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六十七章大樹底下好乘涼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昨天睡過頭了,從下午一直睡到半夜才醒來,現在補上昨天的兩更,不好意思!

天是播種的季節,夏天是成長的季節,秋天是是收穫的季節,冬天是沉睡的季節,也是下個天生命的開始!

時至今,全球温度升高,各地的氣候差異也不同,在川內温度要稍微低一些,冬天相對比較寒冷,剛一入夏季就容易發生倒寒,在加上各中優良品種,各類高科技的温室蔬菜水果培育等等,使得市面上的蔬菜水果出現得的季節比較混亂,價格不一。

或許今天你去買芹菜,兩塊錢一斤,過幾的芹菜就遍地都是。

葡萄分為早和晚,早的在夏天就有出售,晚的要等到秋季,在川內葡萄成的季節大概在夏末秋初。

李無一發動村民種植的空間葡萄,成時間其實並不是很清晰,因為是第一次種植,葡萄個頭大,山溝裏氣候要比外面冷上一分,所以初步估計是秋天,不過冷凍廠已經完工,村民們都很空閒,只等着葡萄成後加工包裝拉走就成。

五月就快過去,端午節和高考即將來臨,今年的高考很有意思,端午節過後就正是高考的子。

縣裏的高考升學率其實非常低,唯一的重點中學,本科升學率大概在百分之三十左右,剩下百分之七十,家裏還算殷實的人家,會讓自己的孩子讀大專,家庭經濟差些的,自家孩子讀完高中,要是考不上大學就會外出打工或是在家務農,早些找個媳婦傳宗接代。

大學在村民們眼中已經不在是神聖,現在不是那個年代,早就不包分配,也沒有鐵飯碗,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的大有人在。

以往家裏的娃考上大學,父母就會歡天喜地的把自家娃的户口從農村轉到學校,畢業後在從學校轉到所在城市的人才中心,雖然是集體户口,但也算是城裏人了。

可現在玉林鎮願意轉户口的人卻很少,因為户口一但轉出去,在要轉回農村就難上加難了,户口一轉走,自家就會少了一個人的土地,娃要是在城裏買不起房,在生下娃,放在農村老人帶着,偏偏還分不到土地,這就冤枉了。

現在很多農村出去的大學生想回村裏去種地,其實並不容易,不為什麼,因為户口不在村裏,已經沒有土地可種。

山潤早上一般睡到很晚才起牀,家裏唯一的牀晚上點蚊香時已經燒了,他就睡了大櫃子上,腳掉在外面,這麼多年,也就早已經習慣。

最近山上的葡萄已經掛果,有拳頭大小,看着顆粒飽滿,很是誘人,就算是青的,吃起來酸,也算是水果不是,山潤想着就想去偷上一些來吃。不敢在附近偷,得跑遠一點,就到山上偏僻點的地方。

村裏的人也不是都大公無私,私心大夥也都有的,如果是過往的路人,摘點菜什麼的,不能算是偷,不過有目的的摘,那就不一樣的。

偷菜在村裏也很常見,也不值幾個錢,你偷可以,如果偷的是青黃不接,大小都偷,那被抓到就厲害了,隔天就能臭遍整個山溝,有道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山潤正想在葡萄架子上偷上幾串,一聲冷喝就傳了出來。

“山潤,你摘下試試看。”話音剛落,在隱蔽的葡萄架子下面就走出一個健壯的老人,頓時把山潤嚇得不輕。

“周老頭,我就是看看,這葡萄長得真大啊。”山潤已經準備要逃跑了,有沒有天理啊,大熱天的,你老跑山上蹲點幹什麼。

“給老子滾,三十塊錢一斤的葡萄你也敢偷,看老子不打死你。”老人手提柴刀,震怒道,他家孫子馬上要高考了,成績不錯,有很大希望考上本科,現在煤炭場停工,兒子也掙不到錢,學費全靠這幾畝地的葡萄,他家土地又都分點山坡頂上,平裏就和兒子換班守着,搭了個小棚,晚上偶爾也來上山住上一晚,或是把狗栓在山上過夜。

山潤拔腿就跑,在也不敢偷葡萄,誰知道那些葡萄架子下面,有沒有人守着。

李無一賣了人蔘,不差錢,本打算把價格提到本來的50塊錢一斤,奈何太過高價,怕起到反效果,只好提到了30塊錢一斤,另外賺的20塊差價,打算找個機會,用在村民身上。

李無一這十幾天都守在水庫邊上,豬頭三成領着建築隊建造青蛙培育基地,圖紙自然是出之老父之手,也是看過風水,稍微建得有點高,也是為了防止青蛙被水沖走。

村民們最近也找到了點事做,就是養蚯蚓和螞蚱,起初村民們都很不理解,玉米一出來,山上的螞蚱遍地都是,蚯蚓也一樣,找塊肥點的土地,一鋤頭下去就能見到。

不過李無一知道這遠遠不夠,託周燕聯繫了幾個農業專家下來,教村民們如何培育青蛙要吃的昆蟲,城裏一些大酒樓早就有螞蚱這一道菜,***還是從m國進口的品種,就養在棚子裏,煎炒來吃,味道還相當不錯。

青蛙是放養,如果每户村民的農田都圍起來,把青蛙分區,這樣成本太高,也不利於青蛙的正常環境,最後李無一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分村,每隔一個村建一個高二米的防護欄,把村與村隔開,防護欄上在開上小門,村民進入都要關門,防止青蛙從這個村跑到另外一個村,到時候肯定會鬧出矛盾。

最後抓捕的的青蛙重量按村民的農田面積來算,家裏養昆蟲的也算在統計範圍內,按價格算進收成裏,另外就是餵養青蛙時出的人工,也按天數算錢,李無一慨,這怎麼有點像是舊時候的掙工分了。

偏偏還只有這一個辦法最可行,不然這户村民養的青蛙跑到別人的田裏,這怎麼算,李無一可不想青蛙的事情在村裏鬧出矛盾。

從水庫開始以村分段,最前面的就是本村,金堂村,在後面有發展村,小河村,八里村…

李無一提出的口號就是他不賺一分錢,青蛙賣出後,每年拿出一部分來補充小青蛙培育的錢就行,這帳目很清楚,幾個村的村長都有參與,用了多少錢也是清清楚楚,雖然青蛙還沒開始養,但李無一的威望卻是高了起來,從金銀花,葡萄,在到青蛙,李無一從中還真沒賺一分錢。自身行得正,這才是本啊。

夏天到了,村民們也改變了乘涼的地方,以往是在大樹底下,現在都搬到葡萄架子下面,一邊守着葡萄,一邊下上幾盤棋,説説龍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