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章瘋狂擴充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接下來的三天中,白佑彬除了花更多的時間在家陪老婆孩子之外,把幾乎所有的工作時間都花在了了解此時的戰略局勢上。

按照帝國海軍的規矩,在白佑彬晉升為將領,且在舟山海軍司令部定居之後,除了配備一名副官之外,還可以配備一到二名勤務兵。當時,衞延年就給他家裏派了一名勤務兵。另外,因為孩子還小,所以夏紫瑤的父母也搬了過來,同女兒女婿一同居住,平時主要負責照顧外孫。

這些,都讓白佑彬沒有了後顧之憂。

當然,其他的麻煩事照樣一件不少。

按照衞延年的説法,帝國海軍從七十五年(43年)開始,就全面加強了大型巡洋艦的建造工作“海外領地”級就在當年年初開始服役“海軍上將”級則在年底開始付,而“蛇”級與“鷹隼”級則在當年陸續開工建造。

可以説,七十五年(43年)是帝國海軍建造大型巡洋艦總爆發的一年。

如果説“海外領地”級是在“海龍”級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簡化了指揮設備,以降低造價,適合大批量建造,那麼“海軍上將”級就是帝國海軍重新設計的一種配備了七十五年型三百毫米節的“超級大型巡洋艦。”不説別的“海軍上將”級的造價超過了“海龍”級。

如果不是三百毫米節批量生產,且大批電子設備擴大產量,價格有所降低。恐怕“海軍上將”級的採購價格將超過“省”級戰列艦。

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

昂貴的價格鑄造了其優秀地品質。作為一種完全按照艦隊旗艦的標準進行建造。配備了強大火力地大型巡洋艦“海軍上將”級的戰鬥力比接受了改進之後地“海龍”級提高了至少百分之五十。

雖然從單純地能數據上很難看出“海軍上將”級地強大之處。比如主炮仍然是九門。副炮仍然是十六門。航速也只有三十五節。續航力也只有二萬多海里。但是“海軍上將”級真正強大之處。就在其無與倫比地聯合作戰能力。作為艦隊旗艦。

“海軍上將”級可以同時指揮至少四艘大型巡洋艦執行作戰任務。並且能夠與其他破艦隊進行協同作戰。

也就是説。

“海軍上將”級完全是按照艦隊協同作戰地標準進行建造地。

而到此時。破艦隊協同作戰。已經成為了最為常用地破作戰戰術。另外。隨着海軍擴大破艦隊地規模。今後每支破艦隊都編有二艘“海軍上將”級。二艘“海龍”級或者“海外領地”級。六艘“鯊魚”級或者“蛇”級。或者“鷹隼”級。十艘大型巡洋艦在執行作戰任務時。可以分成二支。甚至三支艦隊。如果能夠有其他破艦隊配合。就可以一次集中二十艘以上地大型巡洋艦。

即便從單艦地戰鬥力來看。因為配備了七十五年型三百毫米節。配套地火控設備。以及專門針對七十五年型節研製地三百毫米複合穿甲彈。

“海軍上將”級地火力都超過了所有任何一艘老式戰列艦。即便面對協約國集團地快速戰列艦。只要戰術採取得當。

“海軍上將”級都有一定地威脅。

與“海龍”級。以及“海外領地”級相比。

“海軍上將”級除了提高了指揮能力之外。其高航速下地航行穩定是其最大地特點。

這一能直接決定了“海軍上將”級在遠距離戰時地戰鬥力。

可以説,高航速下地航行穩定已經成為了限制戰艦戰鬥力的關鍵問題。在該問題得不到解決之前,任何戰艦都難以在航速超過二十四節地情況下保證節的命中率。因此,帝國海軍在設計快速戰列艦的時候,將航行速度定在了三十節,不再要求具有更高的航速。如果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就能夠繼續提高戰艦的航行速度,從而在與敵艦手的時候,擁有更明顯的優勢。

顯然“海軍上將”級是帝國海軍的一次吃,其成果最終都會用到帝國海軍的新式快速戰列艦上。

如果説“海軍上將”級大型巡洋角破艦隊的核心力量,那麼“蛇”級與“鷹隼”級在破艦隊中扮演的角就與“鯊魚”級相似,屬於破艦隊中“高低搭配”中的低檔次大型巡洋艦。

這二種大型巡洋艦都採用了二百四十毫米節,且標準排水量都控制在了二萬五千噸以下,比“海軍上將”級足足輕了一萬噸。加上不需要配備艦隊指揮系統“蛇”級與“鷹隼”級的採購價格比“海軍上將”級低了很多。

