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與一個有夫之婦的故事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村民們一提起來年的好收成,心裏頭特別樂。
趙巖這些天也高興了許多,和大夥兒在一起,什麼煩心事全都忘了。
大家在一起一邊安裝水泵,一邊講些笑話,本看不出有半點累字。
“哎,趙醫生。”村支書何時旦首先搭訕道,“你和水村的陸寡婦該成了吧!都這麼大的人了,啥時讓我們喝喜酒呀!”
“是呀,趙醫生,你到這村當知青都十幾年了,歲數都不小了,結了也就有了家了,也就定心了。等以後再生個胖小子,也讓村裏人樂呵樂呵!”村長李力坐在一旁也勉強笑了起來,説道:“對了,這事你可得快點辦。還有一件事,我差點給忘了,中午,鎮黨委要來人,考察你,你要成為預備黨員了。你可是我們村黨支部的新生力量,這可是大事,中午吃完飯來我家旱些。”
“嗯!我知道了。”趙巖回答特別響亮。
“可不敢胡説,要一板一眼。”東叔又補充了一句。
“村長,聽説水村那個李明天領了個耳聾的女人回來了,還帶回一個五六歲的娃子呢!有這事嗎?”村婦聯主任孫曉玲岔開了話題。
“有啊,有啊,那個地痞子,我聽我娘説,那婆娘人可伶俐的很呢!但那孩子卻不是親生的。”村委會主任李帆順勢迸出了另一個答案。
“怎麼會不是親生的呢?”
“聽説,那耳聾的女人老家發了洪水,那個孩子是從水裏漂來的,當時也不過半歲,可樂壞了耳聾的女人了。她呀,從此再沒結婚,就一把屎一把的撫養這孩子。後來李明天到她們那兒去算命,混口飯吃,初到她們那個地方,混口飯都不容易,耳聾的女人看他可憐,時常送些飯給他。再後來,這事就成了。”村支書何時旦一邊下石管子一邊嘆道:“一家三口人,就靠那個地痞子李明天在外面瞎混算命掙錢,又沒個其它活路,也不好過呀!你們以後可得常去幫忙呀!”
“包在我一個人身上。”趙巖答應的特別快。
“村長,你瞧趙醫生,一聽説上面考察,覺悟可是高了許多呀!”
“是呀!《論語》裏面怎麼説來這?‘真是孺子可教’呀!”
“你們這話可不對,趙醫生可一直都這麼好。要不,我還不敢給他當入黨介紹人呢。”大家説説笑笑,笑笑説説,太陽很快就到半空了,已經到了吃午飯的時間。
大家都趕緊回去吃飯,因為中午的陽光實在是太大了,等午後陽光稍弱一點才出來幹活。
中午,趙巖吃了兩碗粥,喝了一碗糖水,就跑到村長李力家去了。
剛進家門,就瞧見幾個幹部模樣的人坐在堂屋的凳子上,一個略胖些,一個略瘦些,正和村長正説安裝水泵的事呢,三人樂的心花怒放,看來他們談得很開心。
村長一見趙巖進來,趕緊招呼過來,經他介紹,這兩人都是黨政辦的,略胖的姓孫,略瘦的姓錢,見了面隨便寒喧了幾句。
那姓孫的正襟危坐,姓錢的坐在一旁用筆記錄着,村長見了忙迴避。
姓孫的問了好些問題,有的趙巖知道,有的趙巖不知道,知道的他對答如,不知道的他撓撓頭也就過去了。
當問及今後的打算時,趙巖突然道出了一句:“還留在大塘村,為人民服務。”這可是他從黨章上記下來的。
兩人會意的笑了笑,又喚村長進來,詳加問及趙巖當知青的具體情況,村長對趙巖那是十分了解,好話多説那是自然的了。
趙巖走出去之後,覺得渾身輕鬆了許多,裏面的氣氛太嚴肅,如臨大考一樣,連口大氣都不敢出,現在倒好多了。
應酬完這件事後,趙巖去泵上安裝水泵,這兩個人還要村長的帶領下,在村子裏對趙巖進行考察。
下午五時左右,從公路上突然開過來一輛吉普車,不偏不歪停在村支書何時旦他們跟前,車門打開後,走下兩個人來,原來是張明東鎮長和他的秘書,大家都覺特別驚訝。
何時旦、李帆、趙巖等紛紛與張鎮長握手,也説了許多謝的話。
臨別時,又與大家相互握手,還給村支書何時旦留了一個電話號碼,説若有事,別瞎跑了,打個電話就行了,村裏的事也是自已的事。
張鎮長走後,村裏人鬧活了好一陣子呢,沒有一個人不説張鎮長好的。
