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四章北洋的敵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1節中國人只認權力袁世凱與自己親手栽培的北洋重量級人物段祺瑞、馮國璋關係漸疏遠,甚至走到了刀槍相見的險路上,癥結就出在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身上。

袁世凱的大兒子袁克定,赴德國養病,德皇威廉閒極無聊,把袁克定請到皇宮吃飯,向袁克定強烈推薦君主立憲制,並密授機宜,曰:中國若想強大,就必須要把軍權牢牢地掌握在皇家之手,這是關鍵問題,絕不可以馬虎的。

袁克定回來後,就立即向父親作了彙報,袁世凱哼哼哈哈地聽着,並不表態。不表態,是因為這個態沒法子表,恢復帝制這種事,是隻能做,而不能説的。

於是袁克定向父親請求,他要搬到北京西郊小湯山去居住,先調研調研再説。住進小湯山之後,袁克定立即派人去請楊度前來。

楊度,縱橫家王闓運門下高徒,滿腹經綸,才華橫溢。早年留學本時,他是學生會總幹事,只因不贊成孫文革命,主張君主立憲,好藏書網險沒讓鑑湖女俠秋瑾給剁了。雖然沒死,但楊度拒不加入同盟會,於是秋瑾並陳天華掀起罷課運動,意圖迫楊度就範,卻不承想楊度逃之夭夭,最後胡漢民與汪兆銘又主張復課,導致陳天華投海自盡,秋瑾則怒而歸國。

總而言之,楊度這個人,屬於典型的那種他不惹別人,別人卻非要惹他的類型。只因這廝學問太大,名頭響亮,在當時乃至很長一段時期中,影響力無遠弗屆,甚至遠非他的老師王闓運所能比擬。

其實,楊度也可稱得上時運不濟,他雖然主張君主立憲,奈何在當時卻無人響應,兼以辛亥革命徹底推翻了皇權專制,這讓楊度好不冷落。偏巧楊度家裏又出了點兒小麻煩,跟他的小妾鬧翻了,耳子尚未清淨,老師王闓運抱着棉鞋大被周媽進來了,從此和楊度擠在一起睡。那王闓運已是老頭了,卻每天不顧場合地和周媽‮情調‬,楊度看在眼裏,聽在耳中,想來藏書網痛不生的覺,一定是非常強烈。

這時候袁克定有邀,楊度大喜,立即藉機逃出家門,到小湯山吃飯。

袁克定首先開口:久聞楊先生大名,如雷貫耳,今得見,果然是人中龍鳳,儀表非凡。

楊度:哪裏比得了袁公子,德國話説得比中國話好,英國話説得比德國話好,人説袁公子是文武兼備,我看公子實乃龍鳳之姿啊。

袁克定大喜:那麼先生看來,這個共和制,是否適合我們中國?

楊度道:袁公子啊,你不提這事兒還好,提起這事兒來,我就傷心啊。跟你説實話吧,中國最適合的,就是君主立憲制。為啥呢?這是因為中國人啊,思維比較原始。啥叫思維比較原始?就是思考侷限於具象化、表面化與形式化。什麼叫具象化呢?説白了就是缺乏象思維的能力,必須要看到實實在在的東西,所以中國人啊,有個喜歡扎堆的病,什麼地方人多,他就往什麼地方跑,為啥藏書網呢?因為他的大腦比較具象化,一看到人堆,就莫名其妙地興奮。那麼什麼叫表面化呢?表面化就是説中國人因為邏輯思維能力匱乏,舉凡思考問題,無法深入到本質,只能在表面上來來回回打轉,具體表現就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比如看到勞力階層拉車,富有老闆坐車,就覺到世道不公,就廢除人力車,以為這樣老闆就不能再壓迫勞力了。可結果怎麼樣?結果就是勞力拉不到活,吃不上飯,活活被餓死了。再説啥叫形式化呢?形式化就是走過場,比如現在倡導男女平等,於是立即召開各種會議,會議上慷慨昂,高呼口號:男女要平等,婦女半邊天。口號喊完了,回家照樣是揪住老婆就打,説的和做的,完全是兩套。為啥是兩套呢?因為他只知道走過場喊口號,卻從來沒有思考過。袁公子,你想啊,如這般思維停留於原始時代的國民,他們的表現,又會是怎樣呢?

