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跨洋遠征第十五章悔之晚矣求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就要看書網

看着“羅德尼”號上燃起的大火,菲利普斯只有一個受,那就是後悔。

值得他後悔的太多了,他覺得不應該在十多分鐘前讓“羅德尼”號改變轉向方法,不應該在幾個小時前去休息,不應該在傍晚的時候繼續南下,不應該在幾天前改變與油船的會合海域,不應該讓“反擊”號離編隊。

當然,任何後悔都變得於是無補。

眼前,他能做的,就是儘量抓住最後的希望。即便擊敗敵人的希望極為渺茫,可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停止反抗,更不能任人宰割。

十多分鐘前,菲利普斯就給“反擊”號去了電報,要坦南特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戰場。

就在“羅德尼”號第三次被齊擊中之前,菲利普斯讓“納爾遜”號集中火力轟擊排在最前面的那艘敵艦。至少,從瞭望員的判斷來看,那是一艘只有三座炮塔的主力艦。依據已經掌握的情況,敵人攔截艦隊裏的兩艘戰列艦都有四座炮塔,只有那艘戰列巡洋角三座炮塔。另外,敵人的指揮官是戰列巡洋艦的艦長,因此可以判斷那艘戰列巡洋艦為敵人攔截艦隊的旗艦。

顯然,菲利普斯的這個判斷相當準確。

問題是,二萬米的戰距離,對於沒有火控雷達,連搜索雷達都無法準確測量出敵艦距離的“納爾遜”號來説,確實太遠了一點。前三輪齊“納爾遜”號完全是在費炮彈,打出的二十七枚穿甲彈不但無一命中,落點最近的,距離“果敢”號也有大概一千五百米,連“靶”都算不上。

戰鬥打到這個地步,也只能算是菲利普斯,或者説是英國海軍的悲哀。

可以説,當時菲利普斯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

逃。肯定逃不掉。

對方地二艘戰列艦地最快速度可以達到二十五節。

“納爾遜”級最快也就二十三節。另外。

“羅德尼”號已經損失了兩台鍋爐。其速度無論如何也達不到二十三節。加上現在地天氣。能夠達到二十節就相當不錯了。

最要命地是。

“納爾遜”級戰列艦地主炮全在階方向上。如果轉向逃跑。就無法用主炮向敵人反擊。只能被動挨打。到時候。敵人完全可以“尾隨”z艦隊。就算只用前部主炮作戰。也能幹掉z艦隊。

逃不掉。就只能與敵人拼。

要想拼出個“花樣”來。就必須縮短作戰距離。讓“納爾遜”級戰列艦地十六英寸巨炮發揮威力。

三點半。菲利普斯再次下達了轉向地命令。

他必須要縮短戰距離。不然在遠距離炮戰中。z艦隊沒有任何勝算。

按照當時地情況,z艦隊必須要將戰距離縮短到一萬五千米之內。

“納爾遜”號才有可能打中“果敢”號。而要想用其使用的輕彈擊穿“南海”級戰列艦的主裝甲帶,戰距離必須縮短到一萬三千米以內,而不是英國海軍測試出的一萬六千米。

在一萬五千米的距離上。第62艦隊的三艘主力艦即便使用標準穿甲彈,也能輕而易舉的打穿“納爾遜”級戰列艦地主裝甲帶。顯然,就算是縮短了戰距離,z艦隊也沒有多大的勝算。

包要命的是,菲利普斯不敢拋下“羅德尼”號。

如果僅僅只有“納爾遜”號轉向,第62艦隊的三艘主力艦肯定會集中火力。首先轟沉“納爾遜”號,然後再收拾傷殘的“羅德尼”號。

因此,轉向後,z艦隊的速度不能超過十六節(當時“羅德尼”號能夠達到的最快速度)。以這個速度,至少需要十分鐘才能將戰距離縮短到一萬五千米。加上轉向的時間,前後至少需要十五分鐘!

另外,這還是在完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進行。

十五分鐘,足夠讓敵人的三艘主力艦打出八輪齊,將一百八十六枚穿甲彈撒向“羅德尼”號。即便按照百分之十地命中率計算。

“羅德尼”號也會被十八枚穿甲彈砸陳。如果敵艦隊轉移火力。瞄準“納爾遜”號,則有足夠的機會讓“納爾遜”號癱瘓。

因此。在決定轉向的時候,菲利普斯下令釋放煙幕。

當時,還沒有可以干擾雷達地煙幕彈。之前,本聯合艦隊就在“扇島海戰”中用過這一招,效果卻非常不理想。在雷達指揮的炮戰中,瞭望員能不能看見目標,光學測距儀能不能測出目標距離都不是那麼重要。

