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艦隊改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戰隊佔領太子港的那天,陳錦寬啓程離開了德黑蘭。
五後,也就是八月十二
,陳錦寬到達了獅城,並且接到了衞延年發來的密電。八月十六
,陳錦寬回到了舟山,並且立即找到了衞延年。
“元帥,一路上還好吧?”
“老了,坐幾天船就痠背痛,要是傳出去,還不被人笑話?”陳錦寬呵呵一笑,讓衞延年坐了下來“你發來的電報我已經收到了,德國與意大利那邊的問題基本上已經解決了,你不用為此
心。”衞延年點了點頭,有點
言又止的樣子。
“其實,我們都是心照不宣。”陳錦寬收住了笑容,説道“按照首輔的話來説,這是給德意一個教訓,讓他們知道誰才是老大。不然的話,他們恐怕遲早都得上房掀瓦,搞得天下不寧。當然,你們做得很不錯,沒有給德意留下任何把柄。對了,白佑彬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聽説,他一直在抱怨呢。”
“抱怨?”衞延年微微着了下眉頭。
“你讓他當了‘後勤大總管’,他能不抱怨嗎?”稍微遲疑了一下,衞延年就笑着搖了搖頭。
“其實,他就缺乏這方面的經驗,你這麼安排也沒有問題。”陳錦寬也笑了起來。
“好了,這些事都沒有什麼好心的,在我看來,白佑彬也這一是發發牢騒,他不是那種不知好壞的人。你在電報中提到了海軍艦隊改制的問題,具體説説,到底怎麼改?”衞延年立即拿出了帶來地一份文件。
“這是我才好地。主要就是針對下一階段戰略作戰行動。對海軍現有地作戰艦隊。以及破
艦隊地編制做出調整。以適應新地戰術。以及新地戰略需要。”陳錦寬微微點了點頭。翻開了文件。
雖然這只是一份海軍內部地文件。但是衞延年仍然寫得很工整。且明細清楚。條理分明。
按照衞延年地意思。今後海軍將逐漸轉移到近海活動。
如此一來。作戰艦隊首先要面對地不是美軍地作戰艦隊。而是集中在近海活動地小型艦艇集羣。按照雷霄霆提供地情報。從七十五年(年)起。美國就擴大了小型艦艇地建造規模。並且通過批量採購地方式加快了小型艦艇地建造速度。比如。排水量僅有五百噸。配備了一座魚雷發器。二門五英寸節。僅能在近海活動地小型驅逐艦地建造週期僅為一個月。僅在七十六年(年)一年就建造了八百多艘。另外。七十六年(年)建造地魚雷快艇更是多達一千五百餘艘。
這些集中在近海活動地小型艦艇以集羣地方式行動時。對任何一支艦隊都能夠構成致命地威脅。
如此一來,作戰艦隊在近海海域地編制與戰術都得調整。
按照以往的經驗,對付小型艦艇的理想戰角火力兇猛,且機動靈活的驅逐艦與巡洋艦,戰列艦反而難以發揮其戰鬥力。因此,在新的編制中,巡洋艦與驅逐艦的規模都將得到擴大,並且編入了大型巡洋艦,以增強遠程遮斷火力的強度。
除了對付小型艦艇集羣之外,作戰艦隊肯定要擔負起炮擊美國港口與沿海城鎮地任務。
雖然這個任務也可以給火力支援艦隊,但是在敵小型艦艇集羣的威脅下,機動
不強,防禦能力更糟糕的火力支援戰艦的生存問題將非常突出。因此,適合承擔這個任務的仍然是作戰艦隊。
如此一來,就需要在作戰艦隊裏編入更多地大型戰艦,特別是戰列艦。
最後,隨着協約國集團瓦解,美國成為了最後的敵人,海上封鎖與破作戰地意義已經不太明顯。因此,破
艦隊的作戰強度將急劇下降,最多隻需要動用部分大型巡洋艦(主要是配備了二百四十毫米節地大型巡洋艦)就足以完成對美國沿海地區的封鎖。在此情況下,完全可以
調部分大型巡洋艦(配備了三百毫米節地大型巡洋艦)編入作戰艦隊,以提高作戰艦隊的遠程打擊火力。
按照這三點,衞延年提出了新的編制體系。
由八艘戰列艦,十艘大型巡洋艦,十二艘通用巡洋艦,十六艘驅逐艦組成的艦隊,足以打退任何規模的小型艦艇集羣,並且用一到二輪炮擊摧毀美國的任何一個港口,或者是一箇中等規模的城市。如果得到了加強,比如增加四艘巡洋艦與八艘驅逐艦,則能夠進一步深入到美國東北部沿海地區。另外,如果能夠提供後勤保障與支持,這樣一支艦隊可以在三到五天之內將一座沿海地區的大城市變成廢墟!
