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厚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就要看書網】:91KS.ONLINE
无广告在线视频开通,立即体验精彩内容,点击 X1024空间,立刻访问!
宏佑帝面不虞,冷冷地掃了馮魁一眼,緊跟着輕飄飄地甩下句話來:“馮將軍在外爭戰多年,只此一次,下不為例,朕便不多加苛責了。”這話裏已經有了幾分警告的意思,宏佑帝話裏帶刺,明擺着告訴馮魁:這回是看在邊關大捷,他立了戰功的份上,若還有下回,這殿前失儀之罪,定是免不了他的。
只可惜對付馮魁這樣的人,也只有簡單
暴的法子才管用,這樣明敲暗打,話裏繞彎子的官話,他是怎麼也聽不明白的。
自打德妃進宮,馮家的祖墳上可算冒了青煙,不只馮魁父子,就連那些八杆子打不着的親戚們,也全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大字不識的糙漢都能得一個吃皇糧的肥缺兒,更何況馮魁這樣的嫡親兄長,那官階更是翻着跟頭的往上漲。
多年順遂,早將馮魁的子縱得管天不管地的,在他眼中,東離的江山都是他守住的,皇帝能在京城摟着美人享清福,全賴他在玉龍關上浴血殺敵,宏佑帝和他這些皇子皇孫,連同文武百官們,就該對他
恩戴德才是。他肯單膝跪地,尊宏佑帝為主,已經是給了這皇帝老兒天大的面子。至於蕭玉成那些真正踩着敵寇屍骨的將士們,馮魁就更是壓
沒放在心上。
見禮已畢,馮魁身後的裨將遞上北莽的降書,上面寫了如何議和,如何納貢等語。另外還有一份寫了詳細戰情的摺子,馮魁也一併將其遞到殿前太監手裏,由他轉給內廷總管太監洛四喜,再由洛四喜將摺子承於宏佑帝的書案上。
宏佑帝向來不耐煩管這些事情,轉手推給洛四喜,讓他將降書和那份摺子上寫的東西,一一念給百官們聽。到時自然有丞相劉同出言應對,他閒居一旁,倒也安樂。
洛四喜拿過摺子,展開來高聲念道:“宏佑十六年,驃騎將軍馮魁奉旨領五十萬大軍討伐北莽。其時天寒地凍,北莽元帥石鳴天率八十餘萬眾,於玉龍關狐子嶺隘口駐紮,宏佑十六年三月初一,驃騎將軍領五千
兵於青芒山西側夾擊石鳴天,兩軍對壘,奮戰七
七夜,斬獲北莽兵將無數…”這份摺子記錄了玉龍關上一場長達八年的拉鋸戰,其慘烈艱辛,已不是寥寥數語可以寫得明白的。這摺子寫得直白,平鋪直敍,並未多添一點渲染之
,用詞也十分
簡,連一句多餘的戰場描寫都沒有。
然而偌大的宣政殿上,滿朝文武還是被那長長的一連串記載而震驚,那薄薄的紙頁背後,承載着無數戰死的亡魂以及數不清的骨分離和戰場廝殺。
只是聽着,耳邊都彷彿能傳來戰鼓聲響,殺聲震天。敵人的鐵蹄踏破山河,多少人家破人亡,白髮人送黑髮人,子沒了丈夫,孩童沒了父親。
戰爭,無論何時,都是殘酷的。
金殿上鴉雀無聲,人們久久回不過神來,宋轔也被那摺子中暗含的沉重和血腥震撼,心頭盪不安,滿腔的熱血都像要沸騰起來似的。
宏佑帝已打了無數個哈欠,那份摺子也總算唸到了尾聲。眾人細細品了一下,那摺子上提的最多的,就是馮魁及他手下的十二員大將,殺敵多少,擒獲敵將幾人,衝破敵營數次等等。滿朝上下皆為馮將軍的驍勇善戰而驚歎,只有劉同宋轔他們這些瞭解馮魁為人的人心裏清楚,這戰報明顯經過篡改,其中的戰功也幾乎全都是假的,不是把別人的名字改成了馮魁的,將別人的功績抹消,然後添油加醋,安在自己頭上。就是肆意編造,誇大了馮魁在戰場上的作用。
宋轔冷笑搖頭,心道那馮魁若有如此能耐,也不會在德妃沒有進宮之前,十餘年都在軍中籍籍無名,連個參將都沒混上。這摺子,也編得實在太過了。
宏佑帝讓洛四喜將摺子與劉同,並道:“馮將軍立下赫赫戰功,大破北莽八十萬大軍。朕心甚喜,後
就是九九重陽,就於那
在聽風樓設宴,給諸位將士慶功。”光祿寺卿急忙上前,應道:“臣領旨。”宮裏要辦宴席,宏佑帝總算是有了點興致,聽風樓是宏佑帝專門修來看戲用的,就在皇城外城的東北角上,離宋轔住的端華宮不遠。
光祿寺卿不敢怠慢,將皇帝提的幾點要求記在心裏,不管因為什麼由頭辦的宴席,最終還是要做到皇帝滿意才成。
光祿寺卿退至一邊,宏佑帝這才想起邊關上那些浴血殺敵的將士們,他對劉同説道:“就請劉丞相酌情封賞,那些受傷戰死的將士們,也一定好生安頓妥當,千萬別寒了邊關將士的心。”劉同不由嘆氣,心道這皇帝還沒有糊塗到家,還知道要安撫將士,也算實屬不易。連忙領了摺子,收入袖中,剛要代無數戰死的亡魂謝主龍恩,馮魁便高聲喝道:“臣還有本奏”滿朝文武皆看向馮魁,劉同也覺納悶,該説的都説完了,只以這摺子上寫的,馮魁居功甚偉,要領封賞,自然也是頭一份。
莫不是他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劉同的眉擰了起來,這個馮魁,貪得無厭,也不看看自己還有幾天可活了。若不是太子那裏早有安排,自己又哪會這樣眼睜睜地看着馮魁在朝堂上耀武揚威,獨霸戰功。他真當別人都是瞎子不成?
