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基業成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宮中的旨意終於出來,旨意並沒有離郝風樓的期望,一切都如郝風樓建言的一般,並無二致。
其實這份旨意,關注的人除了一些朝廷命官,士林和坊間倒是鬧了許多爭議,有人捶跌足,説是朝廷胡鬧的,也有人覺得朝廷如此,未免失德,於是有人一陣哀嚎,倒也有‘無知百姓’,覺得這樣,似乎也沒什麼不妥,朝廷開疆拓土,這不正是盛世的徵兆麼?
自然,尋常百姓覺得好,未必就是真的好,因為這些人自然沒有發言權,他們説好和壞,都和輿論無關,就如那萬民傘一般,地方官員離任,自然也輪不到你尋常百姓來評價,好壞終究是士紳老爺們的事,若是當真做好了,士紳老爺們不但敲鑼打鼓的相送,自然還要假託‘萬民’的意思,代表一下廣大人民羣眾,送那麼幾柄傘意思意思。
假若真有一些愚民,自認為這萬民傘當真和‘民’有關,那麼就未免讓人覺得可笑了。
説來也是可笑,那暹羅相隔萬里,許多人甚至連暹羅在東南西北都不知道,不過這並不妨礙大家的牢騷,該罵的自然還在罵,只是讀書人對於‘愚民百姓’固然是專斷,總是如後世公知一般喜歡代表一下人民羣眾質疑一下朝廷,大放厥詞幾句,可是惡人終有惡人磨,皇帝老子壓就不搭理你,你能奈何,當今天下,看了不是明末之時一羣東林公知們指點江山的時候,真要敢把事情鬧大了。這廷杖和官軍的槍
可都飢渴難耐。
而郝風樓得了消息,卻是大喜過望,他連忙修書。命人飛快送去諒山,事實上,這份聖旨,關係到的乃是整個西洋的格局,只要有了聖旨,郝風樓幾乎可以肯定,數年之內。西洋一帶,很快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修書之後,郝風樓旋即便請了那陳夫子來。
陳夫子得到郝風樓的召喚。自也不敢怠慢,在翰林院下了值,便坐了轎子前來拜謁,其實郝風樓和陳夫子之間並沒有什麼深。可是大家心裏清楚。大家是利益攸關的共同體,因而都必須維護對方的利益。
陳夫子落座,看着這個年紀輕輕的海防候,那滿肚子的雄心,立即煙消雲散,要知道他自創陳學,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之下迅速傳播,而他自然而然。在趾雲貴一帶被人稱頌為大賢,百年之後。若是陳學的影響依舊,將來混個亞聖的名頭,卻也未必沒有可能。
他心裏本就漸漸有些驕傲,可是一見到這個名滿天下,趾一帶軍、政、文、商的背後實際
縱者,竟是這麼個‘小’傢伙,難免使他英雄氣短,覺得矮了一截。
吃過了茶,二人自是寒暄,陳夫子對郝風樓很是開陳布公,直截了當道:“恭喜侯爺得償所願,這聖旨説起來,還是老夫擬定的,是解學士地差遣。”
“哦?”郝風樓不由笑了,問道:“這是什麼典故?”陳夫子捋須,道:“擬詔本就是翰林的職責,昨內閣那兒請了幾個翰林去,為的就是擬這詔書的事,只是那幾位同僚聽了內閣那兒的意思,個個義憤填膺,都不肯動筆,説是不敢助紂為
、為虎作倀,那解學士似也有推諉之意,也不肯動筆,不得已,只得將老夫從文史館裏請了去,讓老夫動筆。”郝風樓聽的失笑:“如此,豈不是讓陳先生又背了一個罵名?”陳夫子卻是不以為意,道:“這算什麼,老夫身上的罵名難道還少了麼,道不同不相為謀罷了,他們的譭譽,老夫已經習以為常,多一件不多,少一件也不少。”他説的倒是有道理,陳學的領袖敢來京師做官,本來就是需要有擔當和勇氣的,若是連這點都做不到,還奢談什麼光大陳學?
