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焚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就要看書網】:91KS.ONLINE
“有些事必須做,有些惡名必須承擔,我和你父皇為了守護大秦,願意作惡人。”寶鼎手指扶蘇“你是中土的明君,大秦的一代聖皇,這是你與生俱來的使命,也是我和你父皇對你的期待。”寶鼎的意思很清晰,他和始皇帝要不惜一切代價維持中土的和平統一,將來中土穩定了,中央集權了,扶蘇可以去實現其政治理想,可以行禮治,施仁政,富強中土。
寶鼎疲憊地閉上眼睛,不再説話。
扶蘇在沉思。軺車內異常寂靜。
馬車轔轔,馬蹄輕踏,漸漸走近刁斗巷。
東方無畏靠近車窗,小聲提醒。
扶蘇從沉思中驚醒,衝着寶鼎深施一禮,起身下車。
“去見你父皇。”寶鼎忽然説道“現在就去。”扶蘇轉頭望着寶鼎,驚詫不已。
“不管你能否理解我的話,我都懇請你馬上離開京城,遠離這場風暴。”
“叔父擔心有人利用我?”你早已被人利用。寶鼎不好直接刺ji扶蘇,委婉説道“為了讓你成為大秦儲君,多少人為之付出了巨大代價?”扶蘇心神巨震,難道父皇要廢黜我?否則叔父何以説出這種話?
“大秦的未來在你手上,請你謹慎謹慎再謹慎。”這句話寶鼎不知囑咐了多少遍,但扶蘇身居儲君之外,心態逐漸改變,已經忘卻了。
“去北疆嗎?”扶蘇問道。
“去巴蜀。”寶鼎説道“先去巡視巴蜀,然後順江而下,巡視荊宛和江南。這三地都是我大秦的糧倉,關係到中土的穩定,大秦的興衰,至關重要,不容有失。”扶蘇想了片刻,問道“叔父要我承認自己的錯誤?”此刻寶鼎要他巡視西南,當然不僅僅為了遠離“風暴”實際上真正的目的是讓他用實際行動改正自己的錯誤,平霞皇帝對他的憤怒。
“你沒有錯誤。”寶鼎説道“錯就錯在你的理想和現實節了,你必須等待,必須給你父皇和我足夠的時間來夯實大一統的基礎,唯有如此,你才有實現理想的可能。”扶蘇呆想了片刻,臉上
出一抹苦笑。
“叔父,我是否必須聽你的?”扶蘇試探道。一旦估猜到自己的地位動搖後,他的心亂了,心亂如麻。
寶鼎鄭重點頭“如果你拒絕,未來不堪設想。”扶蘇不再説話,跳下軺車,大步而去。
=始皇帝下詔,太子巡視西南,右丞相隗狀、護軍中尉王賁左右扈從,即刻起程。
此詔一出,咸陽的氣氛更為緊張,尤其是關東人,惴惴不安。
太子西巡和東巡,主要陪同大員除了太子屬官,主要是關東系大員,諸如郎中令蒙嘉、長史周青臣、客卿司馬空等人都曾陪同左右,但這次陪同太子巡視的卻是大秦本土貴族,其中所代表的含意不言而喻。
關東士人藉着《韓非子》一書掀起風暴,其背後的慫恿者和支持者就是關東博士集團,而關東博士集團的背後肯定有關東系豪門權貴的影子,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由此可見始皇帝在贏得武烈王公子寶鼎的堅決支持後,要用強硬手段處置關東危機了。
廷議上,左丞相李斯的態度非常堅決,要嚴厲打擊關東士人。
太子扶蘇和右丞相隗狀離京,反對派的實力大為削弱,除了以淳于越為的關東博士集團繼續堅持反對意見外,不少關東系官員都變得瞻前顧後猶疑不決。太尉蒙武和郎中令蒙嘉在意識到自家的危機正在來臨後,非常明智地選擇了沉默,不再公開支持關東博士集團。
大朝議上,文武百官的態度也悄然生了變化,但關東地方官員還是異口同聲地表示堅決反對,奏章紛至沓來,其中齊王公子驤、楚王公子昌、吳王公子高的反對最為強烈,擔心局勢惡化。山東、兩淮、江東和江南四大鎮戍統率蒙信、王昕、麃浚和桓煬也在奏章中也對關東局勢的展表示了深重的擔憂,懇請咸陽能慎重考慮此策對關東局勢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
