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道鬼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如來釋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是道教之宗。鷲嶺、祗園,皆屬佛國;梨、火棗,盡是仙丹。沙門稱釋,始於晉道安;中國有佛,始於漢明帝。
籛鏗即是彭祖,八百高年;許遜原宰旌陽,一家超舉。波羅猶雲彼岸,紫府即是仙宮。曰上方、曰梵剎,總是佛場;曰真宇、曰蕊珠,皆稱仙境。伊蒲饌可以齋僧,青飯亦堪供佛。香積廚,僧家所備;仙麟脯,仙子所餐。佛圖澄顯神通,咒蓮生缽;葛仙翁作戲術,吐飯成蜂。
達摩一葦渡江,欒巴噀酒滅火。吳猛畫江成路,麻姑擲米成珠。飛錫掛錫,謂僧人之行止;導引胎息,謂道士之修持。和尚拜禮曰和南,道士拜禮曰稽首。曰圓寂、曰荼毗,皆言和尚之死;曰羽化、曰尸解,悉言道士之亡。
女道曰巫,男道曰覡,自古攸分;男僧曰僧,女僧曰尼,從來有別。羽客黃冠,皆稱道士;上人比丘,並美僧人。檀越、檀那,僧家稱施主;燒丹、鍊汞,道士學神仙。和尚自謙,謂之空桑子;道士誦經,謂之步虛聲。
菩者普也,薩者濟也,尊稱神祗,故有菩薩之譽;水行龍力大,陸行象力大,負荷佛法,故有龍象之稱。儒家謂之世,釋家謂之劫,道家謂之塵,俱謂俗緣之未;儒家曰一,釋家曰三昧,道家曰貞一,總言奧義之無窮。達摩死後,手攜只履西歸;王喬朝君,舄化雙鳧下降。
辟穀絕粒,神仙能服氣煉形;不滅不生,釋氏惟明心見。梁高僧談經入妙,可使岩石點頭,天花墜地;張虛靖煉丹既成,能令龍虎並伏,雞犬俱升。藏世界於一粟,佛法何其大;貯乾坤於一壺,道法何其玄。妄誕之言,載鬼一車;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無鬼論》作於晉之阮瞻,《搜神記》撰於晉之幹寶。顏子淵、卜子商,死為地下修文郎;韓擒虎、寇萊公,死為陰司閻羅王。至若土谷之神曰社稷,乾旱之鬼曰旱魃。魑魅魍魎,山川之祟;神荼鬱壘,啖鬼之神。仕途偃蹇,鬼神為之揶揄;心地光明,吉神自為之呵護。
譯文及註釋譯文如來佛就是釋迦牟尼,本是佛教的始祖;諡號為“聃”的李耳就是老子,後來被尊為道教的始祖。
“靈鷲山”和“祗園”都是佛祖説法的地方,屬於佛國;“梨”、“火棗”全都是道家服用的仙丹。
和尚和僧侶開始以“釋”為姓,源於東晉僧人道安;中國有佛教開始於東漢明帝。
傳説中的籛鏗就是封於彭城的彭祖,壽高達八百歲;東晉許遜本來是旌陽縣令,傳説一家四十二口拔宅飛天,雞犬相隨。
梵語“波羅”就是漢語的“到彼岸”;“紫府”就是道家所説的仙人居住的地方。
説“上方”、説“梵剎”都是佛教活動的場所;説“真宇”、説“蕊珠”都是譽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在家修行的男佛教徒的食物可以施捨給僧人;用南燭葉煎汁浸米做成的飯,也可以供養神佛。
香積廚是僧家所必備的齋廚,仙麟脯是神仙所吃的食。天竺僧人佛圖澄顯神通,焚香唸咒語使缽中生出蓮花;三國道士葛仙翁作法術,張口吐飯能變成蜂。
天竺僧人達摩可以腳踩一蘆葦渡江,後漢人欒巴則能用嘴噴酒滅掉遠在成都的火災。
晉代道士吳猛可以用羽扇劃開江水變成路;神話中的麻姑則能把米扔在地上變成珍珠。
“飛錫”、“掛錫”是説僧人的出遊和停留;“導引”、“胎息”是説道士的修身養的方法。
和尚雙手合十行禮叫做“和南”;道士舉一手向人行禮叫做“稽首”説“圓寂”、説“荼毗”都是指和尚的死;説“羽化”、説“尸解”都是指道士的死。
女道士叫做“巫”男道士叫做“覡”從古時候就這樣劃分;男僧人稱作“僧”女僧人稱作“尼”也是從來就有這樣的區別。
“羽客”、“黃冠”都是道士的譽稱;“上人”、“比丘”是對和尚的讚美。
“檀越”、“檀那”是佛家稱呼施主;外鍊金丹,內修氣的道士,想做長生不老的神仙。
和尚謙稱自己,説自己無父無母,像有莘氏女採藥,在空桑中撿到的嬰兒,所以稱為“空桑子”;道士唸經,仿效神仙的聲音,所以稱之為“步虛聲”
“菩”就是普遍的意思,“薩”則是救助的意思,因此天地神靈有菩薩的美譽;在水中行走,龍的力量最大,在陸地上行走,象的力氣最大,因此通佛法的高僧有“龍象”的稱號。
儒家稱的“世”佛家稱之為“劫”道家稱之為“塵”這都是説還沒有擺世俗的人事牽連;儒家説“一”佛家説“三昧”道家説“貞一”這都是説深奧的道理無窮無盡。
達摩死後,有人看見他手提一隻鞋從東方歸向西天;後漢王喬朝見皇帝,不用車馬,站在由鞋變成的兩隻野鴨身上從天空中降落。
“辟穀絕粒”神仙不吃五穀,能夠用吐納之法修煉身體;“不滅不生”釋迦牟尼能內心悟道,超生死的境界。
梁朝的高僧道生法師講經,絕妙處能夠使頑石點頭,雲光法師説法能夠使上天動,天上的寶花紛紛降落;張虛靖煉丹成仙后,能夠降龍伏虎,平素養的雞犬都跟着他昇天了。
能把整個世界藏在一粒米中,佛家的法力是何等的強大;把整個乾坤貯藏在一把壺裏,道家的法術又是多麼的玄妙。
無稽之談就好像説裝了一車鬼魂;富貴人家,鬼都要偷窺他的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