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前往涼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四百零四章前往涼州很快,那邊張遼和曹純也已經將大批匈奴降卒處理好,他們全部被趕下戰馬並且沒收兵器跪倒在一邊。雖然收降的匈奴騎兵具體數量不明,但是驟眼看去,怎麼也有個二、三千人。
這些匈奴降卒也不敢逃跑,大草原視野極為開闊,即便他們有戰馬,以漢人的數量要追他們回來極為容易。所以在大草原上被俘虜的人想逃出生天,可能極低。這也是為何,一眾匈奴騎兵被俘虜之後,如此老實的原因。
眼見這麼多匈奴騎兵投降,呂布卻是皺眉道:“子建,你收降這麼多匈奴人,如何處理?”呂布此話一出,那邊趕過來的張遼也附和道:“温侯所言甚是,四公子這麼多匈奴騎兵,我等處理起來恐怕不容易。”他們的話也讓曹彰、曹純以及趙雲皺起了眉頭。一路行來,曹植只是遇到小股部隊,就算遇到大一點的也就擊退,很少會收降俘虜。這次若非曹植開口,曹純和趙雲也不會留下俘虜的。故此,現在所有人都帶着一臉疑惑之望着曹植。
見到眾人目光投來,曹植微微一笑道:“這些俘虜,我等可用以進行易!”
“易?”眾人聞言,好奇之更濃了。
曹植點了點頭道:“是易,只不過不是現在,此刻時機未到。”頓了一下,曹植轉頭望向曹彰,問道:“三哥,你們能安然渡過風雪,應該是有城池屯駐吧?”曹植這話雖然是問句,但是語氣之中卻無比篤定。
曹彰點頭道:“温侯的故鄉就在這附近的九原縣,温侯威名極大,我等無須攻城他們就開城了我們進去。”曹植聞言大喜道:“這實在太好了,如此就有了關押俘虜的地方!”張遼皺了皺眉頭,問道:“四公子準備如何?”曹植笑了笑道:“温侯、文遠,這裏可非説話的地方。”呂布輕點了一下頭,説道:“先回九原縣再説!”曹植應了聲,大手一揮,萬餘曹軍便壓着數千俘虜,浩浩蕩蕩地往九原縣方向而去。由於這次有俘虜,行進速度慢了許多,當眾人趕到九原縣城的時候,已經是落時分。
九原縣城,高順見着大批士卒浩浩蕩蕩而來,也是嚇了一跳。如此多的部隊,以現在城內的守軍,真打起來怕是以高順之能,也難以防守。
只不過很快,高順便見到,來的部隊打着的是曹軍的旗號。雖然如此,但是高順並沒有放鬆警惕,反而凝聲吩咐道:“全神戒備,不得有任何鬆懈!”
“諾!”幸好,過了不久,高順便認出了大軍最前方那騎在火紅戰馬上面的那道提拔身影。但見呂布來到城下,大喝道:“高順,開城門!”聽到呂布的聲音,高順再無疑慮,立即下令打開城門。只不過當呂布進城之後,出的高順還有些驚訝地問道:“温侯,怎麼帶了這麼多人回來?”呂布哈哈一笑道:“遇上了從幽州來的子建的部隊。”
“子建?四公子?”聞得此言,即便一向沉穩的高順,也難掩驚訝之。
呂布拍了拍他肩膀,説道:“且先安頓好子建他們,我們進去再説。”一萬多人驟然湧進九原小城,整座城池立即就變得擁擠起來。不過曹植也是無奈,若是留在城外,會很容易被胡人發現的。所以,只能讓士卒們擠一擠了。幸好這些曹軍軍紀良好,沒有做出擾民的舉動。
安頓好大軍之後,天已經很晚了,加上眾人早上戰過一場,於是都去歇息。待得第二早上醒來,才齊聚九原縣衙,商議要事。
商議之前,倒是發生了一件小事。原本曹植一行,是以曹植為主的。但是在呂布面前,曹植的身份卻不太管用,而他又不像曹純那般,甘願推讓。只不過就算呂布推讓,曹植也不敢應下來,畢竟呂布曾經當過一方之主,而且又是自己三哥的岳父,威望名聲都在自己之上,哪方面都勝過曹植。
