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回缽盂內悟明暢談佛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銷魂谷眾女子一見凌劍虹身上現出五彩光環,都興奮的歡呼起來。
悟明大師也微笑着收了功,雙手合什於前,恭賀道:“無量佛!小童給仙子道喜了。”凌劍虹給悟明大師磕了個頭道:“小女子謝過大師傳法之恩!”悟明言道:“仙子不必多禮,小童謹遵師命而已。”言罷,悟明起身
走。
李輔國在那裏大聲罵道:“你是何方妖孽?膽敢破解了扎家的奪魂幽香粉!你且休走,老夫要與你見個高低上下!”悟明大師按落雲頭,趨步上前,單手立於前説道:“無量佛!丞相大人!看來你是貴人多忘事呀,怎麼就不認識天山悟明瞭?今
還要與我比試什麼高低。這樣吧,小童身在佛門,不好與人爭強鬥狠,小童就讓你三招。若在三招之內傷不得小童,你又該如何?”李輔國在四十年前,化名韓亮,在上清道長俗家弟子門中學藝三載。上清道長見他品行不端,身邊卻有四十八個鐵頭鬼兵保護着,知其前程並非一般,便沒有傳授給他什麼本領。他身在旁門,研習用毒之法,玄陰功夫,奇門遁甲之術有成,自以為神功了得,三年期滿,便向上清道長辭行。
上清道長不願意見他,假借雲遊四方而走,是悟明大師與他道的別。李輔國與正宗佛門弟子沾不上邊,與悟明大師只有那一面之故。那時,悟明大師還是童子打扮,李輔國不認識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悟明大師曾聽上清道長説過,此人將來位居人臣,真名叫李輔國。悟明博聞強記,道長之言猶如昨新語,故而一眼就認出他來了。如今的李輔國與昔
不可同
而語了,眼下身為當朝宰相,那是一人之下,千萬人之上也,驕橫的連肅宗天子也不放在眼內,如其説李豫接任了大統,不如説李輔國握有七分大權。
李輔國四十多年裏,結甚廣,研習了諸多門派的武功秘籍,心經奇術,一聽説悟明要讓自己三招,以為他是在説
言大話,心中不
竊笑:你也別説三招,就是一招,便足以治你於死命!李輔國雙拳一抱,微笑着言道:“大師既有此雅興,想必是身懷絕世奇功。老夫不敢妄自菲薄,便領教大師幾招,以撥開在下心頭之
霧。”他嘴上説的還客氣,探手從懷裏拿住來一件法寶,名曰乾坤定魂紫金缽盂。此寶乃是上清道長最初入道時的所用之物,上面有四個篆字:棄惡揚善。寓意警世。
上清道長囑咐白鶴童子,將此寶置於仙府門前的巨石之上,李輔國若是個君子,見此物必送歸府;他如果是個小人,也就攜帶此物下山去了。
李輔國意下山,來到仙府前要拜別上清道長,卻見大門緊閉,只有一個小道童,手執拂塵,朝他微微地點了下頭。
他心裏很不痛快,無聊地登上上巨石,極目遠眺,見羣山碧染,雲煙漫漫,溪遠去,又聽得百鳥啼鳴,思凡之心頓起,隨口
道:“西域飛雲
秋影,傳語時光任去留。極目霜天恨海遊。望京城,萬里河山,誰主沉浮?不堪杯酒釋心扉,仗劍揮喝屈丈夫。休看遍地血與骨。得意處,一統環宇,帷內搖翎。”吐罷
中所思,長嘯一聲,煩悶悶地就要下山,猛然看見一道金光,低頭一看,竟是一個紫金缽盂。
他見四外無人,便皺了下雙眉,有心把它送回摩雲,藉機向道長説明來意。等來到仙府門前,他又改變了主意:我到天山學藝三年,連摩雲
的門都沒進去過,就是向老道長辭了行,還不是兩手空空地下山去麼?那還不如帶上這個缽盂走呢,
後道長怪罪下來,就説是為了不忘記師尊的大恩大德,留個念
之物。
回到京城之後,李輔國窮困潦倒到了極點,也沒捨得賣掉這個缽盂,自行斷了,在皇宮裏混得了個飯碗,苦苦經營十幾年,從一個無人提及的飛龍廐小兒,成為當朝宰相,可謂平步青雲。李輔國志驕氣狂,眼裏沒人,家裏珠寶無數,他都看不上眼,每
裏將這個缽盂把玩,
久天長,竟領悟出它有特殊的妙用。今個兒遇上悟明,正好展示一下它的神奇。想到這,便念動真言,把紫金缽盂祭在空中。紫金缽盂在空中急速旋轉,驟然從裏面
出一道金光,朝眾女子和悟明大師照來。
凌劍虹登時大怒,出來白虎神刀,就要去劈紫金缽盂。
