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深謀遠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個時辰後,他們由莊上的秘道來到一條河邊,乘上了兩條船,分向兩個方向而去。
搖船的老頭兒是李至善化裝的,到了船上,只剩他們三個人時,他才宣佈了應文的去處。
建文帝竟是到緬甸去了。
梅玉愕然道:“大哥到那邊去幹嗎?”李至善道:“太祖皇帝英明睿智,遠在聖駕未即位時,就意識到諸王叔桀驁不馴,恐將有變,為子孫經營了幾處邊外的避亂之地,緬甸、逞羅等國,都由太祖所屬的四大家臣取得了政權,作為託蔽之所,老夫所管的這一部分是緬甸國的莽氏,國君都是老夫一手扶持起來的。”
“大哥到那兒去幹嗎?難道要在外邦稱尊,舉師勤王?”
“太祖的遺命是如江山為外姓所篡,則集西南諸夷之力,揮師中原以圖再起,但現在當位的燕王也是太祖的兒子,老祖宗不願同室戈,但是卻可為建文帝安排一個容身之處,西南四夷都是朱氏家臣,而且有祟山峻嶺天險為阻,只要能安分地固守,倒是不怕中原用兵。”
“太祖到底是不是安排大哥到外邦稱尊去?”李至善道:“不是的,但也差不多。”
“這是怎麼説呢?”’“如若明着打起旗號,中原的皇帝也不答應,千方百計地也要揮師來剿,因此只能安排建文帝以聖僧的名義,領袖四邦。”
“聖僧的名義能領導四夷嗎?”
“可以的,此四夷都是虔信佛教,為三寶信徒,高僧的地位高於一切,聖僧為高僧之祖,自然可以領袖四夷。”
“難怪太祖早就為大哥安排好一個出家人的身份!”
“是的,而且早就定了聖僧的名字是應文,所以皇帝一到西南夷國,立刻就是諸夷的最高至尊。”梅玉一嘆道:“這位老祖宗倒是個有心人。”
“是的,先太祖皇帝神縱英武,非常人所及,他的這種安排實在太高明瞭,不但為後世子孫安排個退身之處,也可以藉此安撫四夷,為中原天朝的藩屬,保萬年江山。”梅玉道:“這些事我不去管它了,那四姓家臣能靠得住嗎?”、“靠得住的,他們都是太祖所選的忠心家臣。”
“現在恐怕已經傳到第二代了?”
“是的,除緬甸國的莽氏還是老王在執政,其餘三姓都已再傳至第二代了。”
“他們都能票承先人的遺囑,忠心擁護大哥嗎?”李至善笑笑道:“聖僧只是在神上領導夷人,不問政務,政權仍是由四姓家臣攝理,他們沒理由不遵,不過太祖也另外有安排,不管是哪一個有異心,立即就有對付他們的方法,至於是什麼方法,老夫不管這一部門,無由得知,但絕對穩妥可靠就是了。”
“只要穩妥可靠就是了。”
“小侯是否要到緬甸一行呢?”
“大哥是要永居在緬甸嗎?”
“是的!緬甸仰光的聖光寺,是西南夷佛國聖寺,皇帝前去就任聖僧之職,以後就看皇帝的意思了,反正在緬甸、逞羅、安南、爪哇等地,都有聖光寺,皇帝喜歡駐居在哪裏都可以的。”
“我打算也跟到緬甸去看看,等大哥安定下來,我再回到中原來。”
“那很好,老夫是負責緬甸這一部分的,雖説一切都有安排,但老夫自己也沒去過,再者,要深入苗夷之地,扶持聖僧入主聖光寺,人手恐怕不足,能夠得小侯為助,老夫歡得很。”
“現在護送我大哥的是誰?”
“是小女李珠。”
“只有令嬡一個人?”
“小侯放心好了,小女自幼在大雪山受藝,已得雪山派全部真傳,技藝功夫不敢説是天下無敵,但也夠得上是一高手了,而且經老夫多年調教,江湖閲歷也夠了,由她護送主上同行,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那個王寡婦是認得大哥的,她知道大哥在此地了行跡,這一路上偵騎必將接睡而來。”
“不過他們要追的是個僧人,主人現在卻不是僧人了,他和小女喬裝成一對夫婦,應可避人耳目。”
“這不是太委屈令嬡了?”李至善一嘆道:“老夫受太祖知遇之恩,把這麼一個重責下來,老夫捨命毀家也要完成它,小女今後就跟着侍候主上了,這算起來是她高攀了。”
“這…大哥以後要出家為僧,能帶家眷嗎?”李至善笑道:“邊夷的僧侶們不戒成家,他們所修的宗派與中原不同,這倒不必耽慮的。”梅玉也笑道:“那就好,大哥身邊能有個人照料,我也放心得多,他也不是真正的出家人,要他過那種清苦的子,我怕他不習慣。”李至善道:“聖僧只是地位崇高,每年只有幾天的持戒時間須修苦行,大部分的時間都與常人生活無異,各地生活習慣不同,小侯到了緬甸就會知道的。”他們一路前行,有時舍舟就陸,就改乘車子,沿途都有人跟李至善聯絡,但他們也沒追上建文和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