而呂布卻是知道自己的身份,加上麾下大軍又不如曹植這麼多,到達的時候也沒有坐主位。
面對這種情況,曹植靈機一觸,也沒有去坐主位。由此,眾人都坐在下面,由呂布和曹植各坐兩邊最前方。只不過曹植將右邊讓了給呂布,以示尊重。
漢人以右為長,一般右邊首位比左邊首位高半級。曹植方方面面都不如呂布,加之清楚呂布的脾氣,自然將右邊的位置讓給他了。
總算坐好之後,呂布卻是問道:“子建,本温侯等在九原這裏數月,對外面的消息都不太清楚,你且跟我們説説吧。”曹植應了聲,隨後便將中原的戰況説了一遍,只不過曹植的消息也就更新到袁曹兩家對峙於官渡,其他都不甚清楚。只是眾人都明白,兩軍對峙,要分出勝負怕是沒有這麼快。想到這裏,呂布卻是問道:“子建,你這去涼州借兵,可有把握?”曹植微微一笑道:“自從董卓平羌之後,涼州的勢力幾乎瓦解一空。而在董卓亂國之時,其領了大量的涼州鐵騎入中原。如今十年過去,原本集結於其麾下的涼州鐵騎也早已煙消雲散,所餘下者寥寥。”這事情,沒有人比呂布更清楚了,畢竟他當年也是董卓麾下的一員。聞得此言之後,呂布只是輕輕點頭,並沒有打斷。
曹植卻是繼續説道:“而在董卓入中原期間,涼州倒是有一些人物崛起。只不過涼州空虛,他們的實力也不算強,其中雄踞涼州的兩大諸侯乃是馬騰和韓遂。此二人還是對朝廷頗為親近,早前二人都接受了朝廷冊封。而由於涼州民風彪悍,二人麾下也有數萬兵力,只是糧草不多,一直難以爭雄罷了。如今我等已經在五原郡的西面,只要向西南走,很快便可以進入涼州的武威郡。從武威郡再往南,便是馬騰、韓遂活動最為頻繁的金城郡、天水郡。此行植就準備,前往涼州向馬騰、韓遂借兵!”張遼聞言,輕輕點頭道:“去借兵不是問題,難道四公子就準備帶這麼多部隊,浩浩蕩蕩地殺過去?”曹植笑了笑道:“自然不是。其實這次有大批匈奴騎兵出現,乃是本公子引出來的。”張遼皺了皺眉頭道:“四公子此舉,用意何在?”曹植臉上閃過一絲得意的笑容,一字一頓道:“收服南匈奴!”
“這…”眾人聽到,都有些愕然。
曹植沒有在意,繼續説道:“南匈奴是袁本初的一支重要盟友,只不過由於實力關係,他在袁本初眾多盟友裏面,並不太受重視。最起碼袁本初與他的關係,遠不如烏桓人和鮮卑人來得密切。而且從幽州到涼州不遠萬里,就算能從涼州借兵,也需要一個補給的地方。若是能收復南匈奴,那麼從涼州借來的大軍,糧草方面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了。”張遼聽到,輕輕點頭道:“這倒是有理,從涼州到幽州,這裏正好是中間點,若在此有我軍的據點,確實可以保證糧草問題。”曹植微笑道:“原本植就準備攻下城池,以此為據點先打壓一下匈奴人的氣焰,並且與他們周旋一二。而後派小量人馬到涼州借兵,一旦借來大軍,這邊南匈奴應該也集結大量部隊。到時我軍正好配合涼州大軍,一舉擊敗南匈奴大軍,如此我等便可取南匈奴之糧食為用,乃至驅其軍為我軍作戰。如今有温侯在,卻是可以省略掉攻打城池這一步了。”曹植的思維雖然有些跳躍,但眾人理解了一下之後,還是很快就明白過來。張遼輕輕點頭道:“四公子所謀甚善,只是四公子就當真有把握借來涼州的大軍?”這一點,曹植倒是頗有把握。説起來無論是現在掌控涼州的馬騰、韓遂,還是歷史上後來的馬超,都是標準的牆頭草。
馬騰、韓遂其實在董卓入雒陽的時候,便已經成為了涼州當地的小諸侯。而在董卓不住禍亂的時候,馬騰和韓遂其實也有幾次想走出涼州。好像董卓死的時候,二人便曾領兵要入關中,只不過最後由於糧草關係,以及李傕聯合郭汜等董卓殘部死戰到底,無奈退兵罷了。
