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鴨綠江之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就要看書網】
等旅順總兵徐邦道帶領13000餘名原旅順守備軍開赴到鴨綠江防線,使得鴨綠江兩岸的清軍總兵力達到了45000多人。
讓負責鴨綠江兩岸防線的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東北練兵大臣張錫鑾和北洋軍務幫辦宋慶3人鬆了一口氣,至少在人數上不比軍在朝鮮的兩個師團4萬人少了!
最後3人商定,由東北練兵大臣張錫鑾帶領1萬淮軍鋭駐守鴨綠江北岸朝鮮的新義州,依克唐阿和宋慶帶領35000人駐守南岸,分守三路。
南岸由總兵馬金敍率領3000人守虎耳山為前鋒,總兵聶士成率領3000人守栗子園為接應,宋慶所部4000鋭淮軍與總兵劉盛休所部
鋭4000淮軍駐九連城,是為中路。
依克唐阿帶領1萬人分守寬甸、安平河口、長甸各隘,為東路。
總兵聶桂林、總兵徐邦道等11000人,分守安東縣、大東溝、大孤山,為西路。
並且從旅順基地調了6艘小型炮艦,守衞鴨綠江。
但是依克唐阿、張錫鑾和宋慶不知道此時不知道在朝鮮南部的釜山,本人正
夜不停的往釜山運送部隊和補給。
本來本害怕北洋水師的軍艦封鎖
本與朝鮮之間的海路通道,就僱傭了大量的英國運輸船來運送部隊,可是發現北洋水師的軍艦
本沒有來
本和朝鮮之間的海峽轉悠,
本人馬上把自己本國的運輸船,也加入到了運送部隊的行列中。
本常備陸軍第二師團、第六師團和新建立起來的第七師團、第八師團、第九師團、第十師團,一共6個師團,14萬
本陸軍,在大清不知道的情況下,就登陸到了朝鮮,使得在朝鮮的
軍達到了8個師團16萬人。
10月20,
軍突然以常備第二師團、常備第三師團、新建第七師團、新建第八師團,4個師團8萬人突襲鴨綠江北岸的新義州。
東北練兵大臣張錫鑾帶領1萬淮軍鋭依靠新義州堅城險關,和
軍4個師團的優勢兵力奮戰了兩晝夜,終因寡不敵眾,被
軍攻破新義州。
期間駐守南岸的宋慶,看到軍進攻新義州,馬上派遣駐守九連城的總兵劉盛休所部
鋭4000淮軍通過浮橋過江支援新義州,但是劉盛休所部被
軍炮火所阻,浮橋被炸斷,乘坐漁船又被
軍炮火擊毀多艘,終沒有成功過江支援。使得新義州1萬淮軍
鋭失去後援,新義州被
軍佔領,1萬淮軍
鋭,戰死5000多人,被俘2000人。不過因為新義州守軍的頑強抵抗,使得
軍也損失了近4000人。
東北練兵大臣張錫鑾帶領着守衞新義州清軍餘部3000人向鴨綠江南岸撤退時,因為浮橋被炸,只好突圍到鴨綠江上游,乘坐漁船才逃回鴨綠江南岸,這時張錫鑾一清點人數,才發現所部已經不到2000人了。
這時候清軍才知道本已經向朝鮮增兵,
軍在朝鮮已經有了十幾萬的兵力。鴨綠江防線清軍剩餘的不到4萬人,面對江對面的十幾萬
軍,實力懸殊,鴨綠江防線岌岌可危。
這時候朝廷和李鴻章頓時驚恐萬分,後悔沒有讓北洋水師切斷朝鮮和本的海路通道,讓
本把十萬大軍運送到了朝鮮。
朝廷和李鴻章馬上從全國調兵,準備支援鴨綠江,可惜本人沒有給他們時間,在朝鮮新義州丟失的第三天,
本陸軍在沒有海軍的掩護下開始向鴨綠江防線進攻。
本人乘坐漁船、舢板一切可以使用的工具,從清軍守衞的三個渡口強行渡江。在鴨綠江南岸清軍的炮火和槍口下,渡江的
軍損失慘重,6艘北洋水師的小型炮艦也大開殺戒,整個鴨綠江面都被血
染紅了。
整個白天軍只陣亡就有3000人,但是也沒有衝過鴨綠江。
當晚深夜軍趁夜繼續強渡鴨綠江,奮戰了一白天的清軍雖然也加強了晚間的防守,還是讓
