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救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講經台大殿門邊放了一張簡易的方桌,上面擺放着一個籤筒,桌邊坐了一個道士,神慵懶。智明看他道袍新嶄,面上兩坨紅潤充分展現了他的子有過得多麼愜意,來來往往的香客誠惶誠恐地用虔誠供養着他。
一箇中年男子過去説想籤,道士話都不説,也沒有行稽道禮,只用手指了指桌子上的牌子,中年男子掏了二十元雙手遞給道士,道士又是用手指了指旁邊的功德箱,中年男子雙手恭敬地把二十元丟進功德箱裏,然後籤,拿到籤後面喜。
到上上籤又能怎麼樣,世人就是勘不透,人到了最好的上上籤,物到了極點則必反,説明這個人要走下坡路了,有什麼好歡喜的?智明又微微冷笑。
芳林神情歡喜,躍躍試,她低聲跟幾個同學商量着,她剛才已經叫道士算了命,難道現在還要籤不成?智明拉拉芳林,搖搖頭示意她不要再籤了,芳林悄聲説:“智明哥哥,我聽説這裏的籤符很靈的!我要。”智明向來不信這個,但他喜歡看小芳林舉手投足間的寧靜虔誠,她敬香的樣子像悲天憫人的活菩薩,她只是一個小小的女孩兒,對這些亂力鬼怪之事這般依賴?竟然相信冥冥中命運的安排。
道士拿起籤筒隨意晃了兩下,就讓芳林,芳林手舉在半空猶豫了半天,才下決心出一竹籤,遞給了道士,道士瞅了一眼,從桌子底下的箱子裏拿了一張黃紙條,一揚手給了那芳林,也就算是解了籤。
芳林拿着黃紙條看,四個女孩子輪看了一遍,嘰嘰喳喳地討論,智明還記得芳林的眉頭糾在一起,不知道是命籤不好,還是不會解籤。智明走去問:“簽上寫的是什麼,讓我看看!”芳林趕忙把籤藏在身後面,退後兩步,兩隻眼睛撲閃着拼命搖頭,本來就粉紅的小臉漲得通紅,生怕智明要過來拿籤看。幾個女孩嘻嘻捂嘴笑,智明喜歡她小女孩子的嬌羞可人,愈發地心癢難耐,轉頭去問她的同學玉茹寫了什麼,玉茹笑説:“簽上寫:金鳳玉一相逢。好像了支姻緣籤,也算是個上籤。”金鳳玉一相逢?姻緣籤?説的不是我跟小芳林的金鳳玉麼?智明心頭歡喜,轉頭拿目光找芳林,可她卻沒了影子,不知道她跟同學跑進哪個大殿去了。
樓觀台殿宇很多,老子祠、鬥姥殿、救苦殿…明和會在哪一個殿裏呢?
救苦殿前,一副長對聯掛在殿門兩邊:接引浮生超度亡孤苦海,拔度罪魂慈悲度命昇天界。智明點頭嘆道:原來無上智慧的天尊也只能救亡孤和度罪魂,天尊也救不了今世的苦,何來救苦?
殿內太乙救苦天尊騎着玉麒麟,手拈柳枝,微微帶笑,神仙們慣常這樣不明所以地笑,仿若參透人間世事,成竹在。智明還是進去了,虔誠跪拜,求天尊救芳林的苦,讓她升上開界,免再*和神之苦。他看旁邊椅子上坐着兩個道士,其中一個年齡大些,鬍子有些斑白,慈眉善目的,他走過去,向道士稽首説:“道長,我想請一盞長明燈!”那道長睜開雙眼,站起來口稱‘無量天尊’説:“貧道興融,居士請到裏面説話!”他讓出道來領智明進了內殿,問他要點多久的長明燈,智明知道,點得時間越久,錢花得越多,相比對芳林的情誼,錢算得了什麼,他問:“點最長的是多長?”興融道長稽首説:“點多長的都有,不過居士,量力而行,意到神會!”倒是個實在懂法緣的人,智明對他的印象馬上打了高分。掛好了長明燈,智明問:“道長,你在觀裏有多少年頭了?可認識一個叫明和的道長,他三十歲左右,瘦高的個子!”那道長側着頭想了半天,搖搖頭説:“觀裏幾百人,識不全,不過,我在觀裏三十年了,按‘崇高嗣法興’的字號排輩,我是興字輩,最年長的道長今年九十三歲,排到高字輩,你口裏的這個明和道長,是法號還是俗名?”是呀,這明和是法號還是俗名?
“沒有明字輩的道長嗎?”
“明字輩?‘合教永圓明,至理宗誠信,崇高嗣法興,’明字輩距興字輩近十輩,如果不是做了神仙,那就是仙逝了。”
“不過,道教分出十幾派來,我樓觀台出自樓觀教,教內還有全真教、天一教、天師教等教的道士在一起修道,還有很多歸隱的教眾,你説的明和,大概不是我們樓觀教的道友罷!”興融説道。
智明低頭沉思片刻,抬頭問:“道長,我心有疑念,道長可否一解?”
“請説,貧道盡力而為。”
“《抱朴子》上説:得道之士‘掩耳而聞千里,閉目而見將來’,您是修道之人,你們真的可以預測未來的命運嗎?”興融答:“得道之人通常要起卦算卦象辨兇吉,卦象的解釋會有千差萬別,全憑靜心而悟,任何東西不要勉強,道法自然,卦象就是幾個符號,信不信全由自己!”智明拿出明和的算命籤,遞給興融道長看,興融看了一眼,臉大變,低頭道:“天機不可!”他搖着頭走出內殿,坐在椅子上閉目不再説話。
智明出了救苦殿,心裏的疑惑更深了,明和不是樓觀教的,要到哪裏去找明和?他突然下了狠心,明和既然是從這山道走過,除非他死了,就一定還會再從這山道上過,他在山下找了家農莊住下來,每天在山道上游蕩,雖然他也知道,用這樣的守株待兔的方法要找到人其實是很渺茫的,但終南山橫亙關中南面,西起秦隴,東至藍田。且地形險阻、道路崎嶇,大谷有五,小谷過百,連綿數百里,上哪裏去找人?樓觀台是道家第一福地,明和應該還會來的。
一,正在山道徘徊,面上來一個小道童,二十歲上下,手上拿着一個包,行走時目不斜視,他身上是陳舊的老式直襟道袍,戴着卯酉冠,神態看上去似曾相識,智明竭力想着,按着直覺跟上去,隨着那小道士從山道向上去,經過樓觀台,小道士並沒有進去,直接往山上走,他走得飛快,智明也跟得飛快。又到了一個很小的道觀,寫着幾個字“清虛觀”道觀陳舊安靜,看上去沒什麼香火。
小道士沒有走正門,走向側邊的一個小偏門,用銅鑰匙打開進去,他回頭要鎖門,見智明一腳跟了進來,一愕,並不知道阻攔,智明想這倒也是個老實人,就主動上前問:“道友…”小道士忙單手向智明行了個禮,口稱無量天尊。
智明問:“道長好,我是想問,你認識一個叫明和的道士嗎?”小道士眼裏閃了一陣驚疑,搖搖頭,他抬頭看了一眼智明,倏地睜大眼睛,上前一步,口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