然而曹植據歷史知道,接下來馬騰、韓遂其實跟中原的諸侯還是頗有瓜葛的。在歷史上官渡之戰的時候,二人並沒有貿然出手,反而呈觀望的態度。到得袁紹官渡之戰敗了並且身死,袁家分裂之後,這二人也終於看清楚情況了。
隨後,袁尚曾派郭援攻打過河東,甄宓對於郭援的評價是不在高覽之下。事實在歷史上,這郭援也的確頗為了得。進攻河東的時候,河東太守賈逵也被他所俘虜。幸好賈逵頗得民心,而且是世家出身,郭援沒有下殺手。接下來,郭援大軍準備拿下關中。這時,統領關中的鐘繇終於走了出來,與他這個外甥對上了。
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在,曹在關中部署的兵力一直都不多。面對郭援統領的袁軍,鍾繇的無兵可用。不過他也懂得借勢,而借的就正是馬騰、韓遂的勢。最後由鍾繇在黃河設謀,由馬騰軍出手,大敗袁軍。而郭援,也被大將龐德所斬。
龐德由此開始,便受到鍾繇的賞識。這也是為何,歷史上曹大軍到漢中的時候,打敗了龐德能夠勸降他,靠的就是鍾繇與龐德這層關係。
從歷史上馬騰、韓遂出手幫助曹,對付袁尚這事裏面,卻是彰顯了他們牆頭草的格。及至馬超統領涼州之後,也是如此。馬騰的死,只是導火索,真正讓馬超起兵進攻關中的原因是曹軍在赤壁大敗。馬超和韓遂都以為曹軍赤壁大敗,他們有便宜可佔,這才悍然出手,只是他們也太小看曹,最終難逃敗亡收場。
曹植悉歷史,知道馬騰、韓遂都是牆頭草格,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現在形勢未明,他們不會出手。但是曹植相信,憑自己的巧舌,要説來馬騰、韓遂應該不難。畢竟無論是馬騰還是韓遂不似歷史上那年輕氣盛又雄心的馬超,他們都清楚自己沒有爭雄天下的實力,他們做的只是待價而沽,提高自己的價值而已。這從歷史上馬騰肯入許昌,韓遂最終肯降曹,都説明了不少。
若自己能給出高的砝碼,那麼拉來一支部隊,問題應該不大。
此時的涼州鐵騎,或許戰鬥力不如董卓時代,更比不上歷史上馬超的時候。只不過這麼一支騎兵,若能用得好,能發揮出很大的威能。況且算算時間,現在那位西涼錦馬超,應該有二十許歲,曹植更可趁此機會,將這西涼後的不穩定因素收在身邊。
有呂布和趙雲在,曹植還真不怕降服不了這頭馬兒。故此,去涼州這一策裏面,還包含了許多好處。正是如此,曹植才肯行此險着。
故此,聽完張遼之言後,曹植自信地點頭道:“文遠放心,植自有把握。不過若是温侯能跟植走一趟,把握就更大了。”呂布聽着,有些驚訝道:“本温侯在涼州,威懾力好像不如何吧。”曹植見到,哈哈一笑道:“温侯有所不知,涼州人崇尚強者,温侯可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人,有温侯在,收服這些蠻子自然事半功倍了。況且,植敢保證涼州那裏必然有讓温侯興趣的人。”呂布聞言,眼眉一挑,出興趣的神指着趙雲道:“比之子龍如何?”曹植微笑道:“就算有所不如,也肯定可以讓温侯滿意,況且那裏還不止一個。”呂布確實是一個武痴,而且對於陌生的高手興趣更濃,撫掌道:“既然子建能保證,本温侯就跟你去涼州走上一趟!”曹植拱手道:“如此就多謝温侯了。”轉過頭,卻是瞥見趙雲眼中也出嚮往的神,曹植輕笑道:“子龍,你也一併隨行。”趙雲聽得,大喜道:“多謝四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