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087章捕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您看看不就知道了。”攝影師憋着笑説。

年輕女子點點頭,旋即便對着鏡頭嘿嘿一笑:“那我就為觀眾們謀福利了,來,跟我來。”她像是做賊一般,墊着腳來到房間右側的窗口上,小心翼翼的推開半掩的窗户,然後便是探頭望了過去,結果剛看一眼,她就嚇得尖叫一聲,一臉的驚魂未定。

“發生什麼了?”院子裏正在忙活的攝製組也被這一聲尖叫嚇到了,連忙打開監測器的攝像頭畫面,就看昏暗的房間內,李青正穿着睡衣,撅着股,趴在窗口,向探頭望來的年輕女子做出鬼臉。

“你要死啊,嚇死我了!”年輕女子氣憤的拍了一下李青的腦門。

李青把撐在嘴角和眼角的雙手放下,笑道:“芸芸姐,來了也不打聲招呼,還想偷襲我?沒門!”鮑芸芸白了他一眼,旋即便起身,從正門走了進去“趕緊起牀,有任務!”李青聞言,連忙開始換衣服:“什麼任務啊?”

“換什麼衣服啊,沒時間了,把鞋穿上,現在就走。”鮑芸芸催促道:“在兩個小時內給叔叔阿姨做早餐。”

“有你在,做早餐還不簡單嗎?”李青打了個哈欠,穿上了鞋子。

“但是要有原材料啊!”鮑芸芸説:“咱們要去附近的魚塘捕魚。”

“捕魚?沒必要吧!”李青吃驚道。

“任務上是在這麼説的。”鮑芸芸看了李青一眼,道:“先説好了,你下去捕魚,我負責做飯。”

“行!”李青答應的很快。

隨後,兩人便拿着一個竹筐子,推着一輛牛車,朝着任務標註的魚塘地點走去。

如今,時值初冬,早晨冷風凜冽,李青穿的少,只能通過快速的牛車來取暖,鮑芸芸在後面笑的樂不可支。

今早的任務,除了捕魚外,還要拉着一車麥秸稈。

因為是民宿,沒有現代化的取火工具,做飯只能用比較原始化的土灶,這是民宿為遊客們特意設置的,為的就是讓城市裏的人們體驗一下村子生活。

到了捕魚地點的時候,天邊依然亮起了一抹魚肚白,晨曦的光撒下來,在李青的身上形成一圈炫目的光彩,讓站在身後的鮑芸芸以及攝製組的人看的目瞪口呆。

“拍下來了。”攝影師興奮的説。

目的地是魚塘,説是魚塘,卻只不過是只能淹沒到腳的小溪而已,溪落着許多尖鋭的岩石,想要在這裏捕魚的話,也是非常要小心誤傷到自己的。

魚塘附近是已經稀稀落落的枯草,還有其他遊客拋下的魚叉,這些魚叉都是自制的,由樹枝組成,大抵都是一次產品。

李青從中找出另一個比較尖鋭的魚叉,便是拎着它走到了魚塘邊,下一刻便下了鞋子。

“你要幹什麼?”鮑芸芸驚訝道:“你不會是要下水吧?”

“不然呢?”李青因為寒風而略微發紅的鼻子,笑道:“捕魚嘛,自然要站在水裏了,那樣下手的速度才最快、最準,如果你在岸邊捕魚,那是本不可能捕到的。”鮑芸芸一想也是,但她試了試小溪的水温,也是不由得倒一口涼氣:“真涼!”李青似乎剛剛想到水温的問題,臉上一下子慘白慘白的,但既然説出了,那就自然是要做到的,於是下鞋子後,便是赤着腳踩進了溪水裏。

溪水清澈見底,除了一些尖鋭的岩石和水草之外,能夠清楚的看到幾條又肥又大的魚正在四處的游來游去,看起來蠢笨蠢笨的,這顯然是附近的民宿主任飼養的魚苗,專門為遊客們捕魚而飼養的。

“你小心點,水裏的那些石頭很尖鋭的。”鮑芸芸提醒道。

李青打了個ok的手勢,強忍着出水的温度,下了魚塘後,便是舉着魚叉,目不轉睛的看着小溪裏遊動的魚。

很快,李青就按耐不住了,順手便把魚叉查了下去。

結果,出了攪混了溪水之外,連片魚鱗都沒碰到。

鮑芸芸在旁邊笑的捧腹不已:“你這樣一直沒收穫的話,這個任務就失敗了,你忍心看着叔叔阿姨餓肚子嗎?”李青無言。

這個時候,他才忽然想起以前課本上教導的內容:由於光的折,人在水面上看到的魚,僅僅只是魚的虛像,比魚的實際位置要高出很多。

面對河水裏的魚時,如果覺魚離水面1米左右,那麼,下叉的深度,最少要達到1。35米才行。

如果覺魚離水面0。5米左右,那麼下叉的深度,最少要達到0。7米。

簡單來説,就是離魚越遠,下叉的角度就越靠近自已。

離魚越近,下叉的角度越靠近魚。

這樣想着,李青便再次一動不動的站在溪水裏,平舉着魚叉,看着一條條魚從自己的腳邊緩緩動。

片刻後,李青猛地下叉。

他瞬間就覺到自己叉到了什麼東西。

“有了有了!”鮑芸芸第一個驚喜的叫了起來。

李青把叉子舉起,頓時讓所有人瞠目結舌。

只見魚叉上,着一大一小兩條不斷掙扎的草魚。

“一箭雙鵰啊這是!”鮑芸芸忍不住驚呼道:“太厲害了!”

“掌聲在哪裏?”李青得意的説道。

啪啪啪啪,現場攝影師和幾名工作人員都是非常捧場的給予了掌聲。

把魚放進竹筐裏後,李青並沒穿上鞋子,而是彎下,用手把魚塘攪渾,片刻後,便是抓着一條掙扎着的泥鰍,拋進了竹筐裏,笑道:“芸芸姐,記得幫我做一碗泥鰍湯!”鮑芸芸看着這一幕,嫌棄的説:“真噁心!”李青覺有些莫名其妙,在魚塘裏洗了洗手,便上了岸,接過工作人員準備好的擦腳布,擦拭了一番後,便重新穿上了鞋子。

接下來,幾人又推着牛車到附近堆疊好的麥秸碓,拉了半車的麥秸稈,撿了半車的樹枝,這才開始朝原地返回。

李青一邊走,一邊悠閒的朗誦起了初中時人人都要背的散文:“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而這一番折騰下來,時間已然到了七點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