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榮寶齋概況及歷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榮寶齋概況榮寶齋是馳名中外的老字號,迄今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榮寶齋坐落在北京和平門外琉璃廠西街,是一座古古香、雕樑畫棟的高大仿古建築。榮寶齋的前身是松竹齋,始建於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松竹齋的創辦者是一個浙江人,姓張,他最初是用其在京做官的俸銀開辦了一家小型南紙店。紙店的經營範圍主要是三部分:一是書畫用紙,以及各種扇面、裝裱好的喜壽屏聯等等;二是各種筆、墨、硯台、墨盒、水盂、印泥、鎮尺、筆架等文房用具;三是代客訂購書畫篆刻家的商業作品,從中提成。自1672年北京榮寶齋前身“松竹齋”南紙店的建立至今已有三百餘年曆史。1894年設立“松竹齋”連號“榮寶齋”並增設“帖套作”機構,為後來木版水印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鴉片戰爭後,松竹齋難以維持。店主聘請廣京師名士的莊虎臣為經理,1894年,將店名改為榮寶齋,取“以文會友,榮名為寶”之意,並請當時著名的大書法家陸潤庠(清同治狀元)題寫了“榮寶齋”的大字匾額。

1950年公私合營“榮寶齋新記”誕生。新中國五十年來,北京榮寶齋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創造並積累了難以計數的神和物質財富。尤其是近三十年來,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進了各項改革和對外開放,在這期間,北京榮寶齋在發展傳統業務基礎上,拓寬了經營領域和業務渠道,在山東、浙江、四川遼寧、山西、陝西、湖北、吉林等地設立了經銷處,加強了國內的商業和文化活動。

榮寶齋的發展走過曲折的道路,直至20世紀70年代,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榮寶齋又逢發展傳統文化的天,逐步明確了堅持“以傳統業務為核心,開拓傳統文化的多元業務,穩步擴大經營規模”的企業戰略。近二十年來,榮寶齋的傳統主營業務在發展,經濟效益在持續增長,先後在外開設了多家分店或經銷處,並相繼成立了榮寶藝術品拍賣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其他所屬公司。在此期間,榮寶齋拓寬了經營領域和業務渠道,增進了國內和國際間的文化和業務往來。

幾十年來,隨着國家改治、經濟形勢的變化,榮寶齋幾經變遷,隨着國家的命運經歷了興發昌盛,也遭遇了困難厄運。但無論在什麼樣艱苦的環境下,都堅持以弘揚民族文化為宗旨,竭誠為書畫家服務,為顧客服務,童叟無欺,成為了一個繁榮中國傳統書畫的藝苑,被譽為“書畫家之家”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面向世界的窗口。這期間,榮寶齋得到國家領導人和社會各界的親切關懷。朱德、周恩來、陳毅、宋慶齡、郭沫若、彭德懷等領導同志和知名人士曾經或多次光臨榮寶齋並題詞,為一個老店光大民族文化事業給予了具體的指導和巨大的幫助。老一輩革命家薄一波勉勵榮寶齋要“盛名之下更虛心”不斷開拓進取。鄭必堅同志題贊榮寶齋為“文化功臣”多年來,榮寶齋還辦了各種類型的展覽和國際藝術活動,先後接待了丹麥女王馬格麗特及親王、本前首相中曾康弘、新加坡資政李光耀和法國駐華前大使磊等國際友人和嘉賓,增進了國際間的友誼和業務往來,成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面向世界的窗口。

榮寶齋文房珍寶收藏頗豐:有明代的程君房的百子圖墨,清代金漆五彩毫宮筆、宮廷用紙、水晶印泥盒等等,特別是藏有重4275克的田黃石,堪稱世界之最。

榮寶齋在經營活動中注重書畫珍品的收藏已形成一個優良的傳統,有“民間故宮”之譽。多年來,無論古代珍品還是近現代名家之作,均有廣泛收藏,其中包括:元代的吳鎮、盛懋;明代“明四家”徐渭、陳道復、陳洪綬、董其昌;清代石濤、朱耷、王鐸、“四王”、“揚州八家”;近現代虛谷、趙之謙、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傅抱石等書畫品。

榮寶齋在多年的經營和收藏中“以文會友”與書畫家們結下了翰墨情緣,是書畫家信賴的朋友,是書畫家與收藏家之間的橋樑。被視為“書畫家之家”多有佳話。曾在榮寶齋經營的現代著名書畫家有:齊白石、黃賓虹、張大千、徐悲鴻、陳半丁、潘天壽、傅抱石、於非闇、何香凝、石魯、趙望雲、吳作人、李可染、葉淺予、李苦禪、黃胄、王雪濤、徐燕孫、吳光宇、胡佩衡、吳鏡汀、謝稚柳、唐雲、朱屺瞻、劉海粟、林散之、陸儼少、黎雄才等以及許多當代的著名書畫家。

