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十九回驚聞噩耗終南覓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一發現,使宋嶽心中倏然通悟,再看那三棵樹影尖端,正是那塊突出的岩石下面。

雙足一點,一式“飛燕掠林”再就成“雲龍翻身”一墊部,就向岩石落去。

身形一停,見落足之處,只有三尺見方的一塊石崖,而山壁上赫然刻劃着幾行字:“能到此者,必具大智、大仁、大勇之士,請在第一字的頂端按下按鈕入,老朽預先恭。三才居士。”宋嶽心懷動,一看四周,並沒有人來過的痕跡,懸慮略放,默默道:“晚輩邀天之寵而能到此,既無大智,又無大仁,惟具匹夫之勇,與一股毅力而已,前輩留此言,豈不謬獎!”喃喃説完,長身而起,就向“能”字頂端一塊黑石按下。

手方用力,壁前忽然出現一道石門,漸漸移動,向兩旁移開,宋岳飛身閃入,中光亮異常,原來壁上嵌有四顆明珠,中一面石桌,平擺中央,桌上放着一本厚厚絹冊。

桌後一具青玉石牀,牀後一缸清水,除此之外四壁徒然,空無一物。

宋嶽一看石桌上那本書,心中大喜,這表示“紅燈教主”所得的,並非在此取去。

於是,他懷着滿心喜悦,緩緩向石桌走去。

在這剎那,兩天來的沉重憂慮,完全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片興奮。

當他走到桌邊後,看到書上端正地放着兩張留箋,箋上龍飛鳳舞的寫着一篇字。

宋嶽不由衷心暗歎“三才居士”的確不愧一代奇才,文武二途,均有深湛的造詣。

此刻他心中虔誠已極,取起二箋,細看第一張:“入餘昔年潛修之地者,必已瞭解吾安排之用心…

“繼餘之學,必須智仁勇三者俱全,蓋無智而具仁勇者,猶匹夫之勇,功力高者,最多領袖一方,低者難保自己人頭…具智勇而無仁,必於偏,其心必毒,具智仁而無勇者,懦怯之輩,紙上談兵之徒,其計必詭,能繼吾學之人必能超然於世,君治武林,則吾之願也。三才居士寫於庚子之秋。”宋嶽看了後,不由點頭微笑。

於是他看第二箋:“餘畢生研武學,晚年終於徹悟其奧,武之極端,終歸於‘仁德’二字:‘服人以力,不如服人以德。’“蓋德能服人之心,力只服人之軀也,故所説秘籍,只不過是孔孟之言,墨子百家之説,擇其華,錄於書上,入者希能深體吾心,讀三,以醒仁心清思之效!切勿辜負吾意…

“牀下有糧,缸中有水,請安心之…”宋嶽看到這裏,周身如墜深淵,匆忙一翻桌上絹書,果然都是聖賢遺訓!

這時,他全身一陣震顫,目中下二行清淚!

他失望的情緒,是可以想象的,千辛萬苦,所得到的竟是這麼一本東西。

他眼光茫然,雙手一鬆,箋紙飄然落地,雙手握拳,虛空連揮,大喊道:“前輩,我要的不是這些呀!我要的是武功,知道嗎?是絕世神功啊…”於是中響起了一片迴音:“神功啊…神功…神功!”的確“三才居士”的玩笑,也開得太大了,別出心計,曲折的安排,結果是條烏龍,留下這麼一套八股。

趙匡胤以半部論語治天下,那是國君,而宋嶽不論怎樣,只是武人,他惟一所想的是報仇,光大師門,君臨武林,怎會需要這些東西。

但是真的如此嗎?假如真是如此,筆者這部書也只好到此為止,難以再繼續!

所以,親愛的讀者,請看下去。

此刻,宋嶽的心,猶如外的夕陽,向下沉,向下沉…

腦海中像天一樣,一片灰…漸漸黑!

他收束着失望的痛苦,五年往事,一幕幕地閃過腦際,望着桌上那厚厚的一冊,幽長地嘆了一聲!

這聲嘆息,包含着多少血淚,多少悲傷!

