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卡洛琳覺得自己額上就要拉下三條黑線了。剛走了一個堪稱千瓦的大燈泡查爾斯,又要不請自來一顆維尼牌燈泡麼?這是要有多擔心他們不夠光亮啊啊啊!
“不過我在加萊還有一些事情要處理,不能與你們同行了…真是遺憾呢。”
“達西先生、達西夫人,請你們一定不用客氣到巴黎光臨舍下…讓我也好儘儘地主之誼。”維尼先生在法國文壇混得風生水起,怎麼可能做出這樣不識相的好事兒。打招呼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維尼先生也就不再打擾新婚夫的獨處,盡了禮節之後,便走開了。
“菲茨威廉,這位維尼先生與達西家族有什麼生意上的往來嗎?”卡洛琳還是覺得阿爾弗雷德·維尼這個名字忒悉了。而且,就像德國的貴族前有一個“馮”字,西班牙貴族名稱前有一個“唐”字一樣,在法國,名字前有一個“德”字的,應該算是貴族吧。既然是貴族,維尼先生怎麼會無緣無故出現在多佛爾,還同他們搭上了同一艘客輪呢。
輕輕地攏了攏子被海風吹散的髮絲,達西先生笑笑道:“並沒有。不過是透過菲茨威廉表弟的介紹結識的。這位先生據説是娶了一位在印度出生的英國姑娘,自身也有着軍方的背景,許是因為族的關係,才參與了倫敦的社罷。”法國人,貴族,子是英國人,維尼…這組合,可不多見啊。卡洛琳細細思索着,搜尋着僅剩不多關於19世紀初法蘭西的記憶。什麼巴爾扎克,大仲馬,雨果…噯,不對,雨果!這位法國大文豪貌似就有一位叫作阿爾弗雷·德·維尼的好友?!不會就是他吧!
“怎麼了?”達西先生看着小子一會皺眉,一會舒展的陰晴不定的臉,關切地問道。
“菲茨威廉,那位維尼先生在法蘭西名聲很大嗎?”
“怎麼維尼先生有什麼特別之處,竟讓你如此關注他?”達西先生淡淡地問道。達西先生很確定卡洛琳之前同維尼先生素昧謀面,既然如此,他的達西夫人如此注意到維尼先生,是有什麼他不清楚的情況嗎?
抬頭看向一臉平靜的達西先生,卡洛琳撲哧一聲笑了。
伸手摟上達西先生的脖頸,卡洛琳帶着笑意説道:“你不會是吃醋了吧?我的,達西先生。”
“達西夫人,請允許我提醒你,這是在甲板上。”達西先生一本正經地説道,如果忽略掉他臉上可疑的紅的話。
不管在人後如何纏綿繾綣,在人前,達西先生就立即恢復成一幅嚴肅內斂的樣子,更何況現在他們還身處人來人往的甲板上呢。不過,一本正經的達西先生讓卡洛琳惡趣味地總想逗一逗他,讓達西先生出除此之外的表情…相當的有成就呢。
看着達西先生一幅明明害羞了卻又強裝鎮定了的樣子,卡洛琳的內心裏的惡作劇小人又活泛了起來。鬆開摟在達西先生頸後的雙手,卡洛琳收斂了笑容,慢地説道:“既然是這樣…為了避免受人詬病,我們還是分開站好了。”還未等卡洛琳有下一步的動作,達西先生就輕咳了一聲,緊緊握住了卡洛琳的不安分的小手。面對着一望無際的起伏着的海平面,達西先生又一次問道:“為什麼對維尼先生如此興趣?”
