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四十六章進退兩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歷五百八十年(年)一月一,帝國國防部正式經過十年的醖釀,一年半的組建,帝國國防部終於誕生,並且正式從海軍與陸軍手裏接管了軍隊的行政大權。

,帝國海軍陸戰隊正式獨立成為第三軍種。

一月三,帝國三軍聯合總參謀部正式宣告成立。

到此,帝國的軍事改革走完了最關鍵,也是最艱難的一步。

在新的軍事體制中,直接隸屬於內閣政府,並且由文職官員領導的國防部將掌握軍隊的行政、預算、人事任免、重要職務調動等等重大權利,而新組建的三軍聯合總參謀部則只負責軍隊的訓練、戰爭準備與戰時指揮工作。

通過這道體制,帝**人再也無法穿着軍裝進入內閣了。

也就是説,軍人徹底的失去了政治權利,軍隊演變成了純粹的戰爭機器,軍人則成為了政治家手中的工具。

可以説,這是現代民主制度的進步,也是現代民主制度的完善。

通過這一改革,數百年來困擾帝國政壇的軍人政治問題得到了治,軍人不再是政府的威脅,而是政府的工具。

到此。蕭鼎昆終於完成了從張居正首輔以來。數百年來歷任首輔做夢都想完成地改革。

當然。改革工作還得繼續進行下去。

一月四。蕭鼎昆正式批准了肖萬青地辭去陸軍總司令職務地申請。並且委任陸軍總參謀長暫時履行陸軍總司令地職務。

。陳錦寬也辭去了海軍總司令地職務。由衞延年代替他履行相關職責。

在二大元帥相繼退役之後。方國儒大將也在一月中旬宣佈退役。並且推舉餘輝宏出任陸戰隊總參謀長。

當時。三軍最高統帥都是總參謀長。

按照新的軍事體制,國防部將設國防大臣一人,國防副臣五人。國防大臣負責國防部的所有工作,直接負責國防部地行政工作,是國防部的最高領導。而五位副臣中,三人分管海軍、陸軍與陸戰隊的人事工作,一人負責軍費預算與裝備採購,另外一人負責職務調動與軍功評定。

也是説,帝國三軍再也不需要總司令了,因為國防部的相關職務已經履行了總司令所承擔的職責。

三軍總參謀長都將進入聯合總參謀部,並且輪坐莊。

只是,當時具體的制度還在修訂之中,所以具體的實施辦法還沒有完全確定下來,三軍聯合總參謀部也只是一個掛牌衙門,具體的軍事指揮權還是分別由三個軍種的總參謀部負責。

在發給白佑彬的電報中,衞延年就提到了這些事情。

想到陳錦寬元帥黯然離去,白佑彬心裏確實不是個滋味。一直以來,陳錦寬是他在海軍中最大地靠山,也在他的恩師,更是他的伯樂。沒有陳錦寬,就絕對不可能有今天的白佑彬。

讓白佑彬稍的是,主持海軍工作的還是衞延年。

另外,在這次的職務調動中,衞延年也給白佑彬安排了一個炙手可熱的位置:海軍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

顯然,這是一個臨時職務。

相對而言,這個位置在海軍中算不了什麼,甚至連嚴國榮的後勤裝備處處長都比不上。但是這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地位置,因為隨着軍事改革推進,海軍的體制肯定要發生很大的變化,同時還要牽扯到大量的人事任免,誰坐上了這個位置,誰就有可能成為未來帝國海軍的領導者。

明眼人都知道,衞延年讓白佑彬去擔任這個主任,就是要白佑彬利用這個機會,儘量提拔他麾下的軍官,並且將這些人安到重要的位置上,而那些與白佑彬沒有多大關係,或者對白佑彬構成了威脅的人,則很有可能排除在未來海軍的核心圈之外。

只是,在白佑彬看來,問題肯定沒有那麼簡單。

衞延年這麼做,肯定是想幫他,可白佑彬卻有種如坐針氈的覺。

從陳錦寬主動退役來看,這是海軍元帥以退為進地策略,其本目的就是要在這輪軍事改革中儘量保護海軍的核心人員,保住海軍地本利益。

蕭鼎昆推行軍事改革的本目地是削弱軍人手裏的權力,打破軍隊內部地“世襲制度”從而瓦解軍隊內的既得利益集團,將軍隊徹底掌握在政府地手中。顯然,陳錦寬的目的與蕭鼎昆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