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卷七·德宗順宗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順宗至德弘道大聖大安孝皇帝諱誦,德宗長子也。母曰昭德皇后王氏。始封宣城郡王,大曆十四年六月,進封宣王。十二月乙卯,立為皇太子。

為人寬仁,喜學藝,善隸書,禮重師傅,見輒先拜。從德宗幸奉天,常執弓矢居左右。郜國公主以蠱事得罪,太子妃,其女也,德宗疑之,幾廢者屢矣,賴李泌保護,乃免。後侍宴魚藻宮,張水嬉彩艦,宮人為棹歌,眾樂間發,德宗歡甚,顧太子曰:“今何如?”太子誦《詩》“好樂無荒”以為對。及裴延齡、韋渠牟用事,世皆畏其為相,太子每候顏,陳其不可。故二人者卒不得用。

貞元二十年,太子病風且瘖。

二十一年正月,不能朝。是時,德宗不豫,諸王皆侍左右,惟太子卧病,不能見,德宗悲傷涕泣,疾有加。癸巳,德宗崩。丙申,即皇帝位於太極殿。二月癸卯,朝羣臣於紫宸門。辛亥,吏部侍郎韋執誼為尚書左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甲子,大赦。罷宮市。民百歲版授下州刺史,婦人郡君;九十以上上佐,婦人縣君。乙丑,罷鹽鐵使月進。三月庚午,放後宮三百人。癸酉,放後宮及教坊女六百人。癸巳,立廣陵郡王純為皇太子。四月壬寅,封弟諤為欽王,諴珍王;進封子建康郡王經郯王,洋川郡王緯均王,臨淮郡王縱漵王,弘農郡王紓莒王,漢東郡王綱密王,晉陵郡王枿郇王,郡王約邵王,雲安郡王結宋王,宣城郡王緗集王,德陽郡王絿冀王,河東郡王綺和王;封子絢為衡王,纁會王,綰福王,紱撫王,緄嶽王,紳袁王,綸桂王,繟翼王。戊申,以冊皇太子,降死罪以下,賜文武官子為父後者勳兩轉。七月辛卯,橫海軍節度使程懷信卒,其子執恭自稱留後。乙未,皇太子權句當軍國政事。太常卿杜黃裳為門下侍郎,左金吾衞大將軍袁滋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鄭珣瑜、高郢罷。

永貞元年八月庚子,立皇太子為皇帝,自稱曰太上皇。辛丑,改元。降死罪以下。立良娣王氏為太上皇后。

元和元年正月,皇帝率羣臣上尊號曰應乾聖壽太上皇。是月,崩於咸寧殿,年四十六,諡曰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大中三年,增諡至德弘道大聖大安孝皇帝。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諱純,順宗長子也。母曰莊憲皇太后王氏。貞元四年六月己亥,封廣陵郡王。二十一年三月,立為皇太子。

永貞元年八月,順宗詔立為皇帝。乙巳,即皇帝位於太極殿。丁未,始聽政。庚戌,罷獻祥瑞。癸丑,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卒,行軍司馬劉闢自稱留後。戊午,天有聲於西北。己未,袁滋為劍南西川、山南西道安撫大使。癸亥,尚書左丞鄭餘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九月己巳,罷教坊樂工正員官。十月丁酉,為曾太皇太后舉哀。賈耽薨。戊戌,舒王誼薨。袁滋罷。己酉,葬神武聖文皇帝於崇陵。十一月己巳,祔睿真皇后於元陵寢宮。壬申,貶韋執誼為崖州司馬。夏綏銀節度留後楊惠琳反。十二月壬戌,中書舍人鄭絪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元和元年正月丁卯,大赦,改元。賜文武官階、勳、爵,民高年者米羊酒。癸未,長武城使高崇文為左神策行營節度使,率左右神策京西行營兵馬使李元奕、山南西道節度使嚴礪、劍南東川節度使李康以討劉闢。甲申,太上皇崩。劉闢陷梓州,執李康。三月丙子,高宗文克梓州。辛巳,楊惠琳伏誅。四月丁未,杜佑為司徒。壬戌,邵王約薨。初令尚書省六品、諸司四品以上職事官,太子師傅、賓客、詹事,王府傅,二人待制。五月辛卯,尊母為皇太后。六月癸巳,降死罪以下。賜百姓有父母祖父母八十以上者粟二斛、物二段,九十以上粟三斛、物三段。丙申,大風拔木。丁酉,高崇文及劉闢戰於鹿頭柵,敗之。癸卯,嚴礪又敗之於石碑谷。閏月壬戌,平盧軍節度使李師古卒,其弟師道自稱留後。七月壬寅,葬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於豐陵。癸丑,高崇文及劉闢戰於玄武,敗之。八月丁卯,進封子平原郡王寧為鄧王,同安郡王寬澧王,延安郡王宥遂王,彭城郡王察深王,高密郡王寰洋王,文安郡王寮絳王;封子審為建王。九月丙午,嚴礪及劉闢戰於神泉,敗之。辛亥,高崇文克成都。十月甲子,減劍南東西川、山南西道今歲賦,釋脅從將吏。葬陣亡者,稟其家五歲。戊子,劉闢伏誅。十一月庚戌,鄭餘慶罷。是歲,召王偲薨。

