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三星會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莫問在前方疾掠,僧尼在後緊追,入夜之後,莫問停了下來,轉頭衝眾僧尼高喊“莫要再追了,若是再敢追來,定不輕饒。”僧尼聞言無不心驚,他們已然聽説過玉清宗的事情,知道莫問不是輕與之輩,不過人多膽氣壯,僧尼仗着人多,對莫問的警告置若罔聞,依然在後緊追。
莫問見對方沒有停止追趕,再度轉身疾行,實則他回頭高喊也並不是為了讓眾人卻步,只是為了讓他們趁機跟上來。這羣人都是紫氣高手,其中不乏聰慧者,不能讓他們察覺到自己被人牽着鼻子走。
四更時分,莫問見眾人拉得遠了,便再度回頭“爾等猶如跗骨之蛆,着實可恨,當真以為貧道不會再下辣手?”眾僧尼聞聲也不答話,只是追。他們此行的目的表面上看是在伸張正義,但內心深處也存有揚名之念,不畏兇頑強大,敢於為受害同門主持公道,此事傳揚出去所有的佛門弟子都會高看他們一眼。雖然存有這種念想,他們仍然不願當那出頭之人,他們都知道誰吆喝的聲音大,莫問就有可能記住誰。一旦讓莫問記住了,離瘸也就不遠了。
“想死的就跟來。”莫問喊過之後再度東掠。
此番他行的更快,竭力將雙方的距離拉開,清晨卯時雙方的距離已經拉開將近十里,莫問假意寬衣,眾僧尼趁機掠近。莫問佯裝慌亂,快速規整道袍繼續東行。
“哈哈,憋死你。”那手持禪杖的中年和尚嗓門甚大。其他僧尼聞言彷彿看到了希望,再度奮力追趕,人有三急,莫問急於解手,勢必撐不了多久。
莫問東掠之際自心中盤算距離,第七處錮名為斂聲谷,位於豫郡東北的深山之中,距離此處還有六百多里,斂聲谷東西北三面皆是城鎮,南面為江,山谷四周有四座山峯,呈八字形衝對山谷,水聲風聲還有世人發出的各種聲音都會被傳送到斂聲谷內,身在斂聲谷,各種雜音震耳聾,夜不得安寧。
此時離第七處錮已經不遠了,那些僧尼不可能放棄退縮,一定會跟去斂聲谷,此時需要做的就是確定柳笙在不在這羣僧尼之中,柳笙如果不在,帶僧尼前往斂聲谷就沒有任何意義。
用什麼方法確定那中年尼姑是不是柳笙?
只剩下六百里,中午時分應該就可以趕到錮處,可用的時間並不多。
短暫的沉過後,莫問想到了驗證的方法,飛掠之際開始尋找目標,他需要一處位於山脊東面的湖泊或者水潭。
半個時辰之後,莫問找到了目標,實則他並沒有看到水潭,也沒有聽到水聲,但是他據前方山脊上密佈的大樹猜到山脊東側有很大的水源,倘若沒有水源支撐,山頂的樹木不會長的這麼密這麼高。
莫問並沒有落於山脊正中,而是落在了山脊偏西,轉身回頭出黑刀出靈氣削斷了身後一片大樹,衝追趕在後的的僧尼冷聲喊道“若是仍然不知進退,這就是你們的下場。”對方已經追出了這麼遠,自然不會因為他的恐嚇之言而止步,而莫問也並不是為了讓他們後退,他砍斷身後的那片大樹看似是恐嚇,其實是為了眾多僧尼落腳,大樹倒伏的區域恰好可以居高臨下觀察到山脊東側的情況。
等待僧尼追來的短暫時間裏,莫問自心中快速斟酌之前數次回頭會不會令可能藏在人羣中的柳笙起疑,細想過後覺柳笙不會起疑,因為柳笙瞭解他,知道他入道之前受儒家影響深重,除非被得急了,否則不願跟人動手。他先前數次回頭警告恰恰符合他的行事風格。
片刻過後僧尼追近,那個背有麻布包裹的中年尼姑也在人羣之中,但她所在的位置靠後,很難落在樹木倒伏區域的前排。
