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印象國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個半新半舊、亦新亦舊的人物。
在經濟文化上,包括憲政、新式教育在內的新政建設上有着極大的熱情,並有着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儘管成本昂貴。但在政治方面,卻還缺乏雄才偉略,更擅長中國封建社會的“權謀”而不是對近現代社會的政治習慣的悉。
一個漢人,説不上對清廷如何忠誠,更多的應該是戒懼。這當然是滿族親貴一直以來對漢臣的不信任和處處防範造成的。
比如,為了避免一方坐大,清廷決定以北洋軍和湖北新軍為主幹,使南北方平行發展,以便互相牽制。比如軍官的培養,清廷便命令河南、山東、山西各省選派軍官前往北洋學習練,而江蘇、安徽、江西、湖南各省則選派軍官赴湖北學習,練成之後在發回原省管帶新兵,加以訓練。
深諳人,卻還稱不上悉;瞭解些國際形勢,卻不是那麼透徹…
金的陽光照在湛藍的海面上,波光粼粼,恍若藍綢緞上鑲嵌着顆顆閃亮的金星。海水一眼望不到邊,在地平線上,漸漸與藍天合為一體。
陳文強串聯着腦海中的絲絲縷縷,拼出了他心目中袁世凱的大概形象。雖然還不是很完整、細緻,但已經足以讓他在與袁老四打道時有了策略和辦法。
不管歷史上如何評價袁老四,南北和議,避免了大規模內戰,以和平方式推翻滿清,這是袁老四的功績,也是陳文強所希望的結果。
所以,袁老四是可以爭取的,或者説是必須要爭取的。沒有他統轄、控制北洋六鎮,這中國最鋭的軍隊如果被滿清所駕馭,最壞的情形便可能出現。別的列強可能還力有未逮,本這個惡鄰是肯定不會消停的。
“大人——”隨從馮義走近過來,低聲説道:“北京的兄弟沒見着。是不是?”
“不必了。”陳文強輕輕搖了搖頭,説道:“我本來就是秘密來的,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北方呢,現在暫時還用不上。但工作呢,要繼續加強。人員是否幹,也要觀察一段時間才能定論。所以,不急見面。”北方的勢力,陳文強是最弱的。但也在不斷髮展。雖然重心依然是在南方,可在北方多幾個落腳點也是好的。
“天津的幫派不少,可都不成氣候。”馮義接着彙報道:“如果咱們堂要統一江湖,也費不了多大的勁。”
“混星子?”陳文強有些鄙視地撇了撇嘴,説道:“先不管他們,咱們的重心還是要放在長江中下游。江浙、皖、湘鄂,這才是要投入大力量的地方。”
“那裏的幫派一樣繁雜,象皖地,有終南會、龍華會、金華會、九龍會、平陽黨、烏帶黨,以及青幫、洪幫等各路豪傑。誰也不服誰,在各自的一畝三分地上稱王稱霸,不知道天高地厚。”馮義有些鄙夷地哼了哼“不過,聽説最近他們有了什麼大元帥,還分了五個協領,騰得歡實。”
“歡實啊,恐怕就離敗亡不遠了。”陳文強苦笑着搖了搖頭“這些江湖漢子啊,乾點大事就不知道低調些。非要得人盡皆知。多刺探一下,看看這個大元帥是誰?”
“還大元帥,名字倒是威風,哪趕得上大哥一手指。”馮義呵呵笑着。
“烏七八糟的十幾萬人也不頂事,還能折騰出多大動靜?”
