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雲起紫禁城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天清晨,在位於隆宗門五間房的軍機值廬內,軍機大臣們就遼東有功將士的遷升再次進行了討論。
對劉坤一、長順、魏光燾和李光久等人的遷升及封賞,眾人很快就取得了一致意見,可對於馮華這些軍機大臣們再次發生了烈的爭論。雖然因為知道了太后的想法,徐用儀、孫毓汶等人在破格擢升馮華的問題上不再阻撓,但在馮華的具體任職上幾個人的意見再一次出現了不同。
翁同龢奏道:“皇上,直隸提督葉志超現已革職逮問,遺缺可由馮華遞補。”他的話音剛剛落地,徐用儀馬上跪奏道:“皇上,不可啊,此事萬萬不可!臣以為直隸乃拱衞京畿的重地,提督之職須由忠勇可靠之人擔任,方為妥善之計。”
“馮華為國為民出生入死、血戰遼東,大家都有目共睹,此等忠勇之士不可靠,誰人可靠?”翁同龢反相譏道。
看到翁、徐二人又要爭論起來,不明就裏的恭親王奕訢雖然對徐用儀、孫毓汶三番五次阻撓對馮華的任用不滿,但也覺得馮華擔任直隸提督有點兒不合適。咳嗽了一聲,他上前奏道:“皇上,老臣有話要講。”看到滿臉皺紋,花白鬍須的皇六叔給自己跪下,光緒皇帝忙説道:“恭王爺不必多禮,有話請講。”奕訢道:“馮華雖功在社稷,然畢竟任職時短,一下子即委以直隸提督的要職並不妥當。臣以為直隸提督遺缺可由聶士成遞補,衞汝貴前已被斬首菜市口,河州鎮總兵遺缺可由馮華遞補。”這一番話,説得在座的大部分人都紛紛點頭,覺得提議甚好。
翁同龢其實也知道由馮華出任直隸提督的可能微乎其微,之所以還提出來,一方面是抱着個能爭則爭的想法,另一方面則打着以進為退的算盤,希望在總兵的任命上能多掌握一點兒主動。見此情景,他再次奏道:“恭王爺所言極是,聶士成也確是直隸提督的恰當人選。但是,臣以為我朝主要釁端來自海疆、來自東北邊境,將馮華的這樣一支鋭之師放在陝西有點兒可惜了;況且現在遼東倭寇還需馮華之威予以震懾。”雖然翁同龢繞個圈子反駁了自己,恭親王倒也不以為忤,反覺得翁同龢的觀點不是沒有道理,只是東北不設總兵是祖宗定下來的規矩不能違背,一時間他也不由得沉起來。
奕訢心中顧慮的事情早有慶親王奕匡和孫毓汶搶先説出:“皇上,東三省不設總兵,這是祖宗立下的規矩,萬萬不可違背!”由於早已與翁同龢統一了意見,光緒聞聽此言也點點頭:“祖宗的規矩確實不能輕易廢除,不過當此國家危難之際,有些事情也不可過於墨守成規。朕到有個想法,可以在直隸臨榆加設一個新的鎮台,任命馮華為總兵,各位愛卿以為如何?”
