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海上屠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錦衣衞中另一個體系不是沒有嘗試過,但是他們的人員沒有到達西南夷,就被鎮南王府沐家的人給堵回了頭。
由陸路入西南夷,一定要經過雲南,那是沐王府的地盤,沐王府對大內秘探毫不買賬,碰上了一定是悄悄地抓起來,來個無聲無息地失蹤,朝廷也不便動問,因為朝廷跟沐王府有個不成文的約定,不去幹擾雲南的行事,沐王府的條件就是效忠永樂,永鎮雲南。
他跟鄭和的關係不錯,鄭和手下的密探可以出人雲南而無,但必須先向沐王府報備。
對另一體系的人,他則毫不容情,更由於鄭和的私下知會,那些人想躲過沐王的追索也很難,縱然漏過三兩個,到了西南夷也起不了作用。
永樂帝是不是真的對此不在乎,沒人知道,但他卻也悄悄地留了一手,以發展水師為名,在福建造了大洋船兩百多艘,這些船隻在永樂縣督造後,朝廷才宣佈有出使西洋之舉,欽差卻點了鄭和。
表面上的理由是宣揚國威,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清楚是要他去找建文帝。
找建文帝幹什麼,是抓他還是殺他,抑或是另有打算,卻沒有第三個人知道。
出使之前,永樂帝把鄭和召人內殿,屏退左右,君臣二人足足談了有兩個更次,這次談話的內容十分機密,事後君臣二人都極口迴避,不肯漏。
夠資格問的人已經不多,卻沒有一個人夠資格追問到底,所以那是一次最保密的會談。
不過鄭和倒是遣派了馬大江給梅玉遞了一個消息,説他是特地討了這次欽差的任務,最主要的是要利用朝廷的力量,為建文帝清除障礙,對付李至善。
他叫梅玉放心,此行絕不會對建文帝不利,只是要建文帝表現得合作一點,安分地株守西南夷聖光寺,縱另有所圖,也不妨留諸異,至少在目前不能有任何跡象顯
。
他也提出了一個請求,此行將以征服蘇門答臘及馬六甲諸島國,緝捕李至善為要,但是對當地的情形過於隔閡,希望梅玉能率人先行潛人該地,刺探消息以為接應。
這是個極端的好消息,梅玉自然沒有任何異議,對於鄭和的請求,更是欣然從命。
他選了一條海船,帶了一批好朋友會合了馬大江、馬大海兄弟,他們是鄭和的侄子,也是大內密探負責將來與鄭和聯繫的。
建文帝對這位老弟一再為他冒險犯難很覺過意不去,特別派遣了自己的妃子李珠同行,給姚秀姑做伴。
那自然是一句説詞,主要是因為李珠是李至善的女兒,以前曾參予李至善的工作,十幾歲時曾經到過蘇門答臘的高港,在那兒住過半年,地理較,再者,她對李至善的心腹手下也較為
悉。
如果,不能憑她的影響力,説服一些人投過來,至少也可以認出一些人,設法加以俘虜,問出一些口供來。
鄭和預定在永樂三年冬天啓行,梅玉他們在秋天就出航了。
西南諸夷在明室而言,之西洋,實際上就是今天的南洋。
梅玉與鄭和私相約是要對付在蘇門答臘的陳祖義,也就是要對付他的後台李至善,所以梅玉在秋末就乘了一條大商船出發。
他們都是以海客身份為掩飾的,他們的海船上載了綢、布匹、瓷器、農具以及刀劍弓箭兵器等,這是外海夷島上最缺乏的常用品,然後換取海外特產的藥材、香料和一些特異的海產,把這些帶回中原,也都可以獲取巨利,來回都有很高的利潤。然而從事這類生意的海客卻不多,最主要的是因為風險太大。
海上有不測風雲,這是一種無可抗力的天災,再則是人為的,如海上的強盜及海島上那些未開化的蠻人等,碰上了也都有命之虞,不過,這究竟還可以預防的。
預防的方法無他,憑仗武力征服對方而已,因此這賴海生活的水手,不但航海通,而且個個都還要有一身不錯的武功,以備戰鬥時之用。
梅玉的這條船叫神龍號,船上有四十名練的水手,還有幾門火炮,常來往於南中國海之間,頗有名氣。
船主也姓馬,叫馬清,早年是縱橫七海的大海盜,後來受了朝廷招安,洗手不再打劫,專做海上的運銷生意。
他自己不做生意,專門接受人家的僱傭,往來南中國海之間,由於他的水,地理
,所以生意極好,儘管他的報酬高得嚇人,仍然有人爭相聘僱。
但實際上,他真正的身份,也是隸屬於大內密探,他是鄭和的本家兄弟,早年因為鄭和的關係和央請入了江湖,只是借海盜以隱身而已。
鄭和掌了密探的大權,他也順理成章地受了招安,以更為方便地為鄭和工作。
這次鄭和就派他作為先行的部隊,一則固然是要他支援梅玉,但也未嘗不是鄭和的私心。
密探的圈子裏傾軋得厲害,誰都想樹下一些私人的勢力以自保,在建文帝主政時,由於不太管事,由得大家各自去發展,永樂帝繼位後,對樹立私人的勢力將遭大嫉,他比較信任太監,因為太監不容易建立私人勢力,但鄭和卻不同,他看得準而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