“如果能讓他們折騰得好,折騰得是時候,對咱們也是有利的。”陳文強雖然瞧不起江湖會黨,可也不想不理不睬,如果可資利用。倒也不錯。
“兄弟多派人打探,看這幫傢伙到底要搞什麼鬼。”馮義停頓了一下,又彙報道:“江南巡防營幫統徐寶山,原出身青紅幫,為官府招撫後,對幫派山頭大加砍殺,江湖上為之切齒,有一些人竟希望本堂能主持公道。”作為上海灘的幫派老大,並且勢力向江淮擴展的興義堂,名聲在外,自然免不了有江湖人物慕名而來。只是,對這種主持公道,陳文強卻不以為意。
按照史載,徐寶山接受招撫後,竭盡全力幫助清廷控制水陸地方治安,對其他青洪幫山頭會黨大加砍殺。1902年,他領兵剿滅高資鎮陶龍翔、陶龍丙二人,被晉升為參將。1903年,徐寶山又聽從清廷指令,會同清軍將他以前的綠林盟友曾國璋剿殺,並因功而擢升為江南巡防營幫統。以後,他又剿滅匪魁王正國,江北積年巨梟朱盛椿、朱羊林等,為清廷再立了一功。
陳文強不以為然的原因是看重的社會正常秩序,看重的是社會治安。什麼恩戴德,甘心充當鷹犬,為清廷賣命立功?難道鹽梟遍地、幫會林立、土匪叢生的亂象就好了,難道民間縉紳、鹽商的一片頌揚是錯的?反正,他對那些江湖會黨是沒有好印象,徐寶山呢,維護社會秩序穩定,陳文強倒是讚賞。
“如果沒有徐寶山剿滅那些鹽梟、土匪,咱們也會受到影響吧,我記得鹽酸廠新建時,購買鹽等原料,有商人抱怨水路不靖吧!”陳文強淡淡地説道:“現在呢,咱們雖然還掛着堂的名義,也算是江湖幫派,可兄弟們多已經走上了正道經營。上海灘是個特殊的地方,只是正道還吃不開。要不是這樣,我早就把興義堂解散了。”
“興義堂是鎮住上海灘的龍頭老大,解散不合適吧?”馮義對興義堂,或者説是龍興堂還十分留戀,雖然他正在遠離江湖營生,可從情上還以興義堂為榮。
“那得看以後的發展。”陳文強沉着,也不敢確定,這是一把雙刃劍,雖然他在努力使其向現代社團的方向發展,但還不了江湖幫派的本質,既可以為革命服務,也能成為擾亂社會的潛在危險。
對陳文強的思路,馮義不是很清楚,興義堂現在只是個旗號,核心已經是龍興堂。勢力則分散於旅滬華人公會,但這是外人所不知曉的。所以,在上海灘,在周邊。提到興義堂,還是鼎鼎大名,無人敢惹。僅此,馮義便覺得很滿足,更不要説他還知道陳文強的其他勢力。比如上海的商團。
革命對馮義來説還不明確地知道含義,他只知道陳文強是要幹大事的人,以後或許是改朝換代的開國功臣,甚至可能是一代帝王。他相信陳文強的本事,相信陳文強的實力,心中也期待能在追隨陳文強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後有個更光明的前程。
“你喜歡常遇?”陳文強突然饒有興致地轉頭看着馮義,微笑着説道:“明朝的開國大將啊,有萬夫不擋之勇。”馮義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囁嚅道:“俺沒讀過多少書,這見識能多是聽評書得來的。徐達是帥才,常遇呢,騎馬衝殺,建功立業要容易些。”
“有這個想法好,人哪,有野心才能有進步。”陳文強拍了拍馮義的肩膀,沉着説道:“可這建功立業的路也危險得很哪,一將功成萬骨枯,誰又知道自己最後能成為功成之將。或是一把枯骨?有家有業的人了,倒不一定非要豁出命去戰陣廝殺,還有別的道路可以選擇。聽我的安排,總不會虧了你。”
“是。我聽大哥的安排。”馮義用力點着頭“大哥文也來得,武也來得,跟着大哥混最有前途。”
“呵呵,別人説這話,我覺得是拍馬。你説呢,我卻知道是真心的。”陳文強笑得暢快,心中卻油然而升起一股責任。
奮鬥到現在,已經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業,周圍的人不斷聚集,團體的利益已經讓他不容後退。不管是復興會,還是興義堂,都是推動他的力量,不管他願不願意。…“…餘得《國路》,如幽室見,枯腹得酒,沾沾自喜…”