“皇上聖明,此乃一舉兩得之法,臣以為這個提議甚妥。”光緒的話音剛落,因為資歷淺很少在軍機會議上多説話的文廷式立刻站出來支持光緒的意見。
翁同龢、恭親王奕訢和李鴻藻也隨後附和起來,而翁同龢更是將此事的利弊分析的清清楚楚,當然是利多弊少了。
雖然隱隱到這樣的處置還是有所不妥,但慶親王奕匡、徐用儀和孫毓汶一時之間也想不出合適的反駁意見,看到眾人都不停的點頭稱是,他們也就默認了這個提議。
當下,按照剛才會議商定的結果,光緒皇帝命令李鴻藻擬定對遼東大捷有功之臣的任命封賞詔書:兩江總督、節制關內外防剿諸軍特命欽差大臣劉坤一抗倭有功,特旨加銜少保;吉林將軍長順指揮有方,調任盛京將軍(吉林將軍和黑龍江將軍俱受其節制);節制關內外防剿諸軍特命幫辦大臣宋慶加銜太子太傅;節制關內外防剿諸軍特命幫辦大臣吳大澂加銜太子少師;新疆布政使魏光燾和浙江按察使李光久作戰有功,分別升任閩浙總督和浙江布政使;吉林防軍統領馮華戰功顯赫,破格擢升馮華為正二品臨榆鎮總兵之職;前金州副都統連順戴罪立功,忠報國,官復原職仍為正二品金州副都統;擢升賀國光為錦新營口道,加正三品按察使銜;邢亮、李九杲為從二品副將之職;周天宇、黃德貴為正三品參將之職;林喜、蕭山、馮德麟、劉三林、鄭偃武和王英楷(此前,在王英楷的要求下,海城商團已經全部併入遠征軍。由於留守龍口街的義勇軍在第三營的基礎上,又新擴編了第五營,因此王英楷所部暫時編為義勇軍第六營)等六人為從三品遊擊;張立三、張作霖、孫寶義、丁方、王承斌等五人為正四品都司…自馮華以下二十五人俱受盛京將軍節制…
聽完慶親王宣讀擬好的詔書,眾人都沒有異議,只有徐用儀又來多事:“金州目下還由倭寇佔據,臣以為連順可改任錦州副都統。”這徐用儀是想起太后“小心駛得萬年船”的話,覺得連順這個人雖然脾氣又直又倔,前一段兒又陰差陽錯的與馮華攪在了一起,但到底是蒙古鑲黃旗人,而且他對大清絕對忠心可靠,由他在錦州就近監視馮華更為方便。光緒皇帝倒也覺得連順改任錦州的話有道理,這連順既官復原職,金州還被倭寇佔據着,何必再給個虛無縹緲的空職位呢?也就同意了。
光緒親政後,由於慈禧不願意放權,以皇上親政伊始,諸事生疏為理由,規定凡是經過皇上硃批的奏章和軍機草擬的諭旨,事後都要送到儲秀宮,由太后複閲以資慎重。因此雖然軍機處已經定下了封賞劉坤一、長順和馮華等人的諭旨,這道奏章還是照例被送到了儲秀宮。不過因為皇上事先已經請示過她,慈禧只批了個“知道了”就算是恩准了。
由遷升馮華引起的一場風波,終於就這樣暫時風平靜了,可對於中戰爭“是戰還是和”的問題卻在軍機處中引起了一場更大的爭論。而已經偏離原有軌道的歷史車輪,由於鞍山、牛莊、營口和田莊台得以保全、長順調任盛京將軍(歷史上,本來是由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調任盛京將軍)和吳大澂等人沒被革職反而得到封賞,而朝着偏離的方向繼續地向前滾動着。
義勇軍在“遼河平原戰役”中的三戰三捷,不但遏制住了中開戰以來清軍連戰連敗的頹勢,使低的大清國勢為之一振,而且亦為義勇軍今後的進一步發展壯大贏得了有利的條件。上至帝王貴胄、封建士大夫,下至工商學子、販夫走卒,幾乎所有的人都對馮華和他的義勇軍所取得的出戰績口稱頌,一時間朝野之間主戰的言論又空前高漲起來。
其實,早在1895年2月13,原先的和談代表張蔭桓和邵友濂被逐回國後,清政府就重新下達了以李鴻章為頭等全權議和大臣的任命,並同時下令開復李鴻章的一切處分,賞還了頂戴花翎和黃馬褂。