宏佑帝枯坐半晌,早就煩了,正想處理了這些閒事,快點回宮去和美人玩樂,不料這個馮魁卻沒完沒了,要下朝了,還出個“有本要奏”滿心不耐,宏佑帝瞪了馮魁一眼,冷冷問道:“馮將軍還有何話講?”馮魁邁步上前,躬身稟道:“臣從邊關回來,還給萬歲帶了一份厚禮”宏佑帝一聽厚禮二字,立馬就來了
神。他從龍椅上直起身子,雙手扶在書案上,伸着脖子問道:“什麼厚禮?”馮魁洋洋得意,向剛剛那位遞摺子的裨將揮了揮手,那裨將立時會意,快步退出殿外,不多時領着二十幾個小太監,抬了十來口紅木箱子,上了金殿。
官員們竊竊私語,紛紛猜測這箱中裝的是什麼。宏佑帝也是摩拳擦掌,只盼那箱子裏面多裝些珍珠寶貝,金銀玉石,拿將回去,也好送與秦昭容,博美人一笑。
“快,快打開讓朕瞧瞧”宏佑帝有些迫不及待,小太監們那般費力,累得滿頭大汗,才將這幾口箱子搬了上來,如此沉重,想來裏面的內容,定是豐富多彩,絕不會讓他失望。
皇帝的脖子又往前探了探,文武百官們也全都把目光放在那幾口箱子上。
馮魁越發得意,也不再賣什麼關子,當下便讓那裨將把箱子上的封條都撕了,喝命一聲:“開箱”抬箱子的小太監們一起動手,將箱蓋打開。
眾人舉目觀看,只是一眼,便全都倒了一口涼氣,百官們看見箱子裝的東西,個個面如土
,抖衣而立。
膽小的已然尖叫出聲,那聲音尖利刺耳,像受了什麼天大的驚嚇。開箱子的小太監們“哎喲”一聲,抱着腦袋躲出老遠,金殿上的掌扇宮女們更是嚇得哭叫起來,一時間滿宮譁然,殿上亂做一團。
馮魁仰天長笑,搖頭晃腦的走到箱子前面,從裏面拎出一樣東西,遞到宏佑帝面前。
“這,這是什麼東西”宏佑帝語間帶顫,連忙用袍袖掩面,竟是再也不敢多看一眼。
馮魁甩了甩手裏的東西,那東西上陳舊的褐血跡,連帶着泥沙灰土抖得滿地都是,他眼中都是輕蔑,轉圈看了一眼文武百官,才得意笑道:“這就是臣為萬歲帶回來的厚禮,一萬顆北莽兵將的人頭”那紅木箱中哪有什麼金銀寶貝,滿滿當當,齊刷刷,血淋淋的,堆的滿是人頭。
那些人頭幾經輾轉,經過車馬顛簸,風吹曬,早就已經腐爛變質,長相模樣已然看不清了,有些人頭的眼珠子裏都生出蛆來,白花花的,在那些滿臉血污的人臉上來回扭動,紅紅白白的一片,看得人幾
作嘔。
宏佑帝只看了一眼,早嚇得魂兒都飛了,他是太平天子,早年間又有一個強勢的母親扶持,這一生都沒經過什麼大風大,哪見過這等噁心的東西。原本興沖沖的,還等着打開箱子,裏面能有什麼珍奇寶貝,誰料一眼看過去,竟是這般物什,宏佑帝險些暈了過去,拿袍袖掩面,衝着馮魁一迭聲喊道:“快扔了出去還不快扔了出去”滿朝文武也個個膽顫心驚,雖説年年打仗,但對於他們這些從沒在戰場上呆過的人來説,那也不過是個普通的詞彙而已,沒有見過血腥的人,乍一見這般景象,沒有嚇得當場
了褲子,就已經是這些大人們心智堅定,沉穩老練了。
一時之間,也只有馮魁和他手下的十二員大將神自若,瞧着皇帝和百官們被區區幾個人頭嚇成這副模樣,臉上不由得都帶出一絲輕視來。
馮魁拎着人頭,聽了宏佑帝的話,便笑道:“這些人頭,都是為臣在戰場上砍的北莽韃子的腦袋,哪能扔了?”他瞧了手裏的人頭一眼,眸中閃過一絲光,“不只不能扔,為臣還想用這些人頭,跟萬歲換幾個賞銀花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