終於,宋嶽躬身對牀一揖,默默道:“前輩,不論怎樣,你終是一位名垂後世的奇人,宋嶽是失望了,但是不論怎樣地失望,我總算到了此地,既然到此,就以三時間,了你前輩遺訓,不過,宋嶽再也沒有心境讀,所以如此做,只是敬重而已,前輩,假如你地下有知,你會聽到的,僅是敬重,並不願意!”於是,宋嶽按下了痛苦的情緒,坐在石牀上翻閲那本聖賢遺訓!

第一天,在煩惱中過去,第二天,他稍微能平靜了,第三天,他知道事已至此,急又何用,於是他的確稍微記下了一些,當他翻到最後,他長嘆一口氣,合起絹冊,望着外天,已是傍晚。

於是,他又翻開第一頁,心想消遣最後這一晚吧,明天下山,只能憑目前功力,與惡魔拼一拼,生死是命,也管不了這麼多了!

一個人知道趨向及結果後,心境反而平靜,這是必然的現象,現在宋嶽便是如此。

但當他重新翻開那冊絹書後,發現一個出奇的現象,就是書中有九個字,既非重要關鍵,也非奧之處,卻在旁邊加上圈點。

他細心記下圈點之字,腦中曙光倏現,那些是什麼字呢?

拼起來是一個指示:“桌經設計,請尋按鈕。”宋嶽一躍起牀,心頭猛跳,想不到書中還有這麼一段文章。

於是,他仔細尋找,果然在石桌右角旁,有一粒機鈕,用手一按,原來放書的位置,桌面忽掀開一個,宋嶽探首一看,一本薄薄絹書,赫然入目,封面上寫着“雲漢九式”宋嶽心中大喜,暗暗喊道:“我終於得到了,終於得到了!”是的,他終於得到了。

古人説:“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確不錯。黃金與美人,宋嶽不屑一顧,現在他得到的是他苦心所求的武功!

此刻,他眼中一片潤濕,不過這次淚不再是代表悲痛,而是極端動所致!

他微抖的雙手,緩緩拿起那本三才居士武學,一張紙箋飄然而落。

此刻,他覺得三才居士用心良苦,於是拾起那張箋紙一看,上面又是一篇字:“能得我神功者,不是超然出塵之士,也必是堅苦卓絕之輩,前者果能繼承吾之志,以排解武林紛擾為己責,後者諒是身負奇冤深仇,深得忍字之訣,希習成神功後,上體天心,切勿亂施殺孽…

“餘由入正,昔年曾發奇想,蒐羅天下道詭奇之學,由此苦練返正,終於失望,一氣之下,棄於巴山絕谷,後恐遺禍,追覓終不可得,學共十二篇,如出現作禍於世,務請代為收回…”宋嶽看完此箋後,才明白“紅燈教主”所得者是十二篇功,於是他恭敬地放下書本,拜了三拜,道:“書貽禍,紅燈作孽,生靈塗炭,宋嶽殺之不為過,除此輩以外,誓不亂殺一人,以符前輩之意!”誓畢,他拿起秘籍,端坐石牀上,翻開第一頁,有一篇序言:“苦練三月,奠百年之基…

“‘雲漢九式’共分三套,前三式為掌,中三式為拳,後三式是劍,藴古今武學之奧,究天地萬物之變化,練習之前,請先按第二頁坐功人像運氣苦練一月,以作扎基之功。

“…雜掌拳劍為九式,實系可分可合,三三成九,自成一派,九分為三,可溶於任何拳劍掌法之中,成為奧淵博之三招,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於是,宋嶽翻過第二頁,果然是一個坐像的周身畫有一條條血脈,有虛線指示運氣路線,迥異一般吐納練氣之術,旁邊注着“芥子神功”從第三頁後,一連九個動像,上面注有招名及變化,掌法三招“雲雨天降”、“風雲變幻”、“漢霄星落”拳法三招“雲舞蒼穹”、“虹曳長空”、“萬徑滅蹤”最後三式劍法“光鬥牛”、“雲端飛雪”、“墜雨飛雲”這九招果然變化無窮,可分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