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三十七章戰亂四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先上傳一個地圖)寧夏的馬福祥和青海的馬麒自然也高興萬分,他們都是由野心的,現在的野心就是稱霸寧海,但是張廣建的內外措施使得他們只好按奈住心中的**,北京的任命對他們來説就像天上掉下的餡餅,他們什麼都沒做就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在高興之餘,他們已經在考慮是不是應該像同盟這棵大樹靠攏了,北京已經名存實亡了,能考得就只有那些大樹了,而現在他們就必須在皖系和同盟這兩棵大樹間從新選擇。

本人也很是高興,自從去年的五四風以來,本的在華利益遭到了重大的打擊,先是由於中國的對本的經濟抵抗運動是本經濟陷入衰退,再加上西方各國結束戰爭,視線有重新投向東方,特別是美國重新評估在東方的政策後,本的外部經濟環境不斷惡化,衰退還沒有任何終止的跡象。原敬受到軍部和國內各方的壓力開始加強他在東方的政策,他一方面通過與同盟的談判是本產品能夠重返東北,另一方面加強了對皖系的支持力度,在北京戰爭中,本華北駐屯軍就支持了皖系的軍事行動,在得知了皖系戰敗的結果後,原敬十分震驚,他不斷通過駐華公使向北京會議的實際縱者,也就是我施加壓力,甚至已經動員了在朝鮮、華北和俄國遠東的軍隊。最後的結果讓本人到滿意,皖系控制了中國最富饒的沿海地區,關內沿海各省,除了江蘇都落入了皖系的控之中,太陽旗已經照亮了整個中國海岸。不過,讓原敬遺憾的是,北京已不再是中國政治的中心,他在今後將不再擔任任何實際的作用了,因為在中國,沒有軍隊,那麼就什麼也不是。原敬私下裏也認為,在本同樣是這樣,作為首相,他最頭疼的就是軍部的人。

馮玉祥也很高興,馮思想獨特,與北洋各派系格格不入,雖説也可説是直系,但是倍受排擠,幸好他本人十分聰明,又形象良好,一時也讓記恨他的人難以下手,但是他的十六混成旅卻也一直寄人籬下,四處奔波而不足温飽,這次他看準機會一舉解決了吳光新的長江上游警備司令部,佔領了以荊州為重心的鄂西地區,總算有了立足之地。本來他還在擔心他會不會獲得北京的承認,為了保住好不容易獲得的地盤,他徹夜難眠,想到了各種情況,也想了無數種應對的辦法,可是北京會議的一紙任命,卻解決了他的全部問題,他不但得到了地盤,還得到了第八師的編制,真的可以説是喜出望外,他現在對我的和崇敬之情可以説是無以復加。

但是最高興的卻要數劉存厚了。劉存厚,字積之,四川簡陽人,1885年生。早年就讀四川武備學堂,後留學本士官學校年歸回後,任雲南講武堂戰術教官。辛亥革命爆發後,任援川滇軍總參謀,率兩個團進駐敍府、瀘州和自貢鹽場。滇軍回師,四川軍政府成立,所部改編為川軍第四師,駐敍、瀘一帶。時為1912年,當時的四川督軍尹昌衡整編川軍為五個師,並把川軍給胡景伊統轄,讓他出任川軍軍團長。

胡景伊,字文瀾,四川巴縣人,1878的生年官費留學本,入士官學校年畢業回國,任四川武備學堂教官年調任雲南新軍督練處參議官兼雲南陸軍小學堂總辦及雲南講武堂總辦。辛亥革命後回到四川投靠尹昌衡,受到重用。四川統一後,胡景伊被委為軍團長,統轄各師。尹昌衡、胡景伊以及除熊克武外的四個師長,都是四川武備學堂的教官或畢業生。四川武備學堂是四川創辦的第一所軍事學堂,其畢業生分配到四川新軍,漸漸成為川軍中、上級軍官。尹昌衡、胡景伊掌握了軍政大權後,更進一步安置和重用武備生,以至武備生幾乎控制了川軍的各級領導權,開始形成了武備系。武備系是民國初年川軍中占主導地位的大派系。

