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肅州特色書院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用過早飯,弟弟妹妹們不約而同地告辭而去,明顯接下來另有安排。
四個弟弟步調一致地行禮、轉身、邁步——排着隊,看樣子多半兒接下來的行動説不定就是步。
莊夫人衝夏小冬微笑了一下,直接開始了‘後媽——前嫡長女’的談話。
和軍營一樣,這宅子裏的人都各司其職十分簡,每個主子毫無例外地只有一名丫鬟或小廝服侍——後來夏小冬才知道,主子要儘量自己照顧自己,幹不過來的才要人服侍,不得不説,在這個時代,這是相當另類的理念。
這樣安排的好處至少是:説話辦事都方便,不需要動不動就來上一句‘你們都退下去’。那些為數不多的‘你們’都忙着呢,沒空在主子身邊閒站。
“你今年十五歲了,再過兩個月就及笄。”莊夫人一開口就解決了夏小冬一直頭疼的年齡問題“到了考慮婚事的年紀了。所以你父親前兩天告訴我派了人去接你回來,我覺得很合適。”
“按説,這事兒本該我來安排。不過,打從你小時候起,你父親就跟我打過招呼,你的事情他來安排。回頭婚事也是必要你自己喜歡的,嫁妝當年你娘也早就備好了。”莊夫人大大方方地説着,好像跟一名少女談論她的婚事,是一件天經地義到了時間就該做的事情,完全不需要什麼婉轉啊羞澀啊或是彆扭之類。
這樣好。
“這幾****會安排一下,讓你到閨學裏去。如今閨學請的老師很不錯,你可以去長長見識,多認識些人。”莊夫人如是説。
直到三之後,真的進入閨學的時候,夏小冬才明白,莊夫人口中的‘多認識些人’是什麼意思。
閨學並不是夏家的閨學。肅州的閨學只有一家,其實全名是明理學院,聽名字倒像是士子們讀書的地方,據説是新來的老師給改的,意思是女子應當明白事理的意思。
與夏玉容一道站在書院門口,夏小冬有些疑惑。
書院的大門很小,不過是尋常宅院門户的模樣,可是…這大門兩側掛着兩塊牌子,一塊是‘明理書院’,另一塊是‘三味書院’,難道是傳説中的一套班子兩塊牌子?
“咱們肅州文風不勝,兩個書院都是張伯伯上任做知府之後才開設的。”夏玉容見夏小冬盯着書院的牌子看,連忙解釋道:“因為書院的人數少,所以這院子裏分做兩塊兒,咱們要去的閨學就在進門左手邊兒。”人數少所以一分為二?夏小冬扭頭看了看夏玉容,看到一張稚氣未還帶着嬰兒肥的小臉兒。好吧,只有小姑娘們才會相信這樣的理由。如今也只能姑且聽之姑且信之了。
繞過寫着‘文以載道’幾個大字的影壁,果然裏面涇渭分明,另有矮牆間隔開來。穿過月亮門,一座軒敞而不失巧的書齋,便是閨學所在了。
“哎!新來的!”身後忽然傳來興奮的招呼聲。
夏小冬回頭一看,透過月亮門,正好可以看到院子另一側,五六個半大少年挨挨擠擠正張望過來,也不知這句話是其中哪一個説的。
好一堆中二少年!只見年長的能有十七八歲,年幼些的也就十三四歲模樣,藉着人多膽壯,齊刷刷向對門的女同學看過來。
夏小冬忍俊不止,居然在這裏找到重上初中的覺,真是太有趣了。
本來她不笑也還罷了,對面諸少年只覺眼前一亮,此時佳人含笑,明眸善睞貝齒生輝,站在前面的幾位登時便呆了,話也不知道説了,手腳也不知道如何放了,直如木雕泥塑一般。
偏生又有兩個從後頭趕過來,一時看不到前頭,又推又擠之下,轉眼間竟跌做一團,將前頭兩三人壓在底下,後頭四五個七扭八歪亦是站不穩腳。反將最後一位少年讓了出來。
那少年穿的不過是書院統一的青長袍,只是熨得極其平整,頭上束一條大紅髮帶,襯得臉龐如白玉一般,手中一柄紫竹摺扇,掛着白玉吊墜兒。
這位可以去演賈寶玉了。夏小冬隨意想着,略看了一眼,便轉身繼續往裏走。
被擠得摔倒在地的少年匆匆爬起來,覺得失了面子,一把揪住後來的一名少年,大怒道:“你趕着去投胎麼,推什麼推?”劈手就要打去。
旁邊諸人自然趕緊拉住,勸道:“大家斯文人,動手動腳失了體統。小伍也是無意,中午讓他請個東道便是。”一時人言紛紛且是熱鬧。
少年們一邊説話一邊偷眼往另一邊看過來,可惜佳人影兒都不見了,立時興致大減,要打架的也不打了,正勸架也懶得勸了,不多時怏怏散去。
只剩下摺扇少年仍站在原地,悵然若失。
夏小冬一路往裏走,一路倒想明白了。昨晚莊夫人便讓人送來了新裁的衣裳,並幾樣兒頭上的戴,特意囑咐去閨學要好生打扮,莫要失了夏家的體面。今看來,這閨學到底學什麼尚未可知,可男女書院的佈局,分明是非誠勿擾的節奏嘛。
門口雖有個小曲,總算閨學裏跟夏小冬想象之中大抵相同。不過是與常規的教室差不多,老師的位置在前,學生的位置按序排列而已。
從座位情況來看,學生竟有二十多人。這閨學的規模不小啊。
阿輕手利腳地幫夏小冬擺好筆墨等物,服侍夏小冬落座,才坐了下來——每位姑娘身後都有一張比椅子略矮些的圓凳,是給隨身的丫鬟們坐的。
“你就是夏指揮使家的嫡長女麼?”右邊兒傳來一句有些無禮的問話。
夏小冬扭頭一看,乃是一名看起來略年長的姑娘,總有十七八歲了,衣飾鮮明,頭上一支三股鳳釵金晃晃發亮,鳳頭銜着一顆小指肚大小的紅寶石,正隨着主子的腦袋左搖右晃。
“嗯。”夏小冬沒有計較她的無禮,笑道:“我叫夏小冬。”新來嘛,還是隨和些。
“等會兒讓你的丫鬟去一趟稻香齋,將各樣點心都買些回來,休息的時候請大家吃吧。”那姑娘理所當然地吩咐道:“特別是八寶糕,一定要多買點兒,那個我最喜歡了。”夏小冬將翹起的嘴角收起,靜靜地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