二年正月己丑,朝獻於太清宮。庚寅,朝享於太廟。辛卯,有事於南郊,大赦。賜文武官勳、爵,文宣公、二王后、三恪、公主、諸王一子官,高年米羊酒加版授。乙巳,杜黃裳罷。己酉,御史中丞武元衡為門下侍郎,中書舍人李吉甫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月己巳,罷兩省官次對。癸酉,邕管經略使路恕敗黃蠻,執其首領黃承慶。九月乙酉,密王綢薨。十月,鎮海軍節度使李錡反,殺留後王澹。乙丑,淮南節度使王鍔為諸道行營兵馬招討使以討之。丁卯,武元衡罷。癸酉,鎮海軍兵馬使張子良執李錡。己卯,免潤州今歲税。十一月甲申,李錡伏誅。十二月丙寅,劍南西川節度使高崇文為邠寧節度、京西諸軍都統。

三年正月癸巳,羣臣上尊號曰睿聖文武皇帝,大赦。罷諸道受代進奉錢。三月癸巳,郇王枿薨。四月壬申,大風壞含元殿西闕檻。六月,西原蠻首領黃少卿降。七月辛巳朔,有食之。九月庚寅,山南東道節度使於頔為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丙申,户部侍郎裴垍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戊戌,李吉甫罷。

四年正月壬午,免山南東道、淮南、江西、浙東、湖南、荊南今歲税。戊子,簡王遘薨。二月丁卯,鄭絪罷。給事中李籓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三月乙酉,成德軍節度使王士真卒,其子承宗自稱留後。閏月己酉,以旱降京師死罪非殺人者,刺史境內榷率、諸道旨條外進獻、嶺南黔中福建掠良民為奴婢者,省飛龍廄馬。己未,雨。丁卯,立鄧王寧為皇太子。七月癸亥,吐蕃請和。八月丙申,環王寇安南,都護張舟敗之。十月辛巳,成德軍節度使王承宗反,執保信軍節度使薛昌朝。癸未,左神策軍護軍中尉吐突承璀為左右神策、河陽、浙西、宣歙、鎮州行營兵馬招討處置使以討之。戊子,承璀為鎮州招討宣使。癸巳,降死罪以下,賜文武官子為父後者勳兩轉。十一月己巳,彰義軍節度使吳少誠卒,其弟少陽自稱留後。

五年正月己巳,左神策軍大將軍酈定進及王承宗戰,死之。三月甲子,大風拔木。四月丁亥,河東節度使範希朝、義武軍節度使張茂昭及王承宗戰於木刀溝,敗之。七月丁未,赦王承宗。乙卯,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劉濟卒,其子總自稱留後。九月丙寅,太常卿權德輿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月,張茂昭以易、定二州歸於有司。辛巳,義武軍都虞候楊伯玉反,伏誅。是月,義武軍兵馬使張佐元反,伏誅。十一月甲辰,會王纁薨。庚申,裴垍罷。

六年正月庚申,淮南節度使李吉甫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月壬申,李籓罷。己丑,忻王造薨。三月戊戌,有星隕於鄆州。十二月己丑,户部侍郎李絳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閏月辛卯,辰、漵州首領張伯靖反,寇播、費二州。辛亥,皇太子薨。

七年正月癸酉,振武河溢,毀東受降城。四月癸巳,詔民田畮樹桑二。六月癸巳,杜佑罷。七月乙亥,立遂王宥為皇太子。八月戊戌,魏博節度使田季安卒,其子懷諫自稱知軍府事。九月,京師地震。十月乙未,魏博軍以田季安之將田興知軍事。庚戌,降死罪以下,賜文武官子為父後者勳兩轉。是月,魏博節度使田興以六州歸於有司。十一月辛酉,赦魏、博、貝、衞、澶、相六州,給復一年,賜高年、孤獨、廢疾粟,賞軍士。

八年正月辛未,權德輿罷。二月丁酉,貶於頔為恩王傅。三月甲子,劍南西川節度使武元衡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四月己亥,黔中經略使崔能討張伯靖。五月癸亥,荊南節度使嚴綬討伯靖。丁丑,大隗山崩。六月辛卯,渭水溢。辛丑,出宮人。七月己巳,劍南東川節度使潘孟陽討張伯靖。八月辛巳,湖南觀察使柳公綽討伯靖。丁未,伯靖降。十二月庚寅,振武將楊遵憲反,逐其節度使李進賢。