這一段兒時間,主戰派與主和派本來就圍繞着割地和賠款等問題展開了烈的鬥爭,現在由於“遼東大捷”的出現更是讓兩派之間的爭論白熱化了。
3月10,軍機值廬的所在地隆宗門五間房。
烈的爭論已經是第三天了,對於“是戰是和”幾位軍機大臣還是沒有辯出個所以然來。
“誠然此次遼東大捷給了倭寇以極大的重創,可我軍的損失也極大,只能説是一場慘勝。先不説魏光燾、李光久和依克唐阿所部在此次戰役中的慘重損失,就是我們倚為長城的馮華所部,三戰之後傷亡率也高達兩成多。雖然朝廷在遼東的兵力仍佔上風,可除了馮華的遠征軍,其他各部的戰鬥力又能有多強,這可不是僅憑几場勝仗就能改變的。況且遼東並不是軍的進攻重點,他們的主力完全集中在了山東。我軍在山東戰敗後,直隸平原已無險可守,京畿也暴在寇的刀鋒之下。如果戰事再起,誰能保證我國不會遭受更大的損失?誰能保證如此有利的和談局面能夠再次出現?”針對剛才翁同龢、李鴻藻的主戰言論,徐用儀再次進行了針鋒相對的反駁。
聽了徐用儀的話,翁同龢心中也明白他説的不無道理:自中開戰以來自己一力主戰,可對作戰的連續失敗,也讓他對繼續再打下去心裏沒底。如果不是這場遲來的勝利、不是劉坤一向他宣揚的“持久戰”理論打動了自己,他本來也是主張“和戰並行”通過在戰場上給軍的壓力,為議和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可是現在,自己從劉坤一那兒聽來的一些關於“麻雀戰、襲擾戰、舉國動員將本拖進戰爭泥潭…”的理論,明顯無法讓大多數人認同。雖然外面的輿論、相當多的官員和絕大部分的百姓都支持繼續將戰爭打下去,可軍機處裏除了自己和李鴻藻、文廷式及尚未表態的恭親王奕訢外,其餘的人都堅決予以反對。這個恭親王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自己和李鴻藻當初之所以保薦他復出,就是希望能增強主戰派的勢力,可他卻每每在關鍵時刻讓人失望,這一次希望他能同意自己的意見。想到這裏,翁同龢不由得抬起頭看向恭親王奕訢。
這恭王爺是三朝的輔政王,頗為慈禧太后猜忌,宦途蹉跎三起三落。朝鮮時局緊張時方被皇上重新啓用,入主軍機處。
對宣戰之前,光緒曾經徵求過奕訢對戰與和的看法,當時君臣有這樣一段對話:光緒問道:“朕想知道恭王爺有何見解。”奕訢説:“和就是向倭人妥協,大清的朝鮮宗主國地位將永遠消失。當然,如果失去這些就能永保江山永固不受侵略也還值得,可是倭人早有窺視我國領土的野心,琉球、澎湖之爭就可見一斑。如今,倭人只是以朝鮮之亂為藉口挑起戰火罷了。今天不打,他們早晚也會以朝鮮為跳板入侵我疆土,那時人家騎到我們脖子上拉屎,我們打不打?”光緒聽得頻頻點頭:“皇六叔説的對,既然與倭人這一仗早晚都要打,那就晚打不如早打!”由此可見,奕訢對本的侵華野心若觀火,是支持皇上抵抗外辱的,不然光緒也不會請他出山。只是隨着清軍海上、陸上一敗再敗,把奕訢當初誓與倭人搏一搏的勇氣完全消磨掉了。與其讓人家摧枯拉朽般的打到北京亡國滅種,還不如忍辱負重,以圖東山再起,這就是他威海戰役之後的想法。
看到翁同龢期望的眼神,奕訢知道翁大人希望能夠得到他的支持。他的心很亂,他何嘗不希望把侵略者趕出國門,向外國人表明我大清朝是敢於反抗、能夠抵禦侵略的。可是眼下,除了馮華的軍隊以外,他對大清所有的軍隊都失去了信心。孤掌難鳴,獨木難支呀!與其把軍事上的這點兒希望拼掉,不如好好地保護它,卧薪嚐膽,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總有復興的一天!
