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章彌天大禍亡命江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三月,山躑躅開得滿山滿谷,綺麗鮮豔;燕京城郊,氣洋溢,河水解凍不久,衝著成千成萬的冰塊,回逆旋轉,又復嗚咽東逝。

安門外,一片綠,野草如茵,垂柳聳翠,躑躅花由城深內茁出,硃紅、嫣黃、奼紫…將這龍幡虎距的燕京城,點綴得多彩多姿。

假如你置身隴畝,放眼四望,你當可發現,這北國情境,儼然是江南初,百花爭妍、鶯飛草長的景象。燕京歷代古都,居民崇禮樸實,好逸嫺靜,極少離士異遷,但社會習俗、人文好尚,別有特殊風致。

燕京官宦住宅甚為考究,朱門鋼環、旁列石獅、重門疊户、入內庭院灑落,遍綴奇花翠竹,綴以金魚缸、石榴樹、金絲籠養鳥、鳴聲啁啾,夏則細竹天棚,冬則紫銅火盆,雅緻清潔,別有天地,客廳門房之中,多延門房西席,堂屋繡聞,呼噶奴婢,此真侯門似海,鐘鳴鼎食之家。

諺雲:“天棚魚缸石榴樹,老爺肥狗胖丫頭。”此話寫盡實情。

普通住宅,則判然有別,多四合院,大門二門,堂屋配房,內外潔,極少敗落之象,生活儉樸,布衣蔬食,不超不爭,安之若素!

總之,燕京的確是古古香。且説那年暮,薄暮時分,正當琉璃廠華燈初上,車水馬龍之際,人羣中有一少年人,穿著一身深青團花錦緞、絲棉長衫,外罩玄青坎肩,手提著一支小巧玲瓏的金絲鳥籠,大搖大擺望金魚衚衕走去。

那是一張清秀俊美,而不十分削瘦的面龐,劍眉朗目,鼻準豐隆,有時遇上人,齒微笑,只見一列編貝,神采十分人;他向一條深邃衚衕走進,停身在一所宏麗宅院門前,敲了銅環兩下,移時朱門“呀”的開了,一個年邁龍鍾的蒼老頭,探身垂手説道:“二少爺,這麼早便回來啦!”少年人微笑應了一聲,興致沖沖走進院子,讓開正廳不走,逕朝右側迴廊穿越。這是一座清幽而有致的庭園,奇花異草、鵝黃姥紫,十分悦目,園中有一泓小池,池水碧綠,斷梗飄萍,紅金魚潑水沉浮,恰然自樂,池畔植有垂柳多株,茁出葉,翠雲一片,觸目清新。

只見他一跨過月門,趨步若飛,身法似行雲水,逕向一列小軒進入。那是一間緻的書軒,佈置幽雅,靠壁陳了兩座書架,琳琅滿目,尚懸了四幅王蒙之立軸,筆勢縱逸。

少年匆匆進入書軒,走在書架前,翻出一本典籍數了幾頁,仔細看了一下,合書自言自語道:“一定是的,就是這幅,不過他喊價伍佰兩銀子,自己如何拿得出?”不神情憂鬱,兩眼怔怔出神。

他雖是生長錦衣玉食之家,但不為其父母所愛,尤其是繼母視他如若仇驍,非打即罵;這二年比較好些,因為他已長成,但仍冷漠有如外人。

近二、三年,他偷在外面習武;如被父母知道,將更是厭惡。他在琉璃廠一家舊書店,找出一幅王摩詰真跡“幽山月影圖”圖內藴有極大秘密,這是他夢寐以求的,差不多費了兩年時光才覓到,但店主漫天討價,竟開口索一仟兩銀子,幾經口舌,才減少到伍佰兩。

然而這幅“幽山月影圖”假如你能解開個中秘密,的確價值連城,區區伍佰兩是極其值得的。

但一想到這伍佰兩銀子如何籌措?心內一陣作難,往常在賬房面前要個十兩八兩,當然不成問題,伍佰兩不是少數,不但賬房不會給,而且自己也礙於出口。

旁徨之下,終於決定去找賬房試試運氣,他知道除了如此外,別無他策可循。他懷著緊張而不安的心情,去見賬房。

只見賬房先生高架著一副玳瑁眼鏡,正低著頭,右手在沉木算盤上飛撥著“唔喀”響成一片。

賬房聽見步履聲,張著笑臉抬起頭來,但一見是他,面立即一寒。

他不心內有氣,暗忖:“好勢利的小人!”要在平時,他早掉頭跑了,但此刻關係他一生至大,只好靦腆求人,於是他直截了當地説:“魏老夫子,今晚我有個急用,暫借兑伍佰兩,一月內準可如數歸還。”

