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從卡齊陵之戰到阿昆納之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斯巴達克思經過長久的考慮,仔細衡量了前一天的勝利所造成的一切有利條件以及他在西狄辛納—吉昂區所處的有利地位,就決定出發攔截普裏烏斯·瓦利尼烏斯與他進行決戰;趁着附近的城市與羅馬的同盟者的援軍還未到達之前就解決他,以免增加困難。就這樣,雷斯人在第二天就離開了西狄辛納—吉昂,循着法爾社納斯河右岸向考提峽谷前進,八小時以後他趕到那兒,在河岸上紮了營。第二天早晨,他下令砍伐大批大的樹木,把它們投到在那個季節常常變成淺灘的河心中去。他可以利用這座木橋把自己的戰士們渡到左岸,然後在距離考提山不遠的地方佔領俯瞰拉丁大道的重要陣地,並在那兒等待敵人。
羅馬人很快就來到了。第二天中午,從阿里發來的普裏烏斯·瓦利尼烏斯的軍隊,在考提山對面法爾杜納斯河河谷間的那片高地上出現了。斯巴達克思已經把自己的軍隊列成進攻的陣勢,戰鬥很快就開始了。殘酷的血戰鬥一直持續到黃昏。羅馬人打得非常勇敢而且沉着,他們竭盡了一切力量。但是太陽下山的時候他們就完全打敗了,開始亂七八糟地撤退。角鬥士方面的步兵首先追了上去,他們衝到潰敗的敵人隊伍中間,繼續不斷地消滅敵人。步兵們猛烈地追擊後退的羅馬人,直到羅馬人在驚慌中好似長出了翅膀,遠遠地逃了他們才止。那時候,斯巴達克思下令吹了收兵號。但是,角鬥士方面的步兵剛剛離開戰場,他們的騎兵立刻又全速向前疾馳,追上了成羣結隊潰退的敵人,無情地消滅他們。
在這一次對羅馬人極其不利的考提峽谷的戰鬥中,羅馬的兵士犧牲了兩千名以上。約莫有一千五百名官兵受了傷,這中間有瓦利尼烏斯塔軍本人,以及他的三個統領:考西尼烏斯、馬克西麥斯和畢蒲魯斯。大部分受傷的人都落到戰勝者的手中,但斯巴達克思在解除了他們的武器以後就把他們釋放了。他決定在還沒有掌握大批城市以前,暫時不收留俘虜,因為在目前的條件下把他們收容到自己的營壘裏是非常危險的。角鬥士們在這次戰鬥中受到的損失也不少:犧牲了兩百五十名戰士,受傷的人幾乎達到這一數目的兩倍。
垂頭喪氣、絕望到極點的普裏烏斯·瓦利尼烏斯將軍逃進了阿里發城,他在那兒徹夜地盡力收容逃來的兵士,並且在這兒聽到了他的副將陣亡的悲慘消息。普裏烏斯·瓦利尼烏斯恐伯勝利者再度發動一次他無法抵禦的新進攻,就一面詛咒着天上與地獄中的一切神靈、他自己的惡運以及可憎的角鬥士,一面率領着殘部循着阿平寧山峽谷中崎嶇不平的道路迅速撤離了康滂尼亞省。接着,當他一進入沙姆尼省的境內,他就慌忙躲到鮑維昂納城中去了。
斯巴達克思在三天內獲得兩次光輝勝利,不但使他的軍隊成名遠揚,而且使他的名字變得比以前還要可怕,震動了整個南意大利。
雷斯人絲毫不肯失卻時機,他出了考提峽谷,來到了考提城,在那兒與烈卓維爾會了面。這位高盧角鬥士,讀者大概早已在羅馬城裏維納斯酒店中認識了他。當時被壓迫者同盟曾把一個刺探角鬥士密謀的探子——凱烏斯·維萊斯的釋放奴隸——判處了死刑。這—次,烈卓維爾率領了五千個同志逃出了加普亞城,投奔到斯巴達克思的營壘中來了。