想到這裏,他咳嗽了一聲,所有的人都知道恭王爺要説話了,每個人都豎起了耳朵。
“皇上,老臣思慮再三,還是覺得以戰促和為上計,畢竟局部的幾場勝利並不能完全改變我大清整體的不利局面。馮華所部雖然能征慣戰,但就那點兒人,總不成哪裏守不住就把他調過來吧!至於翁大人説的把倭人拖進持久戰的泥潭,理論上雖好但畢竟沒有實戰過,臣心中沒有十分把握,還是要慎重。”奕訢當然不懂人民戰爭的理論,更看不到人民羣眾的力量,他不想冒險把遼河戰役得到的來之不易的勝利斷送掉。
恭親王的一番話除了讓翁同龢與李鴻藻特別失望外,亦在光緒皇帝心中掀起了滔天巨:説句心裏話他比任何人都渴望能贏得這場中戰爭,他從小受翁同龢的教誨,立志要中興大清,可是現時的情況卻異常殘酷。雖然親政好幾年了,可實權還是掌握在太后手裏,自己每做一件事沒有太后的同意幾乎寸步難行。這次中間的磨擦開始後,自己在翁師傅和李鴻藻等人的支持下一力主戰,本想通過一場勝利使這種局面能得到一些改變,誰知結果卻是一敗再敗。別説自己已經對戰爭的結果失去了希望,就連翁師傅也是除了積極奔走努力外,其餘皆一籌莫展。如果不是馮華的出現,現在這些爭論本都不會有,大清還有什麼資本可以再戰?難道真的要採用劉坤一所奏的發動百姓(馮華是指動員人民的力量,而劉坤一理解的不過是像當年曾國藩那樣利用士紳大辦團練)讓寇陷入戰爭泥潭的方法嗎?這種方法聽起來很新鮮也很誘人,可是連官兵都打不贏倭賊,靠老百姓能管用嗎?
在心中微微的輕嘆了一聲,光緒皇帝從沉思中回過神來。看到李鴻藻和孫毓汶仍在互不相讓的爭論,他不由得有些煩躁:照這樣爭下去,怎麼都不會有結果。其實恭親王和徐用儀他們説的也有道理,這是一場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只有馮華的一支部隊能打,是不會起到本作用的。
無奈的向着眾位軍機大臣擺了擺手,光緒提高聲音説道:“諸位愛卿先不要爭了,我看此事再爭下去也爭不出個所以然來,一切還是請太后定奪吧!”軍機會議散後,光緒與翁同龢一同來到了毓慶宮御書房。師徒二人把當前的形勢又分析了一番,都覺得僅靠劉坤一提出的那些繼續打下去的理由不但很難贏得多數人的支持,而且在太后那裏也絕對通不過(是啊!就連他們也不是真正被説服了,更何況其他人),不如還是執行以前提出的“和戰並行”策略…
太后那裏當然還是與徐用儀、李鴻章的觀點一致:見好就收,不宜再戰,再敗而議和更難。因此當天就下達了諭旨:命李鴻章三後啓程議和。
3月11夜(農曆2月15),銀鏡似的明月向大地撒下了一片晶瑩的月光,户部尚書、帝師翁同龢的府內來了一個稀客,頭等全權議和大臣李鴻章。
雙方分賓主落座後,李鴻章也未過多客氣就直奔主題而來。只見他一拱手道:“翁大人,雖説你我向來在很多問題上意見不一致,可我知道你素懷赤心報國之志,亦是想讓大清在洋人面前抬起頭來。這次議和,倭寇擺明了就是想讓我們割地賠款,我今次冒昧前來,亦是想聽聽翁大人的意見、想法。”
“李大人客氣了,其實我對你也是十分的佩服。當今朝廷上下能有李大人如此見解者可謂鳳麟角,我亦在很多方面不如多矣,只是我不明白為何在‘戰和’問題上大人如此的謹小慎微,豈不知倭人乃是貪得無厭之輩,越退縮就越得寸進尺?”看到李鴻章主動前來,翁同龢又忍不住提出了他自己的觀點。
苦笑着搖了搖頭,李鴻章答道:“翁大人,我何嘗不知倭人的狼子野心?早在十年前我就説過,倭人將來必是我大清心腹之患,誰知這一天來的是這樣快?唉!只是在和戰這個問題上我們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誰也説服不了誰,今天不談這個,還是説説這次議和的事吧?”也無奈的笑了笑,翁同龢正道:“即使是多賠償一些銀兩,也萬萬不可割地,台灣萬無議及之理,捨棄台灣,失去民心!這一點還要請李大人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