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十三回續命無方二仙憐孝子返魂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剛一出門,便聽籬落外紀光與人説話的聲音。紀女探頭一看,那人乃是無名釣叟,正與紀光對坐談話哩。這一來真是如獲至寶,喜出望外。忙將氣一沉,略緩了緩步,先上前拜倒行禮。未及張口,紀光見女兒手中拿着紀異所留的書,又見她張皇神,已知來意。忙先安道:“女兒莫心焦。我今起得獨早,見了異兒留書,一查看,早就走遠,追他不上。知你見了定要焦愁。平時我雖有些疑心你所服靈丹怎會還有那麼多,因為即使有假,事已至此,問明之後,徒增悲痛,也就罷了。適才正為異兒出走着急,恰值無名仙師駕到説起,才知照計算,真藥所剩無幾,我兒壽命已無多。我正求仙師再發慈悲,代將異兒尋回,你就來了。”無名釣叟接口道:“兩年以來,異兒這等至至行,已動了天心,到處都有仙靈默佑。休看他年紀大幼,道途險阻,此行定有所獲。適才為令愛起了一卦,主於先兇後吉。

異兒雖還得些子才回,蒼須道友必能見到。異兒是他異最心愛的衣缽傳人,既允相見,無論如何為難,也不能袖手。只不過對異兒來説,中間略有阻礙而已。過了這一關,令愛不特起死回生,還可得享修齡。我不去把他中途尋回,一則有事他去,二則特意使他多受一點辛苦,成全他的孝道。話己説明,無須再為焦急,也不必去尋他,到時自會迴轉。”紀女聞言,自是轉憂為喜。無名釣叟原是路過,便道看望,坐了一會,又囑咐了紀光一番話,便自走去。

經此一來,紀光父女雖然略微寬懷,無奈平時俱把紀異愛如命,見他小小年紀,孤身千里涉險,怎不心疼。父女二人每從早到晚,盼他早回,真是望眼穿。光陰易過,轉瞬多,仍未見他迴轉。那藥所剩無多,服不到幾天,無名釣叟之言雖不至誤,可是也有多受險難之言,不又焦急起來。

父女二人因盼紀異歸來,説起前後諸事,越説越傷心,正在傷,恰值紀異趕回,匆匆互説前事,父女祖孫三人,計議停妥。內中只有紀異一人最是傷心。紀光父女俱認為是絕處逢生,萬想不到的事,除了殷殷惜別而外,把連愁雲全都打掃乾淨,並不怎樣悲苦。當下便照蒼須客所説行事。

紀光先將家中現有的食物備了幾樣可口的菜餚,與女兒餞別。紀女雖然死去九年,仍可還陽。不過在這生離死別之際,誰當着也是有些酸心。這一席別酒,三個人誰也吃不下,只把那別緒離情説個不休。勉強終席,天已不早。又備香燭謝了神仙。算計不能再延,才將白眉禪師所賜茉莉仙,連同餘剩靈藥,與紀女分別服下。棺木只是兩口現成的大缸,早已備好,放置當院掘成的深坑之內。

約有個把時辰過去,紀女覺得頭暈身慵,沉沉睡,忙和紀光説了。紀光一按脈象,知是時候,便命紀女盤膝坐在缸中,舌抵上顎,澄心息虛,瞑目入定。又用備就的木棉山麻之類,將身旁圍得空隙填滿。不消頃刻,紀女鼻間忽然垂下兩玉筋,氣息已斷,只是全身温暖,神如生。紀光忙和紀異將另一口大缸扣在上面,將四圍浮土陸續埋攏。

那紀異眼含痛淚,早已傷心到了極處,只因紀光恐紀女將死未死以前,聞到哭聲,亂了神思,再三止,沒敢哭出聲來。及至紀女一死,哪還忍耐得住“哇”的一聲沒有哭出,重又暈倒在地。慌得紀光忙丟了鍬鋤,將他抱起。一眼看到臉上,覺着神有異,試一按脈象,不大吃一驚。忙將他抱人房中,照道一陣按捏,費了好些手腳,紀異才得緩醒過來。口中喊了一聲:“娘!”便號陶大哭起來,強掙着要往院中縱去。