軍登上了鴨綠江南岸安平河口,清軍組織
鋭部隊對登陸的
軍進行攻擊,但是沒有成功,越來越多的的
軍登陸到南岸。
第二天清晨,整個鴨綠江岸邊的清軍潰散,軍取得鴨綠江南岸3個渡口的控制權,開始向南岸運兵。
北洋水師的6艘小型炮艦,看到自己的陸軍潰敗,並沒有馬上撤退,繼續用船上的57毫米速炮轟擊
本的運輸船,給
本陸軍帶來了很大的損失,一直到
軍用火炮擊沉了2艘小型炮艦,剩下的4艘炮艦才離開,順着海岸線向旅順撤去。
此時被本大本營任命為鴨綠江戰役司令官的山縣有朋面
鐵青的看着遠去的4艘小型炮艇久久無語,他身邊的一位大佐對山縣有朋問道:“司令官,為什麼不讓海軍派出小型軍艦來支援我們過鴨綠江,鴨綠江大型軍艦進不來,北洋水師的主力軍艦不可能進入鴨綠江!聯合艦隊不是有很多小型炮艇嗎?難道帝國的海軍連大清的這些小型炮艦也不敢對戰了嗎?”山縣有朋搖了搖頭:“藤野君!不是大
本的海軍不敢出戰!而是我
本沒有叫海軍來支援我們!”藤野大佐疑問道:“司令官,為什麼沒有叫海軍支援,這樣我們可以減少很多損失!也許昨天我們就佔領南岸渡口了!”山縣有朋語重心長的對藤野大佐説道:“藤野君!你要知道,大
本陸軍和海軍爭鬥由來已久,現在海軍在前不久的海戰中大敗於北洋水師。而我們陸軍卻連續取得了成歡之戰、平壤之戰和剛剛新義州之戰的勝利!我們陸軍現在又獨自突破了鴨綠江防線,海軍的那些笨蛋將會被我們大
本陸軍的光輝戰績襯托的更加無能!我不叫海軍支援,雖然傷亡多了一些,但是為了我們大
本陸軍的整體利益,我認為還是值得的!”藤野大佐點頭説道:“司令官閣下英明!現在海軍的那些混蛋,已經在我們陸軍面前抬不起頭了!”
軍在渡過2萬人後,沒有等待其餘的
軍,就向虎耳山、九連城一線進攻。
總兵馬金敍率領3000人守虎耳山,總兵聶士成率領3000人守栗子園,面對軍的優勢兵力,給予
軍大量殺傷。可惜堅持了不到2天,終因寡不敵眾,陣線失守,總兵馬金敍以身殉職,總兵聶士成帶着不到2000的殘兵突圍而去。
宋慶所部4000鋭淮軍和總兵劉盛休所部
鋭4000淮軍在九連城對
軍的進攻頑強抵抗,可是隨着虎耳山的失守,
軍在虎耳山架上大炮,猛烈轟擊九連城,把九連城的城牆都轟塌了,隨即
軍從城牆的缺口衝進了九連城。
淮軍和軍在九連城內展開了慘烈巷戰,最後宋慶所部4000
鋭淮軍和總兵劉盛休所部
鋭4000淮軍大部分戰死,北洋軍務幫辦宋慶親自拿着大刀帶着自己的親兵衝在第一線和
軍進行白刃戰,不幸被
彈擊中頭部,戰死沙場。
總兵劉盛休在宋慶戰死後,繼續組織淮軍對軍在九連城內進行巷戰,最後帶着百餘名淮軍被
軍圍在一處民房中,彈盡糧絕後
軍派人勸降,劉盛休面對
軍的勸降冷笑了一聲,拔出佩劍自殺殉國!劉盛休的十幾名親兵,看到劉盛休自殺殉國,同樣用刀割斷了脖子。剩餘的不足百人的淮軍被
軍俘虜。
隨着九連城兩位將領的殉國,九連城內的清軍少部分突圍逃走,大部分放下了武器,被軍俘虜。
清軍中路防線被攻佔後,軍又相繼攻佔了東路的寬甸、安平河口、長甸各隘,西路的安東縣、大東溝、大孤山。
依克唐阿帶領殘兵和總兵聶桂林、總兵徐邦道帶領的殘兵匯合後,帶着不足萬人的清軍向西面的瀋陽逃去。
大清的鴨綠江防線全面崩潰,整個鴨綠江兩岸的45000清軍,死亡超過2萬人,被俘1萬餘人,被軍繳獲了大量的武器彈藥和各種物資。
因為清軍的抵抗,軍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傷亡近萬人。
至此戰火燒到了大清的疆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