“…《國路》乃迄今為止國內最為系統介紹西方,研究西方的書籍。與之相比,《海國圖志》僅涉皮矣…”
“…觀《國路》方知西國政體形成之原因、究竟,蓋與歷史、文化、人文、地理等密不可分,單羨其政體如何,謬矣,錯矣…”
…
當陳文強回到上海時,正值一本名為《國路》的書出版發行,蘇報、萬國公報、大公報、申報等上面基本上作出了正面的評價。
是啊,在十九世紀末最關鍵的二十年當中,中國竟然沒有一本系統介紹西方,研究西方的書籍問世!大多數人還在抱着魏源的《海國圖志》,這本不僅僅是隻涉及了西方的一些皮,更重要的是謬誤極多。就算有了《點石齋畫報》,郭嵩燾的記,星星點點有一些介紹西方的內容。但是也都於表面,反而更熱衷介紹那些海外奇談類的東西。
難道是不需要這類書籍嗎,絕對不是,一九零三年戴鴻慈那本出使歐洲九國的記就曾賣得洛陽紙貴。當然,走馬觀花般的記載本不能與這本《國路》相提並論。所以,引起這麼大的反響,一點也不奇怪。
這本書不僅系統,而且深刻、透徹。英國的君主立憲體制,美利堅的合眾國體制,法國的共和國體制,如何由來,歷史傳承,民族風俗,軍隊特點,地理文化,全部都展現在讀者面前,由此帶來的震憾思考以及這其中的指導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有反響就好,我還以為沒人當回事兒呢!”陳文強卻沒旁人那麼動,只是微笑着將報紙扔在桌上,説道:“這以後看誰還敢動不動就拿什麼民主共和或者君主立憲説事,那不僅僅是口號和唬人的招牌,更要有深層次的思考和比較。”急着趕來與陳文強見面的查理宋對此有自己的看法,他輕輕嘆了口氣,説道:“此書一出,對於形式的立憲派是一個打擊,對共和派又何嘗不是,你知道我…”
“我知道你應該是共和派,羨慕並想學習美國。”陳文強笑道:“但是,任何重大社會事件的發生都不是無中生有的,它們都有其深厚的背景,這種背景反映的可能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這絕不是隻要推翻滿清便可以達到的,要知道,沒有清醒的頭腦,再快的腳步也會走歪;沒有謹慎的步伐,再平的道路也會跌倒。”查理宋應該算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也是一個多血汗型,好衝動,雖然他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但比某些革命黨人要高尚,更要執着。自一**四年他與孫逸仙相逢相識,到被其政治鼓動家的口才所傾倒,認為孫逸仙確實比他接觸的人物站得高,看得遠。便將其視為中國的華盛頓、林肯,一直是全力相助。
但在這個過程當中,他覺得孫逸仙在理論上有了長足的進展的同時,也少不了與他的觀念有衝突之處。比如孫逸仙和他曾着重研討過開展外活動,爭取國際援助的問題,並説明他已經在本結識了宮崎寅藏、平山周、萱野長知等一批人,並即將與一些本政要如大隈重信、犬養毅等相識相,這些人對中國革命都頗為熱心。
查理宋對此卻是有不同意見的,他很反本人在上海的氓表現,也認為讓外國人捲入中國革命事宜,一定要慎之又慎。而且他對孫逸仙有教無類似的爭取各種人物也頗有微詞,一些人很明顯是草莽之徒,是野心家嗎!
而復興會的飛快崛起,以及在瓊州,在西南起義的成功,不得不讓查理宋有所思考;反觀同盟會,幾次三番地起事,幾次三番地失敗,難道不能證明江湖會黨不可靠,難道不能説明倉促起事不能撼動清廷嗎?
但基於對革命的北辰的崇拜,使查理宋產生了另一個想法,那就是撮合復興會與同盟會,使革命黨的力量聯合到一處,也使北辰能夠向他心目中的成為中國的華盛頓、林肯的道路上大步邁進。
查理宋相信,因為才華而獲崇拜、因為愛國而受尊敬、因為發明的奇藥而受景仰的陳文強,還有聲名鵲起的革命家宋復華,都將是北辰和革命成功最有力的、不可或缺的助手和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