九年二月癸卯,李絳罷。三月丙辰巂州地震。丁卯,隕霜殺桑。五月乙丑,桂王綸薨。癸酉,以旱免京畿夏税。六月壬寅,河中節度使張弘靖為刑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閏八月丙辰,彰義軍節度使吳少陽卒,其子元濟自稱知軍事。九月丁亥,山南東道節度使嚴綬、忠武軍都知兵馬使李光顏、壽州團練使李文通、河陽節度使烏重胤討之。十月,太白晝見。丙午,李吉甫薨。甲子,嚴綬為申、光、蔡招撫使。十一月戊子,罷京兆府獵獻狐兔。十二月,詔刑部、大理官朔望入對。戊辰,尚書右丞韋貫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年正月乙酉,宣武軍節度使韓弘為司徒。二月甲辰,嚴綬及吳元濟戰於磁丘,敗績。自冬不雨至於是月。丙午,雪。壬戌,河東戍將劉輔殺豐州刺史燕重旰,伏誅。三月庚子,忠武軍節度使李光顏及吳元濟戰於臨潁,敗之。四月甲辰,又敗之於南頓。五月丙申,又敗之於時曲。六月癸卯,盜殺武元衡。戊申,京師大索。乙丑,御史中丞裴度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七月甲戌,王承宗有罪,絕其朝貢。八月己亥朔,有食之。丁未,李師道將訾嘉珍反於東都,留守呂元膺敗之。乙丑,李光顏及吳元濟戰於時曲,敗績。九月癸酉,韓弘為淮酉行營兵馬都統。十月,地震。十一月壬申,李光顏、烏重胤及吳元濟戰於小溵河,敗之。丁丑,李文通又敗之於固始。戊寅,盜焚獻陵寢宮。十二月甲辰,武寧軍都押衙王智興及李師道戰於平陰,敗之。是歲,丹王逾薨。

十一年正月己巳,張弘靖罷。乙亥,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劉總及王承宗戰於武強,敗之。癸未,免鄰賊州二歲税。甲申,盜斷建陵門戟。二月庚子,王承宗焚蔚州。乙巳,中書舍人李逢吉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乙丑,地震。三月庚午,皇太后崩。四月庚子,李光顏、烏重胤及吳元濟戰於凌雲柵,敗之。乙卯,劉總及王承宗戰於深州,敗之。己未,免京畿二歲逋税。五月丁卯,宥州軍亂,逐其刺史駱怡,夏綏銀節度使田縉敗之。丁亥,雲南蠻寇安南。六月,州海溢。甲辰,唐鄧節度使高霞寓及吳元濟戰於鐵城,敗績。七月壬午,韓弘及元濟戰於郾城。敗之。丙戌,免淮西領賊州夏税。八月甲午,渭水溢。壬寅,韋貫之罷。戊申,西原蠻陷賓、巒二州。己未,昭義軍節度使郗士美及王承宗戰於柏鄉,敗之。庚申,葬莊憲皇太后於豐陵。十一月乙丑,邕管經略使韋悦克賓、巒二州。甲戌,元陵火。十二月丁未,翰林學士、工部侍郎王涯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己未,西原蠻陷巖州。是冬,桃李華。

十二年正月丁丑,地震。戊子,有彗星出於畢。四月辛卯,唐鄧隋節度使李愬及吳元濟戰於嵖岈山,敗之。乙未,李光顏又敗之於郾城。五月酉,李愬又敗之於張柴。七月丙辰,裴度為淮西宣處置使,户部侍郎崔羣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八月癸亥,烏重胤及吳元濟戰於賈店,敗績。九月丁未,李逢吉罷。甲寅,李愬及吳元濟戰於吳房,敗之。十月癸酉,克蔡州。甲戌,淮南節度使李庸阝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甲申,給復準西二年,免旁州來歲夏税。葬戰士,稟其家五年。十一月丙戌,吳元濟伏誅。甲午,恩王連薨。是歲,容管經略使陽旻克欽、橫、潯、貴四州。

十三年正月乙酉,大赦,免元和二年以前逋負,賜高年米羊酒。三月戊戌,御史大夫李夷簡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庸阝罷。己酉,橫海軍節度使程權以滄、景二州歸於有司,權朝於京師。四月甲寅,王承宗獻德、棣二州。庚辰,赦承宗。六月癸丑朔,有食之。癸亥,給復德、棣、滄、景四州一年。辛未,淮水溢。七月乙酉,宣武、魏博、義成、橫海軍討李師道。辛丑李夷簡罷。八月壬子,王涯罷。九月甲辰,户部侍郎皇甫鎛,諸道鹽鐵轉運使程異為工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月壬戌,吐蕃寇宥州,靈武節度使杜叔良敗之於定遠城。十一月丁亥,命山人柳泌為台州刺史以求藥。十二月,庚戌,佛骨於鳳翔。

