還是大隊騎兵。”
“去看看。”
“看看去。”三十六峒峒主走到大營前面,就看到遠處塵土大起,無邊無際的馬軍衝鋒而來。
廣西的戰馬很少,而且多是來自大理的矮小馬匹,而花榮部的戰馬則都是來自遼國,比大理馬要高大許多。
很多擠到營前查看的蠻兵被馬軍氣勢所懾,嚇得轉身就往後面逃去。
三十六峒峒主也都是面無人sè,他們峒中的兵馬都是步兵,習慣在山林間作戰,而邕州城外的山林早已被砍伐一空,雖然不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但是低矮的山丘也擋不住騎兵。
邕州城上的越人也都如臨大敵,一個個張弓搭箭,準備shè殺靠近城牆的騎兵。
天亮後,大梁兵馬便埋鍋造飯,一個飛船直接飛上高空,在望遠鏡的幫助下,歸仁鋪到邕州的情況便盡在掌握之中。
沿途沒有伏兵,晁勇便讓花榮率騎兵直驅邕州,防止越人和三十六峒蠻兵逃跑。
花榮率部到的邕州城外,便停在邕州城外兩裏。
副將指着邕州城西邊不遠的蠻兵營寨,道:“蠻人營寨簡陋,攔不住我們的騎兵。我們完全可以在大軍到來前破了蠻兵。”花榮身邊的將官也紛紛點頭。
蠻兵的營寨並沒有和漢人紮營一樣,埋鹿角、挖壕溝、設營牆,只是用樹枝在營前繞了一圈,倒更像是果園阻擋小孩偷果子一樣,而不是防止兵馬襲營。營中的帳篷也不是整整齊齊,而是七零八落的紮了許多帳篷,還有好多就是樹枝一架,裹一層布就是營帳了,外面還着參差不齊的樹枝。
當然三十六峒峒主也沒想過死守營寨,而是準備和越李朝聯合起來殺退大梁兵馬,就各回各地,這一次跟着越李朝洗劫了廣西路,他們搶到的錢物夠他們鑽在山林裏享受幾十年了。只是他們沒想到越李朝突然封鎖城門,不準備出戰了,這樣一來,就把他們拋在城外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