可以説,帝國海軍也是不得已才大批量建造了“蛇”級與“鷹隼”級。

主要就是“海軍上將”級過於昂貴,即便帝國海軍財大氣,並且在與造船廠的談判中獲得了勝利,在大批量採購的基礎之上,使其採購價格比“海龍”級還降低了百分之五,但是在採購了三十二艘之後,帝國海軍的資金承受能力也到了極限。

另外,在破戰中“海軍上將”級的作戰效能不見得比“蛇”級與“鷹隼”級高多少。

不管是對付運輸船隻,還是對付小型護航戰艦“蛇”級與“鷹隼”級都能出的完成任務。而隨着協約國集團的老式戰列艦在戰爭中大批量消耗,破艦隊很難在戰場上遭遇啃不動的硬骨頭,配備三百毫米節的大型巡洋艦就難以發揮作用。當然,一支破艦隊有二到四艘配備了三百毫米節的大型巡洋艦就足以對付護航艦隊裏的老式戰列艦了,而其他的大型巡洋艦都不需要如此強大的火力。

從維持費用來看,排水量較小的大型巡洋艦也更加便宜。

當然,便宜不等於能差。

“蛇”級與“鷹隼”級都是全新設計的大型巡洋艦,放棄了“鯊魚”級採用的不太成聯推進系統,重新採用了成的齒輪減速蒸汽輪機。另外,這二級大型巡洋艦與“海軍上將”級一樣,大量取了“功臣”級與“島”級通用巡洋艦的設計理念,增強了其自我維持的能力,從而提高了其持續作戰能力。

按照衞延年的説法,帝國海軍用推遲“省”級乙型戰列艦的建造進度為代價,使這三種大型巡洋艦的服役時間提前到了七十六年(44年)上半年。

隨着這三種大型巡洋艦陸續加入海軍的戰鬥序列,帝國海軍完全有能力在六月份之前組建十支各有五到八艘大型巡洋艦的破艦隊,並且在下半年的時候將枚支破艦隊的規模擴大到十艘。如果仍然採用五到八艘的配製,則可以將破艦隊的數量增加到十六支。到時候,即便在北大西洋上需要投入至少四支破艦隊,帝國海軍也能在太平洋戰場上投入十二支破艦隊,其中四支在北太平洋與東北太平洋上執行作戰任務,另外八支則將全部部署到南太平洋。

用八支破艦隊去對付前往澳洲的海運航線,簡直是綽綽有餘。

即便白佑彬不太瞭解破作戰,他也能夠大概算出一個結果。以往,帝國海軍在西南太平洋與南太平洋上的破艦隊只有二到四支,在輪換執行作戰任務的情況下,一次最多隻能投入三支破艦隊。在此情況下,都能使美軍向澳洲運送的物資損失三分之二以上。如果將破艦隊的規模擴大一倍,恐怕美軍連一顆子彈都無法運到澳洲。

包讓白佑彬驚訝的是,帝國海軍正在考慮讓快速戰列艦執行破作戰任務。

這還僅僅只是一個戰術構想,衞延年與陳錦寬都沒有批准。按照該構想,到年底的時候,隨着“省”級乙型戰列艦全面服役“海軍元帥”級也進入了舾裝階段,帝國海軍在繼續保持戰略優勢的情況下,能夠從正面戰場上調四到六艘快速戰列艦。只需要對這些快速戰列艦進行簡單的改進,就能使其續航力提高到二萬海里以上(主要就是將防魚雷隔艙改成油艙,該方法在“省會”級輕巡洋艦上就採用過),從而具備執行破作戰的能力。

顯然,這一想法很瘋狂,卻也很現實。

與快速戰列艦率領的破艦隊遭遇,那將是任何一支護航艦隊的噩夢。在美國的大型巡洋艦的火力無法得到實質的提高,比如像帝國海軍一樣,為其配備大口徑複合穿甲彈,那麼任何一種大型巡洋艦在快速戰列艦的面前都將毫無還手之力。老式戰列艦也絕不是快速戰列艦的對手,海戰中,一艘快速戰列艦可以輕而易舉的幹掉二艘老式戰列艦!

當然,從本上講,白佑彬並不贊成這麼做。

即便到了明年,帝國海軍仍然需要大量的快速戰列艦,不然在“省”級乙型戰列艦還在建造的時候,帝國海軍就不會忙着建造更強大的,戰鬥力遠遠超過了任何一種快速戰列艦的“海軍元帥”級了。

至於要不要這麼做,這就不是白佑彬能夠決定的事情從他了解到的情況來看,不管衞延年最終是否採納這一建議,帝國海軍已下定決心,要在年底之前打垮對手,為獲得太平洋戰爭的勝利打下最後一塊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