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海軍大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只見年近60的人快速的跑了過來,向我行了軍禮“歡總督前來視察!”他能認識我一點都不奇怪,倒是要是不認識那就怪了。我知道這個李鼎新是中國現在資格最老得的海軍將領之一,雖然年紀大了點,但是創辦海軍大學,正需要這種德高望重的人。
“我説李老,你們海大不是已經上課了嗎,怎麼又都來做工了,而且還要你年紀這麼大也要做工?”李鼎新笑了笑“現在學校只是草創,但是校舍還不沒有建起來,我們只是租用市民的房子上課。現在學校已經有500多名學員,但是校舍不足,所以只能分批上課。不上課的同學就來幫助建設學校,大夥兒熱情高啊。今天我沒事,所以就也來幫幫忙。”
“李老,你們不容易啊。不過我相信你一定能帶着你的學生把葫蘆島海大建設成為全世界最好的海軍學校之一。不過,這次從歐洲回來,我給你帶了不少禮物啊。”
“哦,什麼禮物?”李鼎新高興的叫道。
“一個排水量達萬噸的艦隊,還有一班現成的軍人和教官,這次你可發了啊,李老!”
“這麼説我們已經有艦隊了?”
“是啊,而且我連海軍的軍旗都想好了。”
“哦,不知總督想的是什麼旗幟?”
“十八星旗鑲海藍底條文。李老,你看怎麼樣啊?”
“這個旗好,象徵革命又有正統含義。好!”這個李鼎新早年傾向於君主立憲,現在皇帝早沒了,他不革命業的革命了。
“我記得好像陸軍還沒有正式的軍旗呢?”熊希玲口道。
“我看就在十八星旗上鑲草綠底條文好了?”李鼎新高興得道。
“哈哈,李老,你和我想的一樣啊。走,帶上那些不上課的同學,我們看看艦隊去。”
“好咧!”這李鼎新雖然都快60了,竟然還生龍活虎,不只是吃了什麼藥。説完就去到處召集那些學員。
看着不遠處停泊着港口中的四艘軍艦,特別是排水量達4500噸的鄧世昌號,那些學員們歡呼雀躍,李鼎新也動得不得了。這鄧世昌號在中國可以説是最大的軍艦了,也難怪他們這麼高興。
“李老,你不要太動,身體要緊啊!”我看了他動的樣子,實在看不下去。
“沒事沒事!對了,總督,這艘艦又名字嗎?”
“她叫鄧世昌號!”我平靜的説道。
“好,這個名字起的好。”李鼎新參加過甲午海戰,當然知道鄧世昌是何等的英雄。接着我又想他介紹了其他幾艘艦的名字,並向他講了我的關於軍艦命名的構想。沒想到他認為我這套命名法則很好,就這樣在防務總署批准後,這套法則就成為國民軍海軍的軍艦命名規則。
然後,那些學員們就在我的允許下上艦去參觀。艦上的德**人在指導他們是海軍大學的學員後,也樂得給他們講解。這些德國人將或者成為軍校的軍官,或者經在軍艦上擔任教習和顧問。因此,這實際上是他們職責。
晚上,我在葫蘆島特地舉辦也就會並邀請本地要人和德意志師和教官的高級軍官出席。在宴會上,我向李鼎新介紹了卡爾。馮。鄧尼茨這個三十歲的年輕人——這個現在被認為是手下敗將的偉大將軍。我看得出李鼎新李鼎新對我不去僱用戰勝國的教官卻僱用來戰敗的軍官還是惑,於是我就把他拉過來聽鄧尼茨講述這次歐戰中的最大的海戰——德蘭海戰的整個經過。當他聽到,在戰鬥中德國公海艦隊實際上是佔了便宜而只是因為德國投降艦隊才覆沒時,終於明白德國海軍並不是人們想象得那麼差。在聽説了龐大的公海艦隊的自沉行動後,經歷甲午海戰時的李鼎新更是對德國海軍崇敬萬分,因為那勾起了他對鄧世昌的回憶,那代表了軍人的鐵血神。李鼎新對德國海軍看法的變化非常有利於德國教官開展工作,這就是我為什麼要這麼費心思的改變他對德國海軍看法的原因。不過,我的目的現在已達到了。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我特地在葫蘆島多停留了幾天,德意志師環繞了半個地球,要是不疲勞是不可能的,我必須讓他們好好的休息,我要讓他們以最好的面貌去接受檢閲。
這一天,全體海軍大學的學員教官包括剛剛從德國來的德籍教官,在一個海大附近的一個空曠地上集合等待我這個大元帥的訓話,在法律上我是他們的最高統帥,因為全盟的軍人都要接受我的指揮,而他們從入校起就已成為了軍人。