悟明大師擺手示止,輕聲言道:“仙子且請息怒!此寶法力無邊,乃是我佛如來前世隨身之物,又傳與我家恩師上清道長,你千萬不可動強,且靜觀其變。”一股極強的力道,把眾人到缽盂之內。
李輔國見狀,狂笑不止,拍掌説道:“好耶!爾等好生在裏面享受吧。哈哈哈哈!”他收起來法寶,得意地命令眾軍兵道:“眾將官!打道回府!”忽聽耳邊有個聲音道:“喜怒哀樂,皆是懲戒,汝要好生修為了。”李輔國沒把這句話當回事,腦袋一撥愣,撇着嘴罵道:“話!”紫金缽盂內煙波浩淼,祥雲翻騰,華光閃閃,香氣如燻,仙樂悠揚。
悟明大師雙手合什於前,高唱一聲佛號道:“大慈大悲釋迦牟尼佛!我佛佛光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普度芸芸眾生,行一切善,除一切惡。弟子悟明與仙、凡眾女子沐浴佛光,
恩之心永在。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眾女子也齊聲説道。
悟明大師笑道:“你們今動了佛號,莫非要皈依我佛麼?”凌劍虹剛要開口,被悟明大師擺手示止,笑“呵呵”地看着那十三名凡塵女子。
綵鳳矜持地説道:“悟明大師!我們都是凡人,對這事不是明白的。只是覺得這麼説,心裏好受一些。”悟明大師點了點頭。
江魚兒美目一轉道:“大師呀!是不是説南邊沒有阿彌陀這個佛,此佛只在西方呀?”眾女子都看着悟明大師,聽他説道:“這話是世人傳訛之語,南無應讀為那摩,梵語中就是皈依的意思。用世人的話講,就是皈依我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他是個品德很高尚的人,與天下有佛緣的人很接近。因此,我佛如來便讓所有的佛門弟子皈依阿彌陀佛,以求他往生極樂淨土。”武芳遲疑的問道:“大師!照這麼説,我們就成了佛門中人了嗎?”悟明大師解釋道:“非也!儒、釋、道,乃是紅花綠葉白蓮藕,同出佛門,實為一體。若凡人心懷虔誠,好善樂施,常念南無阿彌陀佛,棄世後的陰魂,都能往生西天淨土,修得個大海眾菩薩。此事有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主管接引,並不是非要當和尚,做尼姑或是當道人的。能夠當上人,就是幾輩子修行得來的,要好生珍惜也。人以善為本,與人不思報,悔人而不倦,失之不驚,得之不喜,從而修身養
,常懷菩薩之心,必結得善緣。”眾女子聽了,心中大喜,默唸起“南無阿彌陀佛”凌劍虹坐在一旁,忽然想起了一個懲治李輔國的辦法,不記得在什麼時候了,好像聽湘江女神説過,有什麼危難之時,就禱告幾句,她就會來幫忙的,便雙手合什於
前,嘴裏唸唸有詞地説道:“湘江女神呀!我今天遇上麻煩了,快快調來湘江水,懲治一下這個人面獸心的妖
吧。”湘江女神聽到禱告聲,拿起一個水葫蘆,伸手截斷了湘江,只灌了半葫蘆水,就使湘江水位下降了三寸。她駕起祥雲,拂風撥霧,急忙忙趕了過來。來到皇城門前,看見李輔國騎在白龍駒上,手提絲繮,
昂首地策馬緩行,便按落雲頭,隨之變成一隻小
蜂,落在李輔國
前,輕聲言道:“凌虛仙子!我來了。”凌劍虹問道:“湘江女神呀!你看該如何懲治一下這個妖
啊?”湘江女神説道:“這個妖
法力奇大,我也奈何他不得。我帶來了一葫蘆聖水,你從裏面往外倒,有可能會出現奇蹟的。”她把葫蘆送進了紫金缽盂之內,便駕起一道金光,迴歸湘江去了。
凌劍虹接過水葫蘆,就問悟明大師道:“就這麼一口水,又能把李輔國怎麼樣?”悟明大師笑道:“湘江女神既是答應救你,自然會有她的道理,不妨倒出些水來試試。”凌劍虹依言,掀開葫蘆蓋兒,就要往外倒水。
悟明大師趕忙攔住道:“你且慢來!若把水往外一倒,萬一外面成了一片汪洋,這十幾位女子,豈不是要泡在水裏麼?”凌劍虹説道:“就這麼點水,都不夠兩個人喝的,哪有那麼嚴重啊?”悟明大師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還是早做準備為好,這叫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