十四年正月丙午,田弘正及李師道戰於陽穀,敗之。二月戊午,師道伏誅。四月辛未,程異薨。丙子,裴度罷。七月戊寅,韓弘以汴、宋、毫、潁四州歸於有司,弘朝於京師。己丑,羣臣上尊號曰元和聖文神武法天應道皇帝。大赦,賜文武官階、勳、爵。遣黜陟使於天下。辛卯,沂海將王弁殺其觀察使王遂,處稱留後。丁酉,河陽節度使令狐楚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八月己酉,韓弘為中書令。九月戊寅,王弁伏誅。十月壬戌,安南將楊清殺其都護李象古以反。癸酉,吐蕃寇鹽州。十一月辛卯,朔方將史敬奉及吐蕃戰於瓠蘆河,敗之。十二月乙卯,崔羣罷。

十五年正月,宦者陳弘志等反。庚子,皇帝崩,年四十三,諡曰聖神章武孝皇帝。大中三年,加諡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

贊曰:德宗猜忌刻薄,以強明自任,恥見屈於正論,而忘受欺於諛。故其疑蕭復之輕己,謂姜公輔為賣直,而不能容;用盧杞、趙贊,則至於敗亂,而終不悔。及奉天之難,深自懲艾,遂行姑息之政。由是朝廷益弱,而方鎮愈強,至於唐亡,其患以此。憲宗剛明果斷,自初即位,慨然發慎,志平僭叛,能用忠謀,不惑羣議,卒收成功。自吳元濟誅,強籓悍將皆悔過而效順。當此之時,唐之威令,幾於復振,則其為優劣,不待較而可知也。及其晚節,信用非人,不終其業,而身罹不測之禍,則尤甚於德宗。鳴呼!小人之能敗國也,不必愚君暗主,雖聰明聖智,苟有惑焉,未有不為患者也。昔韓愈言,順宗在東宮二十年,天下陰受其賜。然享國淺,不幸疾病,莫克有為,亦可以悲夫!

譯文德宗,名適,是代宗的長子。母親是睿真皇太后沈氏。當初,沈氏在開元末年被選入代宗宮中。安祿山叛亂,玄宗躲避叛賊去到蜀郡,諸王妃妾來不及隨從者,盡都被叛賊虜得,拘在東都的宮中旁舍。代宗收復東都,尋得沈氏,留她在宮中;史思明再次攻陷東都,竟失去了蹤跡所在。

肅宗元年(761)十二月,肅宗冊封德宗李適為奉節郡王。代宗登基,史朝義佔據東都,於是委任德宗為天下兵馬元帥,晉封為魯王。八月改封為雍王。

寶應元年(762)十月,德宗駐軍陝州,各將領進擊史朝義,打敗史軍,史朝義逃往河北,於是攻下東都。十一月,史朝義在幽州死去,守將李懷仙斬下史朝義首級獻給朝廷,河北被平定。論功,德宗兼尚書令。德宗與功臣郭子儀、李光弼等都被賜予享有特權的鐵券,畫像在凌煙閣上。廣德二年(764)二月,被立為皇太子。

大曆十四年(779)五月二十一,代宗逝世。二十三,德宗在太極殿登皇帝位。

閏五月初五,將常袞貶為河南少尹,委任河南少尹崔。。甫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初七,取消各州府以及新羅、渤海等蕃國進貢鷹鷂。初九,取消山南進貢的枇杷、江南進貢的甘橘中非用作宗廟供品的部分。十二,取消邕府每年進貢奴婢。十四,取消梨園樂工三百人、劍南進貢的生酒。十五,郭子儀被尊為尚父,兼任太尉、中書令。十七,取消進獻祥瑞之物,退回以金銀裝飾的貢器。十八,放還宮女,將能做舞蹈表演的大象三十二隻放至荊山南邊。

六月初一,施行大赦,賜予文武官員官階、爵位,成家立户的平民賜給古爵銜一級。減少帝王、諸侯使用的車馬衣物。士人、平民的田地、住宅、車輛、服飾超過定製的,由有關官吏立出法令制度。止百官開設邸店販賣貨物。武德、至德時期有功的將相,授予其子孫官職。初二,德宗晉封其子宣城郡王李誦為宣王,封其子李謨為舒王,李諶為通王,李諒為虔王,李詳為肅王,李謙為資王。初七,德宗封其弟李。。為益王,李迅為隋王,李遂為蜀王。初八,詔令:六品以上家世清白、為人敬重的官員,每二人值以備皇帝顧問。十五,命令皇族中爵位在五等以上而居處四方者,每家派一人去往皇陵。二十一,取消揚州進貢鏡子、幽州進貢麝。二十五,舉薦勝任刺史、京畿縣令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