雷斯人決定遵照烈卓維爾的建議,實行一個大膽的計劃,他認為這樣可以把到現在為止還留在倫杜魯斯·巴奇亞圖斯角鬥學校裏的五千名角鬥士,毫無阻礙地從加普亞城裏領出來。
考提峽谷之戰才過去三天,斯巴達克思就已經率領了一萬名戰士在加普亞城外出現了;他派了一個傳令官進城,要求提督和元老院毫無阻礙地把倫杜魯斯角鬥學校裏的五千名角鬥士放出城來;斯巴達克思威嚇他們説,如果加普亞當局拒絕執行這—要求,他就要攻城;他將要用武力佔領加普亞,讓火與劍解決這一城市,要把城中居民不論男女老少全部消滅乾淨。
斯巴達克思打勝仗的消息,早已在種種傳説添油加醬之下傳到了加普亞,使城中居民害怕得很。現在可怕的敵人兵臨城下,更加使居民們大起恐慌;斯巴達克思的要求和威脅完成了最後一步工作,那簡直使城裏所有人的驚恐到了極點。
加普亞的元老們聚集在狄愛娜神廟中開會,在神廟附近的大議場上聚集了大羣民眾。城中所有的商店在半小時之內就緊緊地關上了店門。披頭散髮的婦女紛紛跑到神廟中去禱告,請求神的庇佑。平民們在街道上大聲議論,堅決要求當局滿足角鬥士們的要求,以免城市遭受可怕的大屠殺的威脅。
臉慘白的梅季烏斯·李倍奧納斯提督嚇得扭歪了臉,他由於動訥訥地向元老們詳細敍述着斯巴達克思的要求。元老們的臉也和這位提督一般蒼白,他們在恐怖中嚇得默默地面面相覷。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誰也不敢站起來發表什麼意見,或者提出任何建議。
於是,在幾月前由羅馬元老院派來幫助加普亞守城的四大隊援軍的統領起來説話了。那位統領不但是一個勇敢的武士,也是一個戰鬥經驗相當豐富的人,他趁着元老們沉默和恐慌的機會,要求主席允許他發表他的意見。
他對當前的局勢毫不到恐慌,他的話雖然魯卻雄辯而又使人信服地證明了:斯巴達克思的一切要求沒有別的意義,純然是一種大膽的恫嚇,他的目的是先恐嚇城中的居民,然後利用居民們的恐慌情緒從中取利;角鬥士們不可能也不會攻打加普亞或者圍困它,因為加普亞的防務非常堅強鞏固,而角鬥士的隊伍沒有石弩、攻城錘、弩炮、擲石機和尾部呈鐮刀形的破城機,他們決不會真的攻城。
那批恐懼得失卻了理智的、懦怯的加普亞元老們,在那位統領發言之前曾失去了發言能力,現在又清醒過來了。他們好象被狼蛛咬了一口似的,紛紛從他們的位子上跳了起來,而且異口同聲地高叫,説那位統領發了瘋;因為角鬥士們佔領瑙拉城僅僅花了兩小時,而當時他們的人數要比現在少得多,武器也要比現在拙劣得多;他們説,角鬥士在攻入瑙拉城以後燒燬了所有的房屋,殺死了所有的居民,他們,加普亞的元老們,可不願意為了合統領的野心而犧牲自己。他們認為,把五千名角鬥士送出城去是極其明智而又極其審慎的做法。那可以使加普亞免除叛亂和屠殺的危險。除此之外,他們還發表了好多諸如此類的議論。聲援元老們意見的,還有聚集在廣場上的民眾,他們鬧嚷嚷地堅決要求當局接受斯巴達克思的條件,保全加普亞城。高興得昏頭昏腦的梅季烏斯·李倍奧納斯立刻把那個在好多元老支持下同意斯巴達克思要求的建議提出來請大家表決,這個提案立刻由全體元老一致通過了。
