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禍隱南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沐王府跟朝廷雖未對立,但無疑的是並不投機,沒有一個皇帝能忍受沐王府這種跋扈的態度的。
但這是太祖的諭命,沐王府自己也有足夠的實力,使朝廷一直無可奈何。
陳紹棠送上的那紙聘書關係極大,那可以保證梅玉今後的行動自由與安全,對他的意義極大。但是沐王府也擔了極大的關係,使梅玉相當的動,但是也在考慮是否要接受。
陳紹棠低聲地道:“小侯,你還是接下的好,王府並不需要人手,但聖光寺的確需要,消息拖不了多久,朝中立將知道,王爺這邊可以阻絕去路,桂王那邊就控制不了了。
“聖光寺目前的人手,絕難維護主上的安全,所以你召集江湖高手之舉,刻不容緩,有一紙聘書,使你方便多了。
“你可以公開地延聘人手,假道雲南過去,使對方分不清虛實,這是王爺對親戚惟一能盡的力了!”梅玉知道建文帝在緬甸落腳的事,王府已經知道了,雲南沐王府經略邊夷各地,這是瞞不過他們的。
但沐王府能做如此的協助,已經是很難得了,這番好意也不容拒絕,雙手接過道:“在下深憾無法為王爺效力而報厚惠,只有在這上面略效綿薄了。”陳紹棠笑笑道:“信函裏還有一紙名單,是王爺派在各地生意的主持人,他們都經管着一筆不算小的買賣,梅小候要錢用,可以直接找他們,只要一次不超過十萬兩,卻可立時支付,超過十萬兩,給他們幾天時間,也一定可以籌措出來。”梅玉道:“哪要這麼多的錢?”陳紹棠道:“侯爺!身手絕頂的江湖朋友他們的身價也是高的,王爺在用人方面絕不小氣。”梅玉雖然用不到那筆錢,但心中仍是謝的。
陳紹棠又朝李景隆道:“李大人,梅小侯現在是為王府辦事了,在雲南當然他能自主,但出了雲南,尚望你多加照料,王爺自然有私函通知鄭公公的,再由鄭公公密奏聖上,相互取得諒解。
“有些事不是你管得到的,你最好也別太自作聰明瞭,在你們這個圈子裏,只有鄭公公最接近聖上,你未奉指示,擅自行動,是件最危險的事。”李景隆以堂堂侍郎之尊,卻被一個王府值殿將軍指着鼻子教訓,不由氣得直翻眼,但是他不敢再發官脾氣了。鬧起來自己無拳無勇,只有捱揍的分,好漢不吃眼前虧,他只有認了。
陳紹棠理都不理他們,只對梅玉一躬身道:“侯爺如果沒有其他吩咐,末將就告退了,侯爺若有所命,只要高聲招呼一聲,我們的人在頃刻間可以趕到。”司太極與李景隆只有苦笑,他們知道這是在雲南,沐王府的勢力範圍內,錦衣衞是無能為力的,何況錦衣衞還有一半的人手由鄭文龍統率,那是不歸他們管的。
梅玉道:“陳將軍,我也要走了,這兩位雖是人,但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我不跟他們談下去了。”司太極急叫道:“小侯,請留步,我們只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在仰光聖光寺登位的聖僧是誰?”梅玉微笑道:“姓李名珠,這人是我保了去的。”
“他的底細如何?什麼地方人士,家世如何,為什麼能當上西南夷的聖僧?”梅玉道:“這個問題我也無法解答,我只負責把人安全送達!”
“你還保了一口箱子前去,那箱中是什麼?”
“珠寶,絕世奇珍,價值在百萬以上。”
“只是珠寶,沒有傳國玉璽在內?”
“這一點我絕對保證沒有。”
“傳國王璽藏到哪兒去了?”
“司太極,這個問題問的不太傻了嗎?我如果知道傳國玉璽何在,早就獻出去發財了,何必還要保鏢求生?”
“小侯!不!現在該叫你侯爺了,聖上已經下令,把汝南侯給你承繼。”梅玉一怔道:“我怎麼不知道?”陳紹棠道:“是最近的事,聖上本來對老侯爺十分尊敬,不過老侯爺的言行太過動,時常語侵聖上,所以經王爺説明後,聖上同意把汝南侯由侯爺繼承。”梅玉已經聽他叫了兩聲侯爺,當時並沒在意,現在才知道原故,父親仍在,侯爵卻由他來繼承,這是從所未有的事,因為這侯爵該是父死子繼的世襲的。
不過,再仔細地一想,朝廷的用意至顯,他的父親對朝廷而言,是當作已故了,如果他不接受,朝廷也可以叫他的父親真的死去。
他更明白自己的行為對燕王的朝廷而言,十死都有餘,目前全靠着幾個人的關係在撐着,一個是鎮南王沐榮,另一個則是大內最有勢力的內監鄭和。
沐王是以利害關係去影響永樂,鄭和用什麼方法去説動永樂則不得而知,但這兩個人私下都是同情建文帝的,否則建文帝不可能順利地逃到緬甸。
建文帝在聖光寺落了腳,地位卻未見穩定,大內還有一批人不死心的。
因此,建文帝的安全還有賴他的維護,而且刻不容緩,這使得梅玉意識到自己的職責重大,他不能再率而行了。
所以他乖乖地又從陳紹棠的手中接過了繼任汝南侯的旨意,只是沒有跪下呼萬歲,因為陳紹棠也不是欽差,這套剛好可以免了。
回到了九江,仗着他新任汝南侯的爵位和沐王府記室的身份,倒是免了不少麻煩。
司太極不敢再找他,李景隆也不敢再找他,那兩個人也沒空,他們要深入緬甸,去探聽聖僧是否就是已遜位的建文帝。
方天傑在鏢局中幹得不錯,結了一二十個朋友,個個都是好功夫,這是一批不安分的人,好勇逞鬥,一個月不打上一架就渾身難過,方天傑只能到這種朋友,因為他自己就是這種人。
不過這種朋友也有好處,他們講義氣、夠情,不慕榮利,威武不屈,那是一批很強硬的班底了。
梅玉轉達了建文帝的要求,方天傑也欣然從命,他的一班兄弟們正閒得無聊,這下可有得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