紀光含淚按住他道:“孫兒不可如此。你母九年之後,仍要重生,全仗你一人修為。你因在路多受山嵐惡瘴,大病已成,再不聽我的話寬心自愛,倘有差他,不特你母重生絕望,撇下你爺爺老年孤身,何人扶侍呢?快聽我的話好好睡倒,不許妄動,等我藥給你醫治才是。”紀異聞言,吃了一驚,方不敢強掙,嗚咽着説了幾句:“孫兒沒有甚病,爺爺莫焦急,讓孫兒再往院中看上我娘一眼。”隨説還想起身時,猛的一陣頭暈眼花,兩太陽直冒金星,又復暈倒榻上,周身火熱,人事不知,口口聲聲只喊着娘不止。紀光見他病症已然發作,不致悶在內,略微放了點心。一邊愛孫病危,一邊愛女身亡,都是一般輕重,哪一邊也須顧到。匆匆忍痛含悲,便先到院中將浮土掩好。然後回身進房,仔細觀察紀異脈象。

原來紀異在路上連受風寒瘴毒,飢渴勞頓,又加憂鬱過甚,把病都積在裏頭,全仗體魄強健,支持了這些天。可是身子越強,受病也越比常人厲害,到家時已在漸漸發作。

因紀女臨難之際,紀光通未覺得。紀光適才見他粒米未沾,自己又正一心專注在女兒身上,只當他是捨不得母親,傷心過甚,不但沒有顧到,又強他悲哭。紀異連急帶痛,中那股抑鬱不平之氣無從發,益發把病全在裏頭。後來滿腹悲苦,實忍不住,剛一張口,氣便閉住。等到紀光將他抱起,看出不妥,病勢已現危急之象了。

紀光仔仔細細診完了脈,查清病源,開了藥方,好在家中百藥俱備,便取湖水煎了,連洗帶服。這一病直醫了八九個月,始行痊癒,把個紀異身上黃了一大半,又養息了兩三個月,前後約有一年光景,才行復原。紀光每都用温語勸解釋,才將悲懷漸漸止住。

紀異病將好時,見乃母墳頭無甚蔽蔭,扶病在墳頭四外植了許多四季不調的長樹。

這種長樹,生自南疆深山之中,與別處不同。樹秧最易長成,不消半年多,便已碧幹亭亭,狀如傘蓋,葉大如掌,甚是鮮肥可愛,只有一樁壞處,這種樹只生在高崖石隙之中,平地移植易生白蟻。紀光祖孫都不知就裏,及至移植以後,第一年還好,第二年天便發現樹上有了白蟻。

這種惡蟲並無眼睛,身輕透明,生就一張尖鋭的嘴。看似膿包,卻是厲害非常,無論多堅硬的東西,只被它一鑽便透。往往山中人家房窗户壁,看是好好的,忽然整個坍塌,成了一堆灰沙,便是受了此物之害。而且掌生極速,無法撲滅。有了這東西,不特沙洲那片竹屋要成灰燼,就是地底兩口大缸,久也難免被它鑽透。紀女屍骨若為白蟻所毀,縱是大羅神仙,也無法使之還陽。這一來,怎不把紀光祖孫嚇倒。忙想方法除滅時,誰知這東西越來越多,饒你早晚不停手,看看將完,一會又復大批出現。紀女屍骨又因地氣所關,萬不能移。急得紀異晝夜悲泣不止,未後竟在墳上仰天號位,誓以身殉。

紀光既痛愛女,又憐外孫,正打算往桐鳳嶺無名釣叟那裏求救。也是紀異孝動天,第三天將明時,紀異伏墳痛哭之際,忽聽樹上有飛鳥振翼之聲。仗着天生夜眼,抬頭一看,見從空中飛落許多白鳥,正在繞樹上下飛翔,啄木之聲密如串珠,撒豆一般毫不休歇。轉眼天明,往樹上一看,那鳥生得俱是雪也似白的羽,與鷹差不多大。紅眼碧睛,鐵爪鋼喙,神駿非凡,見人甚馴。所啄之物,正是樹上的白蟻。加上鑑別之力極強,往往一塊好地皮,當它鋼爪落處,便抓起一塊泥土,底下必是白蟻往下鑽的巢,內中總有成千成萬的白蟻,蟻一現,只見鳥喙亂落如雨,頃刻吃個淨盡。

