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重出江湖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離開了小山包,周瑜策馬來到了淩統的中軍所在,人還沒有接近就聽見他淩統坐在火堆邊正在笑着對周圍將士打氣道:“一連三天,咱們不是行軍就是廝殺,人馬都沒有得到休息。今晚大家痛痛快快睡半夜,只要明天從曹軍包圍裏殺了出去,到了烏林,曹軍就再也包圍不住咱們啦。到那時,咱們想走就走,想休息就休息,到時候我請大家喝酒。”雖然他的聲調是平靜的,神氣是安閒的,完全是隨便閒談的樣兒,但是這幾句話卻給每個人很大鼓舞。沒有一個將士再到疲倦和瞌睡了。
“公績真的長進了,才幾句話就把將士低落的士氣又給重新勵了起來,看來以後的成就定過他的父親。”周瑜心中不由升起了一絲籍,而今東吳可謂是人才濟濟,真乃東吳之福,百姓之幸。
副將陳武厲聲説道:“咱們一定能出去。別説是鄧艾的兵擋在前面,就是有刀山劍林擋在前面,也能夠衝得過去。哼,咱們要沒有這股勁兒,就不是東吳好男兒!”淩統滿意的點點頭,豪情萬丈地笑道:“説得好,説得對。這幾年來咱們打了多少仗,血裏雨來多的去了,還怕這個年紀輕輕的鄧艾。告訴你們吧,現在曹軍正在頭疼了,聽説大都督在巴陵打的馬忠是哇哇亂叫,我們這裏只要能夠把鄧艾死死的拖住,回去就得立頭功。”
“哈!哈!哈!”淩統的話引起了四周將士的一陣大笑。
正這時周瑜微笑着緩緩而來,淩統忙起身説道:“世外高人,你來了!弟兄們快休息吧!明天我們會把鄧艾小兒打得落花水的,如果不好好休息的話,到時候只怕敵軍馬快,咱們想追就追不上,那可大大不好玩了!”這一下,四周的將士更是笑聲如雷,人人磨拳擦掌,其實打仗就是要有股子這樣的士氣。待將士各自散去後,周瑜與淩統離開了火堆,並肩向着樹林深處走去。
淩統一臉自責地説道:“世外高人,公績向你陪罪了,如果不是我不聽你的話,私自領兵下山偷襲曹軍糧隊,也不會被魏狗抓住我們的蹤跡的。”周瑜搖了搖手,安道:“其實這並不怪你,如果不是你手下那個細告密,那鄧艾也不會對我緊藥着不放,天意如此,又怎麼是人力而能及的了。對了黃昏前這一仗,我們的人馬損失得多不多?”淩統説道:“還好,只傷亡五十多人,殺了他追擊的兩百多人。給他點教訓,他就不敢硬往前追啦。”周瑜稍微安了點心,繼續問道:“掛彩的弟兄們呢?”淩統説道:“有幾個重傷的沒來得及救下來,輕傷的都跟着隊伍回來啦,如今已經上了藥,都在休息。”周瑜試探地問道:“如果這一仗我們打輸了怎麼辦,你有沒有想到我們下面應該怎麼辦?”淩統停下了腳步,抬起頭來看看天,淡淡的説道:“也許真的就像高人所説的那樣,這是天意,不是人所能夠力及的。”周瑜止住腳步,轉過身來,一臉肅穆地説道:“凌將軍,如今曹軍把我們團團包圍在這崇山俊嶺之中,這一仗,很可能我軍全軍覆沒,可是並不是沒有方法戰勝鄧艾的,我有一個方法,可退曹軍。”淩統怔了一下,忽然一把抓住周瑜的手,可是又放下了,繼而他退後二步,卻向周瑜深深地鞠了一躬。
“將軍何苦行此大禮!”周瑜連忙扶起淩統,眼神中出一絲常被的脈脈温情。
淩統重重地嘆了口氣,懊悔不已地説道:“先前多對高人有無禮之處,還請高人見諒,今天大敵當前,我軍現處死地,還望高人教我破敵之法!”周瑜似笑非笑地説道:“將軍想破敵不難,可是我怕將軍要負罵名。”
“大丈夫死都不怕,還怕千古罵名不成,我父子受孫家三朝大恩,自當鞠躬盡粹,死而後已!”淩統將眉一抖,大義凜然地説道。
周瑜撫掌大笑道:“好!好一個鞠躬盡粹,死而後已,果然不虧是凌將軍的兒子,果然有三分膽識,我來教你!”周瑜伏於淩統的耳朵邊小聲的嘀咕了幾句,那淩統聽了之後,臉一下子變了,繼而十分擔心地説道:“高人,這計會不會太危險了,如果被鄧艾識破,只怕這五千將士都要屈死在我手中啊!”周瑜搖了搖手,不以為然地説道:“凌將軍想必是飽讀兵何解?”淩統看來周瑜一眼,鄭重其事地説道:“孫子兵法初篇,兵道,鬼詭者也!”周瑜微微一笑道:“即是鬼詭,那又有何妨,兵家置之死地而後生,如今有這五千軍馬在此,那還怕鄧艾不成,如果我猜不錯的話,只怕過不了多久應計之人就快來了!”淩統一臉為難地説道:“只是如此一來,我如何與三軍待。”周瑜厲聲説道:“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更何況關係到五千將士身家命,待破敵之,再向大都督解釋也不遲。”
“也罷!謝謝高人教我!”淩統無奈地嘆了口氣,突然跪在周瑜面前,一臉地説道:“高人,我淩統今天代我這五千將士謝高人救命之恩了!”周瑜再次扶起淩統,一臉深情地説道:“這五千將士有你這樣頭頭的是他們的福氣,東吳百姓有你這樣的將軍是他們的運氣,孫仲謀有你這樣將領是他孫家才氣。”
“高人過獎了,我那裏敢當。”淩統自謙地搖了搖頭,並一笑而之。
翌早晨,天陰暗,濃雲密佈,山山嶺嶺都被烏雲遮住,五千吳軍離開屯紮的營地,來到了一個叉路口。走在隊伍時前面的除了周瑜與淩統,還有一位身着華服的年輕人,看起來大概二十歲出頭,他天庭飽man,高鼻樑,深眼窩,濃眉,特別是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這種眼睛常常給人一種堅毅、沉着,而又富於智慧的覺,此人便是夏侯敦長子夏侯充,他便是鄧艾派來的使者。
鄧艾身為夏侯敦的部將,當然得討好夏侯敦,故而將這個既沒有危險,又能立大功的美差給夏侯充,派他來説降,無疑就是送一個軍功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