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滴血珍珠第二十三章慘烈代價加更第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與快速戰鬥支援艦會合之後,白佑彬才把指揮權給了于右任,並且在回司令官住艙睡大覺之前吩咐于右任,無論如何也要在規定的六個小時之內完成彈葯補給工作,並且趕在下午四點之前返回戰場。

此時,艦隊裏的其他官兵,特別是那些在夜間戰鬥中擔任損管隊員的官兵卻不能休息。

烈的炮戰整整持續到凌晨五點,這一點幾乎是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

第32-1主力編隊的三艘重巡洋艦成功“誘”出美軍的重型岸防炮之後,接下來的“工作”就給了第31-1主力編隊的二艘戰列艦。

説白了,重巡洋艦本不是那些重型岸防炮的對手。

當時,美軍部署在霍尼亞拉港的重型岸防炮主要有兩種口徑,一種是十二英寸的節,另外一種是十四英寸的節。其中,十二英寸節基本上都是從無畏艦上拆下來的,而且美國海軍還專門為其訂購了一批炮管。十四英寸節一部分是退役戰列艦上的,另外一部分則是專門製造的。

很明顯,美國海軍岸防部隊與帝國海軍的岸防部隊差不多。

用節做岸防炮的好處很多,比如可以節省專門研製岸防炮的經費,畢竟岸防炮的用途非常特殊,不能像陸軍與陸戰隊的火炮那樣大規模製造。另外,還能擁有不比節差多少的威力,而主要的差別就是岸防炮的炮管多數比較老舊,其炮擊度比節低得多。最後。也是最重要地,當時世界各主要海軍強國都有大量的庫存彈葯,銷燬這些彈葯不但費資源,還需要大筆投入,因此將其提供給岸防部隊,可以達到節約與“廢物利用”的效果。

當然,這樣的岸防炮有一個非常巨大的病,那就是太笨重了。

即便沒有炮塔裝甲,少了戰艦上覆雜的揚彈機構。一門重型岸防炮都重達數十噸,甚至近百噸。這樣的火炮不但部署麻煩,移動起來更加麻煩。因此,大部分重型岸防炮都是永久部署。即在其退役之前,一直部署在某處永備工事裏面。如果條件好一些,還可以在永備工事裏設置供其小範圍轉移的軌道。

如此一來,部署重型岸防炮的永備工事肯定是岸防陣地中最為堅固地防禦工事。

按照帝國海軍地標準。部署三百毫米岸防炮地永備工事地正面與頂部鋼筋混凝土地厚度至少要達到四米。而且必須採用高標號地水泥。鋼筋直徑不底於八毫米。另外。部署三百五十毫米岸防炮地永備工事地厚度至少要達到五點五米。鋼筋直徑不底於十二毫米。

顯然。海軍將岸防炮地永備工事當作了戰列艦地炮塔!

美國海軍訂下地標準也差不到哪裏去。反正這些用來對付戰列艦地岸防炮必須要承受住一定距離之內地戰列艦主炮穿甲彈地打擊。不然其存在就沒有多大地意義了。

萬幸地是。當時不管是帝國還是美國。都沒有將最新式地節當作岸防炮使用。

另外。大部分重型岸防炮地永備工事都是在戰爭爆發前十年建造地。其防禦標準只能用來對付老式戰列艦。面對新式戰列艦上地四百毫米穿甲彈。特別是新式穿甲彈並沒有多大地意義。

不管白佑彬是否希望美軍地岸防炮轟中“決心”號地司令艦橋。在這個節骨眼上。他也不會拿帝國海軍地戰艦開玩笑。更不會拿攻打瓜島地作戰行動開玩笑。

當時,為了提高命中率。白佑彬甚至下令讓二艘戰列艦把速度降低到了八節。

畢竟,戰列艦呆在距離海岸線近二十公里的海面上,本不用擔心美軍岸防炮地威脅。在這個距離上,美軍的穿甲彈即便打中了戰列艦,也不可能打穿戰列艦的裝甲。當然,對於那些身管嚴重燒蝕的岸防炮來説,要想打中二萬米外的戰列艦,幾乎是一件比登天容易不了多少的事情。

為了保證摧毀,二艘戰列艦每次只對付兩個目標。

也就是説。對付一座岸防炮永備工事。需要四枚穿甲彈,或者半穿甲彈。

似乎美軍的炮手也知道。他們的火炮很難對遠處的戰列艦構成威脅,所以一直沒有對戰列艦開火,而是在集中炮擊近處地三艘重巡洋艦。

十一點半之前“東海”號與“南海”號至少打掉了十二處重型岸防炮工事。

戰鬥也在這個時候稍微緩和了一點。三艘重巡洋艦中,只有“決意”號被巨彈咬掉了“鼻子”損傷並不是很嚴重,而且戰鬥力沒有受到影響。

僅僅十分鐘之後,情況就出現了重大改變。

當時,三艘重巡洋艦已經將炮口轉向了美軍地營地,鄭恩博也下令讓第32-3巡洋艦編隊與第32-6驅逐艦編隊投入戰鬥,加強對美軍軍事設施,以及海岸防禦陣地的炮擊,爭取在天亮前徹底讓美軍癱瘓。