原來這種白鳥,山人名為銀燕,乃是白蟻的剋星,專以白蟻毒蟲之類為糧,集羣而居。許多惡鳥見了它,都得遠避。這些初生不久的惡蟲,哪經得起它一陣啄食,一天過去,蕩然無存。

這些異鳥初來時,紀光已聞聲出觀。後來看出所掀起的蟻差不多都是二三尺深淺,知道惡蟲初生,人士未久,幹事無害,不由寬心大放。紀異更是喜出望外,把那些異鳥愛如命,同恩人,惟恐其食完白蟻走去,倉猝間又想不出代替食物。便和紀光商量,把家藏許多吃的東西全搬出來一試,只要鳥一食,便可作後準備。誰知那烏子奇特,紀光祖孫搬出許多東西,連看也不看一眼,只管繞樹飛翔,卻不領主人的盛情。未後紀異一時情急,無物可取,連鹽也抓了兩把出來,這回居然有了奇效,鹽還未撒在地上,那鳥已向手間啄來,喜得紀異慌不迭地將鹽一撒,回身便跑,將家中存鹽略留少許,餘者全都搬出。羣鳥把鹽吃得高興,竟引頸鳴起來,音聲清脆,如同金玉響,甚是娛耳。由此,這一羣十餘隻銀燕,便留在沙洲之上,再不飛去。三兩年後,便成了一大羣。

紀異本領增,除了侍奉外祖,靜待乃母復活外,閒中無事,便以調鳥為樂。那些異鳥本來靈慧非常,一教便會,後來竟與紀異成了形影不離,在家還好,每一過湖出遊,鳥羣便飛起空中,相隨同往。紀異嫌那木槳不趁手,紀光又給他打了兩條鐵的。

紀光因想給女兒和自己積點功德,以為九年後女兒復活之基,自從紀異痊癒以後,便收拾好了藥囊貨箱,不時往來雲貴川黔南疆之中,以賣貨行醫為名,濟人行善,端的做了不少好事。遠近山民,俱稱之為麼公而不名,無不十分敬愛。

紀光初出門時,也曾帶過兩次紀異,原想教他歷練,就便可為自己膀臂。誰知紀異生剛直,愛打不平。在山民區內,因為不識不知,民俗忠厚,又都尊崇紀氏祖孫,還不常有不平之事。一至鬧市城鎮,或是各族雜居的所在,少不得便有倚官壓民,以強凌弱的事兒發生。紀異看在眼裏,怎能容讓,一見便伸手,伸手便是亂子。紀光雖也是扶弱抑強,甚而還命紀異去代作之時都有;卻不是這等明張旗鼓的胡來。見紀異如此作為,不由害了怕。仗着自己地望重,又會一身武藝,一個人足可對付;真遇勁敵,再回來喊了紀異前去相助,也還不遲。因此稍生一點的地方,便不再許紀異同往。紀異雖然不願,一則不敢違命;二則自從鬧過白蟻之後,每次出門子一久,便不甚放心,怕有別的蟲豸之類毀傷母墓,每一想到,總恨不能翅歸省。尤其那一羣銀燕,紀異走到哪裏,都飛在空中跟着,萬一墓上又有白蟻之禍,那還了得。心中雖想跟着外祖父出去跑,事實上卻有許多礙難。再經紀光再三勸説止,也就罷了。於是紀光老是獨行獨往,留下紀異看家守墓。

紀異閒來無事,除了把紀光所教的經書和武功一一温習苦練外,不是帶了一羣銀燕在湖中打槳為樂,便是上山行獵,下水摸魚。紀光每次出門,至多不過一二月光景。祖孫二人除了眼巴巴盼着九年之期快到外,子過得甚是安樂。

