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城設立英雄擂猛夜叉怒打震西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此地剛好是一片開闊地,擂台就坐落在這片空地中間。因為這個擂台搭在斜坡上,所以顯得非常高大,擂台的柱子,兩個人都抱不過來。上面新刷的紅漆,看着和戲台差不了多少。不同的就是比普通戲台子要寬了不少,尤其是腳下踩的板子,都是用一尺見方的方木一鋪成的,長有五丈,寬有四丈七八。轉圈圍着一尺半高的小欄杆,上面塗着各種顏。擂台的左右,掛着一副對聯,字跡蒼勁有力,上聯寫:拳打南山山崩地裂;下聯配:腳踢北海海倒江翻,橫批三個醒目的大字:英雄擂。
在擂台的前面三丈遠處攔着一條黃繩,這是擺台的界線,不準老百姓靠近,以免發生危險。裏面有人繫着帶子,戴着紅花,手拎鞭子在維持秩序。
擂台的左邊有一座看台,樣式和擂台差不多,只是比擂台稍微大了點,看台的一側搭有小梯子,可以供人上下出入。看台上擺着一溜桌子,上面鋪着白枱布,放着茶壺茶碗,現在台上空無一人。看熱鬧的老百姓來得差不多了,裏三層,外三層,都站好了位置。
過了一會兒,就見東邊塵土大起,人喊馬叫,來了有十幾匹戰馬。前面的十幾個人一個個揚眉吐氣,疊肚,手揮馬鞭驅趕堵路的觀眾,後面緊接着又上來一支馬隊,馬背上男女老少,佩刀的、懸劍的、背鞭的,足有一百多人。眨眼間,就到了看台前。
落座之後,最引人注目的是正中間端坐之人。高身材,穿着米長衫兒,挽着白袖頭,面似銀盆,留着燕尾鬍鬚,目若朗星,鶴立雞羣,那麼多人,一眼就看出這人與眾不同。
此人正是二次出山的袁崇煥。此時的袁崇煥已經沒有了剛剛復出的那份豪氣,上任幾個多月了,崇禎帝不止一次問過其復遼計劃,袁崇煥也有些沉不住氣了。在崇禎帝眼中,小小的奴酋,不過是一羣跳樑小醜,有那麼難剿嗎?自己解決魏忠賢**,也不過才兩個月嘛!怎麼這袁大人當面和自己説得天花亂墜,上任之後,什麼動靜都沒有了呢?
皇帝這一着急,袁崇煥心裏更急。十八歲的崇禎帝畢竟年輕,哪裏知道奴酋的厲害。如果真是一幫烏合之眾,也就不會有今天之勢了。如今,這羣韃子們兵力已逾十五萬,兵強馬壯,裝備良。自己若是據險而守,或有勝算的可能。當時腦袋一熱,許下的五年復遼的豪言,現在一看,確實有些孟lang了。思量再三,這才擺下這座英雄擂,一則振奮軍心,提升士氣;二則也想借機招攬一批高人異士,留為己用,壯大自身力量。
看台上眾人都坐定之後,從看台上站起一人,緩步下了東看台,又登上了擂台。
他繞着擂台轉了兩圈,然後衝左右一抱拳,扯着嗓子就喊:“父老鄉親們!凡是打一拳、踢一腳的老師和弟子們!各位朋友!今兒個咱們立下一座擂台,叫英雄擂。為什麼要立擂呢?有的人知道內情,也有不知道的,不管怎麼説,我還要向諸位代一下。蒙聖上之恩,袁大人奉旨剿匪,定於五年內收復遼東,殺光韃子!我們今天在這兒立擂,通過這個擂台選英雄,擇良將,天下的老百姓都可以登台獻藝,連勝三場,賞銀十兩,連勝十場,入大人帳下所用!我再聲明一點,這座擂台可是官准立案的,經過本地文武衙門的照準。有道是拳腳無眼,您真要是啥也不會,可別貪財上台,萬一不留神,傷了個胳膊,斷了個腿的,概不負責!”這個人嗓門也大,也能白話,説了一通後,下面的老百姓“譁”地一下鼓了一陣掌。有道是看熱鬧的不怕事兒大,管你是招兵買馬還是比武獻藝,不花錢有熱鬧看就好。當然,人羣中也不乏有些能比劃兩下子的,一聽有銀子可拿,一個個擰眉瞪眼,在旁邊摩拳擦掌,脖子都梗梗着,瞅那意思,都是奔那十兩銀子使勁了!