榮寶齋經營的書畫藝術品和文房四寶均為中高檔次,集名家名作於一堂,恪守“誠信為本、貨真價實”從面獲得了社會的信賴和關懷。

榮寶齋新記(1950年)開創了傳統雕版印刷術的新紀元,做出了世人矚目的貢獻。繼承傳統雕版印刷,發揮木版水印事業愈加成為榮寶齋核心的業務和使命,她代代承傳,可謂“活的文物”延續着中國古老的文化,為發展傳統技藝和新時代的神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榮寶齋湛的裝裱、裝幀和古舊破損字畫修復技術為世人稱道。多年來,榮寶齋的裝裱藝人們以嫺的技藝裝裱和修復了大量的古今書畫藝術品和名人墨跡,他們運用傳統技術和經驗與現代科學相結合有很多新的建樹,使這門傳統技藝生髮了新的光彩。

榮寶齋是民間的博物館,收藏名人書畫和文房四寶品。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收藏了許多元、明、清及近現代藝術珍品,其中有著名的米芾《苕溪詩》殘部等國家一級文物,是北京收藏這類文物最為豐富的單位之一。

悠悠三百年的文化老店榮寶齋和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緊緊地連在一起,藴含着深厚的傳統文化神和現代文明,它是全社會的財富,令人仰慕,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幾十年裏,煥發着新的光彩。

“榮寶齋”三個字和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緊緊地連在一起,藴含着深厚的傳統文化神和現代文明,凝結着大家的關愛,它是全社會的財富。

榮寶齋將恪守“誠信為本”之信條,以“榮名為寶”竭誠為社會各界服務,努力弘揚中華民族先進文化,增進國內外文化藝術

榮寶齋歷史據有關史料所載,榮寶齋的前身是松竹齋,始建於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後於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更名為榮寶齋,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悠久歷史。

松竹齋的創辦者是一個浙江人,姓張,他最初是用其在京做官的俸銀開辦了一家小型南紙店。紙店的經營範圍主要是三部分:一是書畫用紙,以及各種扇面、裝裱好的喜壽屏聯等等;二是各種筆、墨、硯台、墨盒、水盂、印泥、鎮尺、筆架等文房用具;三是書畫篆刻家的筆單(所謂筆單就是書畫篆刻家們經過名家推薦,訂出其作品出售的價格標準。松竹齋代客訂購,可以從中提成。同時掛筆單的書畫篆刻家們又在該店購買紙張筆硯等各種用品、使松竹齋一筆有很可觀的穩定收入。

那時琉璃廠內最出名之南紙店,首推松竹齋,因其承辦官卷、官折而得名。蓋專制承平時代,朝內袞袞諸公無所事事,乃於閲看外省各大吏呈遞奏摺時,挑剔其件中之破體字及與各種款式之不符者,以為盡心於國事也。大凡臣下呈遞折件,字要工楷洪武正韻,尤當謹記本朝歷代皇帝之廟諱,與天邊皇、背旨、落地臣,種種之避忌。稍有疏忽,即被閲折大臣指出,輕則罰俸,重則降級,是以封疆大吏均皆引以為戒。故對於選用奏摺,必須純潔無疵者為上上品。琉璃廠松竹齋深知奏摺關係本人前程者甚大,對於此事十分留心,每一白折必經十數人之手揀選而得,稍有微細之墨跡即打入殘貨推內,故其價比較他輔昂貴半倍有奇。凡售出者,絕無絲毫病,用主買去準可放心。因而各省疆吏,皆知松竹齋貨物可靠,由此生意更見發達。

但是,松竹齋的店主畢竟是官宦之家,並不諳於經商買賣之道。尤其是張家的後代不夠爭氣,經營無方,加之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社會經濟狀況也每況愈下,原來顧客盈門的松竹齋此時竟也瀕於破落,到了難以維持的境地。這時的店主人為了將這個信譽卓著的老店維持下去,特意聘請了當時廣京師名士的莊虎臣為經理,下決心棄舊圖新、改變面貌。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將店名改為榮寶齋,取以文會友,榮名為寶之意,並請當時著名的大書法家陸潤庠(清同治狀元,曾任國子監祭灑)題寫了榮寶齋的大字匾額。

隨有時光的推移,業務領域的不斷擴展,以後榮寶齋又以其絕技木板水印聞名中外。木板水印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古老的手工印刷技術,用這種方法印製出來的中國畫酷似原作,可以達到亂真的地步,這是當今任何印刷方法都無可與之相比的。榮寶齋用木板水印法制作過的《七十二候詩箋》、《二十四節令封套》等,魯迅、鄭振鐸先生見後曾稱它為琉璃廠諸箋肆中之白眉(即同類之間之傑出者一編者按)。

當年,就連齊白石老先生面對榮寶齋複製後的自己的作品,也難辨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