當紀光第一次在江邊榴花姊妹茶棚中救人的頭一天,紀異因紀光新從遠地回家,這次出門只在近處與人送貨,至多不過兩三天耽擱,想給外祖點素常喜吃的好菜,便往附近一座懸崖叫做墨蜂坪的去捉兩隻活的山雞。好在沙洲四面環水,人獸俱難飛渡,便將門反扣。帶了一把刀和兩樣暗器,也不坐那小船,先把上下衣下來,照往常往空中一扔,便有兩隻為首的大銀燕飛過來,用爪抓住。然後口銜着刀和暗器,泅過湖去。

到了對岸,將手一招,接過銀燕所抓的衣服,重新穿在身上。一聲長嘯,拔步往前跑。

那兩隻為首的大銀燕便領了那一羣雪羽,約數百隻,紛紛升起天空,擺成一個大圓陣,隨定紀異前進。銀光閃閃,映生輝,襯着朱目碧睛,真是好看已極。

紀異腳步如飛,不一會,眼看快到墨蜂坪。紀異又是一聲長嘯,將手朝四外天空一陣亂指,又朝天比畫了一個大圓圈。那些異鳥也真靈慧,只聽為首二鳥聲如駕鳴般嘯了兩聲,鳥羣立時上升雲空,分散成了兩個單行,分左右朝前抄去。紀異還未到坪上,那些銀燕前端已由分而合,每隻相隔丈許,成了一個裏許方圓的燕陣,將墨蜂坪那一塊地方團團圍住。各在空中停着,只將兩翼招展,不往前飛。遠遠望去好似天上星光集成的一圈銀虹,煞是奇觀。

紀異自從馴養練好這些異鳥,除有時成心和鳥獸力搏逗外,打起野味來,先將燕陣排成,然後隨意指揮。那些異鳥便照他吩咐,憑着鐵喙鋼爪凌空下擊,要多要少悉憑意旨,休説像山雞一類的飛禽,便虎豹豺狼這些猛惡的野獸,也非敵手。可是紀異從不貪多,只要夠食用便罷。這次一則想捉兩隻活山雞回去,祖孫二人下酒,二則想醃臘些來過冬:故此先將燕陣排成,從空中包圍上去,以便挑肥的捉。

那墨蜂坪僻處萬山叢莽之中,乃一塊數十畝方圓的平地,地上芳草芋綿,四外崇岡圍繞,溪索帶,繁花如錦,掩映生輝,端的是一個好所在。那裏不但山雞甚多,還有一種墨蜂,釀出一種紫,為補陰聖藥。以前無人去過,自被紀光祖孫發現,才取了這墨蜂坪的地名。

近坪一帶路雖險峨,紀異仗着身輕力健,穿行樹抄,縱躍如飛,不一會已到坪上。

如照往時,那些山雞大都三兩為羣,不是蹲伏地上,便是臨照影,繞着光平的崖石。

山雞一見人來,必定驚飛而起。紀異如今懶得親身捕捉,只須揀定兩個肥的,口中長嘯,將手一指,空中銀燕自會分出一二個追將下來,用鳥爪將它們抓住,甚為省力。可今坪上山雞俱不知何往,一隻形影俱無。紀異並未在意,便往坪側一片樹林之中搜索。這林中也有一片小空地,盡是細沙,山雞時常在此孵卵,紀異以為至不濟總要遇上幾個。

進入林中一看,地上落英繽紛,卵巢甚多,要尋山雞,仍是一隻沒有。正在失望奇怪,忽聽那個為首的銀燕連聲嘯。知有發現,連忙縱出林來看時,並不見山雞蹤影。兩隻大銀燕已由空中朝自己飛來,轉眼落下。紀異將兩隻鐵也似的臂膀往間一叉,兩燕便集在上面。

紀異一見這等形狀,照着素來習慣,分明是要自己立時回去,好生不解。忙問道:“這裏山雞都逃完了麼?怎的那旁林內還有那麼多雞下的蛋?還不快給我找去。”説罷便下號令,長嘯一聲。兩燕只管延頸連嗚,意似催他速走,動也不動。紀異情執固,要做甚事,不成不休。不由怒道:“我不信那麼多的山雞,半個多月工夫,全絕了種。