就這樣,關在倫杜魯斯角鬥學校裏的五千名角鬥士全部被當局釋放出城。他們立刻投奔到斯巴達克思那兒去,因為他的營壘就建築在加普亞附近的提法特山的山腳下。老戰士們用快樂的呼喊歡了他們。他們立刻領到了武器,成立了第三軍團。鮑爾託利克斯調任這一軍團的指揮員,烈卓維爾被任命為騎兵隊長。
斯巴達克思很快就回到瑙拉紮了營,他們在那兒住了三十天左右,每天都專心地訓練新的軍團。那時候雷斯人獲得了情報,説瓦利尼烏斯將軍已經補充了兵力,企圖出發攻打角鬥士的隊伍。
斯巴達克思決定搶在瓦利尼烏斯之先行動。他把克利克薩斯和兩個軍團留在瑙拉,自己率領了埃諾瑪依指揮的第一軍團翻過阿平寧山,來到了沙姆尼省鮑維昂納城下。
瓦利尼烏斯吃了敗仗以後立刻報告羅馬元老院,説他怎樣在這次戰爭中了惡運而且大大失利,此後的局勢又是如何的嚴重危險。為了結束戰爭,他要求至少給他派來兩軍團以上的援兵。這位正直的武士在提起了他以前對祖國的功績以後,請求元老院饒恕他這個身經百戰的老兵的罪行,讓他有機會洗刷蒙在自己良心上的戰敗的恥辱,把戰爭進行到底,扭轉這—惡運加的危局。
元老院同意了勇敢的瓦利尼烏斯的正當請求,給他派去了八個大隊的援兵——其中包括四千名以上的老兵——而且允許他在馬爾西人、沙姆尼特人和畢賽恩人的區域內再徵集十六個大隊的兵士,使他有可能組成另外兩個對鎮壓角鬥土叛亂極為必要的軍團。
瓦利尼烏斯將軍認為,老資格與長期在軍隊中服務的年限會使一個人獲得無可爭辯的威望,他就命令列裏烏斯·考西尼烏斯填補傅利烏斯的遺缺;雖然,在他部下的統領中,好些人都要比考西尼烏斯聰明得多,而且目光也遠大得多。瓦利尼烏斯把剛從羅馬趕來的八大隊兵士的指揮權託付給了他,命令他留在鮑維昂納城內,阻上斯巴達克思向沙姆尼省深入;他自己就率領了兩千名考提峽谷戰後的殘兵,向馬爾西人和畢賽恩人的地區出發,到那兒徵集兵士去了。
斯巴達克思兵臨的維昂納城下以後,他本來想挑動考西尼烏斯出來戰鬥,但是考西尼烏斯卻按照上司付給他的命令行事,躲在城中不動。他雖然對瓦利尼烏斯止他出戰的命令到非常憤怒,但結果還是忍氣聲地承受了角鬥士們所有的侮辱和挑戰的叫罵。
但是斯巴達克思清到了瓦利尼烏斯的企圖,便決定不讓這位將軍到沙姆尼省和畢賽納省境內去徵集軍隊。他留下了埃諾瑪依和他的第一軍團繼續在鮑維昂納城旁紮營監視,自己率領了騎兵隊回到瑞拉。
兩個好消息在瑞拉等待着他。第一個也是最令人愉快的好消息,就是葛拉尼克斯率領了五千名戰士到達了淄拉。戰士中有高盧人、耳曼人和雷斯人,他們是拉文那好幾所角鬥學校中的角鬥士。當劃分為四個軍團的角鬥士軍隊獲得了這樣一批生力軍、使人數達到兩萬以後,斯巴達克思就覺得自己是不可戰勝的了。第二個出人意料而且也使他非常快樂的消息就是密爾查來了。斯巴達克思抱住了妹妹,在她的臉上熱烈地親吻。雷斯姑娘也是一會兒吻吻她的哥哥的臉,一會兒吻吻他的手,一會兒吻吻他的衣服,並且用她高興得哭泣的斷斷續續的聲音説:“斯巴達克思哥哥!
…
啊,斯巴達克思哥哥!
…
我的親愛的哥哥!我多麼為你害怕,多麼為你擔心啊!
…
我老是想,在這一血的戰爭中你會遇到多少危險!
…