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關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首都《救國報》〔2〕上有句名言:“浸使為戰略關係,須暫時放棄北平,以便引敵深入…應嚴厲責成張學良〔3〕,以武力制止反對運動,雖血亦所不辭。”(見《上海報》二月九轉載。)雖血亦所不辭!勇敢哉戰略大家也!
血的確過不少,正在的更不少,將要的還不知道有多多少少。這都是反對運動者的血。為着什麼?為着戰略關係。
戰略家〔4〕在去年上海打仗的時候,曾經説:“為戰略關係,退守第二道防線”這樣就退兵;過了兩天又説,為戰略關係“如軍不向我軍擊,則我軍不得開槍,着士兵一體遵照”這樣就停戰。此後“第二道防線”消失,上海和議〔5〕開始,談判,簽字,完結。那時候,大概為着戰略關係也曾經見過血;這是軍機大事,小民不得而知,——至於親自過血的雖然知道,他們又已經沒有了舌頭。究竟那時候的敵人為什麼沒有“被誘深入”?
現在我們知道了:那次敵人所以沒有“被誘深入”者,決不是當時戰略家的手段太不高明,也不是完全由於反對運動者的血得“太少”而另外還有個原因:原來英國從中調停——暗地裏和本有了諒解,説是本呀,你們的軍隊暫時退出上海,我們英國更進一步來幫你的忙,使滿洲國〔6〕不至於被國聯〔7〕否認,——這就是現在國聯的什麼什麼草案〔8〕,什麼什麼委員的態度〔9〕。這其實是説,你不要在這裏深入,——這裏是有贓大家分,——你先到北方去深入再説。深入還是要深入,不過地點暫時不同。
因此“誘敵深入北平”的戰略目前就需要了。血自然又要多幾次。
其實,現在一切準備停當,行都陪都〔10〕俱全,文化古物,和大學生,也已經各自喬遷。無論是黃面孔,白麪孔,新大陸,舊大陸的敵人,無論這些敵人要深入到什麼地方,都請深入罷。至於怕有什麼反對運動,那我們的戰略家:“雖血亦所不辭”!放心,放心。
二月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