“這個想法很不錯,理論依據也很充分。”陳錦寬合上了文件“那麼,具體的問題是什麼?”
“這…”稍微遲疑了一下,衞延年説道“恐怕主要就是前線指揮官的問題了。”陳錦寬微微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衞延年的意思。
按照新的編制,前線艦隊指揮官的數量將削減三分之二,那麼多出來的指揮官怎麼安排呢?還有,新的指揮官怎麼確定?再擴大一點,到底應該由北大西洋戰區來組建這樣的艦隊,還是由南大西洋戰區來組建這樣的艦隊呢?
簡單的説,主要就是人事利益問題。
“看來,這事我得親自出面解決。”沉思了一陣,陳錦寬了
額頭。
“你幫我準備一下吧。過幾天首輔就要回來了,我去京城述職之後,就到前線去一趟,親自找白佑彬他們談一談。”
“元帥,你去前線!?”衞延年立即站了起來。
“對,難道讓你去?”陳錦寬笑着搖了搖頭“別這麼大驚小敝的,我還沒有老到無法上前線的程度。其實,你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現在戰爭就快要結束了,如果我們不能儘快解決好海軍內部的矛盾,今後就有得麻煩了。”
“可是…”
“這事就這麼決定了,你幫我安排吧。等我從京城回來之後,立即出發。”見到陳錦寬態度堅決,衞延年也不好再説什麼。
而此時,白佑彬正在太子港籌備他的前線戰區司令部。
在岸上設立司令部,這只是個形式。大部分時候,白佑彬都呆在旗艦上,而且旗艦上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戰區司令部的成員,並且處理戰區司令部的事務。再説了,上岸之後就只能享受到陸戰隊的生活待遇,而在戰艦上則可以享受到海軍的待遇。如果不是必須在岸上設立前線戰區司令部,白佑彬還真不想忙這檔子空事。
當時,還有一件很棘手的事情等着白佑彬去處理。
佔領了太子港之後,陸戰第八軍開始掃蕩附近的殘餘美軍,並且在太子港市區外圍設置隔離帶。
這是陸戰隊對付島嶼上殘餘美軍的新方法。
在太平洋戰場上,陸戰隊在佔領了某座島嶼,或者某座島嶼上的某個重要港口之後,往往要花很大的力氣來對付殘留在島嶼上的敵人。顯然,這嚴重製約了陸戰隊的作戰行動,也大量消耗了作戰物資,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傷亡。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陸戰隊的官兵想出了很多辦法。
最後,設置隔離帶成為了最實用,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所謂的隔離帶,就是用地雷,鐵絲網以及機關槍組織起來的防線。雖然這樣的防線在正規部隊面前幾乎沒有多少意義,但是在面對散兵遊勇的時候卻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新喀里多尼亞,陸戰隊在攻佔了努美阿之後,就設置了隔離帶,為對付島上的美軍殘餘部隊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當時,在下一輪進攻的問題上,白佑彬與陸少豐發生了很大的分歧。
陸少豐堅持認為應該攻打聖地亞哥,或者佔領新普羅維斯登島,為進軍美國本土做準備。陸少豐甚至提出了在佔領新普羅維斯登島之後,在佛羅里達半島上發動登陸作戰行動的設想。
相反,白佑彬卻認為完全沒有必要再攻佔前進基地。
按照白佑彬的看法,在巴拿馬運河通航之前,不管是海軍,還是陸戰隊,在加勒比海地區的作戰行動遇到的最大挑戰不是頑強抵抗的美軍,而是難以為繼的後勤保障。當時,主要是蘇伊士運河的通航能力有限,每天能夠通過的船隻數量太少了,而且很多大型運輸船本不能通過蘇伊士運河,只能繞道好望角。因此,帝國必須開闢第二條戰略航線,才能向加勒比海地區運送足夠多的作戰物資。
在缺乏後勤保障的時候,陸戰隊應該以積蓄力量為主。
相對而言,艦隊對物資的需求,特別是對來自帝國本土的作戰物資的需求要比陸戰隊低得多。比如,當時艦隊所需要的燃油基本上都是土耳其提供的,油輪一般是從土耳其在地中海的港口出發,不需要經過蘇伊士運河。另外,艦隊所需要的淡水與生活物資也可以就近獲取(比如英國)。只有彈葯,戰艦的零備件,以及部分葯品需要從帝國本土運過來。
在此情況下,白佑彬堅持認為應該放棄地面進攻,加強艦隊的活動強度。
出人意料的,鄭恩博站在了白佑彬這邊,堅決支持加強艦隊的活動強度,擴大艦隊的活動範圍,並且在第二條戰略航線打通之前,暫時停止地面進攻。
當然,要説服陸少豐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