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七章舌戰羣臣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七七章“皇上,谷大用率剿賊大軍按兵不動,這還不能説明問題麼?”宋楠道。
正德不悦道:“就算谷大用錯失戰機,也不至於説他通賊,這可是毫無道理的。”宋楠道:“皇上,賊兵若突破新安縣往南,則如何?”正德道:“那自然是大患,這也是朝廷極力避免的。”宋楠道:“皇上朝廷之患正是賊兵所望,賊兵自然是極力希望突破新安縣城,能夠長驅南下;谷大用陳兵不攻倒也罷了,也許正如有些人為他辯解的那般是另有什麼妙的方略;但臣想説,既知賊兵之患乃是突破南竄,谷大用為何不在圍城期間增兵新安縣?而是隻讓我的一千兵馬守新安縣?若非賊兵第一次進攻新安吃了大虧心有餘悸的話,賊兵若拼死進攻新安縣,則結果如何?”正德皺眉道:“新安或將不保。”宋楠點頭道:“聖上明鑑,臣只想問,谷大用的用意何在?總不能事事都用什麼‘另有dasuàn’之類的話來搪吧。”
“這…”正德也無語了。
“臣在不得已之下才從保定府調來我錦衣衞千户所的一千緹騎,注意,臣調用的只是自己屬下的人手,沒動保定府兵馬一兵一卒;保定府憑藉堅城之利,有三千人馬駐守,臣認為自保有餘,本威脅不到保定府的安危。”劉瑾道:“你説能自保便是能自保麼?”宋楠斥道:“我一千兵馬尚能守住一個城牆高只有一丈多,且倒塌多處的小小新安縣城;憑什麼三千兵馬守不住城牆高兩丈,護城河寬三四丈,且修建了敵樓、角樓的保定府?”劉瑾語,張懋出聲道:“宋楠所言不差,三千兵馬足可守住保定府,慢説是烏合之眾的反賊,便是一萬兵也難攻破。”正德緩緩點頭道:“原來如此,你調一千緹騎往新安縣,原是在保定足可自保的kaolu之上的;然則你是為了加強新安縣的防禦兵馬了,你做的對。”宋楠道:“皇上明鑑,臣確實是wunài之舉,谷大用按兵不動,城生恐新安有失,丟城事小,讓賊兵經此南下,那將是不可收拾的局面。臣有一事想請皇上替臣釋疑,在我調集一千錦衣衞緹騎增援新安之前,圍困安肅的兵力中新安最少,只有區區一千之數,谷大用圍而不攻,又不派兵增援新安,是何用意?”正德皺眉想了半天搖頭道:“朕,朕于軍事不太通,朕想不出。”宋楠道:“那位大人能替我解釋解釋,在此情形之下,賊兵被困安肅會作何想法?”正德點頭道:“還是請英國公解釋給朕聽聽。”張懋道:“兵法圍城戰中圍三闕一乃是讓敵人按照本方的想法和線路逃竄,可瓦解敵死戰之志,又可讓敵進入設置好的陷阱;安肅周圍重兵圍城,只有新安兵力最為薄弱,難道…難道谷大用的用意便是…着賊兵攻打新安?”朝堂上一片氣之聲,張懋zhègè結論得出來,眾人likè理解了宋楠為何要説懷疑谷大用通敵了,既不給新安增兵,又圍而不攻,擺明是要給賊兵活路,讓賊兵拼死奪取南下通道,這不是通敵是什麼?