袁克定:啊?會怎樣呢?

楊度:這樣的國民,就會不重視人的能力,見到真正有能力的人,就極力誣衊打壓。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們無法也不肯接受別人比自己能力更強的現實。這樣一羣人你讓他們共和,他們就瞧你不起,跟你掄槍殺人放火。你看看孫文,他明明沒有任何行政能力,卻死活非要跟你爹較勁。為啥孫文要跟你爹較勁呢?就是因為孫文的思維侷限於表面化,不知道如何治理國家,那真叫盤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細説起來是千難萬難。孫文把事情看得太容易,所以才會憑空認為他比你爹更強。他也不説想想,如果他孫文真的有能力,世界上這麼多國家,豈會找不到個支持他的?可最終他只能被本人利用來禍亂中國,説到底,這都是共和惹出來的禍啊。

袁克定擊掌拍案: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楊先生,那麼你説,為啥中國適合君主立憲?

楊度道:不是已經跟你説過了嘛,中國人因為思維比較原始,永遠不會認識到思想的價值,也不願承認別人的能力,能夠讓他們屈服的,只有權力。只有在君主立憲的情形下,由君主授權,老百姓才服氣,才肯聽你的話,才肯接受你制定出來的規矩和規則。你説,有這麼多的好處,難道中國不應該推行君主立憲制嗎?

袁克定猛地一拍大腿:應該,應該,真是太應該了。那楊先生,如果我們為了國家民族計,廢共和而實行君主立憲,那應該怎麼個做法好呢?

這個事…楊度皺起眉頭,苦苦思索,突然間他面:袁公子,我想起一個人來,有他出馬,則君主立憲,易如反掌。

袁克定急問:先生快説,那人是誰?

要知道那人是誰,有分教:師徒合夥搞烏龍,萬里神州起刀兵。最是多情小鳳仙,鍋爐房裏度餘生。正是楊度説出此人名字,洪憲帝制才被搞得凸出於地平線,讓民國的亂局,徹底亂到無法收拾之程度。

第2節別人犯蠢是你的機會聽袁克定問起,楊度笑着回答:説起這人,那可是大名鼎鼎,他也曾,金鑾殿上論策術,天子聞言喜又驚。

他也曾,戊戌年間大變法,殺慈禧事未成。

他也曾,檀香山上搞集資,斂財無數妙手空。

他也曾,鐵筆一支掃天下,保皇革命在東京。

他也曾,仰天長嘯出荊門,少年中國高歌鳴。

他也曾,修佛論禪説黃老,學究天人造化通。

他也曾,孫文求之而難得,孤獨一葉自飄零。

他也曾,九九藏書發起組建進步黨,領袖人稱梁任公。

聽楊度講完,袁克定哈哈大笑:原來是梁啓超梁任公,好好好,你推薦的這個人不錯。梁啓超一代宗師,名成天下,中國最優秀的天才軍人蔡鍔,就是梁啓超的關門小弟子。而且梁啓超是老資格的保皇派,跟孫文那夥人水火不容,孫文暴力叛亂,而梁啓超和他的進步黨卻始終維繫國家統一。好,我馬上請梁任公赴宴,為了表示隆重,還要專門發九九藏書網下請柬。

話説那梁啓超,是一個閒極無聊,愛瞎琢磨事兒的人。早在辛亥革命之初,他就瞎琢磨一氣,想施展妙手空空之術,佈局天下,以本士官學校畢業的士官三傑為班底,一舉拿下大中國,不料事情不成,梁啓超急忙逃回本。此後共和革命成功,他老兄翩然返回,組建了進步黨,每天拉選票彈劾官員,玩得極是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