見此情形,莫問眉頭大皺,他苦心積慮的佈局,為的就是確定這個尼姑是不是柳笙,倘若此人不能第一時間掠至,就看不到他落水時的狼狽。
莫問沉之際,僧尼已然掠近,見事情沒有按照自己預計的那樣發展,莫問只能臨時應變,大喊一聲“不知死活”將黑刀歸鞘,縱身躍起翻過了山脊。
山脊東側果然是一處湖泊,雖然莫問早就猜到這裏是湖泊水潭,卻仍然故意發出了驚呼“呀。”發聲之後,莫問快速提氣減緩落勢,此時已經過了年關,湖中雖然有冰卻並不堅實,道人的凌空疾掠和踏而行,靈氣的運轉速度和力度完全不同,他身法的起勢決定了他無法凌波前行,勢必要落進水裏。
落到冰面時,莫問很是狼狽,兩腳接連踏碎冰面,這是他費盡心機設計的局,他的對手是個心智極高的人,要想騙過這種人必須將事情做的合情合理,順理成章,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造作和刻意。
落水之前的瞬間,莫問快速扭頭回望,只見他先前削斷大樹的那片區域站了一羣幸災樂禍的僧尼,那個身背麻布包裹的尼姑站在最左側,面上也帶有淺淺的笑意。
莫問落水之後雙臂急振,自水中拔出,改用柔和的凌波踏向湖對岸掠去,自水面上凌波前行是他自己揣摩出的輕身方法,這些僧尼做不到這一點,見莫問竟然踏東逃,急忙繞行左右前往追截。
莫問此時只覺周身冰冷,這股森然冷意並非來自被冰水打濕的道袍,而是來自內心深處,先前的苦計達到了他的目的,他清楚的看到那中年尼姑微笑時嘴角內抿,此其一。其二,那尼姑先前位於追兵後部,聽到他落水之前發出的驚呼之後快速的衝到了前列,在她之前有七八位僧人,可以自人羣之中快速穿繞,這正是追風鬼步的特點。
那個中年尼姑無疑是柳笙幻化,由此可見他先前猜測無誤,殺害絕情子嫁禍給他的就是柳笙,消息給赤陽子等人的也是柳笙。
莫問不敢相信昔同門學藝,朝夕相處,同桌吃飯甚至是同池洗澡的同門會衝自己下毒手,但事實由不得他不信。
心中難受自然難免,但難受之餘莫問開始斟酌如何處置柳笙,在這一問題上他並未過多的猶豫,柳笙謀害他的動機是為了得到九龍鼎和天狼毫,與他之前隱瞞了晉國僧人之事沒有直接關係,倘若換作平時,他或許會設法給柳笙留條生路,但柳笙在他尋找阿九這一緊要關頭為他設置了巨大的阻礙,以可能困有阿九的錮着他明知道有人防守也要前去,最終令得他急火攻心衝玉清派下了重手。
外人不會理會他為什麼動手,外人看到的是他殺死殺殘了玉清宗二三十位紫氣高手,哪怕最終他洗清了嫌疑,玉清宗也不會放過他了。柳笙害他走上了絕路,他自然不會再對柳笙手下留情。
中午時分,莫問趕到了斂聲谷,到了斂聲谷外圍,他緩了下來,自西南方向的這條岔道可以清楚的看到山谷中心的錮之外站着一個道人,此人體形高大,滿面鬍鬚,手拄丈許狼牙橫步跨于錮之外,正是玉衡子百里狂風。
他看到了百里狂風,百里狂風也看到了他。
百里狂風看到他之後微微一愣,轉而提着狼牙順着西側岔道向他衝來。
莫問沒有繼續前衝,這裏並無其他道人,只有百里狂風一人,他有把握順利查看錮全身而退,但他不能這麼做,他費盡心機才將後面那羣僧尼帶到此處,倘若繼續引誘他們前往下一處錮,僧尼或許會跟隨前往,柳笙一定會起疑身,倘若那樣,他將會一直揹負着殺人越貨的罪名。眼下只剩下了一條可行的道路,那就是向百里狂風説出實情,百里狂風為人正直,值得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