自然,這些是題外話,郝風樓決心進入正題了,他沉片刻,道:“陳先生的書,後進都曾拜讀,許多都很有道理,讓郝某人耳目一新。只是有一處,我不太明白。”
“哦?”陳夫子道:“不知侯爺有什麼不明之處。”陳夫子打起了神,他意識到,這位海防候既然來討教,必有用意,自己決不能等閒視之。
郝風樓笑道:“先生有一本經典,叫《富國論》,這本書裏提到説,重商並非是壞事,便是孔聖人也並不排斥貨殖之説,可問題就在於,重商能強國,能富民,可是先生也是親見,商賈歷來被輕賤,這不是一也不是兩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
之寒,既然商貿是好的,又該如何保障商貿才好呢?”這句話,才是郝風樓真正地意圖。
保障商貿,就是保障郝家這個天下一等一的大財閥,才是保障諒山乃至趾這些所有息息相關人等的利益,是保障郝風樓的
基。
陳夫子皺眉,竟是有些答不上來。
其實説白了,陳學這等離經叛道之言的出現,倒並非是閉門造車,只不過是因為有了諒山,有了諒山的商貿和土壤,有了這土壤,才滋長出了陳學。這便如明末的王學,在明末時因為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之後,開始出現許多奇談怪論,甚至有所謂王學大儒,提出天下完全可以不要君主,君主本就該由大臣自行推舉。
這些破天荒的話,並非是因為這些絕頂聰明的王學領袖們腦子了筋,一時糊塗才口不擇言,只不過他代表的,是江南一帶,某些利益集團的訴求而已,只不過這個訴求,最終被滿清入關所打斷,自此湮滅於歷史長河之中,早被人遺忘。
而陳學,也是如此,他們破天荒的提出各種‘奇談怪論’,並非是陳夫子閉門造車,也不是他腦子糊塗,只是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滋生了新的利益集團,這個集團需要有人説話,需要有自己的理論,有了需求,自然而然,陳夫子就被高高捧了起來。
現在,郝風樓這句發問,使陳夫子不一呆。
因為他為這個新的利益集團著書立説,傳達了他們的利益訴求,卻是發現事情又到了原點,這陳學,竟然忘了一件極為重要的事,那便是,如何長久的保障這個集團利益的問題。
若是不能保障,即便今如此,那麼明
,王命一下,豈不是陳夫子乃至於他身後的這些人,又重新回到了原形。
郝風樓趁熱打鐵,又説了一句:“陳先生可莫忘了洪武年間,有個沈萬三。”陳夫子面更加凝重了,沈萬三,富可敵國又是如何,最後的結果,還不是死無葬身之地。
就如那些地主士紳,他們今能有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這不但是因為他們自身的實力,除此之外,還有理學為基礎的理論,更重要的卻是,他們擁有極大的政治權利,天下表面上是在天子手裏,可是最終若是沒有士大夫參與,或者天子與士大夫離心離德,那麼最後,極有可能天下大亂,這江山的主人,怕是要還一換了。
陳夫子陷入了深思,他覺到,自己確實忽略了財閥們一個更為重要的利益訴求,而這個訴求,似乎才是真正的關鍵。
最後他苦笑,卻是正兒八經的看着郝風樓,道:“老夫愚鈍,還請侯爺指教。”他堂堂陳學領袖,居然下問到了一個頭小夥頭上,這若是讓他的徒子徒孫們見了,怕真是要膛目結舌了,可是陳夫子居然態度很是認真,事實上,他急需從郝風樓口裏得到答案。
郝風樓微微一笑,道:“其實這個答案,就在這一份聖旨裏,陳夫子何如再仔細的看看那份聖旨,或許,會有悟。”
…
………
陳夫子走了,是郝風樓親自送到了中門,二人都是一副賓主盡歡之。
最後郝風樓看着那轎子緩緩而起,越行越遠,郝風樓的目光,卻不由掠過了一絲笑意。
只是不知自己的啓迪,會讓陳夫子又鼓搗出什麼奇談怪論來呢?自然,這個傢伙其實是個老油條,能混到今,自是最
諳利益關係的,想必,絕不會有什麼大逆不道之言,只不過嘛,少不得又要讓舊學還有那些地主士紳們大跌眼鏡了。
“嗯,若是書出來,自己必定要好生拜讀一下。”作為陳學的保護者,或者説是陳學背後的縱者,説起來,郝風樓自己都覺得有些慚愧,因為他對陳學的瞭解,怕不會比諒山的學堂裏隨便一個學生要多,自己的業務水平,真要有個評價標準,怕是屬於不學無術那一類吧。
想到這兒,郝風樓不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