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第一百九十九章佛之父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長眉和尚雙手一合,拍手道:“這就是了,和尚能到這,道士怎麼會不能呢?
“長眉羅漢?”風青問道。
“沒有羅漢只有和尚。”
“菩薩、佛祖?”
“都是和尚。”
“呵呵,那他們都是大和尚。和尚,我想見大和尚。”
“大和尚不在此地,見不到。”長眉和尚悠閒的回答。
“那和尚們為什麼在這裏?”
“佛在這裏,所以和尚在這裏。”
“不是沒有佛,只有和尚嗎?”
“佛不是和尚,和尚不是佛。”長眉依舊悠閒的回答。
風青明白長眉和尚的意思,佛是一種思想、目騰。不單單指和尚。和尚不是佛,只是和尚。人相信佛,就有了佛。不是和尚,也能信佛。
一時間風青不想這麼繞着圈問了,這樣講話太累,直接説道:“和尚,外面的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電腦閲讀。16。n)長眉和尚眼中多出了幾分笑意,顯得臉上的微笑也燦爛起來,“和尚不知道,知道的人不在這裏,這裏只有和尚。”真是囉嗦,風青有種想揍人的衝動,一拳下去,是不是能看見和尚鼻血長的情況呢?可能很難,如果不能達到這個效果,風青就懶得動手了。無怪乎想當和尚也要有慧,可能慧就是能適應和尚的説讓方式吧。一般人,這麼跟和尚説上幾天話,不暴走有怪。
風青好不容易有壓下在這個笑意盈盈的臉上砸一拳的衝動,卻也忍耐不着言語的衝動。惡狠狠地説道:“和尚,外面的那些仙人到底是不是你們的人?”風青也不知道為何,竟然被刺的失去了清靜,言語間惡狠起來。其實他並不是想把長眉和尚怎麼樣,只是口氣不由的變的有點兇惡。
長眉和尚依舊笑着不説話,笑的很欠揍。
風青看了看周圍的人,早就不再繼續剛有的辯論,而是風青和長眉和尚兩個。透羅天等也是笑眯眯的,看着風青想發飆的樣子。
在他們的印象中。風青是個十分穩重飛冷靜的年輕人(壽命二百多年還算年輕?)他們幾個已經把風青當作夥件或同類,雖煞風青的輩分差他們十萬八千里,卻還是能融入到他們之中。這不但是因為風青的快追成長,也和風青地格有關。或者是説他適應能力很強。即使和這些老傢伙,依舊能找到共同點。
而風青現在竟然對一個剛見面地和尚失去了往常的冷靜。讓幾個人有點意外,還有點想看到風青耍脾氣地樣子,這種心態就彷彿是看到一個很老成的七、八歲的孩子,長輩們總喜歡找點為難他的事情,看到的他小孩子的脾氣。
按照修真界的慣例,兩百多年的人生,這些人往往只是達到合體期左右的修為,像風青這般的沒有多少。這樣地年齡或者説是經歷。對成仙成千上萬年的老怪物來説,還地很。
另外。他們不怕風青鬧事,四個人在一起。其實力不會懼怕任何事情,即使現在身處在佛家的老巢內。
因此,他們樂意看到風青發彪。
風青摸了摸下巴,眼前這個僧人地形象一下子和記憶重合起來,怪不得他悉,因為這個僧人的面孔他見過,在地球上寺廟中見過:文殊菩薩。
面對印象中的神話人物,風青沒有動,因為,文殊比起軒轅帝身份上可是要差上不少。風青不至於和凡人一般,立即膜拜只是有點好,傳説中佛家中的最智慧者,難道就是這個和尚?
風青突然笑了笑,自言自語的説道:“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之父母也。呵呵,看來不錯,果然,有點味道。”風青這讓有點重了,不過,看着眼前的面孔很欠揍的樣子,風青不由的口而出。
文殊摸了摸臉龐,微微苦笑,傳説中確實這樣説的文殊相當於佛祖的父母。不過風青卻偏指文殊有點過分的美麗,暗示文殊是佛租的母親。幾個老和尚並沒有出衞道者的模樣,絲毫沒有因為風青的言語有嘲笑他們信仰中的長者而憤怒。
風青暗道,難道真如文殊所説,這裏只有和尚,沒有佛租麼?這些和尚的表現不像是傳説中有點枉熱的信徒的模樣。還是因為這個傢伙本不是文殊?不過,總算使這個文殊臉上的笑容變了變,算是收穫吧。縱然長眉和尚沒有生氣,自己也沒有辦法了,難道要進一步挑釁?