“同學們,今天你們成為了葫蘆島海軍大學的頭一批學生,這一件事將會成為你們人生最閃光的地方之一,因為在你們的努力下葫蘆島海軍大學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出的海軍學校之一,你們也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的指揮官。現在東北已經收回了屬於自己的權利,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聯合鋼鐵工廠,在葫蘆島,你們校園的旁邊巨大的造船聯合體也已經開始建設。因此雖然現在國民軍海軍只有四艘戰艦,但是不久我們的工廠就會造出我們自己的驅逐艦、巡洋艦、戰列艦。你們當中的很多人或許現在為我為你們請來了德國教官而到困擾,是的,世界上有很多人認為德**人是戰敗之軍,但是我要鄭重其事的對你們説,當你們在研究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德蘭海戰後,你們將會看到真相,那就是被認為不可戰勝的大英帝國的艦隊被嚴謹、勇敢、不屈不擾的德國公海艦隊擊敗了。只是可惜的是,他們的軍事勝利並沒有使他們的國家贏得戰爭。但是,國家戰敗並不能掩蓋他們的作為軍人的榮耀。因此,我希望你們認真、刻苦、恭敬的向來自遠方的對中國充滿友好情的德國教官們學習,我希望你們踏着他們的足跡前景,把中國的海軍建設成為世界一的海軍。同學們,軍人的榮耀不在於內戰,軍人的職責是服從國家利益,請用你們敵人的鮮血見證你們的作為軍人榮耀,把光榮留給祖國的歷史,讓史者為你們的業績驚歎,要你們的勇氣、意志和智慧讓一切敢於挑戰中華民族的敵人在十八星期面前戰鬥。同學們,我寄希望於你們,希望你們能讓我看到十八星旗在這個星球的每一片海洋上飄蕩的一天。”現在當然不能胡吹什麼航空母艦,那豈不是要天機!
場下想起雷鳴般的掌聲,我向德**人的鮮血一樣可以為我的話沸騰。
月21,在德意志師已經休整完畢後,我率這支軍隊登上火車,前往瀋陽,德意志師將會進駐瀋陽南郊的大營,那裏是全盟最好的軍營之一,同時那裏離作為工業核心區瀋陽、撫順、鞍山、本溪的距離也十分近,十分有利於這支軍隊的調動和充當一隻真正的教導師——藍軍。
在火車上,熊希玲向我介紹了我出國七個月來的東北的狀況。在1919年的一年裏,全國有超過500萬的民進入東北,大片的荒地得到開墾,東北獲得了第一個大豐收。農業税收和農民購買的政府債券再加上美國與年初支付的首批400萬美元的援助(1美元約合5元人民幣,也就是5兩白銀)已使政府的財政大為好轉,同盟政府已可以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由於農民大量去開墾新的土地,地主只好不斷的降低地租,現在最賺錢的就是收地租了。因此,越來越多的地主把土地改為農場,從國外購買機械採用機械化生產的方式進行經營。對農業機械的強大需求已是明的商人看到了商機,國內已有3家企業生產農業機械,美國也有一家企業在中國設立工廠。
由於蘇俄革命的影響,大量對俄國革命持反對態度的俄國人遷入東北,據不完全統計,人數應該超過60萬。其中,白俄軍的散兵遊勇大概有5萬多人,這些人自稱是哥薩克人,也就是自由人,他們説他們來到了一個哥薩克斯坦,也就是自由的地方。這些人加上先後遷入的家屬,總數超過20萬。其他的就是各各樣的俄國人,包括商人、政府官員、學者、不同政見者甚至無業遊民,再加上原來就在東北存在的10多萬俄國人,現在東北已有70多萬俄國人。這些俄國認為東北帶來了資金、知識、勞動力。哥薩克基本上居住在農村,他們在東北的荒原上建立一個個新的村子,延續傳統的生活方式。那些有錢有知識的俄國人對東北的貢獻就更大了,中科院有不少研究人員就是俄裔的專家,而俄裔商人則在東北開設了各種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