二次革命後,袁世凱親信陳宦成為督軍,帶隊入川,於是四川又落入北洋系手中年,袁世凱稱帝,雲南暴發護國戰爭,此時的劉存厚為川軍第二師師長,他看準形勢,陣前倒戈,宣佈加入護**。隨着北洋軍的失敗,入川滇、黔軍佔據了四川省大片地方和成都、重慶等重要城鎮。貴州軍閥一向投靠雲南,可以説此時的四川落入了滇軍的控制之中,於是滇督唐繼堯乘機企圖控制四川。當時的滇系督軍羅佩金秉承唐繼堯的旨意,盡力搜刮四川的財富,掠奪鹽税,強令四川人民負擔入川滇、黔軍的軍餉,由此,與四川軍民矛盾深。羅佩金又奉行“強滇弱川”的政策,擴充入川滇軍,壓制川軍。如此倒行逆施終於及其川軍的反抗,經過一場大戰,川軍取得勝利,四川第二次回到四川人的手中,武備系首腦周道剛出任四川督軍。

但是雲南、貴州皆貧瘠之地,向外擴張一直是雲南王唐繼堯的既定政策。因此,不久以後,他借護法之名,發動了所謂的靖國戰爭,率滇黔聯軍再次進攻四川月3,周道剛與當時四川查辦使吳光新戰敗撤出重慶,周道剛率殘部敗走永川、資中,從此離軍界月8,北京政府任命劉存厚為四川督軍,在成都令川軍第一、二、三師重新部署,以圖再戰。恰好此時,原川軍第五師各部宣佈參加護國戰爭,熊克武被推選為四川靖**總司令年2月20,川滇黔靖國聯軍攻入成都,劉存厚等部被迫退往陝南漢中地區月25,唐繼堯自任熊克武為四川督軍兼省長月,孫中山正式任命熊克武為四川督軍,楊庶堪為四川省長。

熊克武雖然出任督軍之職務,但是,當時四川已再次落入唐繼堯的控制之下,滇黔軍將領佔據了重要職位和地區,如趙又新任四川軍務會辦,王文華任重慶鎮守使,顧品珍任敍瀘鎮守使,葉荃任夔萬鎮守使等,熊克武實權不多。唐繼堯此時的野心頗大,他為了牢固控制四川,並據此為基地進一步向陝西、湖北擴張,於1918年9月以川、滇、黔、鄂、豫五省靖國聯軍總司令的身份到重慶召開了聯軍會議,並拋出一份《川滇黔三省同盟計劃書》。這份同盟計劃書的主要內容有:四川兵工廠作北伐軍械彈藥補充,歸聯軍管轄支配,實則全歸滇黔軍所有;造幣廠亦歸聯軍管轄支配;四川全省釐税,包括鹽税、並税、酒税等,作北伐軍軍餉的補充,實則是作滇黔軍的軍餉;資中、資陽、簡陽、敍府、瀘州、重慶、萬縣及自井、榮縣、威遠和會理、寧遠、酉陽、秀山各屬,凡川東南財富之區,悉作滇黔軍所有。

對這份實則“亡川”的同盟書,熊克武頓到難以接受,拒絕在上面簽字。此時的唐繼堯暫也無奈,只得於10月8離開重慶返昆明。護法戰爭後,熊克武整頓軍隊,新川軍被整編為七個師又若干旅。形成了控制四川的國民黨系,但是控制四川的國民黨系圍繞權力鬥爭迅速的分化為以熊克武為首的,成員有熊克武、但懋辛、李蔚如、喻培棣、餘際唐、張衝、吳秉均、劉光烈、龍光的九人團系和四川國民黨內以謝持為首的包括張培爵、夏之時、顏德基、黃復生、盧師諦等的實業團系。與此同時,1918年6月出任川軍第二師師長的劉湘大量收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出身同學以代替其他學堂畢業生擔任中、下級軍官,並在合川開辦軍官傳習所,以為羽翼,到此時已經形成了包括楊森、唐式遵、潘文華、王纘緒、張斯可、徐孝剛、王陵基、喬毅夫、傅常、鮮英等在內的速成系,該部雖沒有政治地位但軍事實力強悍,乃是川軍的鋭部隊。

因此現在的川軍包括已經顯得沒落的武備系,控制四川的國民黨系,以及依附於國民黨系但卻實力強悍的速成系。而國民黨系現在又分為九人團系和實業團系,並且此時已經在四川展開大戰了。由此也可見四川軍閥派系之複雜。中國有句話叫做寧可雪中送炭,也不要錦上添花,正因為他現在困難,我幫助他才顯得有價值,這就是我選擇劉存厚作四川督軍的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武備系與北洋各派的比其他川軍各系要好得多。國民黨系主張用進的手段改革國家,而速成系才剛剛頭,相比較而言,北洋各派更能接受劉存厚。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