正德便是再糊塗,也明白是什麼意思了,身子不由自主的顫抖起來,蒼白的小臉上一片憤怒。
劉瑾心中叫苦不迭,心道:只是着賊兵跟宋楠火拼罷了,最好能將宋楠殺死在新安,可是沒半分通敵之心啊。然而這話又如何説的出口,見正德震怒,心中暗叫糟糕,又不得不救谷大用,因為若谷大用真的被拿下,若是落到宋楠手中供,難保不會把自己扯進去,谷大用關鍵時候可是連自己也不買賬的。
“皇上息怒…”在正德沒開口之前,劉瑾大叫着匆匆小跑來到座下跪倒磕頭。
正德怒道:“劉瑾,你要替谷大用求情麼?”劉瑾磕頭不迭道:“奴婢以命擔保,谷大用絕不會通賊,您想,谷大用這麼多年來忠心耿耿伺候皇上,身為內廷要員,肩負剿賊重責,他怎麼會説通敵便通敵?其動機何在?本説不通啊?”正德喝道:“那你給朕解釋解釋,谷大用在安肅所為是為了什麼?”劉瑾把牙一咬道:“奴婢認為,定是谷大用不堪重用,谷大用本就沒帶過兵,在作戰方略上一窮二白,犯下如此錯誤,定是因為太過愚蠢所致;他出發之前曾跟奴婢説過‘新安縣有宋大人駐守當無虞被破’奴婢剛才想起此語,想來他不增兵新安是因為信任宋大人的能力之故;至於他為何圍而不攻,我想他必然有自己的解釋;但説他通賊,奴婢死也不信。”正德皺眉不語,內閣大學士焦芳也出列奏道:“臣也不信谷大用會通賊,定是能力不夠之故。”
“臣也不信!因為毫無動機和理由!”户部尚書顧佐出列奏道。
“老臣也不信!”徐光祚奏道。
“臣等也不信。”百官中陸陸續續出來二十多人,有文官,有武職,均表示不信谷大用通賊。
正德看着宋楠道:“看來其中還是有隱情啊,宋楠,朕其實也不太信谷大用通賊,這件事看來還需有證據佐證。”宋楠知道無法以通賊之罪死谷大用,但説出谷大用是為了害自己卻也同樣沒有證據,之所以駭人聽聞的説谷大用通賊,是不想授人以黨同伐異的口實和yinxiàng罷了。
“説實話,臣也不信。”宋楠道。
正德和羣臣一頭瀑布汗,心道:你自己都不信為何還要在谷大用頭上扣屎盆子,簡直不可理喻。
宋楠道:“以情理度之自然是不信的,可谷大用的行為偏偏讓我不得不懷疑,我錦衣衞衙門從來都是看事不看人。不過既然劉公公、定國公、焦大人等都願意以命擔保谷大用不會通敵,我也不好説什麼,但谷大用被賊兵戲耍突圍之後竟然將責任歸咎於我,可見其既愚蠢又動機不良,這樣的人豈能擔任剿賊都督的重任,臣今正式彈劾谷大用失職之過,請皇上聖斷。”宋楠話音剛落,楊廷和便出言道:“臣附議,身負如此重責,用兵如此愚蠢,豈能勝任?請皇上另派他人領兵剿賊。”楊廷和的態度便是內閣除焦芳顧佐之外其他人的態度,一言既出,附議者甚眾。劉瑾也知道無可挽回,剛才為了挽救谷大用自己也親口説了谷大用是個蠢貨,現在改口都來不及了。
“奴婢也認為…谷大用不適合擔任剿賊都督之職,為了能早剿滅反賊,奴婢也請求皇上另擇能者任之。”劉瑾道。
到此時,谷大用被革職已成定局,回京之後恐還需要接受訊問,在安肅的所作所為搞不好還要追加懲罰。
正德不再多言,當即下旨革去谷大用西路剿賊都督之職,即刻回京接受訊問,由剿賊大都督定國公徐光祚令提人選廷議任命。
劉瑾和徐光祚面上無光,退在一旁陰沉着臉,本以為宋楠會喜上眉梢得意之極,但看宋楠的臉上一片笑容也無,依舊臉嚴肅。
正德有些倦怠,伸手在額頭了道:“今便到這裏吧,朕累了,若無事的話,便退朝了吧。”眾人躬身等待正德離座,站得久了,幾十名老臣都有些吃不消了,身子也搖搖晃晃;卻聽宋楠叫道:“皇上,臣還有事要奏。”眾人皺眉看着宋楠,這傢伙今天是怎麼了,二十幾不見,像是換了個人,以前雖然囂張,但總還有些收斂,今在庭上當面直斥劉瑾,又連番阻撓正德退朝,強勢的有些不像話。
正德剛按着扶手起身,聞言愕然道:“宋楠,你還有奏議,不如這樣,早朝時間太久,你來朕書房説話如何?朕口渴的緊。”宋楠拱手道:“皇上,這是一件大事,恐怕要請皇上暫且忍耐口渴了。”依着正德的脾氣,他自然可以不管不顧,但現在賊兵勢力越來越大,鬧得沸沸揚揚,干係到社稷存亡之事,正德也不敢怠慢,所以現在收斂了許多,時時關注時局,也zhu召見大臣一世;加之又是宋楠要奏議,宋楠如此認真,必然非同小可,於是落座道:“好,朕準你上奏。”一名老臣本以為能夠下朝,聞言本已老邁孱弱的身子再也支撐不住,眼前一黑,咕咚一聲栽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