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十六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阿勳還沒有把計劃大綱和將由飛機散發的檄文原稿給堀中尉審定。堀中尉正忙於秋季大演習,阿勳幾次前往約見都沒被接見。離舉事還有一個月時間,進入11月後,估計中尉會拿出全部業餘時間,來指導他們制訂行動計劃。

阿勳回到家中,像以往一樣受到母親、佐和以及塾生們的熱情歡,或許是因為沒有兩個人單獨説話的機會,佐和竟絲毫沒有對阿勳提及前些天曾那樣熱烈爭論過的問題。於是,阿勳也失去了對佐和表示謝那筆贈款的機會。

那天晚上,父親要參加一個什麼聚會,沒在家裏。塾生們都想聽阿勳談談練成會的情況,因而阿勳便決定到塾生們的食堂吃晚飯。也算是為了塾生們,母親準備了比平要豐盛得多的菜餚。

“男人們聚在一起,話就是多。你來幫一下,把這個盤子端過去。”因為有不準男孩下廚房的家風,阿勳便在走廊從母親手中接過鍍有彩釉的大盤子,盤子裏很好看地堆放着塾生們的萊餚中很少見的用加級魚、條紋竹莢魚、赤獅魚、比目魚、獅魚、針魚等做成的生魚片。阿勳奇怪母親今天為什麼這樣大方。當他在昏暗的走廊上很勉強地接過大盤子時,阿峯看着他那掛滿冰霜,恍若美麗的冰塊一般的臉龐,心中不忐忑不安起來。

“今天為什麼這樣講究?”

“你回來了,大家慶賀一下。”

“我不就是隻到鄰縣去了一個星期嗎?假如到海外去了一趟還情有可原。”阿勳控制不住自己,聯想起了藏原的名字以及他所贊助的金錢。在自己的家裏,阿勳始終到不快,認為在不斷遭受着那個名字的威脅,覺得在靖獻塾的空氣中,水中,以及吃進口裏的一切東西中,都毒素一般地沉澱着那個名字。

“特地為你做了好吃的,你怎麼還不高興?”阿勳的目光向正發着牢騷的媽媽那雙眼睛。媽媽的瞳孔不停地上下起伏着,像水平儀內的氣泡一樣沒有着落。當阿勳直視着她的眼睛時,她的眼神便顯得空落落的,從對方的直視中岔開自己的視線。

準備了這樣豐盛的菜餚,也許只是母親一時心血來。可阿勳知道,這種情緒卻來自於一種不安。不論家境是好還是壞,阿勳都不希望破了這特殊的先例。哪怕是微小的變化,也將帶來很重的負擔。

“聽你爸爸説,你被海堂先生叱責了一頓。”母親開玩笑似的隨便説道。母親説話時,阿勳覺得她的唾沫飛濺到了透明的針魚魚片上,不生出一種不潔。母親的唾沫驟雨般灑在新鮮的生魚片和配在一起的綠海藻上。阿勳想用這種不潔的想像,來祓除其他的不淨。

“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阿勳拉着臉回答説。當然,這不是母親所希望的那種回答。

“你這人真怪!回答別人問話時那麼有禮貌,可媽媽為你這樣心,你卻…”母親從盤中捏起一片生魚片,忽然進阿勳的口裏。這時阿勳正用兩手端着大盤子,無法躲開,加上母親手指的動作捷而有力,只好隨之而張開了嘴巴。由於母親的力氣太大,阿勳的眼睛竟被嗆得模糊起來,只見母親強忍着淚花,匆匆轉身走進了廚房。阿勳並不希望母親把自己當作就要出征的兒子來看待。母親的悲哀如同異物一般被進了嘴裏,而那生魚片又粘牙,這使他到很惱火。

這是為什麼呢?怎麼一切都離了常規?真不敢相信,難道母親僅憑着直覺,便能從阿勳的眼神中看出死的決心?

阿勳端着大盤子來到食堂時,塾生們歡叫着了上來。看着和平常一樣圍坐在餐桌周圍的這些悉的面孔,阿勳一下子到同他們的距離竟是那麼遙遠。自己已經決定行動了,可他們仍然還在唱和歌,空談什麼忠君呀,大志呀,維新呀,熱血呀等等,整天就這麼混子。在他們之中,就有佐和那張坐禪和尚一般樂呵呵的笑臉。這時候,阿勳才知道佐和是不會斷然參加行動的。那時沒有讓佐和參加,不能不説是一個賢明的決定。

阿勳深深到,必須進一步鍛鍊戴着假面具與人周旋的本領。自己已經是一個不久於人世的人了。即便沒有把這一點顯到表面上來,但只要稍有疏忽,人們便立即會嗅出氣味,嗅出在阿勳內心裏已開始滋滋作響的導火索的氣味。

“聽説,海堂先生對他最看得上眼的、最喜歡的塾生,訓斥起來也最為嚴厲。阿勳君正是這樣的塾生哩。”聽到一個塾生這麼説,阿勳才知道那件小事已經傳播開來了。

“那隻野雞後來怎麼樣?”

“當天晚上大家吃了。”

“一定很鮮美吧!不過真沒想到,阿勳君的槍法那麼準啊!”

“不,那不是我開槍打下來的。”阿勳輕快地回答説“海堂先生説,那是我的荒魂①替我開槍中的。”

“能夠給阿勳君帶來和魂②的漂亮姑娘也該出現了吧!”大家吃得很香,談得也盡興,只有佐和一人始終微笑着一言未發。儘管阿勳也在和大家一起談笑着,卻無法控制住自己不往佐和那邊看去。

忽然,佐和止住同伴們的喧鬧,説道:“今天阿勳君結束了練成會,見阿勳君鍛鍊得更加健壯,我想一首詩以志祝賀。”一片寂靜的食堂裏,響起了佐和殷切的聲音。他稍稍提高聲調,以一種吊起肺腑般的狂熱,如同預到暴風雨就要來臨的馬兒那樣嘶鳴着:除卻妖氛報國恩,決然豈慮省人言。

惟有大義傳千載,一死本來不足論。

阿勳立即想起,這是箕浦豬之吉的詩,是這位年輕的小隊司令在堺事件中所作的絕命詩。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考慮,這都不能算作是慶賀的詩。

為了答謝大家的鼓掌,佐和隨即又説道:“那麼我就再來一首。這首詩是為讓海堂先生高興而的。”説完這番開場白後,佐和便起了伴林光平的詩來:本是神州清潔民,謬作佛奴説同塵。

如今棄佛休恨佛,本是神州清潔民。

野、勇猛的神靈。

②具備柔和、等德行的神靈或魂靈。

當他到“謬作佛奴”時,大家聯想起海堂的面容,不都大笑起來,到“休恨佛”時,全都笑得更厲害了。

阿勳和大家一同笑着,卻到佐和的前一首詩那明朗的詩句背後,隱藴着的年輕人憤而死的情,在自己內心裏喚起了強烈的共鳴。佐和自己雖然那樣地發誓要去赴死,卻絲毫沒有顯現出苟生的羞愧,反過來還要向阿勳灌輸明治元年青年義憤赴死的心情。

這時,阿勳覺得一陣痛切的羞愧向自己襲來。原本應該是佐和到羞愧的,這羞愧卻進了阿勳的內心。

是的,佐和確信,自己已察到死意已決的年輕人正沉浸於死的甜和快樂,並出雄鷹般的矜持,而自己的羞愧,則來自於這種對察的確信之中。

説起來,佐和已經用金錢收買了這個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