今天不捉到幾個,無論如何我也不回家。你們還不給我找去!”説罷,將雙臂一抖,又是長嘯一聲,將手四處亂指,意在命空中燕羣分散開來,四處找尋。為首兩燕這才勉強慢騰騰飛起,飛到高空,朝左側面飛去。那空中燕羣竟不似平那麼聽話,不但未跟着飛去,連陣勢都一齊散亂,集在一起,揹着為首雙燕的去路,似在緩緩後退。再看為首雙燕,一面緩緩前飛,不時回首長鳴,意似引路,紀異雖是驚詫,絲毫沒有覺出今情形不妙。只回頭朝着後退的羣燕罵了兩句:“偷懶的畜生!”便朝前面雙燕跟去。

那經行之路,是草坪盡處的一角,對面是一座廣崖,中隔溪泳,寬可丈許,一縱而過。這墨蜂坪,紀異祖孫雖來過幾次,因為東西南三面岩石雄秀,水木清華,俱曾游到,獨這靠着北面的一角,只紀光采去過一次。那裏不但荒崖謬灌,草木不生,而且崖盡處忽然下落數十丈,中藏一條暗谷,谷中一帶雖也花草繁茂,可是目光所及,只能看到入谷十來丈遠近。谷裏面既極深黑,看似無路,時常還有成千成百的墨蜂飛進。

那墨蜂與常蜂不同,躉刺長而有鈎,有毒甚烈,螫人疼癢作,多不愈。紀光因坪上花樹間也有可採,知道那谷深處必是蜂王多年老巢,在坪上採還可,一近到谷中,谷中的蜂便成羣飛出,追來螫人。這等蟲類僻處深山,人不犯它,與人無害,多殺有傷天和;再加蜂羣大多,又極愛羣,招惹不得;又加谷中死氣沉沉,斷非善地,曾經再三止紀異不可進去。紀異也覺谷中無甚景緻,谷口那點花草,坪上盡多,蜂羣尤其討厭難惹,故從未去過,今也是一時任,執意非尋到山雞不可,以致惹出事來。雖然因禍得福,畢竟後樹下一個強敵,糾纏不清。直到兩上峨眉,求了玉清大師相助,才解了這場冤債。此是後話不提。

且説紀異快到谷口,那前飛雙燕已是越飛越高,沒人云中,只剩兩個白點,在當空盤旋不進。路太險峻,紀異一路躥高縱矮,跑高了興,目光只注到前面,也未留神別的。

剛一進谷,一眼看見前面谷裏有一團黑影閃動,彷彿文彩班斕,先當是什麼遊獸潛伏在內。紀異目力本強,再進前幾步,定睛一看,竟是成千成萬的山雞。每隻俱將雙翼展開,一隻疊一隻壓作一堆,動也不動。看見人來,意似有些畏懼,互相昂首伸喙,作出飛鳴之狀,不知怎的卻飛不起來。嗚聲也甚低微,啾啾不已,密如串珠。紀異暗忖:“尋了這大工夫,通沒尋到…只,不料全數聚伏在此。記得這裏墨蜂最多,幾時改做了山雞的巢,今一個墨蜂未見?”正往前進,距離那一羣山雞隻有兩丈遠近,唾手可得,忽然脖子一涼,從谷頂滴了一點水下來。紀異用手一摸,粘膩膩的。抬頭一看,乃是一個大有兩丈的蜂房。那墨蜂身上顏漆黑,所製成的蜂房卻是白的。放在暗中,還有些微亮光,亮得很顯。心想:“這麼大蜂巢,那不知有多少。等到捉了山雞之後,趁着蜂羣不在,取些攜走,豈不是好?”略一端詳高下,取時並不費事,便跑到那一大堆山雞跟前,覷準兩三個又大又肥的,伸手便捉。那些山雞好似失了飛翔之力,只管將頭搖擺驚鳴,一隻也不能飛起。

