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633章單週銷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業內,單週銷售二十萬張,幾乎是穩妥妥的白金唱片,達到了業內天王天后的標準。

而《李青》一週就已經銷售約三十五萬張,這個數字,絕對能橫掃整個歌壇,即便與冷凌、大風車樂隊相比,也是不遑多讓。

一時間,李青的身價地位在整個歌壇迅速躥升。

歌壇天王稱號的呼喊,也開始被許多人叫出了聲。

這聲天王,可不是吹捧,而是人家李青實打實通過市場驗證證明的。

與此同時,同步銷售的香港和台灣地區,一週銷量也公佈而出。

香港方面,單週銷量破二十四萬張。

台灣方面,單週銷量破十六萬張。

香港原住民雖然高達七百萬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對購買歌手專輯興趣,因此,目前香港方面,單週銷量保持的最高歷史紀錄是二十五萬張,這個記錄,由崔志野的第三張專輯《白黎明》於95年創造。

三年過後,盲僧李青,可以説是目前最有希望打破崔志野單週銷售記錄的歌手。

即便是華德安,在香港單週銷量也才勉強達到二十萬張,距離崔志野這樣的國際巨星,還有着不小的差距。

而台灣方面,高達十六萬張的數據,也引起了一羣業內人士的驚呼。如果按照內地的計算方法,整個台灣誕生白金唱片的記錄都絕無可能。

因為台灣唱片最高銷售記錄,也才八十多萬張,由七十年代的女歌手龔一蓮創造。

台灣歌手,在本地區,一張專輯能銷售破五十萬張,就已經是奇蹟,是業內頂尖歌手才能創造的奇蹟。

所以,十六萬張,雖然不是台灣銷量的單週最高紀錄,但向來在台灣聲名不顯的李青能達到這個數據,依然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這其中大抵是有台灣新聞局金曲榜單買通事件的熱度影響的功勞。

但更多的,還是《李青》這張專輯的品質,得到了台灣羣眾的認可。

無愧是被稱為現象級的作品!

可以説,《李青》這張專輯,絕對實現了兩岸三地的通吃。

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澳門等地區,《李青》這張專輯也賣的非常火爆,但因為基數小,銷量總體不多,在環球看來,僅僅只是蚊子,所以也就沒有多做在意。

在港陸台三地的銷量統計披後,環球唱片就開始計劃趁熱打鐵,分別聯繫台灣小巨蛋和香港紅磡體育會館,計劃為李青在香港與台灣兩地舉辦演唱會。

不過,因為李青最近一段時間,行程通告實在太多,忙的不可開,所以這些演唱會的具體開辦結果,恐怕要等到年底,甚至是年後了。

彼時,瀚海買下的兩層位於朝-陽公園的寫字樓,也已經裝修完畢。

瀚海全體員工正式開始了搬遷入駐。

這樣的消息原本不值一提,但當有心人披,瀚海文化傳媒公司的新公司地址,竟然就坐落在遠征傳媒對面的時候,圈子裏瞬間便蕩起了一波波的漣漪。

許多人都是渾身一震,覺到一場無聲的硝煙戰爭即將打響。

私底下如何腥風血雨,已經在坊間傳了無數個版本,而在台面上,所有人都知道,遠征旗下籤約歌手,歌壇天后冷凌,將會在這個月月中十五號發佈籌備依舊的新專輯。

而這張專輯的內容,則全部都是由香港著名作曲家林希打造。

其投資力度,以及被重視程度,恐怕是遠征公司創辦以來之最。

不過,在李青新專輯的氣勢洶洶之下,很多人並不太看好冷凌在月中發佈新專輯的舉動,包括如今正在全國電台音樂點歌榜打榜的何一峯。

所有人都已經看出了勢頭。

因為任憑何一峯如何努力,他的新專輯率先公佈出來的兩首主打歌,自始至終,都進不了全國電台音樂點歌榜榜單前三。

甚至於隨着時間的過去,很多歌的懷舊心思褪去,支持力度下降,何一峯的兩首主打歌,在點歌榜的排行竟然每況愈下。

這就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