“甚麼?”魏老夫子簡直不相信他的耳朵?玳瑁眼鏡差點便掉了下來,他急忙整了一整,聲但厲道:“仲華,我看見你從小長大,説話未免不客氣一點,近幾年來,聽説你越發不像話了,在外了不三不四朋友,花天酒地,花錢似水一般,令尊曾談起過你,對你甚是灰心…”少年見他一本正經在數説自己,離題太遠了,不覺劍眉一皺,接口低喝道:“魏老夫子,誰耐煩你這樣羅嗦?你倒是借不借?”魏老夫子竟發了牛脾氣?口泊橫飛,大罵道:“不借!不借!別説伍佰兩?就是一文錢也莫想到手,像你這種沒出息的人,寧可…”罵猶未了,這少年不由心頭火發,手出如電,劈就是一掌“啪”地一聲,魏老夫子登時被震飛,落在壁角。

但聽得一聲驚天動地的大震,塵灰簌簌落下如雨,只見魏老夫子張著眼,戟指有氣無力的罵道:“李…仲…華…你…好…狠…”説著,頭一歪,竟自死去?

李仲華先是一愕!繼而是一種無比的惶恐驚駭,他從習武后,今晚算是頭一次出手,他不知自己出手有多大的力氣?

也不知他的武學竟能致人於死?因為他從一名窮途潦倒、體弱多病的武師學藝;這武師説他自己在江湖中原是泛泛之輩,從他習藝,難望有成,不過可紮好練武基礎,只能防身,不能打人;以李仲華上乘骨而言,在他門下,未免辜負,武林之中,不少奇人異士,勸李仲華離京闖蕩江湖,或可遇上某種奇緣,也説不定?

最後這武師臨終之前,看李仲華心、為人無一不好,只是強耿了一點,這是練武人通病,未能求疵;於是説出有一幅唐人墨寶,王摩詰“幽山月影圖”中藴有武林一件重大秘密,自己連年覓求,終不得見,讓李仲華留意,只在圖中詩題內參詳,當能求出解答。

他為著蒐羅這張古書,可説是下了極多心血,不但是舊書坊、典當業,甚至於王公宅第、宮聞藏書,均利用種種關係探尋此書綜跡,因為他囊中羞澀,辦起事來未免有捉襟見肘之,最後在琉璃廠一家舊書坊找出一幅墨寶字跡,幾乎剝得不能辨認,唐人詩題書軸,這畫軸雖然帶出薰黃顏,卻仍然顯明清晰。

他在舊書坊摸索了幾近兩個時辰,終於認出那確是唐人王摩詰“幽山月影圖”原因是他藏有一本唐人書典,內中很詳細介紹出這幅“幽山月影圖”之特、筆意、詩評。

但這家舊書坊店主,眼光何等厲害?他一眼看出李仲華對這畫愛不釋手的情形,竟漫天討價一干兩紋銀,他確不知此畫真正價值,但直覺判斷出此畫對於李仲華而言,確是值得如此開價;這行業與典當業並無二致,收價要賤,開價要狠。

李仲華不料店主竟會討價一千兩?大吃一驚!費盡舌,店主咬定伍佰兩是最少的,再低就免開尊口。

李仲華怏怏而回,一路盤算怎樣籌措這筆款項?他深知除了向賬房設法外,其餘均告貸無門,都城王孫公子,無人不知陣件庫不為其雙親所喜,手頭經常寒酸,對他卻是一種敷衍;人情之勢利,每多如此,足可慨嘆其時的世道人心…

此時,他知鬧出人命大禍,眼見魏賬房雙目睜大如銅鈴,牙縫中滲出黑血絲,神十分可怕,他不手足無措,身體如篩糠地抖著…

幸得這聲大響,未引來府人、僕婦觀視,片刻,李仲華顫抖漸定了,見事己如此,只好一走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