風青笑呵呵的看着長眉和尚的表情説道:“和尚,外面城內的凡人被人利用份害我等,我可是忍不過去。事先説明,既然你們不認,等我找到他們頭上的時候,你們可別出頭。大家都是一個地方來的,我不想因為這個傷了和氣。如果真是你們做的,不是什麼大事我們也沒有太大的損失,大家第一次見面,過去的都揭過不算,全當沒有發生。
風青原來混江湖的一套拿了出來,醜話説前頭,既煞你們不認,出了什麼事情可別怨我。對付和尚這樣不濕不火的,如果還是客客氣氣的,很難有什麼效果,話要説白了,不然下手的時候和尚來攔就不好了。而且,如果這個和尚真的是文殊,以智慧著稱的文殊也能衡量出風青他們五個所具備的力量,應該掂量一下份量。
文殊依舊苦笑一聲,有點不適應風青這麼開門見山的説話,不再不濕不火的打着禪機。
“你們的遭遇我已經知道,事情確實和我們有關聯,是和尚們做的,不過這些和尚不是我們。”未了可能是想着剛才的話説的太白,接着説道:“那些和尚雖然是和尚,卻不是這裏的和尚風青心道,還真是羅嗦,接着説道:“他們是野和尚,你們是家和尚是這樣吧?
文殊無奈,只有點頭,因為風青説的對,雖然形容詞不好。
風青笑道:“呵呵,這不就得了?來,來,他鄉遇故知可要好好的敍上一回,俗話説酒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各位都是有道高僧,不會在乎一些蠢和尚出來的什麼不能喝酒的規定,今天不醉不歸。
風青看出這幾個都不是固守常規的死板和尚,眼界十分開闊,知道佛不是用形式來供,而是用心來供奉的,倒是不用墨守陳規。
進入寺廟,浩星幾個被安排了住處,風青和八個和尚開始敍舊。
除了乾枯和尚和另外一個灰衣和尚不慣喝酒,其六個都能陪同風青喝上兩杯,借這個機會,風青也瞭解到佛宗在這裏的一此經歷。修佛之人,修的是願力,修的是果位,達到圓滿的境界就修成了正果。不過,境界不同,圓滿地程度也不同。分為:覺行圓滿,覺他,自覺。覺行圓滿,就是佛的境界。自覺和覺他,就是菩薩境界。只能達到自覺者,就是羅漢的境界。修成正果,離輪迴之後,破碎虛空來到了仙土。因為上古仙人早早已經到來,並且把修仙之人都引導往登仙門。因此,修佛者沒有了去處。
而傳説中的佛租:阿彌陀佛、藥師佛、釋迦牟尼,三個具備大神通之佛,以及其他的大大小小達到佛位之人,修建了這個佛家的容身之處,以容納之後修成正果飛昇到此處之人。
但是,畢竟這裏是佛祖用大種通構造出來的空間,不是理想中的環境。而阿彌陀佛、藥師佛、釋迦牟尼三位,又看透了仙界的仙人,覺佛家的文化沒有和他們共溶的可能,就避免被仙界接觸到。
因此,三位佛祖為了尋找新的去處,開始閉關。而仙土的極西方就隱舍着這樣一個機緣。相繼,佛祖、上古仙人都到了那裏。眾位和尚就自動擔當了守護的職責,守護佛祖的閉關不被打擾。這個漩渦的引力場,屬於仙界天然形成,無窮無盡沒有盡頭。任何踏入引力場內之人,無論如何行走,必將經過這個漩渦的中心。因此,這個遊渦的中心就顯得十分重要。
修佛者和修仙者也有相同點,雖然已經到了極高的境界卻還是因為先天格的不同,有着各樣的執念。有人的地方就有糾紛,例如,現在的佛宗,就有着分歧。
一部分和尚認為佛祖具備大神通,本不需要人來守護,佛宗現在的任務就是不和仙人接觸,儘量躲避,等到佛祖找到離開的辦法自然就會離開這裏。如果和仙人有了糾紛事情就難辦了。
一部分和尚認為,為何要讓仙人獨佔這一界,佛家有實力佔有一席之地。
還有和尚認為,既然要守護佛祖,不能只躲避,要擔任其守護的責任,不應該允許仙人經過。
當然,還有別的一些想法之和尚,不過都是佔了少數。
因此,才有了此地的凡人,而也有一些仙人被他們擒獲,被為他們做事。
┃┃┃┃┃bsp;┃┃【…第三部第一百九十九章佛之父母——網文字更新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