=夏糧收割,大秦本土各郡喜獲豐收,但關東各地卻藉口局勢混亂,紛紛報憂,其中以中原、山東和兩淮等地的郡縣為甚,三個封國和不少郡縣在奏章中直接告訴咸陽,局勢亂了,庶民慌了,糧食收不上來了,局勢不斷惡化,為此他們懇請咸陽下詔,允許他們臨時徵兵役以戍守城池,收繳賦税,其意思很明確,你不給我更多的權力,我就以各種藉口拒繳賦税。
始皇帝大為震怒,下詔,藍田大營統率、臨洮侯羌廆率五萬大軍進駐函谷關,大監軍、舞陽侯楊端和率藍田大營三萬軍進駐武關,名為加強京畿鎮戍,實則威脅關東。
京畿鎮戍軍尚未抵達關隘,關東地區的奏章雪片一般飛來,各地的叛亂愈演愈烈,封國和郡縣迫於危機,不得不緊急徵兵役以補充地方鎮戍力量進行平叛。這其中以吳王公子高最為猖狂,一口氣在江東征了五萬兵役。據黑冰密報,江東地方軍早在初net就開始了兵役徵,此時已經完成了整編,具備了一定的戰鬥力。
關東地方勢力利用了當前的危機,明裏暗裏抗衡中央,不但截留賦税,還擅自徵兵役擴建地方軍,形勢已經對咸陽極度不利。
太傅、上將軍、武烈王公子寶鼎親自給關東四大鎮戍統率寫信,詢問關東局勢的展情況,徵詢處置危機的意見。四大鎮戍統率在回覆中倒是沒有故意隱瞞或者誇大,實事求是的述説了地方郡國所面臨的困難。
關東士人的影響力太大,他們把關東六國逃亡貴族、圖謀復國的叛逆和關東庶民拉到了一起,利用關東人對大秦人的仇恨,形成了一股非常強悍的叛亂力量,而各郡國因為鎮戍力量太弱,無法及時平叛,只有堅守重要城池等待鎮戍軍主力,但鎮戍軍主力因為錢糧不足,又無法四處東征西討,由此就出現了各地暴亂愈演愈烈的局面。
=始皇帝面臨兩難選擇。
他若想打擊關東士人,就必須贏得關東郡國的支持,而若想贏得關東郡國的支持,就必須下放權力,讓關東郡國拿到足夠多的軍政財大權,而關東郡國一旦拿到更多的權力,關東地方勢力必然迅展壯大,對抗中央,由此導致中央對關東的控制力更弱。這樣展下去,要不了多久,關東的某些實力強勁的地方勢力就會形成割據事實,而這是始皇帝所不願看到的。
但問題上,始皇帝統一中土文化的策略已經引了關東危機,在關東各地的叛亂愈演愈烈的情況下,關東郡國迫於現實,不經中央同意,已經公開奪權中央權力,正在迅走上展壯大之路,假如這時候不與他們妥協,不向地方放權,等於迫他們與關東士人聯手,這樣關東地方勢力會展得更快,割據事實會出現得更早。
始皇帝和公子寶鼎、李斯、趙亥、甘羅、趙高、周青臣等支持“獨尊法學”的大臣們經過反覆磋商後,最終不得不決定向關東郡國妥協。
始皇帝下詔,考慮到關東局勢的緊張,各地叛亂此起彼伏,特授權關東各郡國徵兵役擴充鎮戍力量。關東各郡國要平叛,當然需要錢糧和武器,所以始皇帝又授予他們一定的財政權限,允許他們自籌錢糧用於平叛,但上繳中央的賦税不能少。
此詔一下,關東各郡國立即做出反應,紛紛改弦易轍,堅決支持咸陽打擊關東士人。
九月,始皇帝下詔焚書。
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館的si藏《詩》、《書》等六經典籍限期出燒燬。三十
不燒者,黥為城旦。有敢於談論《詩》、《書》者處死,以古非今者滅族。
止si學,想學法令的人則以官吏為師。
=城旦:城旦是秦漢時的一種刑罰名,到邊疆服四年兵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