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遼夏金元遊江陰三山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餘嘗遊名山,未嘗不稿記其勝。江陰去吳百八十里,不聞佳山秀水之名。至正丁亥冬,十一月既望,因永嘉通守餘公德匯,約為京口之行。餘公遞舟行速,僕舟遲不能追也,遂自無錫之北門數里大石橋入。過水村漁浦,始見酒帘村市,客舟駢集。又十里,至他村,岸高丈餘,河彎曲,若蜿蜒之勢,始抵江陰州治,晚謁翟仲直州尹,夜宿橋岸下。明西回,登覽高丘,則東瞰長江,南連吳會,復自灣河過佗村而北,皆美田沃壤,斥堠相望,迤邐青山棹,樵歌牧唱,相與應答,舟人回牽,沿山前小河而行。村墟相接,岸柳映。兩山之間,浦漵縈帶,北通江口,地名石堰。既而舟轉岸曲,板橋為梁,即三山塢。其民居輳集,屋瓦參差,稻秸堆委,連衢比巷,如墉如櫛;風俗熙熙,翁呼兒蕘,婦餉姑汲;牛羊在山,犬豕在圈,鳥噪於林,雞登於屋,藹然太平豐稔之象,若古朱陳村焉。其山皆不甚高峻,而楹篁蒼翠,石磴丹堊,或頗然如屋,或頑然如虎;窪然而湫,林然而壁;少焉,卻出山塢,有橫山在前,野田開豁,水港漸寬,詢其地,則常之晉陵縣界。於是舟人鼓棹,稚子扣舷,風帆二十里,抵官塘氵泰市橋而泊焉。嗟夫!一元之氣,融融於亙古,歸氣于山澤,而有孕靈育秀;僻在荒陬,不經名賢遊覽,遂寂寥無聞,江陰諸山是矣。餘不識温之雁蕩,若吳之靈巖,常之惠山,殆不過是,惜不得與德匯輩同為尋幽詩勝之辭而品題之;且舟中傲亻兀,覽之未詳,姑書以識歲月。題記:作者工詩文,擅山水,所以本文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清新明快的語言,繪製了一幅江南的山村水鄉圖:河渠錯,岸柳掩映;丘岡連綿,屋瓦參差。然後,還以閒適的目光攝取了一幅農家樂圖:翁兒婦姑各其業,雞犬豕牛各得其所。最後,作者認為江陰諸山,比之於蘇州靈巖,無錫惠山,不稍遜,卻因處地偏僻,無名人宣揚而寂寥無聞。為此作者嘆不已。文章起結處呼應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