為了加強炮擊效果,三艘重巡洋艦一直沒有撤出戰鬥。

當八門部署在霍尼亞拉港東北樹林裏地重型岸防炮朝不到五千米外,正在轉向的三艘重巡洋艦開火的時候,連遠在“東海”號上的白佑彬都嚇了一跳。

“東海”號與“南海”號迅速掉轉炮口,並且以最快的速度向那片樹林打出了一輪齊。可是,這仍然沒有能夠阻止災難發生。

在四百毫米半穿甲彈落下之前,排在最後面的“決意”號重巡洋艦就被至少兩枚巨彈砸重。萬幸的是,這是兩枚十二英寸的穿甲彈,而不是十四英寸地穿甲彈。結果“決意”號的丙炮塔。以及艦尾被直接炸飛。如果換成了十四英寸的穿甲彈,恐怕“決意”號當即就會沉沒。

這八門重型岸防炮只打出了這一輪炮擊。

據後來陸戰隊的實地勘察,這八門重炮應該是剛剛送到霍尼亞拉,準備部署到東北新修建的工事裏面,因此暫時擱置在附近的樹林裏。戰鬥打響之後,美軍肯定是臨時用上了這幾門炮,不然不會這麼晚投入戰鬥。

也正是如此,兩艘戰列艦打出的覆蓋式炮擊才能將八門重炮全部摧毀。

只是當時白佑彬與鄭恩博都不知道這一情況。

“決意”號遭到重創之後,鄭恩博一面下令進行搶救。一面命令另外兩艘重巡洋艦掩護“決意”號撤出戰鬥。説直接點,就是第32-1主力編隊撤出了戰鬥。顯然,他也不敢繼續冒險了。如果再冒出幾門重炮,遭殃的很有可能就是“決心”號了。

接着。第32-3巡洋艦編隊也開始對海岸附近的樹林進行覆蓋式炮擊。

最後投入戰鬥地第32-2巡洋艦編隊也加入了炮擊行列,而且首先炮擊的仍然是海岸線附近的樹林。

顯然,鄭恩博當時嚇得不輕。

據後來“決心”號上的一名瞭望員所説,至少有一枚巨彈擦着“決心”號地艦橋飛了過去。如果再偏上幾米,恐怕鄭恩博就要在此殉國了。

戰鬥打到這個時候,美軍的反擊越來越微弱。

艦隊付出的代價也不小,三艘驅逐艦。三艘輕巡洋艦與一艘重巡洋傑創,就白佑彬當時所知,至少有八十七名官兵陣亡,傷員近兩百人。

因為要提防藏在樹林裏的美軍火炮,所以白佑彬臨時調整了炮擊戰術,讓投入戰鬥的戰艦優先打擊海岸線附近的樹林,而不是原先確定的美軍營地與海灘防禦陣地。結果,這至少“費”了三個小時地時間。

據後來陸戰隊的實地勘測,除了那八門火炮之外。美軍在樹林內沒有部署其他火炮。

當然,這對當時炮戰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在損失慘重的情況下,美軍的火炮再也無法威脅到海上的戰艦。當然,這並不表示美軍完全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凌晨一點剛過,美軍發動了最後,也是最瘋狂的反擊。

六艘魚雷快艇從霍尼亞拉港衝了出來。向最近的第32-2巡洋艦編隊發動了魚雷攻擊。

雖然這六艘魚雷快艇都立即被巡洋艦與附近驅逐艦上地炮火打成了篩子,而且都在不到二十分鐘之內沉沒,可是當時至少有四艘魚雷快艇發了魚雷。

最讓白佑彬與鄭恩博無法接受的是,在這波魚雷攻擊中,美軍收穫了最大的戰果。

第32-2巡洋艦編隊的“牡丹江”號輕巡洋艦被魚雷擊中。這是一艘“松花江”級輕巡洋艦,雖然其防護並不差,但是魚雷直接打中了巡洋艦的龍骨,在炸斷龍骨之後,還導致左側的輪機艙被海水淹沒。

可以説。對任何一艘戰艦來説。這都是致命傷。

凌晨兩點半,在向外海航行了大概十海里之後。

“牡丹江”地艦長下達了棄艦令。當時,艦長還打算與戰艦一同沉沒,最後是被一羣軍官強行拖上了救生艇。

十多分鐘之後“牡丹江”號在發出了巨大的呻之後,斷裂成兩截沉入了大海。

幸虧艦長果斷下令棄艦,不然戰艦上的絕大部分官兵都在劫難逃。最後,該艦隻有四十多名官兵陣亡,其餘官兵都倖免於難。

隨着“牡丹江”號戰沉,第一個夜間的炮戰進入了尾聲。損失了最後一支能夠反擊的部隊之後,美軍也失去了抵抗的能力!章。

繼續求票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