台上那人清了清嗓子,見下面的熱情被調動起來了,也很高興:“諸位,下面就要開擂比武!無論是誰,都可以登台比武。不過我也得講清楚,擂台就是戰場,萬一有個傷着的或死了的,那怨他活該倒黴!如果誰想訛擂台,那咱也不允許!請諸位在上台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別找不痛快。現在就開擂了!有道是頭三出沒好戲,在下姓劉名龍,我的老師是逍遙劍客萬道良,我本人學藝不,武功平平,蒙江湖上朋友抬愛,也有個小小的綽號,叫‘震西天’。開擂之前我先給墊墊場,望大家多多包涵!”説完,劉龍把上身的衣服閃掉,緊帶子,蹬靴子,往下一塌,就練了一趟三十六路螳螂拳。
魏寶山武藝稀鬆平常,但是會看,盯着劉龍的一招一式,心中也暗豎大指:這小子伸手發招、抬腿都有獨到之處,確實有些能耐。
劉龍剛一收招,掌聲四起,贊聲不絕。他一高興,衝眾人抱拳道:“各位,獻醜了!我練得不好,請各位包涵!既然大家如此捧場,我再練趟兵刃!”説着話,伸手起一杆長槍,平平氣,定定神,往下一撤身,口中道喊了聲“走”字,就把這杆大槍舞開了。
一開始,一招一式,看得清清楚楚,到了後來,越練越快。一杆長槍如出水蛟龍,人隨槍走,槍隨人轉,整個台上一片白光,本分不清哪裏是人,哪裏是槍,引得台下掌聲不絕。
劉龍把八八六十四路壓命槍練完了,把槍往台上一戳,氣不長出,面不更。
他這邊剛練完,就從台底下蹦上去一個老頭,老頭鬚髮皆白,瞅着一大把年紀了,還沒等底下人看明白是怎麼回事,就聽“啪”的一聲,被劉龍一腳給踢了下來。底下人鬨堂大笑,心説,這老糟頭子,走一步掉一塊了,找個沒蒼蠅的地方待著得了唄,何苦啊,跑到擂台上拔橫兒?這可好,這一腳估計連年都過不去了。
聽着底下如雷的掌聲,劉龍這小子也有點飄了,大嘴一撇:“各位,我這兩下子説實話不怎麼着,不過您上來前也自己衡量衡量,別上來找挨踹來了。台下有沒有兄弟有閒着的,上來和我比劃比劃,寧遠城這麼大,找個懂武藝的人不難吧?話説回來,就我這點兒能耐,幹別的不行,殺韃子可不含糊,別看那些韃子人高馬大,那是沒碰上我,真要是碰上我,我這一槍一個,管殺不管埋!”話説到這份上就有點兒雞糞味了,你説你練就練唄,説這些閒話幹什麼呢?
果然,話音未落,一道白影從台下疾而出,空中一個跟頭,剛好蹬在看台的護欄上。腳尖一點護欄,借力騰空而起,空中翻了個跟頭,然後穩穩地落在了看台之上。
台底下的大夥全給驚呆了,亂成一團,都在嚷嚷:“這是誰呀?飛人啊?這人估計有兩下子,有熱鬧看了。”再説上台之人,站在擂台中央,氣不長出,面不改。
震西天劉龍一看,這小夥長得可不錯,像個銀娃娃似的,水靈靈的,看年紀也就是二十歲出頭。點了點頭,身子往後撤了一步,用手點指道:“唉,小夥子,你要幹什麼?”來人樂了:“你這個人可真怪,上來還能幹什麼,當然是打擂了!”
“哦!既然打擂,報上姓名!”
“我看不必了,你要是能打得贏我,我報不報名也沒必要,你要是打不贏我,知道我名也沒啥用!”
“喲!好一個牙尖嘴利的小子,好好好,那就來吧!”這個人剛一登台,可嚇壞了魏寶山和馬伯通,你道這人是誰?正是夜叉!
原來夜叉和杜拉爾。果果進入城後,見大街上空無一人,到處又都是巡邏的士兵,他們兩人又生眼,不敢停留。後來聽説城東要開擂了,估計魏寶山他們也能找到這兒來,就先一步到了擂台前。剛才劉龍這小子一口一個韃子,罵了半天,可把夜叉給氣壞了。年輕人火氣壯,也沒和杜拉爾。果果商量,眼一拔,這就飛身上台了。
再説台上,劉龍這小子眼一擰,身子往前一縱,左手晃了一下夜叉的面門,右手使了一招推窗望月,朝着夜叉的花蓋就是一掌。
夜叉閃身讓步,伸手就扣劉龍的手腕子。劉龍把手往回一撤,又使了一招鳳凰單展翅,奔着夜叉的耳又是一掌。夜叉一看來勢甚猛,不敢怠慢,趕緊使了個縮頸藏頭,往下一哈,劉龍一掌走空,倆人招過式就戰在了一處。
別看夜叉年紀輕輕,但是久經沙場,受過高人的指點,馬上步下,功夫了得,在大金國,也是數一數二。和劉龍鬥了也就是二十個回合,劉龍就有點兒敵不住了,額頭鬢角也都見了汗了。
夜叉看着差不多了,心説:讓你臭白話,就你這兩下子,還吹什麼牛啊!乾脆我給你來一下子吧!想到這兒,加緊攻擊速度,一掌快似一掌,把劉龍忙活得手忙腳亂,身形滴溜亂轉。
夜叉瞅準機會,抬右腳,對着劉龍的眼就踢了下去,就聽“啪”的一聲,再看劉龍,一腳就被夜叉給蹬下了擂台,仰面朝天地摔倒在了地上。
§§第十三章連勝十局夜叉奪魁將計就計袁府當差上回書説到猛夜叉怒打震西天,一腳把劉龍蹬下了擺台。
其實夜叉本不想登台,怪就怪劉龍這小子口無遮攔,説話實在是難聽,這才一怒之下登上了擂台。等到把劉龍一腳蹬下後,夜叉轉身剛要下台,突然就聽台下一陣大亂,一道黑影從擂台底下一個旱地拔葱就跳上了擂台,伸手攔住了夜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