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好。”高肅一揚馬鞭,在空中揮了一下,卻沒打在馬身上。
他的馬已經明白他的心意,立刻四蹄輕揚,衝了出去。
顧歡大叫:“好哇,你耍賴。”隨即也一提馬繮,向他追去。
高肅聽着她孩子氣的指責,不由得笑出聲來,便故意逗她,不斷催馬前行,越跑越快。
顧歡縱馬狂奔,一心想追上他。不過,這段路其實並不長,還不到兩裏地,高肅便減速,隨即勒馬站定。顧歡自後趕上,停在他身旁,終究是落後了他幾步。
高肅下了馬,帶着她走上個前面的小土坡。
整個土坡都是綠草茵茵,靠近河面的地方修建了一處亭子,這時裏面的石桌上放着文房四寶,幾幅已寫好的字放在四周的石凳上,卻沒有人。
高肅和顧歡繞過去,徑直走到水邊。
這裏有十幾個人,大都峨冠寬袍,或坐或躺,手邊有的放着酒,有的放着茶,看上去都很閒散。
看到高肅出現,有些人無動於衷,有幾人卻眼前一亮,笑着上前來。
高肅愉快地衝他們一拱手:“小王於詩文一道所知甚少,今天陽光明媚,鳥語花香,正是踏青修禊的好子,我們也來湊個熱鬧。”
“王爺大駕光臨,不勝榮幸。”為首一位三十餘歲的瘦削男子笑着對他抱了抱拳。
“我們説好了,今天須各賦長詩一首,絕句不限,王爺既來了,自當留下墨寶。”
“這是為難我了。”高肅面難。
“有你們這些大才子珠玉在前,小王就不獻醜了。”另一位温文儒雅的年輕男子温和地笑道:“我們這是拋磚引玉,就等王爺的錦繡文章。”高肅搖了搖頭,卻道:“先讓我看看你的磚,只怕比我的玉強多了。”
“豈敢?”他瀟灑地走進亭中,將一幅字拿出來,遞到高肅面前。
顧歡連忙湊上去看。
這幅字圓潤遒媚,透着中正平和,詩句卻是花團錦簇,美不勝收。
高肅輕聲唸誦,語調悠揚,悦耳動聽。
“佳麗盡時年,合瞑不成眠。
銀龍銜燭燼,金鳳起爐煙。
吹篪先曲,調箏更撮弦。
歌還團扇後,舞出行前。
絕代終難及,誰複數神仙。”
“真是好詩。”高肅讚歎。見他笑眯眯地看着自己,一副打算催促自己作詩的模樣,連忙做了個手勢。
“來,我給你們引見一下。這位是定遠將軍顧歡,才從晉陽調來蘭陵郡,以前一直隨父親顧顯顧將軍在長城守禦邊關,屢次打退突厥的進犯。前次周軍犯我疆土,他隨段大人星夜馳援,更與我並肩殺到金墉城下,是位了不起的少年將軍。顧賢弟,這兩位都是有名的大才子。一位是給事黃門侍郎盧思道盧大人,另一位是待詔文林館蕭放蕭大人。”
“久仰久仰。”顧歡不管聽沒聽説過,先就做仰慕狀,抱拳致意。
那些文人見她如此年輕,本以為是高肅的什麼子侄輩,沒想到竟然是位將軍,而且有着如此輝煌戰績,都有些意外,就連那些自詡清高的士子也不免微微動容。
盧思道是“北朝三子”邢劭的學生,現在不過三十二歲,已經以文章名動天下。他一向厭惡戰爭,但突厥犯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歷來被中原的所有人所痛恨,此時聽聞顧歡年紀輕輕便已隨父出征,心下也自贊賞,便拱手還禮,微笑道:“顧將軍少年英俠,令人佩服。”
“不敢當。”顧歡斯斯文文地説。
“在下只是跟隨義父和父親,略盡綿薄之力,其實不值一提。”
“顧將軍過謙了。”蕭放温和地道。
“戰亂總會使百姓離子散,使所有人都苦不堪言。顧將軍保境安民,便是無上功德。”
“蕭大人所言極是。”顧歡看他的模樣很像江南人,更是心生好。
“在下略諳武藝,自是要竭盡全力,保護百姓平安。”
“有王爺和顧將軍在,是我大齊的幸事。”旁邊幾個人紛紛讚歎。
高肅在一旁為顧歡一一介紹。這些都是蘭陵郡中著名的騷人墨客,顧歡自是謙遜地逐一“仰慕”最後,一位本來正在彈琴的青衫男子站了起來。他相貌俊朗,氣質高華,一舉一動都洋溢着温柔。
高肅卻不認識他,便看向盧思道:“子行,這位是?”盧思道笑着説:“那是鄴城紅袖樂坊著名的琴師鄭懷英。我和希逸從鄴城出來遊歷,特意將他帶來。他最近新譜了一隻曲子,想讓你先聽為快。”高肅一挑眉,頗興趣地點了點頭:“好啊,我洗耳恭聽。”顧歡看着那位年輕的琴師走回去,優雅地坐下,也連忙和高肅坐到氈毯上,興致地等着聽他的曲子。
穿越過來將近八年了,前四年她都在顧府,後四年在軍中,本就沒有去過教坊酒肆,這是她第一次聽曲,不免有些興奮。
鄭懷英垂目沉,忽然振袖翻腕,纖長的十指撫上琴絃。
————————注:盧思道:字子行蕭放:字希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