菲利普斯當然明白這一點,因為英國海軍也有雷達。

釋放煙幕只是為了干擾敵人的指揮,在轉向之後,菲利普斯就讓兩艘戰艦進行戰術機動,即頻繁的改變航向,以規避落下的炮彈。

這才是真正的有效措施。

在當時地戰距離下,穿甲彈的飛行時間超過了一百秒,而在這一百秒之內,戰艦可以航行近八百米的距離。炮彈不可能在空中跟着戰艦轉向,炮手在瞄準目標時,只能據目標當時的運動情況設置提前量,而不可能預測目標隨後的運動情況。因此,只要戰艦能夠靈活機動,痹篇炮彈的可能將大大增加。

實際上,即便是在勢均力敵的艦隊決戰中,只要進入“一對一”的戰鬥狀態,任何一艘戰艦都會進行戰術機動,以痹篇敵人打來的炮彈,這也是艦隊炮戰命中率低得嚇人地主要原因。

近目標地時候,不管是實施魚雷攻擊的驅逐艦,還是戰列艦,都不會走固定航線,而會戰距離,準確地説,是敵人炮彈在空中飛行的時間,不斷的調整航速與航向,而且儘量做到無規律變速與變向,從而降低中彈的機會。

顯然,在戰術素養方面,英國海軍的素質是不用懷疑的。

至少,菲利普斯在這個時候做出了非常正確,也非常果斷的決策,這也足以對得起他海軍中將的軍銜。

只是“羅德尼”號的情況仍然沒有好到哪裏去。

在戰術機動中,戰艦的航行阻力將大大增加,因此動力系統必須全功率運轉,才能使戰艦隨時加速,隨時變向(決定變向能力的主要是舵效,而戰列艦的舵效都不會很高,表現出來的就是比較笨重,不夠靈活,因此必須依靠足夠的速度才能保持舵效)。

“羅德尼”號的病在這個時候暴了出來。

損失的兩台鍋爐的問題還不大,在戰鬥中,另外六台鍋爐可以在短時間內超負荷運轉,為戰艦提供短暫的額外功率。問題是“帝國之星”號襲擊艦發的那條魚雷讓“羅德尼”號的左側尾艙進水,雖然當時沒有震壞左推進軸,但是在戰鬥時,推進軸承受的負荷大得多,問題自然就暴了出來。

三點四十分,剛向南航行了不到三千米“羅德尼”號的左推進軸就出了問題。

雖然通過調整舵面角度,並且加大右側推進軸的輸出功率“羅德尼”號仍然能夠以十四節的速度航行,但是已經難以向右轉向,甚至無法進行戰術機動。

可以説,對於傷痕累累的“羅德尼”號來説,這一故障是災難的。

當時“東海”號與“南海”號仍然在炮擊“羅德尼”號,只有“果敢”號將炮口轉向了“納爾遜”號。

面對兩艘戰列艦上的十六門主炮,步履蹣跚的“羅德尼”號多多少少都成了炮擊的靶子。

三點四十二分“東海”號第四次打中了“羅德尼”號,而且又是“好事成雙。”一枚穿甲彈直接砸中了“羅德尼”號高大的航海艦橋,將裏面的數十名軍官,還有上方主炮擊指揮所裏已經受傷的軍官,幾名正在搶救傷員的軍醫全部炸成了碎片,並且導致“羅德尼”號失去了航行指揮能力。第二枚穿甲彈則不偏不差的落到了b炮塔的正面裝甲上。雖然厚達十六英寸的裝甲擋住了穿甲彈,但是炮塔內的炮手全被震傷,並且導致該炮塔在十五分鐘之內無法使用。僅僅兩分鐘之後“南海”號終於打出了一輪漂亮的齊。雖然只有一枚穿甲彈命中了“羅德尼”號,但是這枚穿甲彈是“致命”的。炮彈擦着前桅杆落下後,先在煙囱上開了一個巨大的窟窿,隨即落到了後桅杆底部的水平甲板上,並且毫不費力的砸穿了只有一百六十毫米厚的水平裝甲,然後進入了下方的輪機艙,並且發生了猛烈的爆炸。

當時“南海”號上的瞭望員清楚的看到,在突然冒出的火光中“羅德尼”號就像是落在了堅硬地面上的鐵球,先是輕微的蹦了一下,接着就發生了劇烈的震動,一團巨大的火球從其尾部冒了出來,幾乎照亮了整片夜空。

很快,雷達就測出“羅德尼”號的速度迅速降低到了零!

也就是説“南海”號用一枚穿甲彈就讓“羅德尼”號癱瘓在了海面上。

對於在戰鬥中失去動力的戰艦來説,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被敵人徹底打垮,最終沉入大海。

只是,情況並沒有一面倒。

在“羅德尼”號捱揍的時候“果敢”號的步伐也變得越來越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