紀異的雙手剛捉住一隻,往上一扣,猛覺那山雞下沉之力甚大,好生奇怪。仔細一看,底下伏着的俱是它的同類,卻又無甚牽絆。因為這東西已不能飛逃,反覺多取無甚意思。

又想要取蜂。便取了身帶麻索,一共捉了五隻大肥山雞。除第一隻似大力量在下面住外,以後幾隻捉時俱極輕易,紀異也就沒放在心上。

紀異綁好山雞,意命銀燕帶走,長嘯兩聲,不見雙燕飛下。恐峯羣迴轉不好取,只得將五隻雞綁作一堆,提起來走向蜂房之下。拔出背後刀,兩足一點勁,飛縱起有七八丈高下,對準蜂房一角,一刀砍去。這一段地方兩崖合攏,形如覆盂,乃谷中最低最暗之處。那成千雞羣覆翼之下,原伏着一個身受重傷的妖人。紀異當時如果取了山雞就走,本可無事,偏巧無心中發現那數百年的蜂王巢,蜂羣雖為妖人死得乾乾淨淨,一個無存,可是蜂房上設有妖人制山雞的法。紀異這一刀不要緊,恰巧砍在緊要所在,將妖人的一塊令牌砍斷,破了法。刀過處,咔嚓一聲,一片火光飛濺,紀異不由嚇了一跳。腳剛及地,便聽叭嗒一聲,連蜂房帶,砍落了一大塊。

紀異聞得清香撲鼻,知是最上好。方在心喜,忽聽身後一聲長吁。接着便是呼呼展翼之聲,如同湧一般。那…大堆成千成百的山雞,倏地紛紛嗚嘯,此撞彼擠,直往谷外飛去。頃刻之間,風捲殘雲,一齊飛盡。紀異見山雞一齊驚走,飛出谷去,也沒細看身後。剛要把刀入蜂房以內,帶回家去,猛又聽谷頂岩石有了崩裂之聲。恐崖石墜下來壓着,忙即縱開。上面兩丈大小的一團極大黑影已經墜下,落在地上,瞠的一聲巨響,震得山谷俱起迴音。緊接着一片白光從谷頂將下來,黑暗之中驟得光明,立時眼前一亮。

紀異聽得那響聲大而發飄,不似岩石。等塵土稍靜,近前一看,正是上面懸着的那個大蜂房。因為近之處被紀異適才連砍帶受大震,雖然年代久遠,比起尋常蜂巢堅固得多,但怎經得這種天生神力,這一刀恰砍在緊要所在,本身大重,漸漸支持不住,整個墜落下來,底部中心還連着一塊岩石。這谷頂本來有一條縫隙可透天光,直達谷底,寬窄大小不一,只蜂房附近的所在最大。偏巧有一面岩石為蜂房所佔,久年深,蜂房越積越大,將透光之處完全填滿,餘者也都被谷頂老藤蔓草遮,看不見天,所以終年黑暗。蜂房一落,上面天光透下,全谷通明。

紀異見那蜂房外表如附霜雪,其白無比。成千累萬的蜂巢約有拇指大小,只當中一個蜂巢比碗還大。微一挑破,那卻像紫玉一般又香又亮。知道外祖看見,必定欣喜異常,樂不可支,正在高興,那大蜂巢中忽有兩點豆大的金光一閃。低頭細看,內中竟伏着一個大如碗缽的墨蜂,金光便是蜂的二目所發,躉須如鐵,鋭同金鈎,生相甚是猛惡。

紀異雖常和毒蛇猛獸廝拼,這等毒惡的大蜂,卻是頭一回見到,料是蜂王無疑。知道這東西一鳴,則萬蜂全集,不是鬧着玩的。先還不知蜂王已為妖人死,不由吃了一驚,忙將刀按着蜂巢出口,又回手取了兩枝毒箭,準備隔巢打去時,見那蜂雖然神態如生,卻是無甚動作。試拿那毒弩的尖往巢中一撥,連動也不動,才知已死多時。但仍不放心,便用弩箭刺人蜂身,挑將出來,扔過一旁。暗忖:“這塊蜂房,如此大法,怎生帶走,如分幾次搬運,又恐走後為別的野獸毒蟲跑來侵蝕作踐。”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