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七十七章凌波渡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正文第七十七章凌波渡虛夏夜,星空璨爛。

湖面↓十艘小舟鼓而來。

舟上所點燃的燈火原先如同螢火,映著蒼穹裏的繁空,別有一番詩意。

可是在金玄白髮出那一陣震撼天際的長嘯之後,從領頭的大舟上便開始燃起了火炬。

轉瞬之間,每一小舟之上都有數枝火炬被點燃,熊熊的火光照亮了一大片,映著湖水,聲勢分外嚇人。

齊玉龍站在大船的船頭;在他的身後,站著四個身穿緊身勁裝的年輕人,其中兩人是寨中的舵主,另兩人則是不久前剛從四川唐門來的新一代高手唐麒和唐麟兩兄弟。

這兩人雖不是雙胞眙,可是長得頗為相像,體型也同樣是瘦高結,比起站在他們身前的齊玉龍,足足高出半個頭之多。

川西唐門以暗器聞名天下,這兩兄弟的身上便最少佩帶有四隻盛放暗器的皮囊,還有一付柔軟的鹿皮手套掖在帶上,那是施放毒葯暗器之用。

唐麒目光炯炯的望着湖面遠處,兩隻手不住地握緊又放鬆,活動著十指,顯然面對這種奇詭的情形,產生了極大的警戒心,準備隨時發暗器。

而站在他身邊的唐麟也是同樣的一臉凝肅,修長的十指不斷地運動著,全神子太湖深處。

至於站在船頭的齊玉龍則是情緒更加繃緊,濃濃的雙眉緊皺,把眉心都刻下一條深痕,顯見他的心情更是緊張。

因為那聲裂似的長嘯倏然而起,綿綿不斷地穿雲而上,久久方歇,所造成的聲勢震撼雲霄。

包令他們驚駭的則是,縱然燃起了一百多枝火炬,卻仍沒能看到那發出長嘯之人究竟是在何處?

以他們的目力所及,十丈之外,就看不到什麼了,可見那發出長嘯之人遠在十丈開外,如此遠的距離,能發出如此悠長綿延的嘯聲,就算是一個湖勇也明白那人並非常人。

齊玉龍四下搜索,不見人影,揚聲道:“各位兄弟,全神警戒!”話聲一落,站立在大船兩旁船舷的二十多名壯漢馬上應聲大暍。

匯聚著這陣暍叫之聲,大船兩邊的數十艘小船上也接續地發出暍叫聲,這些叫聲一波接著一波的傳了出去,聲勢倒也驚人。

水波盪漾,聲波遠揚、漸遠漸渺,終於消失在太湖深處。

唐麟是唐門新一代的高手,從小不僅要訓練施放暗器的各種手法,並且更注重眼力的鍛鏈。

他首先看到遠處水面上浮著一個東西,並非是小船或漁舟,起先還以為是一枝巨大的浮木,由於枝啞太長,所以伸出湖面。

可是沒一會光景,他馬上便看到那浮在水面、不住移動的東西並非什麼枯木,而是一個身穿長衫的男人。

唐麟驚聲道:“凌波渡虛!”唐麒嚇了一跳,問道:“二弟,什麼事?”唐麟伸手指著遠處的湖面,道:“大哥,你看,有人使出凌波渡虛的輕功,踏波而行…”

“凌波渡虛”是傳説中武當的最高輕功身法,和少林的二葦渡江”輕功相媲美,據説是創派祖師張三丰在五十二歲時,參改少林“一葦渡江”和“凌空渡虛”訣要而改進的輕功身法。

一百多年以來,張三丰仍是武林中的傳奇人物,據説他生於元末,自幼孤苦,幸得一儈人收養,後來攜入少林寺,在廚房裏幫忙炊事以及打掃的工作。

十多年下來,張三丰練得一身紮實的少林基本功夫,後來有機會進入藏經樓整理經書,使他更窺得少林高深的絕藝。

然而當時少林寺中,除了那個將他攜入寺中的火工頭陀之外,竟然沒有儈人知道他已練成了少林許多絕藝,仍將他視為外人。

張三丰直到將近三十歲時,才下了少林,他跡各地,潛修武學,後來又採取玄門功法之長,另闢蹊徑,然後定居武當,在離開少林將近五十年之後,這才開宗遼,創立了武當一派。

據説張三丰身高八尺、頭大如鬥,不修邊幅,放形骸,所以當時有張瘋子的稱號。

不過由於他武功高強,心法融匯佛、道兩門之長,理論據極為紮實,再加上幫助朱元璋抗元,累聚不少力量,以致大明帝國一成立,張三丰的聲望便扶搖直上,急追少林一派。

尤其是燕王奪位時,得到武當弟子的幫助更大,所以明成祖就位之後,便曾多次撥下鉅款,替武當派修建宮殿,以致使武當的聲望一度蓋過了少林,成為武林第一派。

唐門以暗器功夫傳世,縱然實力不小,可是究竟是身處西陲,比起中原的各大門派來就低了不止一籌,更遑論遼百年以上的武當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