“其實也沒什麼,”卡洛琳聳了聳肩,側過臉望向達西先生,“我只是覺得維尼先生的姓名聽起來格外耳,彷彿在某處見到過似的。”她總不能和達西先生説想要通過維尼先生結識雨果、大仲馬等一大兜子文豪吧。英法兩國的關係自從百年戰爭以來就有一些説不清道不明的糾葛,連帶着英法兩國人對彼此都有些莫名其妙的厭惡。想來達西先生對法國紳士們,哪怕是大文豪也沒有多少好罷。
“而且,維尼先生應該是出身貴族吧,又有一位英籍的子。這樣的事兒可不多見呢。”達西先生點點頭,“你覺得悉大概是在某處見過這位先生編寫的劇本,或是在詩集上讀到過他的名字罷。”
“這麼説來維尼先生還是一位編劇和詩人了。”由此看來,此維尼便是彼維尼。在歷史上,他和情人多瓦爾的情糾葛可是牽扯了包括大仲馬,喬治桑在內的一大批法國文人啊,滿滿的花邊和八卦有沒有。卡洛琳雙眼亮晶晶地看着達西先生,正待繼續問下去,達西先生卻轉而問起了接下來在巴黎的行程。
達西先生並不願意自己的小子把力過多的放在不相干的人等身上。本來嘛,月月,就是應該兩個人甜甜,不要有旁人的打擾。在客輪上偶遇維尼先生已經是意外了,現在又聽到卡洛琳張口閉口都是問着維尼先生的事情,達西先生皺了皺眉,不動聲地趕在卡洛琳繼續發問將話題轉開來去。…*幾個小時之後,坐在馬車裏,達西先生和卡洛琳從加萊出發,一路向巴黎的方向駛去。
從多弗爾到加萊不過幾十海里的航程,不消多久,達西夫婦便抵達了目的地。
維尼先生真如他所説的那樣,再一次邀請達西先生和卡洛琳到其巴黎的府邸上做客之後,便告辭處理在加萊的事情去了。
加萊同多佛爾一般,是一個繁忙的海港,船梭如只。從客輪上甫一下來,映入眼簾的便是各種帶有“英國血統”的建築,遠處的教堂,尖尖的鐘樓,讓人彷彿仍然置身於英國,而不是踏上了法國的土地。
事實上,在很漫長的一段時間裏,包括加萊,諾曼底,甚至巴黎在內,幾乎大半個法國都是英國的領地。即使在百年戰爭中一步一步放棄了歐洲大陸上的領地,在之後的一百多年裏,英國人仍是不惜耗費巨資固守着這一塊英國在歐洲大陸上最後的領土。直至16世紀中期,由於瑪麗女王的輕率,加萊被法國人奪回,迫使英國在地理上成為一個徹徹底底的島國。於是,在接下來的時光長的沉澱中,英國人的島國情結逐漸顯現:我們的民族住在一個島嶼上…我們必須記住,我們不是大陸的一部分;當然,我們也永遠不能忘記,我們是它的鄰居。”老牌政客博林布魯克這一句話便是最好的證明。
如此而來,對於歐洲大陸,英國人真是又愛又恨。一方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英國極力保持與大陸特別是法國的距離以避免其對自身權益的侵犯。由此,加萊便成為英國,特別是英格蘭人心頭的一刺。得不到的東西,永遠是最讓人念念不忘的,更何況,這東西還曾經擁有過,更是讓人如鯁在喉。即使是巴黎,這個法國的心臟,由於不曾真正擁有過,都不若加萊如此讓人耿耿於懷。
漫長的時光逝,轉眼間,失去加萊也有超過兩個多世紀的時光。就如同深埋在骨髓的島國情結一般,英國人對於加萊的情總是十分複雜。卡洛琳看着達西先生下了船之後,便吩咐僕人打點行李,準備啓程的架勢,便知道他並不願意在加萊久留了。
*告辭了達西先生和卡洛琳的維尼先生,此時正在加萊的一處府邸內提筆寫信。
維尼先生的岳父十分不滿意有一個法國女婿,為了表示不承認這個女婿的憤慨,剝奪了維尼夫人的繼承權。此次維尼先生勿勿趕往英國,便是為了周旋此事,只可惜岳父本布里先生的態度無可迴轉,他只好怏怏回法國去。
所幸維尼先生的運氣還不太壞,竟然在多佛爾遇見了德比郡的達西先生和他的新婚子。因着在英國呆過一些時的緣故,維尼先生清楚地知道眼前這位低調自持的先生身價不菲,即使是在對岸的法國,也與法國的幾大富商家族有着合作關係。要知道經濟和政治從來就是分不開的連體嬰,達西家族在法國擺在枱面上的產業都足以令人豔羨,更不用説私下,埋在暗處,不為人知的部分了。可想而知,這背後,是得有着多少的人脈作為支撐。如此,哪怕從達西先生手中透出一點點人脈,也夠維尼先生揮霍的了。
通過從軍而飛黃騰達,一直是維尼先生的希望。但是豐滿的夢想永遠抵不過骨的現實,維尼先生的雄心壯志被狠狠地打擊了。好似天朝古代詩人仕途不順後的寄情山水,維尼先生的滿腔熱情和才華,都投入到了文學創作中去,但依然沒有放棄心中的期望。
既然是這樣,維尼先生就必然要好達西夫婦。哪怕達西先生並不出手幫他,只要起到了引線的作用,維尼先生也就滿足了。此前維尼先生所説的在加萊有事處理不假,卻是可大可小罷了。只是達西先生擺明了只想同新婚子獨處,若不識趣,就不是好,而是結怨了。
停下手中的筆,仔細將信件摺好後封上紅漆,維尼先生代僕人將信先行一步送往巴黎。
此時此刻,同卡洛琳坐在馬車裏,依舊朝着巴黎緩緩而去的達西先生並不知道,巴黎的人們已經收到信兒等待着他們的到來,原本低調的月之旅註定要不那麼平靜。
作者有話要説:維尼先生歷史上確有其人哦。這裏的描寫參照了歷史上的形象,不過小夜會據自己的理解改動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