大家夥兒可神氣了好幾天哩。
大家幹勁十足,特別是李高峯,嘴裏盡瞎胡扯,不停還唸叨:“我若當官,就當張鎮長這樣的好官、大官。”這可沒把大傢伙給笑死。
安泵工程還在繼續進行着。
一天下午,大夥兒正要散工,這時何嬸來了,説兩個外甥帶媳婦來看他倆了,要何支書趕緊回去。
何支書的兩個外甥都是孤兒,從小跟着舅舅長大,後來大外甥在廣東開餐館,小外甥也在那裏開車搞運輸。
大外甥運氣特好,開餐館不出三年,就發了,後來正碰上本地的一個廣東妹仔去他開的飯館打工,這兩人呀一見鍾情,不出一年,也便結了婚,還生了一個女娃。
因為孃家近,兩人一直沒有回來,就在到孃家蓋了一座二層小洋樓,
子倒也過得舒坦。
可是這些對於何支書説,心中老覺得不痛快:他們畢竟是在自己家長大的,老家應該在廣西,而不是廣東,葉落總得歸,於是打算在老家也蓋一套房。
大外甥的媳婦本是當地農校畢業,畢業之後當了一年獸醫,因為嫌活太髒,太累,所以辭職不幹,她也是一有文化之人,賢淑而通情打理,非常明白丈夫的心思,也便答應了下來,決定由她兩人出錢,讓舅舅和孃舅在廣西老家再蓋一座。
兩人打了好幾次電話,事情協商好後,從銀行匯去了二萬塊錢。
何時旦夫婦何嘗不想着這樣呢?
儘管不是自己親生的,但是自己帶大的就如同親生一樣,從來還沒享過一天的福呢!有了房子,孩子也就有了了。自已也能逢年過節見着孩子們了。
何時旦儘管是村支書,但要起房子,還得寫了申請書,鎮上就給在大塘村的南面新闢了一院莊基地。
大外甥的媳婦覺得讓丈夫回來蓋,這太不現實,這麼大的一個門面還得有人支撐,小兩口在電話裏好話説盡,才算把心安下了。
這可把個何時旦夫婦給樂壞了,他們村可還沒有人蓋小洋樓呢!自已這可是第一家,這回可體面了。兩人的心勁特別大,備好材料,尋了二十幾號人,便破土動工了,説也真快,不到兩個月,一層半的小洋樓也便平地而起了。
雖説房是蓋好了,可思念外甥們的心卻更切了,何時旦今年正月準備給小外甥娶媳婦。打了好幾次電話大外甥趕緊帶上媳婦娃娃一起回來。要不大外甥結婚,他的媳婦怎麼會這時候回來呀。
何支書回家之後,大夥也便散去。
第二天,李帆的老孃要上到他舅家去,旱上鍋裏多煮了些米飯,晾在案子上,旱旱就走了。
臨走時,代李帆要按時餵豬,面晾在案子上,中午用開水一温,就可以吃了,李帆笑着應和着。
李帆他舅家離李帆家不遠,走路也就半個多小時,農家人走慣了,這不算太遠,李帆的娘不會騎自行車,照平常,李帆絕對要騎車送娘去的。
可安裝水泵這事特別緊,只好讓娘步行到舅舅家了。
大傢伙一直幹到下午兩點,李帆回家按照老孃的吩咐先餵豬,然後用開水將面一温,絆上調料,也便大口大口的吃起來。
下午的活一直幹到晚上八點,可安裝泵管時,少了一些配件,因為正是六月農忙時節,活緊,村長李力想提旱安裝好,就讓李帆趕緊進城去買。
李帆連家都未來得及回,就騎上自行車一路朝縣城蹬去。
進城時,天已近黑,連問了幾家五金商店,都説沒有這種配件,大街上的路燈照得縣城的道路通透亮,東尋西問,最後終於在西街的一家綜合商店買下了水泵的配件,這時已快九點半多了。
李帆趕緊掉轉車頭朝家奔去,肚子也早已餓得“咕嚕”作響。
出了城裏,夜漸濃,路上行人逐漸稀少起來,來到一處叫大搞嶺的地方,李帆心中有點發
。
路旁的松林裏不時傳來貓頭鷹的尖叫聲,更是嚇得李帆渾身直打哆嗦,腳蹬得更快更好使了,好不容易趕回了家。
李帆剛要開門,發現屋內有微細的燈光,那好像是手電筒的光,是不是老孃回來了,可一看那掛在門上的鎖子還在,但已經打開了,李帆開始警覺了,有賊。
李帆從門縫裏向裏看去,藉着那微弱晃動的手電光,他看見有幾個人在豬圈裏幹什麼,還有一個瘦個子的人在旁邊指揮。手電光忽然照到到了那個瘦個子人的臉上,李帆終於看清楚了,那是水村的李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