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無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天一早,編導小張帶領他的採訪小組一行五人,前往山區的隴林村拍攝一位山民如何貧致富的專題。下午他們已經順利的完成拍攝任務,但是在返回的途中,唱響了一曲生命的詠歎調。
和往常一樣,他們當天外出採訪都要趕回來出新聞,但是這天他們沒有能按時回來,紅藍黃標誌的採訪車行駛至二郎山腳下時出現了故障,橫直拉桿斷裂。司機楊師傅説,這種故障他從來沒有碰上,現在是第一次碰上。幾個人一聽説,心馬上沉了下來。怎麼辦?這裏的山民説二郎山是鬼門關,山崖下不知道有多少冤魂有去無回。
這是一條窄窄的坎坷石路,又是隴林村村民用自己雙手一米一米的摳出來的致富路,如果不是改革開放,這裏永遠是一條只可一人單行的小路。隴林村遠離縣城150公里,這裏的道路不但崎嶇,而且又是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鬼地方,不要説有汽車修理部了,就連手機在這裏也變成了“癱瘓”怎麼辦?
他們五人當中,只有小張是黨員,年齡最大的是楊師傅,最小的是剛參加工作不到兩年的小李記者,節目主持人小陳的女兒才六個月大,是五人當中唯一的女同志,還有一名記者小韋。要説這些“無冕”之皇,工作生活都比別人快一拍,台裏規定他們的手機二十四小時不能關閉,而且要做到隨叫隨到。無論是平常新聞,還是突發新聞,第一個到現場的一定是我們的記者,看來他們今天不但不能按時出新聞了,連生命也遇麻煩,急得小陳哇哇大哭。
小張是黨員又是領隊,在無法與台裏取得聯繫的情況下,自覺行使黨的先鋒模範作用,他首先安同事,然後又問楊師傅:“楊師傅,這採訪車的問題大嗎?”楊師傅説:“聽他們這種故障要在平坦的路上用鐵絲拴住,還勉強開得了,我去試一試吧。”説完他就去修車了。一會,採訪車真的能動了,但是他們怎麼都高興不起來,因為那是一輛帶病的車,誰也不能預料到前面的路有多危險。
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總得想辦法呀,小張又徵求楊師傅的意見:“楊師傅,説説你的意見。”楊師傅看了同事一眼,鎮定地説:“請相信我的車技,我一人慢慢地把車開下去,你們扛上器材在後面走,如果能下了二郎山,我們就啊彌陀佛了,萬一出事,你們就回去告訴我的老婆和孩子,四十年後,我又是一條好漢。”生死關頭楊師傅把話説得那麼幽默,平靜,但是,四個同事都於心不忍讓他去冒這個險,最後小張説:“聽黨的話,我和你一起走,他們三人後面走,路上多一個人也好照應。”不料那三個也幾乎是異口同聲:“要走我們我們一起走!”楊師傅何嘗不理解同事們的心意呢,一股手足情的暖熱遍了他全身,這更堅定了他要去搏一搏的信心。可是小張執意要和他一起走,楊師傅一時急了就大聲喝道:“好哇!你自己去開車吧,我和他們一起走,不然大家等死。”這可難倒了小張,要在平時他也會有車癮,但是現在憑他“三腳貓”的工夫,要翻過二郎山那是不可能的。楊師傅知道自己的話有點過頭了,不好意思上前拍了拍小張的肩膀表示歉意,他又説:“你是領隊,我們不能沒有你,再説你跟在車上會分我的心,相信我吧,我會小心行車,順利的話我在那邊的山腳下等你們。”他説完話就自個去卸下了器材,準備出發。有這樣好的大哥,他們有什麼理由不相信他呢!
採訪車要開動了,四個同事依依不捨地上前緊握楊師傅的手,小張叮囑道:“小心,膽大。”採訪車徐徐開動,八雙眼睛一刻也沒有離開採訪車,生怕它瞬間消失在眼前,楊師傅只用十分鐘的時間,採訪車就順利的翻過了二郎山頭,四個人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幾乎是小跑往山頂上趕去。上到山頭朝下望,他們看見採訪車平穩地停在路中間,楊師傅安然地坐在路邊等他們哩。
“萬歲!萬歲!”四個人在陡坡上振臂高呼,楊師傅也站起來,朝山上揮手錶示勝利。
平時,他們手中的攝像機,上拍高官,下拍百姓,多少英雄經過他們的描繪,才得以走進了人們的心中,發揚高大。但是在這非常時刻,他們也沒有把攝像機對準自己,攝下這生死攸關的動人鏡頭,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
這山區的公路是呈s型盤山路,闖過了二郎山,還有第二關、第三關…他們面臨的是更嚴峻考驗,飢餓、缺水,天也將要黑了。遇到上下坡、路面坑凹時,楊師傅就叫他們下來步行,而且還久不久停下來檢查故障部位是否穩當,雖然他們很難預料最後的結局是什麼,但是他們很樂觀,面對死亡的威脅他們依然談笑自如,説笑話是他們的天份,小韋平時話不多,但很會出“壞主意”他對小張説:“張編導,你的手機有什麼新信息,快告訴我們。”
“啊,我差點忘了,昨天我的老同學發來了一條,説他當上公司的監事會成員,我馬上給他回了一條,寫道:老同學祝你當上事委員。我把監理的監寫成姦污的,讓他高興高興。”幾個同事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
“少年木訥,你有什麼心事也説來聽聽。”被稱為木訥的小李“唉!”了一聲,也訴了衷腸:“我白來世上走了二十三年,別説談戀愛了,就連女人的手我都沒有握過,要是能活着回到家,我明天就去一個找女朋友幸福幸福。”又是一陣“哈…哈”笑聲。
生死關頭的他們還不忘記説笑話,只有楊師傅不敢大意,全神貫注地開他的車。走走停停,一百五十公里的路程,用了六個多小時,終於安全地回到了家,那天晚上,他們採訪的新聞不能按時播出了,但是在後來專題片的參賽中,他們的作品獲得了政府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